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豬隊友”事件改寫了古代歷史?

小方說歷史1990


德國真正的豬隊友

我們都知道德國是一個有些悲情的國家,日耳曼人一直驍勇而自律,但他們在近代兩次試圖挑戰世界,偏偏兩次輸的不明不白。好吧,這次我絕對不黑意呆利人,他們已經夠可憐了,我也不能總在一頭羊身上薅毛。

我們需要明確一件事情,德國曆史上有所謂三個帝國,分別是1512年建立的普魯士邦國(神羅帝國算共主)、1871年威廉一世建立的德意志第二帝國、還有通常被稱為第三帝國的納粹帝國。那麼問題來了,這三個帝國究竟是如何覆沒的呢?

首先是第一帝國,1789年法國爆發大革命,把國王路易同志扔上了斷頭臺。這種懟天懟地懟空氣的做法激怒了哈布斯堡王朝皇帝,他攛掇普魯士邦國去找法國麻煩,結果大家都是知道的。法國出了一個手拿破輪子的傢伙,普魯士被碾壓,繼續碾壓,還是碾壓,最後徹底崩潰掉了。


那麼第二帝國呢?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太子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被人在薩拉熱窩給嘣了,7月28日奧匈帝國宣戰塞爾維亞,兩天後沙皇俄國宣佈總動員援助塞爾維亞,又兩天後德國向沙俄宣戰。

奧匈帝國把德國完美拖入戰場後叫俄羅斯大熊給打了個淒涼落魄,1916年更是被布魯西洛夫把150萬軍隊給包了餃子,要知道1917年俄國可就二月革命了,那時候毛熊根本就是苟延殘喘。二德子們沒辦法,只能從凡爾登戰線抽了二十五個師去救火,最後自己在法國打崩了。


第三帝國更慘一些,這次德國人似乎吸取了前兩次的教訓,堅決不被任何國家拖進戰爭,要打得我們自己率先開戰!然而他們實在太天真了,請問下令開始戰爭那個人是誰?阿道夫·希特勒!請問他來自哪裡?.........豬隊友升級了......


出生在一個講究科學的年代,談論問題不止得拿出正面證據,還得能據出反證,要黑奧地利是德國的豬隊友也是一樣。請問普魯士崛起之戰是哪場?答七年戰爭,那麼對手是誰?奧地利、法國、俄羅斯、瑞典等......那麼那麼第二帝國真正崛起之戰是什麼?答普奧戰爭,主要對手是奧地利帝國。

好吧,沒什麼能說的了,科學已經證明奧地利就是德國最可怕的豬隊友,三次徹底改變德國的命運,而且一直隱藏極深,到了2015年,他們又非常隱蔽的把德國給坑了。


歷史吐槽機


毫無疑問,是1453年君士坦丁堡圍攻戰中的熱那亞傭兵,當時10萬奧斯曼大軍兵臨君士坦丁堡城下,君士坦丁十一世率領不足9000的守軍奮勇作戰。

雖然奧斯曼人有烏爾班巨炮和無數敢死隊,但他們都在君士坦丁堡的城牆下折戟沉沙,君士坦丁堡依然巋然不動。

萬般無奈之下,奧斯曼人幾乎陷入絕境,因為此時的奧斯曼內部並非鐵板一塊,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的威望還未建立,一旦此戰遭遇困局,奧斯曼後方很多不服蘇丹的人大概率會起義。而且西方各國雖然忙於內鬥,但是如果奧斯曼人在君士坦丁堡下停滯不前,損失慘重,匈牙利和波蘭很有可能會趁火打劫,襲擊奧斯曼,因此,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的壓力是巨大的,一旦久攻不下,奧斯曼軍隊很可能會陷入崩潰。

