嘉慶為何一定要匆忙查抄和珅,聰明一世的和珅為何不早做打算?

二米空間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姓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正紅旗,清乾隆時期權臣,也是中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鉅貪。但是他並非如《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王剛所飾演的那般,相反他相貌出眾,風度翩翩,精明強幹,政治才能突出。按說這樣一位人物,在乾隆嘉慶政權過渡時理當能順利過關,那為何嘉慶在乾隆死去沒幾天就匆忙查抄和珅,而聰明一世的和珅為何不早做打算呢?個人認為和珅是中國封建專制皇權發展到頂峰時期的犧牲品。

這個問題還要從乾隆說起。乾隆三十年時,皇后那拉氏與乾隆發生爭執,憤而剪髮,被廢黜。(這個情節在諸多清宮劇中都有描述)之後持續十餘年,清朝既無皇后也無嫡出皇子,而乾隆帝年事漸高,朝野上下難免人心浮動,而民間也有貪慕富貴之人屢次上書請求立太子,乾隆雖屢次鎮壓,但屢禁不止。就這樣到了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帝去清朝龍興之地盛京(瀋陽)祭祖時,又殺了一個上書請立皇后和太子的秀才金從善,卻也知道自己年近七十,殺一秀才易,而定天下人

心難。所以乾隆帝不得不傳旨詔告天下,用他祖父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為理由,說自己絕不敢超越祖父,再過十七年,乾隆六十年時一定退位,傳位給他早已秘密確立的儲君。並將此昭告天下。

昔皇祖御政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蒼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予壽八十有五,即當傳位太子,歸政退閒。

於是在乾隆六十年,本著君無戲言的原則,乾隆不情不願的禪位給皇十五子顒琰,即嘉慶皇帝。

但是禪位後的乾隆並沒有消停,而是想繼續掌握皇權,這時乾隆皇帝寵信的大臣和珅就處在一個非常尷尬的位置。

按理說,新君已立,為人臣子者當效忠新帝,然而實際上,和珅扮演的角色是作為太上皇乾隆帝得力的幫手和代理人,同時身兼領班軍機大臣和首席內閣大學士,並身兼三部(吏部、戶部、刑部)一院(理藩院)尚書,另外還兼著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纂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要職,讓嘉慶皇帝有皇帝之名而無皇帝之實,形同傀儡。所以在乾隆去世後,急於立威、加強皇權的嘉慶帝最有效、最好的方式便是拿和珅開刀,事實上嘉慶皇帝也是這麼做的。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駕崩,嘉慶帝令和珅總理喪事 。正月十三日,嘉慶帝宣佈和珅的二十條大罪,下旨抄家,抄得白銀八億兩。幾經改議,最後賜和珅在自己家用白綾自殺。 此案沒有牽連。

嘉慶皇帝雖然對和珅厭惡痛恨之極,但理智上他亦明白,和珅總攬朝權,卻只是太上皇的代理人,其權利來自於太上皇乾隆,並非真正的心懷異志的“操莽之徒”,因此也沒有以謀逆之罪株連九族。

其實可以假設,乾隆倘若沒有立下做六十年皇帝就傳位並且昭告天下這一flag ,自然這皇帝他想做多久就做多久,直到他死,這是天經地義、不容置喙的。他無需做太上皇為壓制新皇帝、確立自己的權威而利用和珅作為代理人了。

所以我認為和珅在乾隆死後被迅速處置,是做了專制皇權的犧牲品。

其他觀點:“和珅跌倒,嘉慶吃飽”,有人認為是乾隆給兒子留了個錢袋子。乾隆一死,嘉慶基於用和珅的家財充實國庫。

還有其他觀點,不一而足,如有不同觀點,歡迎留言討論!


筆韻韶華


嘉慶皇帝是在乾隆帝去世後的十五天內砍掉了和珅這顆大樹,之所以如此迅速,我認為初衷是和珅對嘉慶帝沒有足夠的重視,而深層原因是當了三年傀儡“兒皇帝”的嘉慶帝,急需樹立自己的政治威嚴,所以和珅是槍打出頭鳥的一個犧牲品,隨之而來的是嘉慶帝對翰林大學士等舊臣的一系列大清洗。而這場政治大清洗運動,嘉慶準備了三年,他以忍讓認慫的態度矇蔽了和珅,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鐵腕手段送給和珅致命一擊,且一擊斃命。

和珅的後路

和珅的聰明是不可否認的,所以在乾隆帝決定立儲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為自己留後路。在乾隆帝執政後期,和珅的主要政敵可以說只有福康安、阿桂、劉墉、董誥四人,和珅對付這種能力不下於自己的政敵,手段就是無論他們怎麼彈劾自己,自己總是誇對手,誇的乾隆皇帝都認為這些人心眼太小。和珅一邊誇一邊向乾隆帝舉薦他們去做一些賣力不討好的軍國大事,這便將乾隆帝身邊的核心能臣支配的忙忙碌碌,自己則成為乾隆帝身邊唯一的心腹。



到了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已經當了六十年皇帝的乾隆帝要兌現自己的承諾,堅決不要比爺爺康熙帝在位更久,於是決定立太子準備禪讓。這時的和珅先是拿出拍馬屁的功底,恭維乾隆帝身體硬朗,定能活到百歲,不必這麼快立太子,此話一出,乾隆帝的皇子們算是恨透了和珅。可乾隆帝並未聽和珅之言,堅決要定立太子,並最終擇定了皇十五子永琰。這裡可以看出,和珅對於皇帝更迭的對策首先就是拖,依仗乾隆帝對他信任,盡力拖著乾隆帝繼續主持大局,這個辦法在嘉慶即位後仍然是其操縱朝政的主要手段。



在沒能阻止皇帝擬訂太子之後,和珅選擇了另一個辦法,那就是對繼任者進行試探,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邀功式的向永琰送了個玉如意,此時的乾隆並未公開太子人選,和珅近水樓臺先得到聖意,便將此喜訊以送禮的形式傳達給永琰,以示擁戴。永琰是一位頗有智慧的皇子,他給予和珅的回應是非常感激,並稱贊和珅是大清柱石,本應自己親自前往拜會和大人,才對得起和大人如此厚愛,並寫下一首《詠玉如意》,傳至和珅耳邊便迷惑了他的判斷,令他認為永琰是個軟柿子,所以感嘆到“不足以與我鬥智謀”。




