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門有將,得無愧乎,一代名將李如鬆就此隕落!

李如松是明朝著名將領,父親是遼東總兵李成梁,祖上是來自朝鮮的內附民,遼東鐵嶺衛人。李如松的祖先在洪武年間,渡江歸附明朝,歸附後"授總旗",高祖李英,授世鐵嶺指揮僉事。隨著時間的發展,到了李如松父親一帶,因為世襲官職,族親旺盛,成了明清以來鐵嶺著名的大戶。

將門有將,得無愧乎,一代名將李如松就此隕落!

自首輔張居正死後,萬曆朝的"吏治日汙,民生日瘁",從中原到遼東邊疆均陷入動盪之中。遼東局勢更是不穩,自李成梁之後,遼東總兵官的更換非常頻繁,平均每人任期一年左右,先後有楊邵勳、尤繼先、董一元、王保等。

"萬曆二十五年冬,遼東總兵董一元罷,廷推者三,中旨特用如松。言路復交章力爭,帝置不報。如松感帝知,氣益奮。"李如松出任遼東總兵官一事頗費了一番周折,"初,遼東總兵缺,奉旨會推者三,列名者十二人,皆不用。至是有,遼東衝邊多警,李成梁父子久曆本鎮,熟知虜情,李如松年力尚壯,著以原官掛印充遼東地方兼備倭總兵官之旨。"

將門有將,得無愧乎,一代名將李如松就此隕落!

萬曆二十五年(1597)十二月乙丑,"內旨,以李如松鎮守遼東"。李如松感激皇帝的信任和重用,本想大有一番作為,但在就職四個月後的萬曆二十六年(1598)四月四日,蒙古土蠻諸部寇犯遼東,李如松率輕騎追擊。途中遇到埋伏,力戰身亡。"虜寇遼東,總兵李如松遠出搗巢,死之。……撫臣議以李如梅自朝鮮馳還代任",時年五十歲。

將門有將,得無愧乎,一代名將李如松就此隕落!

李如松戰死後,萬曆皇帝給予其優厚的撫卹,"贈遼東陣亡總兵李如松少保寧遠伯,賜諡立祠,加祭塋葬,蔭一子李性忠為遼東鐵嶺衛指揮使,世襲。"特進榮祿大夫,加祭塋葬,諡忠烈,祭十九壇,並將他安葬於順天府宛平縣 (今北京豐臺區趙辛店)。蔭次子李性忠本衛指揮使。世襲 (後升至薊遼總督中軍副將)。李如松殉國後,明朝在遼東缺少了能征慣戰的將領,繼任遼東總兵官的李如梅等都沒能挽救遼東的危局,遼東局勢日益惡化。

綜觀李如松的一生,他為人桀驁不馴,亦有過因驕傲而導致的失敗,多次遭到言官的彈劾。但作為軍人,他少年從軍,智勇雙全,東征西討,屢立戰功,尤其是在平定寧夏叛亂和援朝逐倭戰爭中,作為統帥指揮部隊贏得了勝利,為國家的安定立下了不朽功勳,最後以身殉國,不愧為一代名將。正如《明史》所贊:"將門有將,得無愧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