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一位不姓朱的王爺,因傷心過度而死,後代效忠大明330年

大明自朱元璋建立以來,歷經十二代子孫,共有十六位皇帝執政,歷時276年。

朱元璋在元末的揭竿而起,重新奪回了漢家江山,朱姓成為明朝的國姓。在朱元璋眾多的子孫中,有一位王爺卻不姓朱。這個人就是鎮守雲南的沐英,他被朱元璋封為雲南王,子孫後代世襲罔替

沐氏家族自沐英來到雲南,到吳三桂延請清兵入關,已經在這片土地上守衛了330年之久。

沐氏子孫沒有忘記祖先的誓言,負隅頑抗最後全體殉國,跟隨南明小朝廷一起消失在荒煙蔓草中。

大明一位不姓朱的王爺,因傷心過度而死,後代效忠大明330年

大明朝在傳了十六帝之後,走向了滅亡

沐英本是孤兒,十二歲那年被朱元璋收養為義子,由馬皇后撫養長大

沐英剛烈勇猛,深得朱元璋的喜愛,在明朝初年被封為雲南王

沐英原名朱英,朱元璋考慮到子嗣的利益,在洪武初年命令所有養子改回原姓。朱元璋考慮到沐英的來歷不祥,特意賜姓“沐”,寓意“永沐皇恩”

沐英自從跟隨藍玉等人征伐雲南之後,便一直留在邊疆,直到逝世。沐英晚年多病,在聽聞太子朱標去世之後,他非常傷心,吐血過多去世

大明一位不姓朱的王爺,因傷心過度而死,後代效忠大明330年

朱元璋養子沐英,其後代效忠大明330年

朱元璋深受感動,給予了他很大的榮譽,沐英的子孫也因此得以保全,成為朱元璋養子子嗣中為數不多的保全者。

沐英初到雲南之時,境內多有割據勢力叛亂,同時民生凋敝,情況非常複雜

沐英採取了兩手抓的辦法:一面痛下殺手,對境內的叛亂進行剿滅;另一方面興修水利、注重農桑,大力發展雲南境內的經濟和教育

沐英在這兩方面都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不僅叛亂逐漸平息,老百姓也安居樂業。《明史》記載,當時沐英開墾的良田多達百萬畝,可見他為雲南做出的貢獻。

大明一位不姓朱的王爺,因傷心過度而死,後代效忠大明330年

明朝初期雲南的土司制度,使得雲南各地割據

沐英在雲南的成功,極大地促進了明朝初年政壇的穩定,尤其是削弱了地方土司的勢力,加強了中央管控。

沐英在初步平定雲南之後,還給後代子孫立下了規矩,要求世代鎮守雲南永遠效忠大明

沐氏在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雲南王,朱元璋派遣沐英鎮守雲南不可不謂有遠見

這一遠見的成效,直到330年之後才顯示了出來。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京師,末代皇帝崇禎煤山上吊,明朝正式覆滅

大明一位不姓朱的王爺,因傷心過度而死,後代效忠大明330年

吳三桂延請清兵入關之後,明朝覆滅,南明小朝廷負隅頑抗

但是明朝的火種還在,這就是朱由崧之後的南明小朝廷。

南明小朝廷存在了40年之久,這就是大明最後的火種。在東南失守之後,西南地區的朱由榔被立為永曆皇帝,由沐英的子孫保護。

永曆皇帝和臺灣的鄭成功家族掀起了一股反清復明的高潮,在這一過程中清兵節節敗退。

桂林、衡州兩戰兩捷,清軍統帥努爾哈赤的孫子被殺,清軍幾乎就要放棄西南七省。眼看收復在望,南明內部出現了內訌,致使明軍功敗垂成

大明一位不姓朱的王爺,因傷心過度而死,後代效忠大明330年

1644年的南仍然佔據了半壁江山

永曆十五年,清兵在攻進了雲南,沐英子孫奮力抵抗,幾乎死絕。

在反抗失敗後,永曆皇帝逃到了緬甸,清廷派吳三桂攻入緬甸。緬甸國王迫於壓力交出了永曆皇帝,沐氏家族反抗失敗,集體殉國。

永曆皇帝在昆明被絞殺,南明小朝廷正式覆滅。

相比吳三桂、耿精忠、洪承疇、尚可喜等明朝舊臣,甘當滿清奴才的下作行為,沐氏子孫這種誓死效忠,不惜殉國的精神實在是可歌可泣。

大明一位不姓朱的王爺,因傷心過度而死,後代效忠大明330年

1656年之後,南明在西南一隅獨守

朱元璋沒有想到,大明朝的肱骨之臣居然都在邊疆。

無論是臺灣的鄭成功還是雲南的沐英子孫,他們都遠離朝堂中心,卻是如此鐵膽忠心。

朱元璋的厚待,使得沐英子孫在330年之後仍然不改初心,這是他始料未及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