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為什麼蒙古人常有西走青海的現象,這有什麼歷史原因?

所謂2


明清時期蒙古人西走青海,是歷史的傳承,也是遊牧民族正常的生產活動。那片土地在地理上與漠北連成一片,在政治及經濟上,都屬於遊牧部落政權性質,可以做到無縫對接。

如果在明清時期,佔據漠北的不是蒙古人,或是其他遊牧民族,他們也同樣會牽牛趕羊地跑到青海來。比如,在魏晉時期的慕容鮮卑部落,也有一支從遼東一直遷到了青海,還在青海那裡立國300多年。

歷代封建王朝,在連綿不斷的河西走廊改土歸流,除了絲綢之路做生意掙錢之外,原本就有隔斷西北和西南的遊牧部落的結盟的戰略考量。

絲綢之路在西出陽關之前,有南北兩條通道,可由長安直達西域。

北邊的通道是南邊的祁連山與北邊的馬鬃山、合黎山、龍首山等隔開的西北—東南走向的狹長平地,形如走廊,被稱為河西走廊。在缺水的西北地區,這條走廊,因為有祁連山脈上游有64.8萬平方公里的冰原和林木地帶,因此形成了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條河流。經由河水潤澤,河西走廊一帶水草豐美,物產豐富。不唯綠洲農業,還有大片的草原牧場。秦漢時期大月氏和匈奴分別佔據這片土地,強盛一時。後來漢朝鑿空西域,設置四郡,絲綢之路遂開闢出來,成為中原地區與西方的貿易、文化交流通道。

(河西走廊是一條窄窄的通道)

祁連山南面,還有一條與河西走廊並行的通道,即是青海道。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道路條件遠不如河西走廊這樣的農牧結合地,但是通過這條道路,經青海古羌人居住區,也可通達陽關,因此被歷史學家稱為“絲綢之路青海道”。

青海道起於漢,興於南北朝,盛於唐宋,衰於元,前身是“羌中道”。早在秦漢時期就已經形成,在漢代,《史記》、《漢書》等典籍中出現了“羌中道”的叫法,經河湟地區、青海湖、柴達木盆地,翻越阿爾金山進入西域。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就“欲從羌中歸”。那時,河西走廊被匈奴控制,阻多通少,戰亂頗多,極不安全,羌中道成了通往西域的絕佳之道。為了實現西通西域,隔絕羌胡,以及抗擊匈奴的目標,漢武帝元狩二年,霍去病“破匈奴,取河西地,開湟中”。湟中現在是西寧市的下轄縣。

(青海道在漢朝時就已經開闢)

唐以後,又開闢了青海河源地區至吐蕃的唐蕃古道,唐代西行求經的僧徒,很多取道河源、吐蕃、尼波羅進入天竺。青海省會西寧,唐朝稱鄯城。安史之亂後,被吐蕃人控制,改名青唐城。西夏國興起,來往商隊為避免戰亂及重稅,改走青海道,青唐城也因此成為絲綢之路的重鎮。元朝之後,海上絲綢之路興起,貿易重心逐漸轉移到海上,絲綢之路開始漸漸衰落。明朝時,西域更是遠在化外,絲綢之路音訊遂絕,絲綢之路南北兩條通道不復以往繁榮。

商貿通道雖然斷絕,但是水土條件卻仍然存在,南北兩條通道歷經千年的城郭尚存,道路依然,逐漸成為遊牧民族的駐牧地。

藉由蒙古人大開大合的武功征服,蒙古人播遷範圍甚廣。不唯漠北,在漠南、西域、中亞、青海等地都有大量的蒙古遊牧部落。蒙古人雖然兼容幷蓄,但是對喇嘛教卻情有獨鍾,藏地因此成為蒙古人的信仰之地。由青海道往南,則在唐朝時就已經開闢出的唐蕃古道,可以直達宗教中心拉薩。

(青海至今還有很多蒙古人)

在明朝時期,西北軍政實力衰弱,蒙古人從漠北、西域都能一路遷徙,沿著水草豐美的河西道、青海道,來到青海。還有很多蒙古部落,因為宗教信仰來加持世俗政權的合法性,來到青海,影響拉薩。在明朝末年,漠西蒙古衛拉特部的固始汗就佔領了青海,成為現在青海蒙古人的先祖之一。後來,他派遣使者向遼東的皇太極歸順(皇太極攻滅了林丹汗,被尊為蒙古人的可汗),這也是清朝後來收復青海、西藏的法理依據。


而知而行的歷史


你好,根據資料瞭解對這個問題做簡單論述;首先從地理上青海省接壤西藏、新疆和內蒙古,在經過漫長歲月的演變,由於蒙古族人遊牧的習性,有部分蒙古族人遷徙到了青海境內,繁衍生息,而內蒙和青海在地理上的差異,造就了兩地蒙古族人不同的民風民俗,所以可以說青海蒙古族是青海文化獨特的一部分。


1、蒙古族進入以前青海社會狀況

在公元13世紀初葉蒙古部眾進入今青海省以前,這裡已經有了悠久的歷史。這個地區的原住居民,對青海蒙古族的歷史發展以及青海蒙古族對他們的歷史發展,民族間相互關係,都留下了深遠的歷史影響。為便於瞭解蒙古族進入這裡以前的歷史背景,下面敘述一下歷史概貌。

在公元1227年以前,今青海省廣大土地基本上歸三方管轄。其中廣大牧業區為吐蕃族即藏族活動地面,其中今玉樹州衷謙縣一帶屬南宋的羈縻州諾筰州,由黎州代管。當時青海土地上的主要居民,除藏族以外,有土族的先民,有撒裡畏兀兒人裕固族先民,有一定數量的漢人,在西寧城內還有一些回紇人等。

蒙古族進駐青海,統一青海各地並進而統一青茂高原各地,是在上述的歷史背景下出現的。民族成分為蒙古族。

自公元16世紀以後,整個蒙古地區處於分裂狀態。以大漠為界,分為漠南、漠北和漠西三大部分,每一部分又有若干各具界守的遊牧集團。1636年,漠南蒙古十六部49年封建主聚會於盛京,承認皇太極為蒙古可汗大統位,改國號為清,改元崇德。意味著清朝征服了漠南蒙古。也在同年秋天,在中國西部地區,衛拉特蒙古和碩特部固始汗率部移據青海。

禮俗風尚是一個民族精神文明表現的一種形式。它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傳統以及情趣、願望、習慣等社會心理和道德觀念的綜合表現。在歷史傳承發展中,受時空制約,也受周圍兄弟民族的影響。在漫長的歷史上,青海蒙古族形成了自己特色的禮俗風尚。明清時期蒙古人常走青海,大體上就是這些歷史原因。

農夫老嶽/2019.08.31.


農夫老嶽


明清時期邊境線沒有現在這麼明確,邊防力量也沒這麼完善,外蒙古科布多,扎布汗,南戈壁三省翻過沙漠就到了甘肅,再到青海草原就很近了。很多學地理的都不知道,甘肅省和外蒙古有65公里邊境線,2013年前有馬鬃山口岸,現在已關閉。


領悟65401946


比較複雜,蒙古歷史看似短暫其實複雜,北元時就分瓦剌和韃靼,瓦剌控制青海,後又分漠西蒙古,顧實汗控制青海,最後蒙古最後,大汗就是黃金家族的林丹汗死無青海,是被皇太極追擊跑到青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