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貨幣大寬鬆有什麼大危害?

靜怡勤反覆練


簡單來說就是流向市場的錢多了,當市場不缺錢的時候就會刺激消費,投資等等!從而導致需求迅猛增長,當供不應求時就形成通脹!一句話就是物價上漲,錢不值錢了![靈光一閃]




牛丁南


從美國國內來看,美聯儲大規模貨幣寬鬆至少將會帶來如下風險:

第一,這會誘發美國金融機構新一輪道德風險。眾所周知,在過去10年長期低利率的寬鬆環境下,很多美國金融機構通過大舉加槓桿投資於風險資產,賺得盤滿缽滿。而一旦金融市場出現危機,美聯儲就通過“大水漫灌”來拯救金融機構,這相當於美聯儲在鼓勵金融機構的冒險行為。一旦危機結束,金融機構追逐風險的行為將會有增無減;

第二,這會加劇美國國內的收入分配失衡。總體而言,寬鬆的貨幣政策是實施容易退出難。一旦本輪美國金融動盪平息,而美聯儲沒有及時退出寬鬆貨幣政策(正如次貸危機結束後那樣),那麼很容易出現新一輪資產價格快速上漲的局面,這會加劇美國國內本就已經非常嚴重的收入分配失衡。而收入分配失衡恰恰是美國民粹主義上升的根源;

第三,無論採用什麼政策,政府是不可能把必須的調整無限制地往後拖的。正如2008年次貸危機後,美國政府通過零利率與量化寬鬆政策把調整成本往後拖一樣,這次美國政府很可能試圖故技重施。然而,隨著成本的累計,最終清算的那一天遲早會到來。通過極其寬鬆的宏觀政策推遲最終調整,除了使得未來的調整可能變得更猛烈之外,也可能會妨礙經濟與金融市場出清,從而降低創新的概率、抑制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

從全球視角來看,美聯儲新一輪貨幣政策放鬆將會帶來負面的溢出效應。從本質上而言,美聯儲通過極其寬鬆的貨幣政策救市,其實也是把本國調整的成本轉移給其他國家。新興市場國家在經歷近期的痛苦衝擊後,未來可能再度迎來新一輪短期資本流入、本幣升值、資產價格上升與槓桿率攀升。而隨著最終全球金融大調整的到來,新興市場國家將會重新面臨短期資本外流、本幣貶值、資產價格下降與快速去槓桿。在金融市場的繁榮與衰退之間,新興市場國家很可能會發現,本國財富以隱蔽的形式大規模流失了。

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儲備貨幣發行國,美聯儲本應實施可信度很高的獨立貨幣政策,並努力避免本國貨幣政策變動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的負面溢出效應。但從目前來看,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操作越來越只關注國內需求,而忽視了其操作對其他國家的負面影響。正所謂美國一位前國務卿所言:“美元是我們的貨幣,但確是你們的問題”。美元之所以能夠在與黃金脫鉤之後依然扮演全球儲備貨幣的角色,這與保羅·沃爾克在1980年代初期通過實施強硬貨幣政策去應對滯脹局面,從而極大提升了美國貨幣政策的全球信譽有關。從中長期來看,本輪全球金融動盪以及美聯儲應對方式,未來可能削弱美元作為全球貨幣錨的地位。


炒期貨養家


美聯儲貨幣寬鬆政策將導致全球美元超發,貧富差距擴大化,外匯儲備貶值,風險資產泡沫化等問題。

貨幣寬鬆政是指美聯儲通過購買大量國債,企業債,降低銀行準備金等方式向市場投放大量的美元,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促進居民消費,以達到刺激經濟的作用。再簡單點說就是要瘋狂印錢了。

美聯儲開始新一輪的貨幣寬鬆刺激經濟計劃,美元將會超發,這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貨幣廁紙化,貨幣貶值,居民財富也會發生縮水。而由於超發的美元將會流入股票等風險資產,因此風險資產就會升值,貧富差距又會進一步拉開。



而且由於美元是世界主要流通的貨幣,佔全球貨幣流動份額的67%左右,很多國家都擁有大量的美國國債作為外匯儲備,因此美聯儲發行的QE將會造成其他國家手裡的外匯貶值,這其實是在收取全球的鑄幣稅。

同時美聯儲將會帶動全球央行進入貨幣寬鬆,導致全球都在瘋狂印鈔,同樣的貨幣會貶值,全球居民資產會縮水,風險資產上漲,貧富差距擴大,同時使得全球金融系統進入不正常的狀態,可能會在未來引發更嚴重的金融危機。

覺得我的回答有價值的話,請點個贊吧。


修行路上的韭菜


美聯儲採取了異常寬鬆的的貨幣政策,同時動用了價格工具與數量型工具實施干預,無疑是正確的選擇。

釋放流動性

目前,隨著美國國債的回升,代表全球風險的指標VIX從高位回落,流動性緊張的局面得到了緩解。前期疫情爆發、減產會議破裂以及流動性緊張的情況下風險資產與避險資產共同下跌的格局發生了變化,代表避險資產的貴金屬快速回升,大宗商品則繼續回落。