終於,奧斯曼人找到了辦法,他們賄賂了熱那亞商人,通過了他們的防區,把船從陸地上運過了金角灣,從另一側包圍了君士坦丁堡,對城市形成夾攻形勢。

當奧斯曼人的船隻從金角灣一側發動襲擊時,拜占庭軍民大吃一驚,幾乎喪失希望,但他們依然拼死抵抗,為了捍衛羅馬最後的香火而戰。在激烈的抵抗下,奧斯曼人再次徒勞無功,連月圍攻,奧斯曼人近乎崩潰,士氣低落,如果君士坦丁堡再堅持一個星期,奧斯曼軍隊定會敗北,奧斯曼國內會起義遍地,匈牙利波蘭也會趁火打劫,瀕臨滅亡的拜占庭帝國甚至可能會就此起死回生,至少多續命幾十年。

但就在勝利前的一刻,就在奧斯曼人發動的最後一次進攻時,雖然拜占庭人擊退了奧斯曼人,但是熱那亞傭兵由於首領陣亡而潰散,逃跑的時候忘關了一扇小門,奧斯曼人起初以為是有埋伏,試探後才發現裡面空空如也,結果一擁而入,君士坦丁堡就此淪陷,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沙場,剩餘的市民也在聖索菲亞大教堂內被係數屠殺,羅馬最後的文明之火就此熄滅。

熱那亞豬隊友毀滅了羅馬

熱那亞人的兩個愚蠢舉動,一是被收買,讓奧斯曼人得以包抄城市。二是因為疏忽忘關了小門,讓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如果沒有熱那亞人,也許拜占庭真的至少還能延續幾十年,但熱那亞人的愚蠢,最終讓君士坦丁堡在1453年徹底滅亡。

羅馬最後的香火忘於具有羅馬人血統的熱那亞人,這是多麼諷刺的事實。


沉思的托克維爾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這句話起源於電子競技遊戲,其中還有詩詞一首:“

文能掛機噴隊友,武能越塔送人頭。進可孤身一挑五,退可坐等二十投。

前能飛腳救殘敵,後能放牆堵隊友。靜則百年不見人,動則千里送超神。

英勇閃現送一血,順風浪,逆風投,賣起隊友不回頭,不服回頭來SOLO”

今天我們來說一個明朝的豬隊友故事

故事發生在明朝初期,高麗國王王禑和高麗右軍都統使李成桂之間。

明朝建國21年後,王禑命令李成桂出兵攻打明朝,妄想吞併鐵嶺。李成桂面對強大的明朝軍隊,心裡苦啊。對比自己面露菜色並且補給不暢的農民軍,他直接就跪了。

“穩穩當當在野區發育不好麼,幹嘛要去中路和大佬搶資源?”

王禑意志堅決,你前去中路帶線推塔,我來坐鎮野區,談笑間明朝灰飛煙滅,絕對穩。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李成桂推脫不過只能帶兵奔向大明。李成桂自己也在琢磨,打明朝肯定打不過啊,好傢伙,對面都有誰啊?宋國公馮勝、穎昌侯傅友德、永昌侯藍玉,還有一個燕王朱棣。這都是些什麼人物?六神裝的王者大佬啊!真打起來一照面就死透了。但是王禑還不讓回家,這可怎麼辦呢?

想了半天,李成桂決定拉著部隊原路返回,搞一個大快人心的大新聞——弄死豬隊友。結果李成桂自立為王,號稱太祖,朱元璋賜國名“朝鮮”。

那麼到底這裡邊誰是豬隊友?

