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機誰與爭鋒,超巡能力下的它們誰才是王者

速度一直是戰鬥機最重要的性能指標之一,從最初的螺旋槳亞音速戰機,到二代超音速戰機,再到後來的數倍音速戰鬥機,戰機的飛行速度越來越快,並且一度出現重點強調速度的機型,如米格25、殲8這類的高空高速戰鬥機。進入四代機後,雖然不再追求戰機最快速度的提升,但卻開始尋求巡航飛行速度,也就是超音速巡航能力。

戰鬥機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後會具備這麼幾個優勢:快速進入或脫離戰場、提升超音速飛行狀態下的作戰半徑、發射空空導彈時有更高的初速等,總結起來就是可以對不具備超巡能力的戰機形成全方位的能量優勢。目前幾乎所有的戰鬥機都具備超音速或是幾倍音速的飛行能力,但能進行超音速巡航的戰鬥機卻寥寥無幾!

四代機誰與爭鋒,超巡能力下的它們誰才是王者

F14也屬於高空高速戰鬥機

颱風戰鬥機在10000米高空可以進行不開加力的1.2倍音速巡航飛行,號稱是三代機中唯一能超音速巡航的機型,但這是在不掛載武器、燃油不滿載的前提下,若是滿掛狀態下,颱風戰鬥機根本不能進行超音速飛行,也就是說目前服役的所有三代機都不具備超音速巡航的能力,再來看看四代機。

四代機誰與爭鋒,超巡能力下的它們誰才是王者

颱風戰鬥機的超巡能力水分很大

F22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並且是滿掛載狀態下達到1.5馬赫的絕對超巡能力,F35則完全不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即便是空載也不能超音速飛行,F35的加力飛行速度也只有1.6馬赫。另一款四代機蘇57正在測試“產品30”發動機,俄方稱蘇57裝備“產品30”後可以進行1.5馬赫的超音速巡航,由此可以看出當前裝備AL41發動機的蘇57並不具備超巡能力,或是僅具備空載狀態下的超巡能力。

四代機誰與爭鋒,超巡能力下的它們誰才是王者

F22具備完全狀態的超巡能力

最後來看看殲20,殲20最開始使用的是兩臺AL31發動機,後來換為國產的渦扇10B,這兩款發動機性能相差無幾,與AL41、F119兩款航發相比還有不足,因此有網友認為使用AL31和渦扇10B發動機的殲20目前並不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一款戰鬥機能不能超音速巡航,發動機很關鍵,但並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還有其他的比如氣動外形等因素。

四代機誰與爭鋒,超巡能力下的它們誰才是王者

F35飛行速度慢吞吞,其優勢是信息化

殲20此前被認為是塊頭最大的四代機,但這個塊頭並不是說整體大小,而是指機身長度,殲20的翼展面積明顯比F22小。機身過長勢必會對機動性造成影響,如殲8戰鬥機,雖然飛行速度快,但機動能力極差!那麼殲20為什麼設計這麼長的機身呢?是因為我們不具備先進的設計能力?當然不是,看看殲31就知道設計一款看起來比例更為協調的戰機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四代機誰與爭鋒,超巡能力下的它們誰才是王者

蘇57目前的超巡能力並不理想

因此,殲20機身較長的唯一原因就是為了飛行速度,也就是超音速巡航能力。從空氣動力學的角度來看,一個物體的體型越長越細,飛行時受到的阻力就越小,長機身對飛行速度的提升就是這麼一個原理。殲20若不是為了提升飛行速度,斷然不會採用這種以犧牲部分機動性為代價的長機身設計。

四代機誰與爭鋒,超巡能力下的它們誰才是王者

殲20長長的機身

有網友會問:渦扇15即將裝備,裝備渦扇15的殲20會具備超巡能力,殲20機身這麼長就為了前面的幾十架能夠超音速巡航,代價是不是有點大?因為對一款已經定型的四代機來說想要改變其機身長度太難!事實上這是建立在渦扇15擁有強悍性能的前提下!而渦扇15雖然同為四代小涵道發動機,但很難達到F119那樣的水平。

四代機誰與爭鋒,超巡能力下的它們誰才是王者

配備渦扇15後殲20的超巡能力會大增

也就是說,如果殲20採用的是類似於F22那樣強調敏捷性的“緊湊型”設計,不僅當前不具備超巡能力,裝備渦扇15後也達不到完全狀態的超巡能力,這也是殲20採用長機身設計的最終原因。目前裝備渦扇10B的殲20能夠超巡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但不會達到F22那樣1.5馬赫的水平,而在換裝渦扇15後,殲20有望成為超巡速度最快的戰鬥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