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記敘文素材積累渠道


初中生記敘文素材積累渠道

福建省建甌市東峰中學 李雪玉

在初中,記敘文是最主要的寫作文體,是寫作教學的重心。在寫作教學中,我發現初中生寫記敘文遇到的最大難題,不是把握不住主題(寫作跑題的現象並不多,只需要稍加指導,絕大多數學生不會跑題),也不是文字功底不夠(以初中生的字詞積累量及寫作技巧的掌握程度,是可以達到對應寫作水平的),而是嚴重缺少素材,無事可寫——好多學生反覆用一個素材去硬套不同主題,再好的立意,再好的修辭,也會讓人感覺空洞、虛假——對初中生來說,他們的生活經歷就那麼點,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家庭中度過的,確實沒有多少可以用來表現命題的素材。那麼,初中語文教師如何幫助、引導學生解決記敘文寫作素材不足的問題呢?

一、他山之石

“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我們不能讓學生去背記別人的文章,但確實可以教學生怎樣把別人的經歷、別人的情感內化為自己的體驗。初中生“較真”,他們認為老師說“文章要寫真情實感,要寫真實經歷”,所以就認為必須寫自己經歷過的才是真實的。但是,初中生就那麼點生活閱歷,把寫作素材僅僅侷限於寫自己的經歷、感悟,顯然很快就會出現素材枯竭的情況。其實,能把別人的經歷、他人的情感內化為自己的東西,也是完全可以作為寫作素材的。我們要讓學生認識到,寫別人的經歷,並不是“弄虛作假”——別人的真實,也是真實,只要你認同了,理解了,就是素材。比如,“我聽說”“我知道”“曾經有一位……”等都是素材。建立了這個觀念,學生積累素材將進入一個無限廣闊的空間。

獲取“他山之石”的第一個渠道是閱讀,特別是對大量教材之外書籍的閱讀。我們應鼓勵學生放開手腳去讀書,不管是哪類書籍,只要是自己感興趣的,都可以讀。不僅是小說、記敘文,也可以是知識性的說明文、科普文、歷史傳奇等等。只要讀,視野就不斷地打開,素材就能不斷積累。

第二個渠道是看新聞——我要求學生養成看新聞的習慣,每天抽出半小時時間,通過電視、電腦、手機去看一些新聞時事——而且,我建議他們不要把視線都放在“中央臺”“主流媒體”上看“大”新聞,一些“小”新聞也要去關注一下。比如哪裡有交通違章了、哪裡有人丟東西了、誰誰吵架拌嘴了……這些生活中的眾生百態,對初中生來說,是更合適的素材。

第三個渠道是聽故事——單個學生的生活經歷不夠豐富,可不同學生有著不同的生活環境和經歷,把幾十名學生的經歷集中起來,就是一個了不得的素材庫。有時候,我會圍繞某個主題、話題,讓學生們在課堂上聊一聊,分享自己曾經的經驗或聽說過的事情。這樣,學生把聽來的故事轉化為自己的素材,逐漸也能積累很多。比如,學習魯迅的《社戲》時,我讓學生分組交流,“你參加過、見過哪些民俗活動?比如在姥姥家逛廟會,春節的時候看舞獅、看花燈……”學生們敞開心扉,集中起來,可以瞭解很多民俗民風,增加見聞。

二、自身挖潛

初中生生活經驗少,但並不是說他們完全沒有生活體驗和積累。對於十四五歲的學生,他們也有一定的生活積累了。關鍵是,有些經驗他們不會提煉或者說是熟視無睹,一些本來很精彩的寫作素材,被他們“棄置”在一邊,“守著珠寶要飯吃”。那麼,怎樣指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提煉、歸納寫記敘文的素材呢?

第一個渠道是訓練學生捕捉生活細節——初中生本來體驗生活的機會就不多,且他們的思維、視線還比較“懶”,生活中一些本可以用來作為寫作素材的好材料,被他們忽視了。這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沒有素材積累的意識,看到的東西、經歷過的事物,沒有第一時間意識到是寫作素材,這就存不到腦子裡去;二是他們還沒有掌握提煉素材的技能,也就是明明在眼前擺著,就是不知道怎樣梳理成寫作材料。教師要有意對學生進行訓練。第一個訓練方法是每日一寫法,讓學生每天寫一件事、一個物,不要求他們寫多少字,幾十字也行,上百字也可,就是把當天遇到的人、事和想法寫到紙上。這樣,為了完成任務,他們自然會有意觀察生活、思考生活,提煉成素材。時間長了,他們就會有種潛意識,只要看到事物,就會在腦子裡轉化為文字;第二個訓練方法是觀察力培養,教師不是告訴學生“你們要仔細觀察生活”,而是真正對學生進行現場觀察技能指導。如,把學生帶到操場上,面對一棵樹,讓他們觀察。問他們,“應該怎樣觀察?按什麼順序?你看到了什麼細節?……”學生一邊看,教師在一邊點撥,引著他們的視線按寫作的路徑走。經過這樣的實地訓練,學生逐漸掌握觀察的技能,對生活熟視無睹的問題就能得到改善,可以將很多原來在生活中不注意的細節納入寫作素材。

第二個渠道是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聯想習慣——大多時候,學生見到一些與己無關的事物,就不會往腦子裡裝,本來自己沒多少親歷的機會,遇到社會上發生的一些事件,自己又不感興趣,就錯過了不少積累素材的機會。所以,我經常提醒學生: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事,不妨做一個“好事者”,不參與,但可以“圍觀”。大多時候,我們只是看到了事件的部分情節,那沒關係,可以用聯想假設的方法把情節補充完整——這樣,很多生活中遇到的片段,往往可以成為有趣的寫作素材,而且對培養我們的想象能力也有好處,讓我們在寫作時有能力對素材進行“擴容”。比如,每天早晨上學路上都會看到十幾個老人在跳廣場舞,但今天你路過時,發現只有四五位,而且也沒有跳,而是圍在一起議論著什麼——好了,你一邊往學校走,就一邊補充,“為什麼今天不跳了呢?嗯,可能是有人舉報他們音樂擾民了,可能張大爺的兒子今天要結婚,大多數人去喝喜酒了,剩下這幾位沒有得到通知,正生氣呢……”通過這個觀察加自由聯想的過程,這個生活片段和補充情節就留在腦子裡了。

以上討論了引導初中生借用“他山之石”和挖掘自身生活來積累記敘文寫作素材的幾個渠道。要注意的是,不管是什麼渠道,都需要教師做引導、提煉的工作——就好比滿地的糧食,你得提醒學生有意放到“倉庫”裡才行;不然,散落得到處都是,那就成了“材到用時方恨雜”。比如,學生看了一則因購買車票發生衝突的新聞,我就讓他們進行討論,“對這件事,你是什麼觀點?你對事件中的人物分別有怎樣的評價?能用來寫什麼主題的文章?”經過提煉梳理,這個素材才能真正在寫作時為學生所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