高麗國王王禑生氣啊,你到是打啊,打得過,打不過咱不說,你到是打啊。老子辛辛苦苦在後方給你招募兵丁猛將,給你準備吃喝用度。好傢伙,搞了半天,是我自己把自己給滅了。

都統使李成桂生氣啊,成天打打打,也不看對面都有誰,非要讓我去送人頭,把老子惹急了,我回自家泉水放大招。

其實王禑也好,李成桂也好,兩個人都是豬隊友。

這裡邊最開心的就屬朱元璋了,本來就在中路好好發育,什麼也沒幹,就得到一個小弟,心裡樂開花啊。

知曉更多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歡迎關注道人,為你帶來不一樣的歷史解答


科普道人


豬隊友導致黃河決堤死傷受災上千萬人,釀成近代史上最大人禍。

1938年5月,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程潛根據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之指示,制定豫東戰役計劃。戰役目標:圍殲渡過黃河,位置靠前的日軍第14師團於豫東(內黃―儀封地區),保障開封安全。

蘭封會戰形勢

此役,國軍參戰部隊多達12個師15萬人,其中不乏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具體部署為:第74軍和第64軍的第155師從商丘西進;第27軍從蘭封東進;第3集團軍及第20集團軍為北路軍,負責斷敵北退之路。第8軍、第94軍的第187師及第24師等部堅守商丘,負責打援。

程潛認為,這一部署相當於天羅地網,四面包夾,讓日寇插翅也難飛,畢竟區區兩萬敵軍,我方就算平推都穩贏了。


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程潛

5月19日,國軍發動攻擊,第74軍和兄弟部隊經過激戰,攻克內黃,第71軍攻克儀封。日軍第14師團發覺有被中國軍隊包圍的危險,遂向西攻擊推進。

5月23日,程潛收到急報:蘭封丟了。

what?說好的東西對進呢?我讓桂永清從蘭封往東進攻,四天過去了,現在你跟我說蘭封丟了?這四天你是在往月球攻擊推進嗎?

經調查,原來是桂永清手下的第88師見到日軍來攻,不戰放棄了蘭封。

中央軍嫡系居然捅了這麼大簍子,不僅程潛震怒,蔣介石也完全下不了臺。於是第一戰區改變作戰目標,集中10個師進行反攻,目標只有一個:務必收復蘭封。


5月24日反攻開始,國軍付出重大傷亡代價收復蘭封,並將日軍主力包圍於蘭封以西的三義寨地區,眼看日軍就要覆滅,5月28日,程潛又收到急電:

27軍擅自轉移陣地,總攻失利。

沒關係,27軍戰鬥力感人我已經領教了,這次總攻失敗,還可以再組織一次嘛!哪怕用人海戰術,耗也要耗死小日本!

但前提是:打援部隊要扛住西援的日寇第10,第16師團。想到這裡,程潛給第八軍黃傑發了封電報:務須死守商丘,在蘭封地區之敵被擊殲前,不得放棄。

前腳電報發出,後腳就收到電報:5月29日,商丘失守。實際上,28日黃傑的部隊就腳底抹油溜了,日軍一槍未放就佔領了商丘。

程潛一口老血:你們第八軍到底是幹什麼吃的,一天都堅守不了?

第八軍回覆:報告長官,我們電臺丟了,聯繫不上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部。

程潛急怒攻心,一口氣差點沒喘上來。那一瞬間,他痛徹心扉地明白了什麼叫做功虧一簣。臥槽,原來是圍攻敵人的部隊,這下要被人圍攻了。程潛不得不於5月31日下令取消原作戰計劃,全軍撤退。6月6日,日軍佔領開封。

蘭封會戰失敗,河南局勢已不可收拾,為了防止日軍從河南方向威脅武漢,最終國民政府不得不以水代兵,挖開黃河大堤,人為製造黃泛區,直接導致了八十餘萬人死於洪水,上千萬人民流離失所的重大悲劇。


每日一段歷史


要說古代歷史上的豬隊友,那可真不少,今天小編來跟大家聊一下豬隊友中的典範,一個不光坑親人,坑國家,還把自己給坑了的厲害人物。

在西晉以後,十六國時期,有個國家叫前燕,這個國家複姓慕容,沒錯,就是《天龍八部》裡慕容復一心想要復國的那個大燕,就是這個國家。

前燕裡也是能人輩出的,比如當時的名將慕容垂。但是,著名的豬隊友出場了,他也是慕容家的人,名叫慕容評。他是當時皇帝的爺爺的弟弟,聽著有點繞?這個人就是皇帝的爺爺輩。



