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點邏輯上分析袁崇煥的功過

乾隆帝:“袁崇煥督師薊遼,雖與我朝為難,但尚能忠於所事,彼時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闢,深可憫惻。”

明末大將袁崇煥抗清將領,下場卻是在擊退敵軍後被拘捕入獄最後更是被凌遲處死。

歷史上對袁崇煥的爭議非常大,這些爭議甚至到現在都還未停。有的人說他死有餘辜罪有應得,有的說他是悲情的大英雄為國盡忠最後卻落成一個百姓生啖其肉的下場。

袁崇煥的生平始末和明朝軍政關係很大,也非常複雜細細說來恐怕地要寫一本小說。凡事人做事都是有動機有邏輯的,特別是叛國投敵這樣的大事相信是不會突然去做的。做這麼重大的決定事前也肯定有跡可循的。

今天羅賓漢不從任何角度去評判袁崇煥,就挑四件事情分析下事情中人物的邏輯和行為,總結一下袁崇煥是否值得上凌遲處死這樣的大罪。

結尾:看完這四個邏輯,大家如果還能找到袁將軍罪有應得的論點也算事羅賓漢輸了。那羅賓漢就真的要成為這位老鄉的粉絲為其喊喊冤了


從四點邏輯上分析袁崇煥的功過


一,最強的“叛國”理由

要說這個通敵賣國在古今中外的歷史上都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總結期原因不外乎說為了名利權貴又或者舊老闆真的沒前途了為自己的妻兒某一些後路。

背叛從原始社會開始就是極高風險的事情,回報必須足夠豐厚才值得去做,就算在社會組織的動物上也是如此。

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煥無子,家亦無餘貲,天下冤之。《明史·列傳一百四十七·袁崇煥》

這是袁崇煥死後對其家人的判罪和記錄,有兩點是很重要的。

一,袁崇煥無子。起碼下獄定罪的時候是沒有的。一個沒有後代的大將為什麼要冒巨大的風險去叛國呢?不成功當然就是個死,而且還落得千古罵名。

袁崇煥是萬曆四十七年的進士,簡單點來說就是當年的高考省級狀元全國考生也是名列前茅的。詩詞文章也寫得好,直接來說就是個飽學之士。

這樣的人什麼忠君愛國的文章肯定讀了不少,秦檜和岳飛的事情也是非常熟悉。我想他不會突然很羨慕秦檜想感受一下做罪人的滋味吧,當然沒有兒子的話希望封妻廕子的動機自然也沒有。

難得是因為袁崇煥貪圖享樂和富貴嗎?

家亦無餘貲就說明袁崇煥家是沒什麼好抄的,簡單一點就是窮。袁崇煥好歹是個封疆大吏這樣的大官既然平日家徒四壁,總不會發起神經來變得為了錢而叛國吧。

據李光濤《清入關前之真象》記載袁崇煥長期在邊境戰場駐守甚至將母親和妻子都搬到寧遠城中住,我想這樣的人應該是沒有錢藏在其他地方的。一個將軍當然很清楚駐地的危險性,把家人都搬到駐地來除了顯示人在城在的誓死決心外也沒有其他的原因了吧。


從四點邏輯上分析袁崇煥的功過


袁崇煥在被捕前的官職是太子太保(文職正一品)這只是文職。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這是袁崇煥武將方面的職位,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長兼戰區司令。而且崇禎皇帝還賜給蟒衣尚方寶劍。

說他當時位極人臣應該都不為過吧,如果是為了權力而叛國的話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不會這麼幹。

既然不為金錢,不為親人,不為名利也不為權利。那袁崇煥有什麼理由要冒極大的風險去叛國?


從四點邏輯上分析袁崇煥的功過


二,史上最賣力的“通敵”行為

既然沒有動機和理由通敵叛國,就再看看袁崇煥的做了什麼行動。是否配得上凌遲死罪。

馬上看一段史料

《仁祖實錄》卷二十二記載:“(袁)軍門領諸將及一萬四千兵……由間路馳進北京,與賊對陣於皇城齊化門。賊直到沙窩門。袁軍門、祖總兵等,自午至酉,魔戰十數合,至於中箭,幸而得捷,賊退兵三十里。賊之得不攻陷京城者,蓋因兩將力戰之功也。”


從四點邏輯上分析袁崇煥的功過


這是朝鮮的歷史資料,由於當時朝鮮是明朝的屬國而且清軍也經常對朝鮮攻打和搶劫。朝鮮對明清戰事密切注意,所以朝鮮方面的記載也很有參考價值。史料太長不能全部的展示出來,羅賓漢就摘取重要的段落跟大家分享。

崇禎十月,清軍皇帝皇太極捉住明朝的防禦弱點親率十萬大軍從西路的薊遼進攻。連克三城直逼北京城下。

袁崇煥於十月二十八日得訊,立即兵分兩路,北路派鎮守山海關的趙率教帶騎兵四千西上堵截。他自己率同祖大壽、何可綱等大將從南路西去保衛北京。沿途所經撫寧、永平、遷安、豐潤、玉田諸地,都留兵佈防,準備截斷清兵的歸路。

袁崇煥部十一月初趕到薊州,十一、十二、十三,三天中與清兵在馬升橋等要隘接仗,每一仗都勝。清軍半夜裡退兵。

取得局部的戰局勝利後,又兩日兩夜急行軍三百餘里,比清軍早到了二天,駐軍於北京廣渠門外。

清軍偵知袁軍已到,都是大驚失色,萬萬想不到袁崇煥會來得這樣快。

二十日,兩軍在廣渠門外大戰。袁崇煥穿了甲冑,親自上陣督戰。從上午八時打到下午四時,惡鬥八小時,勝負不決。

袁崇煥和清兵打到傍晚,清兵終於不支敗退,退了十餘里。袁軍直追殺到運河邊上。這場血戰,清軍勁旅阿巴泰、阿濟格、思格爾三部都被擊潰。袁崇煥也中箭受傷。

袁崇煥來援北京時,因十萬火急,只帶了馬軍五千作先頭部隊,其後又到了騎兵四千,廣渠們這場大戰,是以九千兵當十餘萬大軍。如果沒有袁崇煥來援,北京非被清兵攻陷不可。


從四點邏輯上分析袁崇煥的功過


這場大戰不久後,袁崇煥被被捕下獄。無論從兩軍人數,兩軍的距離和對時間的搶奪,參戰的賣命程度甚至最後的戰果任何一方面袁崇煥都是死戰保護北京城和崇禎皇帝的。

如果這樣死戰的袁崇煥還是投敵叛國的話,我想袁崇煥賣的國應該是清皇朝才對吧。

而且袁崇煥親自上戰,身上也負了箭傷。歷史上還真從來沒見過這樣的賣國賊。

縱觀以上兩段史料袁崇煥在邏輯動機和行為行動有哪一點賣國通敵的苗頭呢?

當然光看這些可能還不夠,明天我們就再看看另外兩點邏輯證據看是否能證明袁崇煥的罪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