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名不显的中国第一位“战神”

战神,顾名思义战争之神,可以有效的掌控战场上的一切。古往今来,上下五千年,被称为“战神”的名将数不胜数,但你知道有史以来中国第一位被称为“战神”的名将是那一位吗,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这位声名不显的名将。


声名不显的中国第一位“战神”

战神先轸


先轸,春秋时晋国卿大夫。姬姓,先氏。因采邑在原(今河南济源西北),又称原轸。先轸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将领,以谋略见称。《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前633年)所载晋文公的“谋元帅”(即考虑中军主帅人选)。

先轸是最早追随晋公子重耳五位追随者之一,跟随重耳在外流浪一十九年,最终重耳回到晋国打败晋怀公而成为晋王,就是有名的春秋霸主晋文公。先轸等从龙有功,被一一重用,帮助晋文公开辟了晋国盛世。先轸在晋国打败楚国成为春秋诸国老大的关键一战——城濮之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元帅。


声名不显的中国第一位“战神”

晋文公及五位追随者


城濮之战·初试锋芒

公元前633年,楚国带着手下小弟陈、蔡、郑、许四诸侯攻打宋国,宋国抗不住了,赶忙向晋文公求援,看在兄弟曾经帮你复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晋文公也很犹豫,不救宋肯定不行,一是宋对自己有恩,不能不报。二是不救宋不仅会失掉宋国,也会让手下小弟寒心。救宋怎么救,楚国实力比我强,宋国又离着比较远,中间还有楚国的两个小弟曹、卫两诸侯。这时,先轸献计说:“报施定霸,於今在矣。”大意是认为必须出兵。一来,文公当初流亡的时候,宋对公有恩,理当报答;二来,当今天下,唯有晋楚两国最强,能够称霸中原,只有击败楚国才能建立晋国的霸业,这个机会不能放弃。先轸认为不应直接救宋,先拿曹、卫下手,而楚国看到小弟被欺负肯定来救,这样就达到救宋的目的了。这可能是最早的“围魏救赵”之计吧。

五鹿之战是晋国踏向霸主的第一仗。在春秋初期,没有什么“三十六计”,也没有什么“兵不厌诈”。那年代打仗讲究“以战为礼”,也就是作战双方“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所以那时候打仗,都是横阵之正面作战,所谓堂堂之阵,正正之旗,不讲奇诡变化,也不知如何去奇诡变化。

这一仗,先轸采用了速战速决、兵不厌诈的战争方式,引军绕道南河(今河南汲县南黄河渡口)渡过黄河,迅速杀至五鹿城下,其行军之速,超乎想象,卫国守军措手不及,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先轸命人在城下山林中插满军旗,示以敌人强劲的兵力和誓在必得的决心,一举摧毁了五鹿守军的顽抗之心。卫军看着漫山遍野的旌旗,吓得魂飞胆丧,纷纷逃窜,先轸不费一兵一卒,轻轻松松的攻下了五鹿城。此时恰逢晋国中军主将郤穀得病去世了,晋文公就任命先轸为中军主帅。先轸又献计晋文公,让宋国贿赂齐秦两大国,请他们说情让楚国退兵。如果楚国不听,必会得罪两国,使两国不会站到楚国一边。

由于先轸的迅速消灭了曹、卫两小国,使楚王胆怯了,想退兵回国,并派人通知还在围攻宋国的成得臣(字子玉)也尽快撤退,曰:“先轸有大将之才,非楚所能敌,子且让之!”。


声名不显的中国第一位“战神”

楚国君臣


成子玉也是春秋一名将,不愿就此退兵,楚王也没办法,于是只给他派了少数兵力。子玉为求胜利,想出一个计谋。他派出使者来到晋国,提出只要晋国放过曹、卫,退还土地,楚军就解除对宋国的包围。此招甚为厉害,应对不当,满盘皆输。先轸却看出了子玉的如意算盘,将计就计:一面针对曹、卫急于复国的心理,允许其秘密复国,并乘机离间其与楚的关系;一面囚禁楚国使者,激怒楚国。先打起仗再说。文公听了很高兴,立即照办。于是曹、卫二国各自派使者与楚国断绝了关系。

子玉果然大怒,率军撤围北上攻打晋军。文公听从狐偃的建议,遵守当年与楚王的诺言,让军队后撤九十里,暂时避开楚军锋芒,同时也为了取得有利的地理位置。即成语“退避三舍”的出处。子玉不顾众人意见,执意要追击晋军。 历史上有名的“城濮之战”就此展开。


声名不显的中国第一位“战神”

城濮之战


公元前632年4月,楚国子玉统帅郑、许、陈、蔡四小弟城濮与严阵以待的晋军展开决战。晋下军佐胥臣率所部用虎皮蒙在马身上,首先冲击楚右翼的陈、蔡军,陈、蔡军的战马被虎皮吓得四散逃窜,楚右军溃败。楚子玉、子上见右军溃败,怒火中烧,加强对晋中军和上军的攻势。晋右翼上军狐毛设将、佐二面旗帜,令二旗后退,引诱楚军。晋下军栾枝所部也以车辆曳树枝奔驰而伪装后退。楚子玉以为晋右翼败退,令楚左军追击,所以对陈、蔡及右翼军溃败并未理会。楚左军追击晋上军时,侧翼暴露,晋先轸、郤溱率中军拦腰截击,狐毛、狐偃率上军夹攻楚左军,楚左军溃败。楚子玉见左、右军皆败,遂下令中军停止进攻,得以不败。子玉率残兵退出战场后在回楚途中引咎自尽,城濮之战至此结束,晋国取得大胜。战后,晋文公朝觐天子,会盟诸侯。周天子正式命晋文公为侯伯。晋国终于实现了“取威定霸”的政治、军事目标。城濮之战一改自古以来固定的战争模式,创造了战场机动用兵,集中兵力打击敌人的先例。