雖然是爺爺輩的,但是他可沒幹什麼好事,第一件事就是把名將慕容垂給排擠走了,簡直就是自毀長城啊。對了,這個慕容評是前燕太尉,屬於最高的軍事指揮官。

十六國時期,戰爭不斷,當時的前秦來攻打前燕。無奈朝中已經沒有大將,都讓慕容評給排擠走了,這個慕容評就自己領兵打仗去了,然後就開始了他的“豬隊友”時刻。

他在軍隊裡立下了軍令,士兵們想用柴火,可以,得交錢;想喝水,可以,也得交錢。就這樣,這老小子收了不少錢。這事傳到了皇帝的耳朵裡,趕緊給他寫信,讓他把錢都分了,這可是在打仗啊,你乾的那叫什麼事啊?不賞賜士兵,反倒是收錢,這不是坑人嗎?




果不其然,戰爭的結果絲毫不出意料,前燕軍隊大敗,整個國家就此覆滅。這個慕容評,真的是豬隊友的典範,一下子把國家都給坑沒了。就連敵人聽說他乾的事,都不敢相信。


歷史還有哪些事


秦國幾代皇帝都勵精圖治,到秦王嬴政時,秦國國力已然達到頂峰。嬴政開始統治中原大業,弱小的燕國首當其衝,連連丟城。

燕國的太子丹急了,正所謂擒賊先擒王,於是他秘密尋訪刺客,想幹掉嬴政。經過多方查找,他找到一個超級強大的人,就是荊軻。為了穩妥起見,他還給荊軻配了一個助手,名叫秦舞陽。萬萬沒想到,這個秦舞陽是一個“豬隊友”。

秦舞陽是將門之後,雖然才十三歲,就已經殺過人了。所以太子丹覺得他是一個小勇士,而且又是孩子,不容易被懷疑。太子丹的計劃是派荊軻進獻地圖,以此接近秦王,然後用地圖裡的匕首刺殺秦王。為了取得秦王信任,荊軻還帶著一個投名狀,就是秦國逃犯樊於期的人頭。

當荊軻手捧人頭,帶著手捧地圖的秦舞陽出現,走到秦國朝堂臺階時,秦舞陽出狀況了,秦國朝堂威嚴高大,兩邊武士林立,把秦舞陽嚇傻了。他的臉色一會兒發青,一會兒變白,渾身瑟瑟發抖,嬴政一看,不由心裡產生懷疑,荊軻還趕緊解釋,說這個小孩紙,是北蠻夷的人,粗鄙沒見識,從來沒見過天子,所以害怕。但嬴政不放心,於是只讓荊軻一個人上到龍椅前。結果荊軻把地圖展開,露出裡面的毒匕首,嬴政一下子就蹦了起來,撒丫子開跑。

兩個人在上面你追我趕,而秦國官員手裡沒有武器,武士按照規定,無皇命不能上去,只能在下面著急。如果這時候秦舞陽能夠上去幫忙,和荊軻兩個人一起抓嬴政,嬴政的命就保不住了,以後的統一六國壯舉不存在了,焚書坑儒這缺德事沒人做了,我們也看不到兵馬俑了。

非常可惜啊,秦舞陽啥都沒做,估計他此刻已然縮成一團,瑟瑟發抖中,沒準兒連褲子都尿了。而秦國的一個御醫靈機一動,抄起手裡的藥袋子砸向荊軻,荊軻用手一擋,秦王趁機拔出腰中寶劍,刺向荊軻,荊軻的腿部受傷,最後被亂劍殺死。

荊軻臨死前還嘴硬,說我其實就是想生擒秦王,才沒殺死秦王的。其實他在心裡一定罵秦舞陽八百遍了,你是不是秦王的私生子,故意來給我拖後腿的?