經過第一輪試探後,和珅開始改變一味獻媚的態度,轉而進行暗中觀察,他將心腹吳省蘭安排在嘉慶身邊,時常查看嘉慶帝的詩稿,並監視嘉慶帝身旁不利於自己的臣僚,再逐一解決掉,從而達到孤立嘉慶的目的。在這一輪較量中,嘉慶帝依舊是安分守己,且常故意寫下歌頌和大人的詩句,使之傳到和珅的耳朵裡,這便更加迷惑了和珅,也促進了和珅進一步的強硬對策。

時至嘉慶元年(1796年),福康安在鎮壓苗民起義時去世,次年阿桂也因病去世,隨著乾隆帝進入垂暮吐詞不清,只有和珅能夠聽懂乾隆帝在說什麼,所以乾隆上朝時,和珅與嘉慶並立乾隆帝兩旁,乾隆帝聖諭皆由和珅之口傳向百官。這樣的權力下,健在的劉墉裝老回家,董誥也裝瘋賣傻退出政治舞臺,和珅成為清廷實際掌權者。他將福康安的弟弟福長安作為心腹培養,扶進軍機處,嘉慶帝的口諭到了軍機處如同廢話一樣,無人搭理,此為和珅第三步對策——硬剛嘉慶帝。

嘉慶的快刀

在君臣博弈的三年中,嘉慶帝屬於夾著尾巴做人,身為皇帝,不僅受制於乾隆太上皇訓政,還要受制於權臣和珅的排擠,憋著一肚子火的嘉慶帝在嘉慶四年終於迎來了復仇的機會。

乾隆帝在嘉慶三年臘月病倒在床,到了除夕之夜的皇室家宴中,五世同堂的天倫之樂並沒有給乾隆帝的病情帶來好轉,反而是諸多皇家禮儀使其疲於應付,終於讓這位89歲的太上皇油盡燈枯於正月初三。在乾隆太上皇駕崩之後,嘉慶皇帝終於熬出了頭,他從一名傀儡兒皇帝晉升為紫禁城裡真正的主人。他能夠自主決策的第一件國家大事便是太上皇的國喪之事,而這也是他處理和珅問題的最佳機會。



嘉慶皇帝的第一步便是在正月初三當天,口諭和珅總攬太上皇喪儀,這等重要大事交給和珅統領,實際上是穩住和珅情緒,以免和珅出現異動。和珅得此重任正得意時,嘉慶帝第二道口諭即發,卓令安徽巡撫朱珪即刻進京,這個朱珪不僅是嘉慶帝的老師,更是和珅在官場上的死對頭,這個人事調動才讓和珅清醒過來,但他也許只會想到一朝天子一朝臣,嘉慶總不至於在大喪之日動殺心,大不了辭官回家,豐厚的家底足夠自家幾代人享用。

“有上皇近臣為之緩頰,幾目朝廷法律猶同兒戲!”——《清史編年》

到了正月初四,嘉慶帝免去和珅一切職務,並令和珅為太上皇守陵,這與和珅所想的最壞結果無異,他便試探性的向嘉慶提出請假回家半天,換洗乾淨了再來撫靈。而嘉慶帝一口否決了和珅之請,這才讓和珅明白大勢已去,嘉慶帝這是要切斷他與外界的一切聯繫,控制他的人生自由。嘉慶帝雖已有殺念,但礙於百官輿論不敢操之過急,因而採取了敲山震虎之策試探百官。因時逢清廷鎮壓白蓮教起義,所以嘉慶藉此機會痛斥所有參與剿匪的文武官員,斥責他們謊報軍情,貽誤戰機,並在最後點明是因為上邊有太上皇近臣幫爾等隱瞞。此聖諭本是引百官彈劾總督鎮壓白蓮教的和珅,可百官雖明聖意,卻又不敢率先彈劾,此時嘉慶帝剛提拔的領班軍機大臣王傑率先發力,他指使學生廣興率先上折彈劾,隨即朱珪亦指使學生王念孫複議,這便引起了百官集體彈劾和珅的浪潮。


“不速治其罪,無識之徒觀望贅緣,別滋事端;發之速是義之盡,收之速是仁之至。”——《清史稿》

有了彈劾和珅的輿論導向,嘉慶立即於正月初五將和珅收監,但在太上大喪期間又覺得“然則治之得無太急”。正當拿捏不定之時,直隸布政使吳熊光抵京悼念太上皇,這位省部級官員本是乾隆帝看中後欲提拔入軍機處的,但當年和珅插了一腳,說他太過年輕,資歷不夠,硬是給擋在了軍機處之外。因此他得知嘉慶心思之後,便極力勸說應當快速處理和珅,這就堅定了嘉慶帝快刀斬亂麻的決心。


時至正月初八,嘉慶帝下令查抄和珅、福長安家,根據《庸庵筆記》記載,從和珅家裡抄出黃金白銀幾百萬兩、寶石四千多顆、黃金器皿五千多件、貂皮裘服八百多件、上等山參六百八十八兩;與此同時,所抄古董、工藝品價值連城,甚至有些連皇宮裡都未趁見過,珍珠之類需以鬥裝,再有家外田地、商鋪、銀號、當鋪無法估算。這些抄沒的家產在清廷留存下來的檔案中並沒有估價,只是民間流傳為1000萬兩白銀至8億兩白銀不等,而學界比較認可的是《庸庵筆記》中估計的2.3億兩,而當時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也只不過4000萬兩左右,所以民間也有流傳說“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在抄家結束以後,嘉慶開始召集親信給和珅議罪,就我們現在的觀點來看,可能覺得貪汙如此鉅款已經無需再議,但就當是的政治環境來說,貪汙腐敗是乾隆中後期官場的潛規則,大官大貪、小官小貪,就連清政府官方也是通過發放數額巨大的“養廉銀”來平衡這個現象,所以若論貪腐定罪,力度顯然不夠。所以在最後擬訂的和珅二十大罪狀中,並未提及腐敗,這多少也有為乾隆帝挽回顏面的意圖。

