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生進國企後,為什麼很多人離職?往屆生:想進都進不去

曾經,國企是年輕人就業的首選,若是大學畢業之後能進入國企工作,簡直是值得全家歡慶的大喜事。不過,最近大學生們卻越來越不願意去國企上班了,甚至有些在國企工作的人選擇了離職。大學生為什麼在國企呆不久就要離職?小編來和大家分析分析。

拿國企和傳統企業以及互聯網企業相比,國企的安全性相對更高一些,其次是傳統企業,最差的就是互聯網企業。

且不說傳統企業和互聯網企業因為自己經營問題導致破產或者倒閉,使得員工被迫離職,繼續找工作,就說這些企業每個月每個季度都有許許多多的考核,著實工作壓力都不會小。

而國企相對穩定,旱澇保收,只要不是違法亂紀,基本上幹一輩子問題不大。那麼竟然國企優點如此多的,為何還有大學生好不容易擠進來又想走出去呢?原因有如下幾點:

國企人浮於事人浮於事,同樣一件事情,如果放在民營企業。可能配置10個人,3個月就可以搞定的事情,放在國企裡面,就得配置20個人花6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當然最重的結果可能大家完成的都大差不差,但從效率上講,國企真心效率低。其導致的結果就是國企招進來的很多大學生,發現自己做著很多非常基礎的事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但凡有一些自我追求的大學生,很快就會選擇離開了。國企體制僵化思維相對保守

國企因為整個體制的原因,思維基本上比較保守。這就導致在很多用人的問題上,會沿用論資排輩以年齡工齡論英雄的方式。作為剛畢業的大學生,更加有朝氣更加有拼勁,如果做出了成績,但卻不能得到職位或者薪水上的提升,自然也會選擇離開。

國企生存需要吃苦

要知道,國企雖然也有設有很多的機關,但大部分都是高學歷、領導親戚等,大部分的大學生都被外派到項目裡工作,而這些項目基本上都在偏遠地方。因為只有偏遠地方才需要大規模建設。可以說苦的滋味只有經歷才懂,現在的大學生是否還能承受,我相信有,但很少。


應屆生進國企後,為什麼很多人離職?往屆生:想進都進不去

寂寞單調

眾所周知,國企的生活是極其單調的,且不說機關裡每天就是朝九晚五了,就說我們項目裡的生活,遠離市區,最繁華的地方就是工地上的小賣部,沒有wifi,不穩定的電話信號,幾乎可以說是與世隔絕。這種寂寞的日子,應該很多大學生都不適應。

大學生就業選擇沒有做好規劃除了國企單方面的原因,選擇進入國企的大學生,其實也需要面對這個問題。當初為什麼要選擇進入國企呢?因為薪水高嗎?因為福利好嗎?還是因為覺得是一份鐵飯碗?更加穩定?是因為跟自己的專業相符嗎?是因為跟自己的職業規劃一致嗎?想必很多問題都不是。現在大學生在畢業選擇第一份工作的時候,出於各方面的因素考慮,很多學生都會選擇相對穩定的國企。但是進去之後才發現,各種問題層出不窮,最後忍無可忍,再進去一到兩年或者兩三年的時候,選擇離開。這也是導致國企招聘了很多大學生,但是大學生的離職率卻非常高的重要原因。

最後,國企生存最重要的就是人際交往。大家都知道,國企是一個講背景、人脈的地方,如果連基本的交際都不會,那就是閉關鎖國了,怎麼能讓領導提拔你呢。得不到提拔的後果就是一輩子都是基層員工,除非你辭職。剛畢業的大學生還未完全脫離,可能還不適應國企的工作,交際問題是個很大的問題。總之,大學生從國企流失,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壞事。好事是國企的人員組織得到改善,不再那麼臃腫。壞事是國企的人才儲備可能未來會短缺。

小編認為現在招聘的學生,基本都是95後了,作為新一代的年輕人,觀點理念是不一樣的。他們渴望自由,喜歡創新,有人會覺得自己不適合國企,他們適合去企業文化比較自由一些的私企。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發表自己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