如果沒有秦舞陽的臨陣色變,臨場退縮,荊軻非常可能順利的刺殺掉嬴政。中國歷史改寫力度之大,不可想像!


實說歷史



《特赦1959》中有個應該出現但卻沒有出現的人,在沈醉關於戰犯管理所的回憶中出現了,這個人就是川軍四十四軍軍長王澤浚,在淮海戰役中被俘,也是因為他的拖累,導致黃百韜兵團全軍覆沒,黃百韜本人戰敗身亡。

四十四軍是原來的川軍王瓚緒的部隊,抗戰開始後,王瓚緒一度代理四川省主席,所以他本人的部隊整編成的四十四軍在開赴抗日前線的時候,王瓚緒沒有能夠隨軍行動,而他的兒子王澤浚當時則以師長身份隨軍行動,參加了武漢會戰。

抗戰期間,王澤浚多次戰場逃跑,擅離職守,但是因為王瓚緒的原因,他反而一路升官,抗戰結束前,他已經是四十四軍軍長了。到淮海戰役之前,王澤浚率四十四軍駐紮在海州,也就是今天的連雲港。在粟裕最初制定的小淮海戰役計劃中,海就是指的海州,也就是要消滅四十四軍。

國軍統帥部在決心依託徐州與解放軍進行戰略決戰的時候,直接放棄了海州,當時駐防海州的綏靖公署主任李延年改任兵團司令,四十四軍原定的任務是海運南撤,然後轉到蚌埠方向,作為戰役預備隊,同時保障徐蚌鐵路暢通,這個任務和孫元良兵團原來的任務是一樣的。


但在撤退計劃已經決定之後,國軍統帥部為了加強整個淮海戰役中國軍最主要的主力兵團也就是邱清泉兵團,又臨時決定將四十四軍配屬給邱清泉兵團,而邱清泉兵團當時尚在商丘,離四十四軍最近的黃百韜兵團。於是,國軍統帥部臨時要求,黃百韜兵團暫緩撤退,等一下四十四軍,掩護四十四軍先向徐州方向撤退。

黃百韜兵團此時已經下轄二十五軍,六十三軍,六十四軍和一百軍四個軍了,人數已經不少了,其中二十五軍是黃百韜的基本部隊,一百軍是原來的整編八十三師,這都是華東戰場原來的主力部隊,六十三和六十四兩個軍都是粵軍中戰鬥力不錯的部隊。所以黃百韜其實並不是很情願要四十四軍。

這是因為四十四軍在華東戰場名聲很糟糕,以做生意見長,被華東戰區國軍高級將領視為劉峙的錢袋子。而且,四十四軍撤退的時候跟其他部隊不同,裹挾和攜帶了大量海州的公務機關人員個學生等非戰鬥人員,並且攜帶了大量非戰鬥物資,行軍十分緩慢。因此,在撤退的時候,黃百韜不得不將撤退的預定時間推遲了兩天,並且拉長了整個兵團的排兵佈陣。

黃百韜的臨終三問中,有兩個和這個四十四軍直接相關。一個是為什麼要在新安鎮耽誤兩天時間,這其實就是再等四十四軍,為四十四軍撤退提供掩護。第二問是他為什麼沒有多帶工兵部隊,導致整個兵團十餘萬人只能從一座運河鐵橋上通過。其實這也是因為,四十四軍攜帶了大量非戰鬥物資,一輛十輪大卡車卡在了運河鐵橋上,導致了整個兵團的撤退行動被迫延誤。


黃百韜這個人人品還是很不錯的,如果說是別的國軍高級將領,碰到這種情況肯定是自己在部隊先撤到安全的地方就再等,萬不得已玩掩護,也是讓四十四軍掩護黃百韜兵團的其他部隊小撤退,但黃百韜剛好相反。黃百韜命令六十四軍先渡過運河佔領陣地,然後是一百軍,再是二十五軍和六十三軍,六十三軍在最後,等四十四軍撤退後再撤退。