在二十大罪狀中,大致可以分為五類,第一類是經濟問題,主要以“與民爭利”為體現;第二類是攬權專擅,主要以排擠賢良為體現;第三類是任意延擱軍報,主要以督辦鎮壓白蓮教不利為體現;第四類是洩露國家機密,就是乾隆還未宣佈太子人選時,就以玉如意洩露出來;第五類是對太上皇大不敬,這才是其定罪時最致命的條款,萬罪以謀反和不敬為首,關於這一點,著重強調了和珅入圓明園進門不下馬,入紫禁城進門不下轎,太上皇批奏因字跡潦草而被和珅撕毀等,這是嘉慶皇帝隱忍三年所觀察的最致命一擊。

“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他日水泛含龍日,留取香菸是後身。”——和珅絕命詩

此類罪狀擬訂之後,嘉慶帝才向百官反問“人言和珅有異志,有諸?”百官這才感受到曾經的兒皇帝如此狠辣,紛紛表示罪狀屬實,且不可饒恕,並建議凌遲處死。正月十五日,嘉慶帝下聖諭宣佈和珅罪狀與處理決定,和珅之子豐紳殷德這才知道父親的遭遇,連忙讓妻子固倫和孝公主前往皇宮斡旋。這位和孝公主是乾隆65歲時老來得子,是其最小的閨女,疼愛如掌上明珠,嘉慶皇帝也非常喜歡這個妹妹,礙於這個關係,將凌遲處死更改為令其自盡,並宣佈和珅對大清有功,只處罰他一人,免連坐家族成員。正月十八日,和珅被押送回家,在監視下懸樑自盡,死前留下絕命詩,言語中流露出滿滿的不服氣,表達了對自己一生經歷非常滿意,並影射了如果有機會,一定會將皇帝當作掌中玩物,也真可謂是百年難遇的曠世奇才!


綜上,從乾隆皇帝去世到處死和珅,前後共計十五天,嘉慶皇帝用了三年作為隱忍,用了十五天作為報復。有人說懲治和珅是因為財政危機所需,其實這種看法太過淺薄,嘉慶皇帝在乾隆去世以後需要樹立自己的政治權威,殺雞儆猴的做法已經不適合當時的政局,倒不如殺猴給雞看,因為他更需要官僚體系作為國家運轉的動力。所以在處理掉和珅以後,為避免案件擴大化,嘉慶做了妥善的善後事宜,正月十九日便發佈上諭,申明和珅一案已經辦結,不大規模地牽連百官,以安朝臣之心。嘉慶帝對於和珅的處理可謂是快刀斬亂麻的經典案例。

參考資料:《清史稿》、《庸庵筆記》、《清仁宗皇帝實錄》


棍哥觀史


乾隆在位期間,一直對和珅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知道和珅的勢力是非常大的,也知道和珅是一個十足的貪官,但是乾隆沒有除掉和珅,對和珅又愛又恨,和珅的確精明,幫乾隆解決了不少大麻煩。就從乾隆與和珅的相處中,乾隆深知和珅是一個怎樣的人。

嘉慶殺掉和珅一是因為乾隆的聖旨。乾隆在去世之前就留這樣的聖旨,告誡嘉慶一定要除掉和珅,他深知嘉慶一定不是和珅的對手,他的狡猾奸詐與深謀老算一定會讓嘉慶吃盡苦頭,說不準江山就會斷送在這裡。

而是因為嘉慶與和珅有一定的仇恨。在乾隆讓嘉慶即位的時候,和珅就對其百般阻擾,從此兩人就結下仇恨,並且如果不殺掉和珅的話,就單憑嘉慶的資歷,一定會做一個傀儡皇上,所以一旦上位就會匆忙除掉和珅。


史家小客棧


49歲的和珅被嘉慶帝賜死,到底是和珅作死,還是嘉慶帝早已對他不滿?

且聽從小愛歷史的給您解惑:

其實,和珅能被嘉慶帝賜死,還要感謝他的死對頭劉墉,要不和珅就是凌遲處死了。

在商量如何處死和珅時,劉墉等人在大殿之上建議和珅雖罪大惡極,但是畢竟是先朝的重臣,應賜和珅獄中自盡。並且為防止有人借和珅案進行報復,劉墉還向嘉慶帝建議避免案件擴大化,妥善做好善後事宜。結果,在處死和珅的第二天,嘉慶帝發佈上諭,申明和珅一案已經辦結,不大規模地牽連和珅家族和朝中百官,和珅一案匆匆了結。


和珅雖早做準備,但也無力迴天,且聽一一分解:

1、他是槓把子,無路可退:

和珅是扛把子,他代表了龐大的關係網,他保護著數不清的貪官汙吏,他倒了,這些人也完了,龐大的家族和家產也無從保護,所以無路可退;

2、得罪嘉慶太深:

原因還是在於嘉慶他爹乾隆。

1、乾隆和和珅關係太好了,以至於嘉慶怕和珅說他壞話,因此對和珅非常尊敬,下令和珅除了公開場合外,不需行三跪九叩之禮。又稱賜和珅良田美宅,奴僕婢女。當然嘉慶心底裡對這位站在他頭上的奴才早有不滿!

2、乾隆在登基時許下一個諾言,他在位時間決不能超過康熙,可是真正到了60年的時間,乾隆又不願意捨棄權力,此時乾隆的狗腿子和珅跳了出來,堅決反對乾隆位禪給嘉慶。於是乾隆當了太上皇,嘉慶當了傀儡皇帝。而和珅則被清人都稱為“二皇帝”。坐在一旁的嘉慶沒有實權。如此,嘉慶就對和珅恨上加恨了,期待他爹早死,這樣可以早日殺了和珅。

終於,1799年正月初三,太上皇乾隆去世了,正月十三日,還在處理乾隆喪事的和珅被抓,迫不及待的嘉慶宣佈和珅的二十條罪狀,下旨抄和珅家。1799年2月22日,和珅被賜死。


死之前,和珅提筆寫下了一首絕命詩:“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他日水泛含龍日,留取香菸是後身。”道盡了和珅的一生!


