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博與你“宅”一起|從魏碑到藝術


同博與你“宅”一起|從魏碑到藝術

平城魏碑作為平城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一席之地。今天,我們從魏碑談起,以藝術的視角來聊聊拓跋鮮卑的融合之路。

魏碑是南北朝時期碑碣、墓誌銘、造像題記等諸種石刻文字的統稱。中華書法自漢隸肇始,到了魏晉時期,板正僵化的隸法不再適應時人的審美情趣和審美理想,而轉向化圓為方的楷書之變。北魏正處於這一變革時期,平城則是這一變革期的關鍵點,最終成就了上承漢隸餘風、下開隋唐真書,隸楷兼形、方正凝重的書體——魏碑的初創。隨著北魏遷都洛陽,又濫觴於河洛,盛名於世。

同博與你“宅”一起|從魏碑到藝術

一說魏碑,大家都會想到“龍門二十品”,作為魏碑書法精華,周恩來總理也曾流連龍門石窟。大同的殷憲老師曾說:“大同諸多形式的魏碑銘石、真跡,對於洛陽的諸多造像記、墓誌銘,在時間上是一個早與晚的關係,在書體、書風的生成和發展上則是一個源與流的關係。”平城是魏碑的發祥地,是源頭,是故里,與洛陽魏碑前後承繼。

同博與你“宅”一起|從魏碑到藝術

大同發現的北魏碑刻和墨跡的形式主要有記事碑、墓誌、造像題記、漆畫木板題記、磚文、瓦文、瓦當文等。既融合了北方少數民族的粗獷剽悍之風,也滲透了儒家文化的溫文爾雅、剛正不阿,同時又受到佛教和道教文化的薰陶,呈現出古樸、自然、剛勁、雄壯的風貌。

同博與你“宅”一起|從魏碑到藝術

嘎仙洞祝文刻石、司馬金龍墓表、木板漆畫屏風題記等字體都屬於魏碑。在博物館二層“平城魏碑”單元中陳列的墓銘磚墓誌記載墓主人生前的事蹟,是北朝葬俗的一種表現手法;永固陵出土的“富貴萬歲”瓦當、“忠賢永貴”瓦當,雲岡石窟出土的“傳祚無窮”瓦當,各具特色,特別是1995年在柳航裡明堂遺址出土的大量明堂瓦刻文字,被國內外書法界譽為“北魏書法的重要發現”;而受佛教文化影響的造像題記,因特殊的藝術趣味成為平城時期魏碑體書法的一種典型。

同博與你“宅”一起|從魏碑到藝術

魏碑和同時期的雕塑、音樂、美學、民歌等藝術形式一樣,是漢文化與鮮卑文化融合的結晶,也是遊牧邊塞文化碰撞華夏文明的產物。鮮卑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之後,尊重和吸收漢文化的同時改革創新,為他們的偉大鑿刻奠定了基礎。

同博與你“宅”一起|從魏碑到藝術

談及藝術,北魏一朝不乏佳作,開鑿了舉世聞名的雲岡石窟,創作了膾炙人口的《木蘭辭》,酈道元的《水經注》和草原審美的《敕勒歌》等等,無不展現了文化與藝術的大融合、大發展。


文字、配音:文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