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点逻辑上分析袁崇焕的功过

乾隆帝:“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

明末大将袁崇焕抗清将领,下场却是在击退敌军后被拘捕入狱最后更是被凌迟处死。

历史上对袁崇焕的争议非常大,这些争议甚至到现在都还未停。有的人说他死有余辜罪有应得,有的说他是悲情的大英雄为国尽忠最后却落成一个百姓生啖其肉的下场。

袁崇焕的生平始末和明朝军政关系很大,也非常复杂细细说来恐怕地要写一本小说。凡事人做事都是有动机有逻辑的,特别是叛国投敌这样的大事相信是不会突然去做的。做这么重大的决定事前也肯定有迹可循的。

今天罗宾汉不从任何角度去评判袁崇焕,就挑四件事情分析下事情中人物的逻辑和行为,总结一下袁崇焕是否值得上凌迟处死这样的大罪。

结尾:看完这四个逻辑,大家如果还能找到袁将军罪有应得的论点也算事罗宾汉输了。那罗宾汉就真的要成为这位老乡的粉丝为其喊喊冤了


从四点逻辑上分析袁崇焕的功过


一,最强的“叛国”理由

要说这个通敌卖国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总结期原因不外乎说为了名利权贵又或者旧老板真的没前途了为自己的妻儿某一些后路。

背叛从原始社会开始就是极高风险的事情,回报必须足够丰厚才值得去做,就算在社会组织的动物上也是如此。

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天下冤之。《明史·列传一百四十七·袁崇焕》

这是袁崇焕死后对其家人的判罪和记录,有两点是很重要的。

一,袁崇焕无子。起码下狱定罪的时候是没有的。一个没有后代的大将为什么要冒巨大的风险去叛国呢?不成功当然就是个死,而且还落得千古骂名。

袁崇焕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简单点来说就是当年的高考省级状元全国考生也是名列前茅的。诗词文章也写得好,直接来说就是个饱学之士。

这样的人什么忠君爱国的文章肯定读了不少,秦桧和岳飞的事情也是非常熟悉。我想他不会突然很羡慕秦桧想感受一下做罪人的滋味吧,当然没有儿子的话希望封妻荫子的动机自然也没有。

难得是因为袁崇焕贪图享乐和富贵吗?

家亦无余赀就说明袁崇焕家是没什么好抄的,简单一点就是穷。袁崇焕好歹是个封疆大吏这样的大官既然平日家徒四壁,总不会发起神经来变得为了钱而叛国吧。

据李光涛《清入关前之真象》记载袁崇焕长期在边境战场驻守甚至将母亲和妻子都搬到宁远城中住,我想这样的人应该是没有钱藏在其他地方的。一个将军当然很清楚驻地的危险性,把家人都搬到驻地来除了显示人在城在的誓死决心外也没有其他的原因了吧。


从四点逻辑上分析袁崇焕的功过


袁崇焕在被捕前的官职是太子太保(文职正一品)这只是文职。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这是袁崇焕武将方面的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兼战区司令。而且崇祯皇帝还赐给蟒衣尚方宝剑。

说他当时位极人臣应该都不为过吧,如果是为了权力而叛国的话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这么干。

既然不为金钱,不为亲人,不为名利也不为权利。那袁崇焕有什么理由要冒极大的风险去叛国?


从四点逻辑上分析袁崇焕的功过


二,史上最卖力的“通敌”行为

既然没有动机和理由通敌叛国,就再看看袁崇焕的做了什么行动。是否配得上凌迟死罪。

马上看一段史料

《仁祖实录》卷二十二记载:“(袁)军门领诸将及一万四千兵……由间路驰进北京,与贼对阵于皇城齐化门。贼直到沙窝门。袁军门、祖总兵等,自午至酉,魔战十数合,至于中箭,幸而得捷,贼退兵三十里。贼之得不攻陷京城者,盖因两将力战之功也。”


从四点逻辑上分析袁崇焕的功过


这是朝鲜的历史资料,由于当时朝鲜是明朝的属国而且清军也经常对朝鲜攻打和抢劫。朝鲜对明清战事密切注意,所以朝鲜方面的记载也很有参考价值。史料太长不能全部的展示出来,罗宾汉就摘取重要的段落跟大家分享。

崇祯十月,清军皇帝皇太极捉住明朝的防御弱点亲率十万大军从西路的蓟辽进攻。连克三城直逼北京城下。

袁崇焕于十月二十八日得讯,立即兵分两路,北路派镇守山海关的赵率教带骑兵四千西上堵截。他自己率同祖大寿、何可纲等大将从南路西去保卫北京。沿途所经抚宁、永平、迁安、丰润、玉田诸地,都留兵布防,准备截断清兵的归路。

袁崇焕部十一月初赶到蓟州,十一、十二、十三,三天中与清兵在马升桥等要隘接仗,每一仗都胜。清军半夜里退兵。

取得局部的战局胜利后,又两日两夜急行军三百余里,比清军早到了二天,驻军于北京广渠门外。

清军侦知袁军已到,都是大惊失色,万万想不到袁崇焕会来得这样快。

二十日,两军在广渠门外大战。袁崇焕穿了甲胄,亲自上阵督战。从上午八时打到下午四时,恶斗八小时,胜负不决。

袁崇焕和清兵打到傍晚,清兵终于不支败退,退了十余里。袁军直追杀到运河边上。这场血战,清军劲旅阿巴泰、阿济格、思格尔三部都被击溃。袁崇焕也中箭受伤。

袁崇焕来援北京时,因十万火急,只带了马军五千作先头部队,其后又到了骑兵四千,广渠们这场大战,是以九千兵当十余万大军。如果没有袁崇焕来援,北京非被清兵攻陷不可。


从四点逻辑上分析袁崇焕的功过


这场大战不久后,袁崇焕被被捕下狱。无论从两军人数,两军的距离和对时间的抢夺,参战的卖命程度甚至最后的战果任何一方面袁崇焕都是死战保护北京城和崇祯皇帝的。

如果这样死战的袁崇焕还是投敌叛国的话,我想袁崇焕卖的国应该是清皇朝才对吧。

而且袁崇焕亲自上战,身上也负了箭伤。历史上还真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卖国贼。

纵观以上两段史料袁崇焕在逻辑动机和行为行动有哪一点卖国通敌的苗头呢?

当然光看这些可能还不够,明天我们就再看看另外两点逻辑证据看是否能证明袁崇焕的罪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