從小愛歷史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這句話想必大家都聽過,很多人都好奇和珅這樣的鉅貪,乾隆難道就不知情嗎?其實不然,乾隆對和珅的所作所為十分的清楚,但他知道和珅所有的財產最終還是國庫的。雖然和珅很貪,但是和珅十分的忠心,辦事能力突出,十分會揣摩乾隆的心思,深得乾隆的喜愛,所以乾隆根本是捨不得殺和珅。

我們可以這麼理解和珅在乾隆朝貪汙的鉅額財務,其實是乾隆這個皇帝留給自己兒子的“儲蓄罐”,還有就是乾隆晚年多次下江南,導致國庫空虛,如果繼續從國庫裡面拿錢的話肯定會受到大臣的阻撓,所以他把這件事情交給和珅來做,既不用花國庫的錢,又可以達成自己願望,所以乾隆十分的依仗和珅為自己辦事,而且乾隆將自己最疼愛的十公主嫁給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這也導致和珅在朝中的權力越來越大。

乾隆一死,和珅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已經到頭了,只是自己沒有想到嘉慶會這麼快就對自己動手,乾隆死後十五天嘉慶就將和珅下獄賜死,派去查抄和珅家的大臣整整用了四個月才清點出所有的財物。嘉慶為何如此急不可耐的要殺死和珅,和珅跑不了,錢早晚都是嘉慶的。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在乾隆當太上皇的這段時間裡,大權在握,但是身體的話卻越來越差,所以很多事情都是和珅在處理,當時和珅大權獨攬,嘉慶的話卻是有名無實,如果再晚點動手的話,說不定會被和珅廢除。後來嘉慶也點明瞭“天下人只知和珅,不知嘉慶”試想對於權力集中的封建統治者,怎麼會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


微視集中營


1799年2月7日,清朝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去世,就在他的喪葬期間,乾隆最忠心的奴才、大清的大管家和珅被嘉慶帝以雷霆手段拿下;2月17日,嘉慶帝宣佈和珅二十大罪狀;2月22日,顧及朝廷體面及和珅與皇室的姻親關係,和珅被賜在家中自盡。和珅是一個極端聰明的人,在乾隆皇帝有禪位的想法時,就一直在想辦法修復和新君嘉慶的關係,可惜從和珅依靠忠心和才能獲得乾隆寵信那天開始,他就已經註定悲劇收場。

和珅的崛起之路很有勵志色彩。和珅雖然出身於滿族八大姓之一的鈕祜祿氏,但他這一脈並不顯貴,只有個世襲三等輕車都尉的爵位,屬於八旗中下層;好不容易和珅的父親常保當到了福建副都統,但在和珅九歲時就去世了,家裡沒了頂樑柱,和珅家自然也敗落了,要不是有忠心的僕人保護,和珅兄弟很可能流落街頭。

有句話叫“知識改變命運”,這是很有道理的。和珅沒門路、沒背景,只能靠自己,從小聰敏好學,考上內務府為旗人開設的鹹安宮官學後,更加勤奮,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熟讀四書五經。而和珅的學霸表現讓他深得老師吳省欽、吳省蘭喜愛,也讓他獲得了大學士英廉的的賞識。英廉是乾隆的親信重臣,長期執掌戶部和內務府,他非常看好當時僅是個窮學生的和珅,於1768年將唯一的孫女馮霽雯嫁給了18歲的和珅,給和珅踏上仕途提供了機會。

與馮霽雯的婚姻讓和珅擺脫了一窮二白的窘境,但在古代封建社會,真正能讓人飛黃騰達的是皇帝的賞識。和珅心氣很高,最開始希望通過科舉當官,這在八旗子弟中是很罕見的選擇,可惜1769年時名落孫山;1772年,和珅聽從老婆家人的勸說去選了侍從,授三等侍衛,被選為補粘杆處侍衛,開始為皇帝辦差。乾隆皇帝自詡文采風流,常常考教身邊人的學問,和珅抓住機會展示才學,詩詞歌賦、書法繪畫、儒學典籍等等,和珅總能說到乾隆心坎裡,1773年23歲的和珅做了乾隆的儀仗隊侍從。當然只是陪乾隆談詩詞歌賦,和珅也成不了權傾朝野的和中堂。

有康熙、雍正兩代人打下的基礎,乾隆是典型的盛世帝王,生活上好享受、擺排場,開一代奢侈之風,大修園林、六下江南揮霍錢財無數;事業上乾隆自詡“十全武功”,打仗是最費錢的,光大小金川之戰就耗銀七千餘萬兩,還有修《四庫全書》等等,乾隆要在文治武功上超越父祖,這些都需要大筆錢糧支撐,因此乾隆非常需要善於理財的官員,這是和珅受到重用的最重要原因。和珅理財能力出眾,他從乾隆皇帝手中獲得的第一個正式工作就是擔任管庫大臣,管理布庫,在他的管理下布的數量大增,這使得和珅成為乾隆眼中的可用之人。

有能力可以讓人受到重用,但讓和珅在乾隆皇帝心中榮寵不衰的是他的忠誠,做官做事都先考慮乾隆的需要,在乾隆面前不遮掩自己的貪財等缺點,“侍君如父”說的就是和珅。比如貪官都喜歡在皇帝面前遮掩自己有錢,但和珅從來不隱瞞,送給乾隆的無數奇珍異寶、坐落在什剎海的豪華“和第”(著名的恭親王府)等等,乾隆這麼精明的皇帝能不知道和珅的錢是哪來的麼?再比如1781年和珅奉命鎮壓蘇四十三起義,軍中將領看不起和珅,將帥不和打了敗仗,和珅沒辯解什麼,直接上書向乾隆請罪,承認不會領兵打仗,因為武官的靠山是清朝名將阿桂,和珅要是上書辯解會讓乾隆皇帝左右為難,而且乾隆最不喜歡臣子辯解、隱瞞。

和珅能弄來錢維持朝廷運轉、供乾隆奢侈揮霍,能辦成很多別人辦不成的事、幫皇帝背黑鍋,能陪老年乾隆消遣談心,公事、私事上的各種需求讓乾隆離不開和珅,也讓和珅在十來年間從小侍從成長為“寵任冠朝列”的和中堂。乾隆、和珅這對年齡相差近四十歲的君臣關係的親密是清朝罕見的,但最終將和珅推上死路的也是乾隆。