緩解經濟下滑

從此次美聯儲超大規模的資產購買行動來看,資本市場的貨幣流動性將在未來很長時間內維持寬鬆的格局,這種逆週期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對於全球經濟的下滑起到了一定的干預作用,經融危機的概率下降的同時,實體經濟快速走弱的局面在一定程度的上得到緩解。

影響期貨市場

更長期的意義上看,企業可以降低經濟運行成本,獲取現金流的能力得到提高。對於全球大宗商品而言,美聯儲異常寬鬆的貨幣政策對於下跌中的大宗商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緩衝作用,使得商品有超跌反彈的條件,期貨市場連續跌停的局面也將暫時告一段落。


別怪我英俊


以最簡單的模型來說明影響。

假設全世界在美國貨幣寬鬆政策實現之前,總共有300美元,就這麼多!美國靠進口,這300美元中有200美元是美國境內的,可以進口200雙襪子,如果用完就沒錢了!

如果實行不限量的貨幣量化寬鬆政策,原來只有200美元,再增加50美元,那就可以再買50雙襪子,買這50雙襪子,啥都沒做,就是印刷鈔票。賣襪子的人就吃虧了,等於造了50雙襪子白送給美國。

當然,這種情況不可能永久持續,其它國家會用同等對策抵消美國的貨幣政策負面影響。

全球分工,超量發貨幣,就是破壞價格體系,各國會採用貨幣政策重新平衡價格體系。

所以,最大的危害就是全世界跟著通貨膨脹,原來的勞動成果被貶值。


西格瑪的化學


你好我是麥子君。關於提出的美聯儲貨幣大寬鬆有什麼大危害?的問題,下面敘述一下我的觀點


一:美元是國際貨幣,很多國家都把美元作為儲備貨幣,就像黃金一樣,當本國欠下外債,可以用美元還債。


美聯儲的寬鬆貨幣政策就像國內的寬鬆貨幣政策一樣,國內的寬鬆貨幣政策最終導致現在的惡性通貨膨脹,人民手中的錢購買力大幅下降,人民的感受可能就和政府對美元的感受一樣!由於美元在國際上得到很多國家的認可,所以美聯儲就可以大量印發美元,美元的流通性很高,當然美元的流通是靠國際間的貿易來實現的。美國可以輕易將國內的通貨膨脹轉嫁的其他國家,這是其一。其二,美元的大幅貶值,給各國帶來的損失也是十分巨大的!
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又被稱為“非常規貨幣政策”。


眾所周知,常規貨幣政策主要有三個政策工具:中央銀行調整對商業票據的貼現率或對商業銀行的貼現政策、改變商業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和調節基準利率(通常指1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自二戰之後,貼現率和票據貼現政策早已不是美聯儲的重要政策工具了。經濟萎靡不振之時,中央銀行即使使用票據貼現政策來刺激經濟,亦是杯水車薪,緩不濟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也派不上多大用場。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時期,銀行金融體系皆如驚弓之鳥,忙於修復資產負債表,對發放新貸款、擴張信貸非常慎重。中央銀行縱然將存款準備金率下調為零,深陷“去槓桿化”泥潭難以自拔的商業銀行,亦不願或沒有能力擴張信貸。



我是麥子君


貨幣寬鬆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被頻繁提及的一個名詞。貨幣資金就像水,貨幣政策就像水庫的閘門,貨幣寬鬆就是把閘門或者水龍頭放鬆一點,讓水多流出來一些。我們常常聽到的降準、降息、逆回購等等都是貨幣寬鬆的政策。

不管是從價寬鬆還是從量寬鬆,都會增加貨幣流動性,降低融資成本,刺激投資消費,從而刺激經濟中短期走強。

但是提高資產的價格,貨幣寬鬆就相當於給旱田裡面注水,如果灌溉的好,那麥子就會茁壯,但是如果控制不好,水就會流向其他地方。美聯儲加大貨幣供應流動性,是沒有辦法控制貨幣流動方向的,可以流向實業,也可能去做投機。增加泡沫破裂的風險。

說簡單就是,控制得當刺激經濟發展,走出金融危機。控制不當造成通貨膨脹,物價上漲。


期貨智庫


美聯儲在股票大跌全球經濟即將陷入危機的情況下實行貨幣大寬鬆,無非就是想美元升值,轉嫁危機,割國外韭菜 ,這招屢試不爽


雷神雲手機跨境電商


就是開動印鈔機,瘋狂印錢,必然導致通貨膨脹,老百姓的財富縮水。不過對於債務人是好事,債務負擔變輕了。


在孤獨中奔跑


通俗的說,只要美元保持主要流通貨幣,美國挖的坑全世界幫忙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