結果,就是在等待四十四軍撤退的時候,黃百韜兵團自己也擺成就一個一字長蛇陣,六十四軍已經過河,二十五軍和一百軍正在渡河時被追上,不得不邊打邊撤,損失慘重,其中一百軍直接損失了一個師,二十五軍也被打得殘破不全,六十三軍最慘,完成掩護任務還沒來得及撤退,就已經被解放軍追上包圍了。

這也是渡河之後黃百韜佈置防禦的時候,只能依靠六十四軍的原因,因為只有六十四軍全須全尾的渡河過來了,而且已經構築好了陣地,其他幾個部隊都殘破不全,戰鬥力大幅衰減,二十五軍和一百軍尤其慘。四十四軍損失相對倒是不算太多,但是戰鬥力本來就差,這時候又被解放軍當作主攻的突破方向,所以早早就潰散了,收容之後剩下的也只有一個多師了。

最後時刻,黃百韜終於醒悟了,不再信任四十四軍了,在四十四軍突圍不成退下來之後,還想再進入二十五軍陣地,二十五軍就不肯了,黃百韜也不把四十四軍放在碾莊主陣地的國軍防禦體系裡,王澤浚沒有辦法,只能自己找地方擺開部隊,繼續防禦。殲滅黃百韜兵團的最後階段,王澤浚就帶著一個師投降了。此外,在以前的老電影《決戰之後》中,六十四軍軍長劉鎮湘還是真名實姓出現的。


蕭武


想起高中學的一篇課文,《鴻門宴》中的一句話,“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曹無傷言之,言之……

中國自古以成敗論英雄,而項羽卻是個例外,人們稱他為“西楚霸王”,然而他的性格和能力,只能讓他做個將軍,卻做不成好的領導,他的性格也決定了他最後悲壯的結局。



心無城府

《鴻門宴》: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劉邦第二天早晨使一百多人騎著馬跟從他來見項羽,到了鴻門,向項羽謝罪說:“我和將軍合力攻打秦國,將軍在黃河以北作戰,我在黃河以南作戰,但是我自己沒有料到能先進入關中,滅掉秦朝,能夠在這裡又見到將軍。現在有小人的謠言,使您和我發生誤會。”項羽說:“這是沛公的左司馬曹無傷說的,如果不是這樣,我怎麼會這麼生氣?”項羽當天就留下劉邦,和他飲酒。

左司馬曹無傷幫助項王殺劉邦,在劉邦的義正言辭下,項羽就把隊友曹無傷賣了。劉邦從鴻門宴回去後就把曹無傷殺了。

(曹無傷:欲哭無淚mmp……)

韓信 曾批評項羽為:

“遇強則霸的匹夫之勇,和遇弱則憐的婦人之仁。既不能任用賢能將帥,又曾遷逐楚義帝,用兵趕盡殺絕。雖名為霸王,其實民心盡失。”

這個評論可以說是很貼合了。

項羽是人臣之才,卻錯居人主之位;是可用之人,而不是用人之人。這是他的悲劇,也是歷史的悲劇。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歷史遨遊


唐伯虎同志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位歷史人物。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才華橫溢,被譽為江南第一才子。

該同志之所以知名度高,與他留給後世那些價值不菲的畫作有關係。更主要的原因,前些年,周星馳拍攝的一部電影《唐伯虎點秋香》,讓唐伯虎的名字變得盡人皆知。 

歷史上真實的唐伯虎與電影中點秋香的風流才子區別很大。真實的唐伯虎是一個放浪形骸、一生困頓的落魄才子。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唐同志29歲參加科舉考試時那次“豬隊友”行為,使自己本能順遂安泰的下半生落魄潦倒、悽苦終老,也改變了一名高官、隊友和其後世子孫的命運。