乾隆有意將和珅打造成了一個“孤臣”。首先和珅升官太快、根基不穩,1780年成為戶部尚書、御前大臣、鑲藍旗滿洲都統的時候才31歲,跟他同級別的官員基本都是和珅父輩、祖輩的人。這些老臣官場沉浮幾十年才成為朝廷重臣,對於和珅年紀輕輕就官居要職自然看不慣,與和珅天然就有隔閡,部分官員乾脆敵視、惡意對待和珅。

其次和珅樹敵太多,1778年和珅以領班軍機大臣阿桂的兒子阿迪斯和義子黃枚為突破口,先後檢舉兩人貪贓枉法還拿出了實證,乾隆下詔嚴加查辦,阿桂受牽連聲望受損、降二級留任,和珅趁機陷害了近半數武官;1780年,和珅又開始對文官下手,利用主持編修《四庫全書》的機會大興“文字獄”,栽贓陷害、穿鑿附會等手段齊出,曾經彈劾過和珅的文官紛紛受害,文人士子受牽連的極多。看似是和珅威勢無雙,剷除政敵,但背後體現的都是乾隆帝的意志,和珅不過是把“殺人的刀”。

最後和珅與眾位皇子關係都不好。最是無情帝王家,就說康熙年間的“九龍奪嫡”,為了皇位,父子、兄弟各有算計,死了多少人。而乾隆偏偏是個長壽皇帝,在位六十年,禪位給嘉慶之後還掌權三年多,一直牢牢把持著最高權力直到1799年去世,他是怎麼維護皇族關係的?說白了給皇子們找個共同的敵人,讓眾位皇子與和珅鬥,乾隆高高在上操縱各方,好人自己做,壞人和珅當。特別是禪位後的三年,乾隆霸著權力不放,這就更需要和珅去當壞人了,當時乾隆的命令都由和珅傳達,人稱和珅為“二皇帝”,活得窩囊的嘉慶能不恨和珅麼。

和珅看似黨羽眾多,但他的權勢都來自於乾隆皇帝的信任和支持,說白了是依賴皇權的,一旦沒了皇權支撐,第一個拋棄和珅的就是對他溜鬚拍馬的貪官們,再加上和珅得罪的那些文武官員,這也是乾隆剛死,嘉慶就輕鬆拿下和珅的原因。而且對於清王朝的穩定來說,和珅也有必死的理由,和珅是乾隆留給兒子嘉慶的一份“禮物”。

清王朝的統治在乾隆時期達到極盛,但到了乾隆晚期就盛極轉衰,官員貪汙腐敗、 吏治敗壞;八旗腐化墮落、軍備廢弛;土地兼併嚴重、民眾生活困苦;朝廷開支巨大、財源枯竭、寅支卯糧等等,再加上天災,各地起義不斷,就在嘉慶登基的1796年爆發了聲勢浩大的白蓮教大起義。乾隆為君多年自然壓得住天下,但嘉慶這位新君可就未必了,這時和珅就有用了。

第一,嘉慶殺和珅能夠樹立君主威儀。和珅權傾朝野,身兼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重要職務,二十多年來依靠乾隆寵信威壓各方,嘉慶帝輕鬆的解決和珅,殺猴駭雞,自然讓百官畏懼、臣服;第二,嘉慶殺和珅能夠樹立賢名。和珅是個人所共知的大貪官,貪汙受賄、賣官鬻爵、巧取豪奪,早就惹得滿身罵名了。皇帝殺貪官,自然是為民做主的好皇帝,收買人心,為未來施政鋪平道路;第三,嘉慶殺和珅能夠立馬拿到大筆財富。光有威望、賢名,沒有錢一樣做不成事,朝廷運轉、鎮壓起義、撫卹災民等等都要錢,而和珅是個斂財高手,對於他的財富各種文獻中的記載都不同,二億三千萬兩、八億兩、十一億兩,各種說法都有,抄和珅家獲得的驚天財富足以支撐嘉慶帝一展宏圖的。

乾隆皇帝真是精明過人,將和珅從活著利用到死,算計的太明白,可惜嘉慶帝並沒有父祖的雄心壯志和氣魄,只是一個平庸的守成之君。和珅只是貪官的代表,嘉慶帝除掉和珅後並沒有進行制度上的革新,對於國家遇到的問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各級官吏貪汙腐化並沒有因為和珅的死而改變。清朝中葉以後,上至閣老大員,下至胥吏差役,清官和貪官的區別就是“廉者有所擇而受之,不廉者百方羅致,結拜師生、兄弟以要之”,真正分文不取的如鳳毛麟角,在這種風氣下清朝國勢日衰,矛盾激化引發種種社會危機,直到1840年鴉片戰爭,侵略者用堅船利炮戳破了清王朝的虛弱本質。


當狗容易做人難


自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駕崩,到十八日和珅被賜死,在短短的半月時間裡,嘉慶就將權傾朝野的和珅斬草除根,這等果斷、乾脆、迅速,讓人是瞠目結舌,天下臣民對這個之前如同影子般悄無聲息的皇帝,頓時是刮目相看。可以說,嘉慶誅和珅絕對是他親政之後處理政治危機能力的一次非常成功的展現。



當然,嘉慶清算和珅在表面上雖僅僅看起來是僅僅只用了半月餘,但實際上嘉慶卻是足足準備了三年的時間,他一直在等,在等乾隆駕崩的那天,因為他知道只要乾隆在一天,就不能動和珅一天,所以他一直在隱忍著,就這樣忍了三年,直到乾隆駕崩那天才開始清算和珅。

嘉慶為何要隱忍和珅?

這裡或許很多人都明白,嘉慶堂堂一個帝王為何要懼怕一個臣子對他的威脅呢?為何要隱忍一個臣子的胡作非為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那就是和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左右乾隆的旨意。眾所周知,嘉慶元年,乾隆雖退位,但卻依然是牢牢掌控著清朝的朝政大權,嘉慶說白了只是一個傀儡皇帝,因此皇帝實際上還是乾隆。



當然乾隆雖有掌權的心思,但卻已無掌權的能力,這時的乾隆日益老邁,記憶力下降,“昨日之事,今日輒忘,早間所行,晚或不省”,因此當時的乾隆為了牢牢掌控住朝政,就讓和珅代之處理朝政,此時和珅“封擅甚於前日,人皆側目,莫敢誰何”,他出納帝命,口銜天憲,一手掌控著文武百官的生殺大權,可謂是真正權傾朝野的大權臣。

因此當時的嘉慶幾乎沒有任何的實力可與和珅相抗衡,如果他跟和珅硬抗,弄不好反而於己不利,如此嘉慶選擇隱忍。



嘉慶是如何隱忍和珅的?

