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丨火神山重症醫學專家宋立強:經歷了風雨,才能見到最美的彩虹

17年前,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宋立強主動請纓,奔赴北京小湯山抗擊非典;17年後,已是空軍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專家的他,再次主動報名支援湖北武漢。在武漢工作的50多個日夜裡,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副主任宋立強和戰友們始終奮戰在病毒最肆虐、節奏最緊張的重症病區,用堅定的意志和高超的技術為危重症患者帶來了生的希望。

戰“疫”丨火神山重症醫學專家宋立強:經歷了風雨,才能見到最美的彩虹

宋立強


每天早上八點,宋立強都會準時走進病房,詢問患者的病情變化。當遇到患者正在換呼吸面罩、氣管插管,甚至翻身做輔助治療時,他都會主動站在患者的頭頂位置親自操作。


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副主任宋立強:“呼吸道感染的病人,頭部這個位置是風險最高的,口腔、鼻子的分泌物肯定含有病毒。無論是換呼吸面罩,還是拿著面罩經口做氣管插管,患者都有可能因咳嗽而噴出氣溶膠,因此,這些工作風險都比較大。作為一個工作多年的老同志,我應該以身作則,給大家做表率,這樣,年輕人心裡可能就會更踏實一些。”

戰“疫”丨火神山重症醫學專家宋立強:經歷了風雨,才能見到最美的彩虹

宋立強(左)為患者實施氣管鏡檢查


讓大家踏實的除了宋立強的親力親為,還有他對突發情況的果斷處置。有一次,患者在拔掉氣管插管後,病情出現反覆,再次出現呼吸困難。要不要再次實施氣管插管?面對臨床醫生的疑問,宋立強給出的答案很堅定:先不用。緊接著,對患者進行呼吸道內窺鏡檢查後,也證實了宋立強的判斷,患者一時呼吸困難是因為積痰多引起的,除痰後,患者呼吸恢復正常。


宋立強:“對於病人的呼吸管理,我們要選擇不同的呼吸支持方式,鼻導管吸氧如果不行,就換成戴面罩吸氧,如果還是不行,就換成高流量的溼化氧療。病人的呼吸發生改變,我們就要隨時更換模式。”

戰“疫”丨火神山重症醫學專家宋立強:經歷了風雨,才能見到最美的彩虹

宋立強(左)與醫護人員交流患者情況


與大部分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生相比,宋立強還有另外一個身份,空軍軍醫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老師的角色讓他養成了愛思考、愛總結的好習慣。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為了讓醫療隊成員儘快瞭解疫情,掌握最新的救治方法,宋立強及時編寫了一系列操作流程說明,並多次為團隊講解,優化了診療過程,提高了重症患者的管理效率。


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護士張楠:“他會把最新的文獻分享到我們的群裡,包括每一版的救治指南,並及時提出一些治療思路,供大家參考。因為我們來自不同的科室,對於呼吸疾病的專科治療方面還是有所欠缺,他作為呼吸方面的專家,也會為大家做一些指導。”

戰“疫”丨火神山重症醫學專家宋立強:經歷了風雨,才能見到最美的彩虹

宋立強(左)與醫護人員討論患者治療方案


與此同時,宋立強還總結出起始期、進展期、平臺期、恢復期和康復期的五分期概念,提出個體化治療三原則,對不同分期的患者實施個體化、動態化的救治方案,牽頭完成《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合併處置的專家建議》,為危重患者的全身精細化管理提供重要指導。


宋立強:“在重症患者的救治過程中,對其合併症的診斷和治療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我們在現有經驗的基礎上,查閱了大量的、最新的國內文獻,撰寫了《新冠肺炎合併症處置專家建議》,剛剛在國家的核心期刊發表,希望這個《建議》能對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戰“疫”丨火神山重症醫學專家宋立強:經歷了風雨,才能見到最美的彩虹

宋立強(右二)利用氣管鏡為患者吸痰


“以患者為中心,以疾病為主線,實施全病程管理”是宋立強常年管理慢性肺病患者的思路和做法。在武漢抗疫一線,除了對住院患者進行精心治療外,他還會通過手機進行遠程在線診療,跟蹤指導轉診或出院的患者。


宋立強:“有些武漢、陝西本地的醫生,知道我這方面的經驗多一些,所以一旦遇到比較棘手的病人,就給我打電話、發微信,把患者的化驗單、胸部CT發來給我看,讓我幫他們進行針對性的診斷。通過連線,我還為他們本地的重症病人做一些指導工作,充分發揮自己在抗疫一線積累的重症經驗。”

戰“疫”丨火神山重症醫學專家宋立強:經歷了風雨,才能見到最美的彩虹

在放射科門口,宋立強偶遇從ICU轉出的患者


從除夕夜到現在,宋立強和戰友們已經在重症監護室連續工作了50多個日夜。他們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宋立強始終用積極樂觀的心態鼓勵著大家,正如他在自己的詩中所說,“防護是救治的前提,印痕是到位的標識,經歷風雨的臉龐,才會顯現抗疫成功的風景,印痕就是火神山醫院最美的彩虹。”


宋立強:“為什麼想到彩虹?因為有一句話叫做‘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預示著我們一定會戰勝疫情,取得勝利。”


記者:樊斌 趙健 高輝 巨由甲 王煜 任偉鋒 孫利 王銳濤

攝影:高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