唐伯虎15歲時奪得童子試第一名;28歲時又奪得鄉試第一名,連中兩元,被人譽為“天授奇穎,才鋒無前”的“江南奇士”。

1499年,29歲的唐伯虎赴京會試。這次若能再中狀元,那便是連中三元,“江南奇士”就成了“天下奇士”。赴京趕考途中,唐伯虎同徐霞客的高祖、江陰人徐經同行。唐、徐二人志趣相投,目標相同,他們成了親密無間的隊友。

唐伯虎年輕氣盛,恃才傲物,口無遮攔。有人問唐伯虎:“今年的科舉會考什麼?”唐伯虎便將自己覺得可能要考的內容悉數道盡。

不愧為江南第一才子,猜題蒙題就是準。那年的科舉考題基本和唐同學說的差不多。結果,“唐伯虎和徐經買通考官,提前拿到考題”的小道消息傳開了。

一時間,朝廷炸開了鍋,官場派系也借這個事件鬧得雞犬不寧。弘治皇帝怒了,為了平息風波,在不給兩人辯解機會的情況下,直接削除了唐、徐的仕籍,並命其終生不得再參加科舉。

主考官、時任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的程敏政,被捕入獄,嚴刑拷打,受盡了折磨。最後,因沒有真憑實據,不能判罪,又被釋放出來,革職歸鄉。程敏政的禮部侍郎一職就相當於現在的教育部副部長,唐同學的這次“豬隊友”行為直接導致一名副部級高官“落馬”。

原本對仕途信心滿滿的徐經,差點因為這件事吐血身亡,此後對科舉也不再抱有期待,更多的是失望。

回家後,直接跟兒子們說:“我不再強迫你們參加科考,你們愛考不考。”這也成了徐家的家訓,一直傳了下來。

 一百年後,徐家出了一個地理學家、探險家、旅行家、文學家,徐霞客。








秦人正音


海因茨·布蘭特上校挪了施陶芬貝格的手提包

他是在二戰納粹德國著名的720“女武神”計劃(又稱瓦爾基里行動)中死得最冤的將領。
“女武神”計劃即以施陶芬貝格為首的納粹將領策劃的一起針對希特勒最接近成功的一次行刺。在狼穴開會的時候,施陶芬貝格把裝有炸彈的提包放在桌子內側以期待炸死希特勒。然而事不湊巧,施陶芬貝格剛剛離開後,這個倒黴的布蘭特上校就上前替補空缺。似乎是覺得提包在腿邊礙事,他把提包放到了桌子外側。

然而就是這個無意中的舉動徹底改變了歷史。

僅僅是十釐米的距離,導致狼穴中的希特勒沒能炸死只是受了輕傷。事後將近五千人因為這次行刺事件或被槍決或被絞死,原本可以提前結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白白又犧牲了一千多萬人。
連“沙漠之狐”隆美爾也因此此事件牽連服毒自盡。
布蘭特上校也當場炸死。
一個無意的舉動,居然連鎖反應殺死了上千萬人,包括許多世界歷史風雲人物。

布蘭特上校的衣服

然而這還不是最糟糕的……
因為海因茨·布蘭特上校自己本身就是“女武神”計劃抵抗希特勒團體的成員,刺殺希特勒的全部計劃他都知道。但偏偏他不知道的就是刺殺動手的時間。布蘭特上校純屬是被隊友坑死,當然他也幫了隊友的倒忙,把大家全部坑死了。
但由此也能看出,720密謀的操作也是相當混亂。當然該造反時間牽扯上萬人行動,管理這麼多人的可怕計劃簡直可以說是超越人類極限。
所以大家很坑爹地失敗了。
從“女武神”計劃中看得出“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的人還不止布蘭特上校。隆美爾曾嚴正反對刺殺希特勒,最後反而被捲入行刺泥潭被認為是主使,被迫自盡也真算是禍從天降了。

作者:“小方說歷史”團隊
歡迎關注公眾號“小方說歷史”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歡迎點贊和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