那剛才我們也說了,嘉慶必須得隱忍和珅的所作所為,不然可能是會反受其害,那從哪裡可以看出嘉慶是在隱忍和珅呢?首先嘉慶自登基開始就一直在韜光養晦,朝堂之事他是事事順從乾隆,從不發表自己的見解,也從不自作主張,乾隆怎麼說嘉慶就這麼做,嘉慶這般作為實際上就是在縱容和珅的擅權行為,他就是這般靜靜的看著和珅的一舉一動,內心雖是十分憎恨於他,但表面看起來確是絲毫不動聲色。



每當有人跟嘉慶說和珅的不好,甚至是暗地彈劾和珅,嘉慶不但不懲罰和珅,反而是批評彈劾和珅的大臣,並對他說“我還得依靠和珅來治理國家呢,你們為什麼要反對他呢,這不是給我難堪嗎?”。同時,每當嘉慶有事要奏明乾隆時,嘉慶大多都會先告知和珅,然後由和珅上奏乾隆皇帝,以此來讓和珅對他百分之百的放心,從而保全自己。



此外,嘉慶為了讓和珅完全的放心於他,他時不時的就會賜和珅良田美宅,奴僕婢女,還下令和珅除公開場合外,不需行三跪九叩之禮。

和珅看到嘉慶這般的隱忍,是何態度?

既然嘉慶如此隱忍,那和珅看到後是什麼態度呢?簡單的說就是他認為“嘉慶不足以與我鬥智謀”。當時在嘉慶這般似懦夫的隱忍下,和珅是被迷惑的一塌糊塗,他天真的認為嘉慶已經對他構不成任何威脅,他可以安安心心的度過沒有乾隆的下半輩子,因此和珅對嘉慶不再嚴密防範,於是乎嘉慶得以順利的開始密謀誅殺和珅的策劃。



綜上所述,其實嘉慶清算和珅並不是匆忙的,而是預謀已久的,是整整策劃了三年。可以說正是因為嘉慶三年間的養精蓄銳,韜光養晦,及對和珅的委曲求全,最終才促成了嘉慶在乾隆駕崩後用了半月餘的時間就將此前權傾朝野的和珅勢力連根拔起。

當然到這裡很多人又不明白了,勢力如此龐大的和珅為何會那麼快的就被此前一直是傀儡皇帝的嘉慶連根拔起呢?個人覺得原因應有如此幾點:

第一、和珅的麻痺大意。剛才我們也說了,因嘉慶對和珅是百般的隱忍,百般的委曲求全,比如和珅曾在即位初期贈予嘉慶一塊玉如意,以示擁立之功,此時的嘉慶內心是十分憎恨和珅,但表面上卻是不敢發怒,相反為了不讓和珅起疑,他還違心的寫下《詠玉如意》數首,以此來感謝和珅的賜予。



可以說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作為皇帝的嘉慶反倒是臣子,而作為臣子的和珅反倒是皇帝,也就是如此,嘉慶如此之做法自然是讓和珅開始變得驕傲自滿,麻痺大意。之後和珅對於嘉慶就不再那麼防範,他對嘉慶的監視開始鬆懈,如此嘉慶也就有了機會從容的佈置對於和珅的清
算行動。

第二、嘉慶的果斷、乾脆、迅速。和珅之所以會那麼快的垮臺,除了和珅的麻痺大意,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嘉慶清算和珅時的乾脆與迅速。嘉慶四年正月初三日,89歲的乾隆壽終正寢,而隨著乾隆的駕崩,嘉慶開始了清算和珅的進程。乾隆駕崩的第一天,嘉慶就讓和珅與睿親王淳穎等一起總理喪儀大事。同時嘉慶又迅速傳旨召他的老師朱珪即速回京,直南書房,管戶部三庫,加太子少保,以此同他協商對於和珅一事,以此拉開了清算和珅的序幕。



第二天,嘉慶又發上諭,譴責前方鎮壓白蓮教起義的將帥“惟思玩兵養寇,藉以冒功升賞”,要知道此時就是鎮壓白蓮教起義的將帥多為和珅一黨,因此這道詔諭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向文武百官發出了要開始清算和珅的信號。同日,在發佈上諭不久,嘉慶就突然下詔解除和珅的軍機大臣之職,命其晝夜在大內守靈,不許外出,等同軟禁,藉此徹底隔絕他們二人與外界同黨的聯繫,從而讓嘉慶有了從容應對的時間。

初五日,嘉慶又授意給事中王念孫、御史廣興等官員上書彈劾和珅,以此在徹底掌握了輿論的導向後,在有了名正言順的理由對和珅下手後,嘉慶於初六宣佈革除和珅的一切職務,交由刑部收監,並命成親王永瑆、儀親王永璇、定親王綿恩及大學士劉墉等負責查抄和珅家產,會同審訊。



就這樣,嘉慶就在這樣迅速而又果斷的行事中,用了不到半月有餘的時間就把和珅這位盤踞朝堂數十年的權臣給收拾了。

當然到這裡很多就又不明白,為何嘉慶在清算和珅的時候,他的黨羽不反擊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和珅的那些黨羽都不是因為忠誠於和珅而在一起的,而是因為和珅的權勢,他能給他們帶來數不清的利益,因此他們才成為和珅的黨羽。而此時和珅早已失去權力,而且嘉慶也答應只誅和珅,其餘黨羽均不予追究株連,如此試問就是這樣,誰還願意跟著和珅呢?畢竟他們都是唯利是圖的人,跟著皇帝遠比跟著和珅得到的好處多,所以如何選擇一目瞭然。


澳古說歷史


嘉慶皇帝可不僅僅抄沒了和珅的億萬家產,更是毫不留情地要了和珅的命。

1799年2月7日,乾隆皇帝在養心殿中嚥了氣,放開了他已經緊緊拽了近64年的權勢。

1799年2月22日,乾隆皇帝死後僅僅過了半個月,他生前最寵信的和珅便被他的兒子嘉慶皇帝給賜死了。

嘉慶皇帝的所作所為是不是很急迫?確實急迫。

那麼,嘉慶皇帝為什麼會在乾隆皇帝屍骨未寒的時候,這麼急迫地對和珅下手?