要论城濮之战的功劳,实际上正象当时有人说的:“城濮之事,先轸之谋。”

超强的前期策划能力,完美的后期执行能力,旗帜、虎皮、树枝,反间、佯攻、诈败,先轸的战争艺术,在这一战中达到了顶峰,也给后来的孙武等万世兵家无限的启迪和动力。别忘了,在先轸之前,可供借鉴的先验几乎没有。

崤山之战·战神落幕的前因


声名不显的中国第一位“战神”

崤山之战


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去世,晋襄公继位。在晋文公时代和晋国交好的秦国秦穆公压抑颇久的称霸春秋的野心再一次燃烧起来,他没有参加女婿的葬礼,反而派孟明视为大将,西乞术、白乙丙为副将,发兵偷越晋境袭击郑国,却被郑国识破,无奈之下只好顺手灭掉了小蚂蚁滑国。秦国整的动静太大,晋国想不发觉都不行,先轸向晋襄公建议到:“昔吾先君与秦公交,天下莫不闻,诸侯莫不知,今君薨未葬,不吊吾丧,是死吾君而弱吾孤也,请击之。”


声名不显的中国第一位“战神”

秦穆公


晋襄公于是发布命令,紧急动员姜戎的军队,襄公把丧服染成黑色,决计出征。公元前627年四月十三日,乘秦军袭郑归途中不备,率军在崤(今河南陕县东南)的隘道设伏,全歼了三万秦军,俘虏了秦将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崤之战是历史记载中第一场伏击战,从此之后战争基本改变了约期阵列而战的运动会形式,进入了战争艺术时代。


声名不显的中国第一位“战神”

晋襄公


晋襄公的嫡母怀嬴是秦穆公的女儿。她请求将俘获的三名秦将释放回国,让秦国去惩罚、杀死他们,以免两国结怨过深。襄公答应了,随即将三人释放。先轸回朝晋见襄公,问起秦国被俘三将,襄公告诉他已经放了。先轸勃然大怒:将士们不知多少花费力气和生命才擒获的敌军主将,却因为妇人的几句巧言而在转眼间被轻易赦免!像这样毁伤自己的战果,长敌人的志气,晋国要不了多久就会灭亡了!先轸越说越气,头也不回,狠狠啐一口唾沫就离开了朝堂。襄公醒悟了,急忙派人追赶秦将,但为时已晚,秦将已经渡河而去了。

先轸一时盛怒,不顾尊卑而口不择言,又当着襄公的面“不顾而唾”,事后很后悔。然而襄公却没有责怪先轸,甚至还反过来为了释放战俘的事向先轸道歉。先轸越发自责

箕之战·战神最后的归宿

公元前627年,狄人攻打晋国,先轸率兵抗击。八月,晋军在箕(今山西蒲县东北)击败狄军,俘获一名狄军首领,史称“箕之战”。战后,先轸脱下头盔铠甲,冲进狄军中战死,以此讨伐自己冒犯襄公的罪过。狄人将先轸的首级送还给了晋国,其面色如同活人一般。据说,先轸死的时候是站立的姿势,狄人敬畏先轸,就问先轸的尸体,问他是愿意葬在白狄还是晋国,当问到晋国的时候,先轸的尸体才肯倒下。


声名不显的中国第一位“战神”

箕之战


先轸以死明志,这是坚守清白的古人的作风,是他高尚精神的体现。天下无敌的一代战神先轸就这样壮烈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总结他的一生,只有热血二字,成也热血,败也热血,就连自杀,都要让热血洒满疆场,哀哉,壮哉,痛哉,惜哉!先轸死后,其子先且居继任中军将,成为晋国主帅。

先轸一生的成就

先轸一生的军事活动主要是指挥了城濮之战和崤之战两次战役。城濮之战中,先轸帮助犹豫不决的文公下定争霸决心,并用他的谋略为此战铺平道路,最终终于指挥晋军与楚军进行了有名的城濮之战,大败楚军,为晋文公建立霸权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文公去世后,其子继位为襄公,先轸又率军与秦军进行了崤之战,伏击并全歼秦军,俘其三帅,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第一个干净漂亮的歼灭战战例。

先轸善于接受前人经验并加以创新,能够运用多样化谋略,从而丰富了中国古代战略战术,对军事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将外交因素纳入战略范畴,并开了“兵者诡道”的先河。城濮之战前,先轸所采用的外交手段,具有极浓的诡诈性、欺骗性,与传统思想指导下的战争外交迥然不同。先轸所指导的城濮之战,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开创了中国军事史的先河。以“诡道”思想指导战斗,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战术。城濮之战中,先轸运用诡诈和突然两个因素,力争战场上的优势和主动,增大了胜利的概率。他根据战斗编组把它看作三部分,根据其各自的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战术,最终左、右两军被各个击破,最强的中军也成为了弱军、孤军,不得不退。这样的指挥艺术,在先轸之前和同时代,是绝无仅有的。

此外,崤之战虽然不是理论指导下的自觉产物,但对后世歼灭战思想理论的确立,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声名不显的中国第一位“战神”

战神先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