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打败日本陆军的中国男人,未带兵打仗被授予陆军上将

民国时期,战乱不断,英雄辈出。有战功赫赫的将军,久经沙场的老兵,投笔从戎的书生,铮铮铁骨的汉子。不管他们来自哪里,都抱有同一个愿望,驱除鞑虏,还我中华。他们都是英雄,英雄不应该被遗忘,要时刻缅怀!今天,讲述的这位英雄有些特别,他没有带过兵打过仗,却在逝世之后被蒋介石追授为陆军上将,他的一生究竟有何传奇,容我慢慢道来!

两次打败日本陆军的中国男人,未带兵打仗被授予陆军上将

1882年,在浙江海宁一户书香世家里,蒋百里降生了。蒋百里的祖父蒋光旭家中藏书十万,堪称一代学者。蒋百里的父亲蒋学烺由于天生残疾,不被父亲所喜,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去寺院做了小沙弥。长大后的蒋学烺并没有一直在寺院待着,而是选择做了一名医生,娶妻生子。

蒋百里小时候聪慧过人,由于父亲出过家的缘故,在祖父去世之后,蒋百里家没有分的任何遗产,13岁时,蒋学烺去世,蒋百里和母亲相依为命,清贫的过日子。

1898年,蒋百里一举中第,成了一名当地的秀才。时逢乱局,蒋百里并没有选择当一个只懂得八股的酸秀才,他喜看《普天忠愤集》,这是一部民间抗日诗文总集,看到动情处,蒋百里放声大哭,悲痛不已。

19岁时,蒋百里前往日本,入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在校期间,蒋百里成绩突出,出类拔萃,和同期的中国学生蔡锷,张孝准并称为当时的“中国士官三杰”。1905年,第17期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的毕业典礼上,蒋百里以第一名的成绩拿走了所有学生都羡慕的日本天皇的佩刀。此后,该学校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将中国学生和日本学生的成绩进行分开计算。

日本人曾说,蒋百里两次打败了日本陆军,拿走天皇佩刀应该是第一次。

1912年,29岁的蒋百里官拜少将,任命为保定陆军军校的校长,这所学校诞生了许多有名的将领,比如薛岳、白崇禧、叶挺等。办校期间,蒋百里校长严于律己,颇受师生们的爱戴。但是在纷乱时代,作为一校之长的压力是非常大。

一日,蒋百里给母亲、好友蔡锷和教育总长张耀亭留下三封遗书,在清晨5点,召集全校师生,对他们说了一番话:

我初到本校时,曾经教导你们,我要你们做的事,你们必须办到。你们希望我做的事,我也必须办到。你们办不到,我要责罚你们。我办不到,我也要责罚自己。现在看来,你们一切都还好,没有对不起我的事情。我自己却不能尽校长的职责,是我对不起你们······你们不要动,记住,你们要鼓起勇气,担当中国未来的大任。

慷慨激昂,在场师生无不泪目。随即,蒋百里拿出手枪,上膛向自己开了一枪。一声枪响,所有人目瞪口呆,还好身边的警卫员眼疾手快,在枪响前推到蒋百里,子弹滑过心脏,击穿肋骨。

对于蒋百里为何自杀一事,有一种说法是,旧军阀段祺瑞看不惯蒋百里的练兵模式,不给办学经费。这一枪下去,袁世凯吓坏了,急忙联系最好的医院救治,当然,学校的经费也有了。

老子说,福祸相依。蒋百里是在一所日本医院养病的,当时照看他的是一位日本护士,名叫佐藤屋登,爱情就像龙卷风,来的就是这么突然,我行我素的蒋百里病愈后便和这位日本护士结婚了。在当时,一个中国人娶一个日本人是要冒着很大的风险的,显然,蒋百里并不畏惧。

但是,蒋百里家有一位原配夫人,名叫查品珍,这位原配夫人是蒋百里小时候“指腹为婚”说的,蒋家曾想退婚,但查品珍不愿,查品珍之后一直侍奉蒋百里的母亲。

查品珍有一个侄子,名叫查良镛,后来改名为金庸,我想大家应该都晓得金庸吧!

蒋百里有5个女儿,有一个女儿名叫蒋英,她嫁给了一位名叫钱学森的科学家。

1937年,蒋百里呕心沥血,完成了一部巨作——《国防论》。这部巨作一经发行便引起热议,10万余字,详细分析了当前中国的现状以及应对之策。尤其是对日战争,蒋百里提出,我们不怕日本的鲸吞,害怕的是日本的蚕食,时常袭扰日本的后方,让其首尾不相顾。要打乱日本从北到南的进攻路线,这是古代中国经常亡国的作战方式,淞沪会战之后,国民党军经过了浴血奋战,日本改变了进军路线,改为从东往西,中国人民军队依靠山川地形进行了有效的阻击。对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时间拖得越长对我们越有利,对日战争,可败可胜,就是不能讲和。

这是蒋百里第二次打败日本陆军,前瞻的预见性,高瞻远瞩。

1938年,蒋百里去世,他一生从未带过兵打过仗,却培养出了许许多多有名的抗战将领,《国防论》一书,给仿徨的国人点燃了希望,熊熊华夏之火终将烧尽侵略者。

在《国防论》的扉页上写了这样一句话: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

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境地,不屈不挠的中国人始终挺立着,我们终会克服所有困难,中国是有办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