嘉慶皇帝在1795年的時候接受乾隆皇帝的禪位,當上了皇帝,可是,誰也沒想到乾隆卻不是真心想要禪位,乾隆仍然緊緊地抓著皇權不放手。

乾隆宣佈禪位給嘉慶之後,沒過多久,為了告訴所有人他只讓位,但不讓權,又發佈了一條命令:“朕在明年雖然會歸政於永琰,可是,今後所有的軍國政事,你們仍然上奏於朕,唔,你們在奏疏中稱朕為太上皇即可!”

如此一來,嘉慶只能老老實實地當一個沒有權力的“傀儡皇帝”,事事皆由乾隆說了算。

嘉慶這個“傀儡皇帝”一當便是近4年的時間,他也幾乎一直處於被架空的狀態,所以手中幾乎沒有皇權可言,換作是誰,誰心中又能沒點怨氣?更何況,這近4年的“傀儡皇帝”生涯讓他幾乎失去了一個皇帝所應該具有的尊嚴和威信。

所以,他急於在乾隆死後迅速地找回自己的場子——讓別人看到他作為一個皇帝的權力和威信,讓別人對他產生敬畏心。

嘉慶皇帝想要迅速建立自己絕對的權威,最快也是最有效的辦法便是推倒他爹乾隆皇帝所留下來的權威。

他想推倒乾隆所留下來的權威的最好方式則是選擇拿乾隆生前的一個或者幾個寵臣開刀,最終,他的目光盯住了乾隆生前最為寵信的一個人——和珅!

和珅當時所扮演的角色,也確實很適合用來給嘉慶皇帝立威。

和珅不僅僅是乾隆的寵臣,在無數人看來,他更是一個善於溜鬚拍馬、蠱惑皇帝的佞臣,他在當道之時,極力打壓和剷除異己;他還是一箇中飽私囊的貪官,他的貪腐可謂是三千年來所未有,積累了無數家財。

野史記載和珅貪汙金額高達“二十億兩有奇政府歲入七千萬,而和珅以二十年之閣臣,其所蓄當一國二十年稅入而強”,即便正史所記載的沒有這麼多,但也不會差到哪兒去,如《清史稿》所記也有“藏銀、衣服數逾千萬”、“夾牆藏金二萬六千餘兩,私庫藏金六千餘兩,地窖埋銀三百餘萬兩”、“薊州當鋪、錢店貲本十餘萬”。

嘉慶皇帝對和珅下手,不僅能夠趁機立威,向所有人宣告乾隆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嘉慶時代已經開始,更能夠趁機撈一筆數額超乎想象的橫財,填補一下因為乾隆的揮霍而日漸見底的國庫,何樂而不為?

所以,和珅註定了會成為嘉慶皇帝砧板上的魚肉,被嘉慶皇帝吃幹抹淨。

不過,對於嘉慶皇帝的出手,聰明一世的和珅卻為什麼沒有沒有早作謀劃,從而避開這場即將落到自己頭上的禍事?

實際上,和珅在很早之前便已經做好了打算,遠比我們想象的要早很多。

乾隆皇帝是在乾隆六十年九月宣佈立時為和碩嘉親王的嘉慶皇帝為皇太子,但是,在這個任命還沒有正式宣佈的時候,和珅便已經明確知道了乾隆要傳位給嘉慶。

於是,和珅為了能夠在嘉慶即位以後,仍然能夠嘉慶朝站穩腳跟,繼續享受權勢和富貴,便偷偷地溜去找嘉慶,王爺呀,皇上已經決定正式立皇太子啦,還會禪位給您呢!

和珅原以為自己將這個消息告訴嘉慶,自己便能夠討得嘉慶的歡心,嘉慶也會感激涕零地收了自己,可是讓他沒想到的是嘉慶竟然完全沒有領情,這件事反倒成為了嘉慶後來收拾和珅時所羅列的和珅犯下的第一大罪。

不過,說到底嘉慶最後給和珅定罪最重要的還是和珅的貪權和貪汙,和珅貪權等於是在分嘉慶皇帝的權,貪汙等於是在搶嘉慶皇帝的錢,又犯了眾怒,所以嘉慶皇帝不可能容得下他。

嘉慶皇帝之所以只用了短短半個月的時間便收拾了被乾隆寵壞了的和珅,除了嘉慶一步一計之外,說到底還是因為和珅只是一個寵臣,不是一個權臣。

寵臣一旦失去了皇帝的寵信,便會瞬間失去自己幾乎所有的權勢。

可是,權臣卻不需要皇帝的寵信,不論是皇帝寵信也好,是厭惡和提防也罷,權臣手中的權力都不會縮減半分,更有甚者能夠直接威脅到皇權,篡權奪位也不是沒有可能。

和珅是權臣嗎?顯然不是,所以嘉慶想要收拾和珅倒也不算難。

當然了,為了避免引起和珅的劇烈反彈,對朝堂造成不利的影響,嘉慶收拾和珅的時候還是用了計策。

他第一步是穩住和珅,讓和珅負責主持乾隆皇帝的喪事,讓和珅誤以為他會看在乾隆的面子上饒過他,從而有效避免了和珅的狗急跳牆。

他所走的第二步則是讓人蒐集和珅的犯罪證據,從而給和珅網織罪名,讓和珅辯無可辯、逃無可逃。

第三步則是在確定蒐集到的證據確鑿無疑之後,列舉和珅的罪名,直指和珅的要害,對和珅下手,一擊致命。

嘉慶雖然只是一個平庸之君,但是,他在對付和珅的過程中確實顯得乾脆利落。

這倒也不是因為他的計策有多高明,實際上這個計策很尋常,只是因為和珅不是權臣,手裡沒有能夠讓嘉慶投鼠忌器的兵權,這才讓嘉慶能夠如此乾脆利落。

嘉慶當了24年的皇帝,也只有收拾和珅一事能為人所熟知和樂道,餘下之事也不過爾爾。


史不知味


嘉慶的皇位完全是靠著運氣撿漏而來的,乾隆是史上壽命最長的帝王,可是乾隆的皇子卻沒有這般的好運,英年早逝的不在少數,夭折的更是一大片。所以在一片兄弟中,嘉慶憑藉著健康的身體,成功的上位。



