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怎麼滅亡的,經歷了多少年?元朝滅亡真實原因是什麼(上)

元朝在1271年是由蒙古族的忽必烈建立的,經歷了97年,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帝國,元朝的正式國號叫大元,取自於《易經·乾篇》的“大哉乾元,萬物資始”這句話,定都大都(也就是現在的北京),傳五世十一帝,歷時九十八年,據奇趣人生了解,元朝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大過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並且曾經橫掃世界,可見當時元朝的強大和繁榮,但最終龐大的元朝帝國還是朱元璋的一支農民起義軍給吞掉了,這聽起來似乎是個奇蹟,但它確是不爭的事實,那如此強勢的元朝是怎麼滅亡的呢?滅亡背後的真實原因又是什麼呢?下面奇趣人生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元朝滅亡的那點事兒。

元朝是怎麼滅亡的,經歷了多少年?元朝滅亡真實原因是什麼(上)

元王朝滅亡時間

1368年明軍攻佔大都,元朝在全國的統治結束,元政權退居漠稱北元。額勒伯克之子坤帖木兒繼位後也於建文四年(1402年)被鬼力赤殺死,改稱韃靼。去國號,元朝正式滅亡。

元朝是怎麼滅亡的

談到元朝是怎麼滅亡的,可能很多人會誤認為是朱元璋滅了元朝,但嚴格來說並不是,朱元璋只是結束了元朝在中國的統治,朱元璋在擊敗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其它南方起義軍和南方大元勢力後,於至正二十七年(1367)開始北伐,在大將徐達、常遇春等的協助下,於至正二十八年(1368)八月攻陷元大都,元惠宗北逃,蒙古在內地的統治結束。圖幹鐵木爾北遁,朱元璋認為他順天明命,給他上諡號為“順帝”。

元朝是怎麼滅亡的,經歷了多少年?元朝滅亡真實原因是什麼(上)

明洪武元年(1368,元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徐達率軍攻陷元大都(今北京),元惠宗北逃至上都,此時的元朝稱為北元,元惠帝后又逃到應昌,並多次組織反抗,失敗後在應昌去世。在明軍的繼續追擊下,元廷逃離中原,最終來到漠北,與明軍對峙。

明太祖第六次北征的結果影響巨大,烏薩哈汗脫古思帖木兒逃走後被其部將也速迭爾(阿里不哥後裔)縊殺。從此以後,自忽必烈傳下來的成吉思汗的嫡系黃金家族對元政權的控制開始崩潰,大多數蒙古部落宣佈自立。

洪武三十一年(1399),分佈在葉尼塞河上游沿岸的吉爾吉斯部首領鬼力赤,否認脫古思帖木兒之子額勒伯克的宗主權,將其打敗並殺死,取得了統治各部的霸權。額勒伯克之子坤帖木兒繼位後也於建文四年(1402)被鬼力赤殺死,改稱韃靼,朱元璋認為他順天明命,給他上諡號為“順帝”,去國號,元朝正式滅亡。

明朝滅亡的原因

相信對歷史有點了解的朋友都知道,當時元朝可以說是非常的強大,從元朝曾經橫掃世界就能夠看出元朝的繁強,既然這麼元朝這麼強大,那直接導致了原本龐大的元朝帝國迅速滅亡的原因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元朝整個社會道德淪喪,盲目迷信僧侶,貪汙腐敗成風,淫樂成災。而且文化的落後也導致了政治的落後。還有蒙古人建立的元朝雖然向外擴張,卻並沒有任何政治理想,也沒有任何高尚情操的動力,當然,這些表層的原因,在任何朝代,任何國家都會有這樣的現象,那除了這些導致元朝滅亡的原因還有哪些呢?下面奇趣人生就為大家整理了各路歷史學者們針對元朝滅亡的不同原因分析。

原因一:殘元政權的滅亡

1368年,享國運不足百年的元朝被朱元璋領導的起義推翻了,與遼、金、西夏等少數民族政權不同,末代皇帝元順帝妥歡帖睦爾既沒有戰死,也沒有自殺,而是率領著王族和所剩的軍隊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經興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國完成了一次外來政權全身而退的“奇蹟”。這得歸功於從成吉思汗開始的近似於瘋狂的擴張,使得蒙古帝國幅員遼闊,汗國、部落林立,而元朝的版圖只算蒙古帝國的一部分,元朝的皇帝又是蒙古帝國的大汗,對於蒙古各大汗國和部落享有宗主權。元朝的滅亡,只是使蒙古帝國失去了中國的領土,而蒙古帝國依然存在。

元朝是怎麼滅亡的,經歷了多少年?元朝滅亡真實原因是什麼(上)

元順帝是元朝皇帝中少有的接觸漢文化較深的一個,大都陷落倉皇北歸的打擊,對於他來說是極大的,雖然依然還是蒙古各部的大汗,但也不能排解他“去國懷鄉”的憂愁,尤其是明朝軍隊對於他的繼續打擊又接連不斷,更使他惶惶不可終日。終於,1370年5月23日,他懷著悲憤和鬱悶,在沙拉木倫河畔的應昌去世。

元順帝的兒子愛猷識裡達臘獲悉父親去世的消息後,便在哈拉和林繼位,他將殘元政權又維持了八年,並厲兵秣馬盼望著有朝一日重登中國皇位。然而,他非但沒有機會實現這一願望,還面臨著深入到蒙古地區的明朝軍隊的攻擊。1372年,明朝大將徐達率軍攻向哈拉和林,這是蒙古黃金家族的大本營,是權力和榮耀的象徵,一旦被明軍攻破,蒙古帝國將徹底在世界上消失,因此,蒙古人的抵抗十分激烈,但是,被譽為“萬里長城”的徐達一路上勢如破竹,愛猷識裡達臘幾乎到了絕望地邊緣。所幸,明朝的大軍由於戰線過長,後援不繼,受阻於土拉河畔。

1378年,愛猷識裡達臘懷著滿腔遺憾去世,其子脫古思帖木兒繼位,這位第三任殘元皇帝所能控制的領土已經縮小到蒙古帝國最初興起時的規模,恢復祖上的榮光更顯得毫無可能了。

1388年,一支10萬人的明朝軍隊在大將藍玉的率領下在合勒卡河和克魯倫河之間、貝爾湖南岸大敗脫古思的軍隊,殘元諸王、平章以下官員三千多人及軍士七萬餘人被俘,脫木思帖木兒逃走後被其部將縊殺。

這次的失敗使黃金家族——忽必烈家族的殘元政權喪失了在蒙古人中至高無上的地位,以至於大多數蒙古部落宣佈脫離它而自立。1399年,分佈在葉尼塞河上游沿岸的乞兒吉斯部首領貴力赤,否認了最後一任殘元皇帝額勒伯克的宗主權,於1399年將其打敗並殺死,取得了統治各部的霸權。至此,苟延殘喘了29年的殘元政權滅亡了,合法的蒙古帝國大汗不復存在了,蒙古各部又回到了爭奪蒙古帝國大汗寶座的紛爭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