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對孩子要“兩不管三不慣”,娃將來會更有出息

父母都怕孩子長大之後會走歪路,所以從小嚴厲的管教孩子,但是有些家長管得就太寬了,有句老話是這樣說的“該管的時候管,不該管的時候就該放手。”

李玫瑾教授:對孩子要“兩不管三不慣”,娃將來會更有出息

李玫瑾教授就曾說過:對孩子要“兩不管三不慣”,娃將來能少走很多彎路,那到底是哪2不管3不慣?下面我帶大家看一看。

李玫瑾教授:對孩子要“兩不管三不慣”,娃將來會更有出息

兩不管

一、孩子自己能做的事——不要管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要讓孩子自己做,千萬別什麼事情都給孩子包辦了,像吃飯、穿鞋、穿衣服這種小事就全都讓孩子自己來就行了,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毅力和自理能力,若是你過於寵愛孩子,只會讓孩子成為一個依賴父母的巨嬰。

李玫瑾教授:對孩子要“兩不管三不慣”,娃將來會更有出息

二、孩子遇到自己可解決的困難——不要管

很多時候孩子遇到點困難父母就會立馬上前幫忙,甚至孩子摔一跤都立馬扶起來,生怕孩子受到一點傷害,殊不知這樣做是害了孩子,容易讓孩子成為溫室裡的花朵,受不了風雨的洗禮。

李玫瑾教授:對孩子要“兩不管三不慣”,娃將來會更有出息

所以李玫瑾教授說:孩子遇到自己可以解決的困難時,家長不要管,家長要讓孩子自己解決困難,藉此機會來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免得孩子以後受到困難時一味退縮。

李玫瑾教授:對孩子要“兩不管三不慣”,娃將來會更有出息

三不慣

1、沒禮貌不慣著

一個懂禮貌有教養的人,到哪都受人尊敬,孩子也是這樣,有禮貌的孩子到哪都受人喜歡,而沒禮貌的孩子大家會說他“沒教養”。

李玫瑾教授:對孩子要“兩不管三不慣”,娃將來會更有出息

所以說孩子沒禮貌你不能慣著,一定要及時制止,把孩子掰回來,不然時間一長,孩子就容易形成習慣,想任性無禮,傲慢自大的性格,等那時候你再想給孩子搬回來就晚了。

李玫瑾教授:對孩子要“兩不管三不慣”,娃將來會更有出息

2、好吃懶做不慣著

好吃懶做的孩子不在少數,小時候孩子身上有惰性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父母也不會去過度的要求孩子做什麼,普遍都任由孩子自行發展,等時間久了你就會發現,孩子一但慵懶成性就難改了,甚至影響著孩子今後的一生。

李玫瑾教授:對孩子要“兩不管三不慣”,娃將來會更有出息

當你發現孩子出現惰性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糾正,且以身作則,因為多數孩子出現惰性都是和父母有關的,“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在家有惰性,孩子就會有樣學樣。

李玫瑾教授:對孩子要“兩不管三不慣”,娃將來會更有出息

3、孩子自私不慣著

有這樣一種孩子,自己的玩具,從來不給別人玩,反而喜歡玩別人的玩具,這種孩子是典型的自私,自私的孩子很難交到朋友,不管是小時候還是長大,一般家長髮現海州這種行為會強制的,將玩具搶過來給別人玩,你這樣做只會讓孩子記恨你,而不能改變他的自私。

李玫瑾教授:對孩子要“兩不管三不慣”,娃將來會更有出息

想改變孩子的自私行為,你需要讓孩子學會分享,白居易曾經說過:“樂人之樂,人亦樂其樂;憂人之憂,人亦憂其憂。”

說的正是分享的道理。一個懂得分享的孩子,才能有好人緣,到了幼兒園才能不受欺負。

李玫瑾教授:對孩子要“兩不管三不慣”,娃將來會更有出息

其實上面這些都是孩子不良行為習慣導致,想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父母可以帶孩子一起看,下面這套行為習慣養成繪本,《寶寶情商管理互動圖畫書》幫助孩子養成健全的人格。

此套全綵繪全套共10冊,有多名育兒專家聯合編制而成,繪本中每一個故事都是經精心設計,從多個維度對孩子加以引導,孩子聽了後,可以更加的

有自信、有毅力、有誠信、有愛心、有自律和有擔當。父母可以作為睡前小故事講給孩子聽,孩子也可以自己觀看書中生動有趣的圖片。

李玫瑾教授:對孩子要“兩不管三不慣”,娃將來會更有出息

這套繪本一共有10冊,分別是《我能承擔責任》《我不隨便發脾氣》《我能表達自己》《我能與人分享》《我相信自己》《好孩子懂禮貌》《我可以獨立》《學會尊重別人》《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

李玫瑾教授:對孩子要“兩不管三不慣”,娃將來會更有出息

3-6歲孩子已經開始進入幼兒園,很多父母還是重視孩子知識的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忽視了對孩子性格的塑造和培養。未來決定孩子的不只是學習成績,要想孩子“贏在未來”,父母要重視孩子性格的培養。並且要能夠在生活中,幫助孩子養成健全的性格。健全的性格會讓“雛鷹”的翅膀更有力量,有了力量他們會飛的更高更遠。不要錯過了給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

有需要的家長可以點擊下面商品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