雖然乾隆忌諱聖祖爺的在位時間,提前當了太上皇,但是對於權利的掌控卻絲毫沒有鬆懈。嘉慶名義上雖然成了皇帝,但是萬事都需要乾隆點頭。這就算了,乾隆的寵臣和珅還來插上一腳,嘉慶是既不能攘外也不能安內,過得十分憋屈。

朝廷仍然由乾隆當道,這對於嘉慶也不算什麼,畢竟是父親而且也掌管不了多長時間,萬事依了便是。但是在嘉慶眼中,和珅卻是極其不識數。貴為乾隆時期的寵臣,和珅完全不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反而憑藉著寵愛,一味的與嘉慶對著幹。

如此說來,在乾隆死後的第二天,嘉慶就藉著守靈的機會,趁機革了和珅的官職,並且在朝堂上鼓舞大臣進諫,列出和珅的罪狀,以最快的方式查抄了和珅的府邸。

一來,確實是和珅不識時務,本來乾隆還在世之時,嘉慶就生活的憋屈,如同一個傀儡帝王。而和珅還在雪上加霜,處處以自己尊大,甚至國外都只知和珅而不知嘉慶。這樣的困局之下,嘉慶急需要一個出口來打破和珅留下的僵局,而滅了和珅就是最好的辦法。新官上任三把火,和珅一死一來是樹立了嘉慶的威信,二來被和珅剝削之人也會對嘉慶感恩戴德。如此打一個巴掌給一顆甜棗的機會,嘉慶怎麼能夠不利用。


而且嘉慶知道,和珅富可敵國。乾隆年間因為太過揮霍,國庫存銀早就倒退回康熙晚年。查抄和珅的府邸就是輕而易舉的充實國庫,也給嘉慶統治上的天下在苛捐雜稅上鬆一口氣,如此的美事,嘉慶怎麼不急著做!

而和珅雖是貪官,但卻不是一個好的權臣。權臣都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而和珅還活在乾隆的時代中,甚至結黨營私來對付嘉慶,提前給嘉慶下馬威,想要把控嘉慶繼續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但是和珅明顯低估了嘉慶,愛新覺羅家培養出來的子嗣,就算是再無能對皇權也有著高度的重視,豈能任一個小官藐視侵犯。

何況和珅所謂的結黨營私,只是拉攏了和自己一樣貪汙之人,卻對真正掌握著大局的人視而不見。如此一來,嘉慶要處置和珅,和珅的黨派沒有實權,根本幫不上忙,反而是握有實權並且被和珅狠狠剝削輕蔑過的人,如同星星之火直接燎原,和珅根本沒有準備,這一戰,把和珅打得是措手不及。


嘉慶被壓制地太久了,和珅就是一個很好的發洩口;而和珅沒有權臣玩弄權勢的計謀,在乾隆之時可以憑藉花言巧語取得寵愛,但是卻無法在謀略上保住自己的性命,從根本上放棄一些可以保住自己之人,這般的局面之下,和珅是必死無疑1


小鎮月明


1799年2月17日,距乾隆皇帝去世僅僅10天,嘉慶皇帝急不可耐地將和珅革職,下獄治罪,隨即宣佈和珅的20條大罪,本議凌遲處死,因大臣建議,嘉慶改賜和珅自盡,隨即,萬念俱灰的和珅,在家中用一條白綾,了卻了自己。一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位極人臣的第一宰輔,便以這種悲慘的方式,匆匆告別了繁花似錦的人世,年僅49歲 。

嘉慶為何這樣著急地查抄和珅?第一原因,就是殺一儆百。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和珅是乾隆的首輔,但也是首貪,拿下他,對於樹立自己新皇帝的威信,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以後誰敢不唯新皇帝之命是從?

第二原因,乾隆時代,在乾隆皇帝的寵幸之下,和珅專權20餘年,氣焰熏天,黨羽遍佈,和珅不倒,朝廷百官到底是聽和珅的,還是聽新皇帝嘉慶的?

第三原因,和珅不但在官場關係盤根錯節,他的家族勢力更不容忽視,在皇族宗室中涉水太深。和珅弟弟和琳,位至總督,死後封一等公。兒子豐紳殷德,是乾隆附馬,官至護軍統領、內務府大臣。和琳女兒是乾隆的孫媳婦,和珅孫女是康熙的重孫媳,而這些和皇族千絲萬縷的關係,讓和珅的家人不可一世,嚴重影響皇族的聲望和利益,扳倒和珅,就如同扳倒了絆腳石,嘉慶可以放開手腳做事樹威。

乾隆禪位嘉慶後,乾隆以太上皇身份,還在世4年,這幾年因為乾隆的存在,和珅依然囂張跋扈,礙於太上皇,嘉慶沒敢動和珅,但已經恨牙癢癢了。所以,乾隆一旦歸西,嘉慶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三兩下就處死了和珅。

處死和珅,嘉慶得到了無數好處,不僅為自己放開手腳搬開了障礙,而且處理了大貪官後,查抄的和珅家財不計其數,據說,和珅貪汙受賄來的財產,相等於當時政府15年的收入,故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之說。

有人統計,和珅被查抄收沒的貪汙款項和金銀物資包括:夾牆私庫金32000餘兩,地窖埋銀300餘萬兩,取租田1260餘頃、取租房1000餘間,珠寶玉器無數。單是抄沒清單所列106項中的25號,即折算成銀22億餘兩。所以,查抄和珅,嘉慶心裡一定是樂開了花。

那麼,和珅為何不早做打算?這是因為,累積的財寶太多,多得已經處理不了;累積的怨恨,也消彌不了。一條破爛的船,被順水簇擁著毫無顧忌的時候,被順風吹得暈暈乎乎的時候,被鮮花和掌聲、金銀和美女弄得忘乎所以的時候,是不會意識到已經到了遠海,已經到了絕地,一旦天變,順風成了狂風,便已回頭無岸了,葬身海底,不過是遲早的事情。和珅雖聰明一世,但預計不了那麼遠,乾隆雖然對和珅萬般寵幸,但他老人家兩腿一蹬,自己都保不了,還能保你和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