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只要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敢侵略此國,中國必然會出兵相助

古往今來有著這樣一種說法:“從軍事角度來說,只要有侵略者進軍朝鮮,我國就有“唇亡齒寒”之危。”

清光緒年間,清軍就曾與日本因朝鮮問題展開激戰,最終,清朝海軍殘敗,幾近全軍覆沒,喪失了對朝鮮的宗主權。此外,還不得不將澎湖地區割讓,連同白銀兩億餘兩賠償給日本。由於,朝鮮淪為日本的“保護國”,之後,日本藉機駐軍逐步蠶食朝鮮,更是在其後以朝鮮為根據地開展對我國東北地區的侵略。

自古以來,只要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敢侵略此國,中國必然會出兵相助

自古以來,日本國內各勢力割據不斷,但是,只要日本統一,必會暴露野心染指朝鮮。實際上,歷代日本統治者都有將彈丸島國變成大陸國家的軍事目的,但是,在冷兵器時代日本但凡入侵朝鮮半島,必定會遭到中國的討伐,進而落敗。然而,到了全球工業革命後,由於中國受閉關鎖國等種種因素的鉗制未能趕上工業文明的浪潮,中國根本無法對抗掌握先進熱武器技術的日軍。

回望歷史,明朝萬曆年間就曾爆發過一場“抗日援朝”之戰,雖說,中國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但是,卻付出慘痛的代價。作為朝鮮宗主國的明朝,此時完成張居正改革,國庫充盈,革弊施新,但是張居正病逝後,萬曆帝突然消極怠政,此時朝中大臣黨派林立,鬥爭激烈,但是,其國力並未出現顯著衰退。

自古以來,只要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敢侵略此國,中國必然會出兵相助

當豐臣秀吉結束了日本戰國割據的局面後,重整旗鼓發兵朝鮮,至此,其妄圖染指中原的野心暴露無遺。大明朝廷早已獲知了這一情報,並在第一時間通知了屬國朝鮮,並且,希望對方能夠做好防守日軍的準備。可惜,朝鮮當政的國王李昖淪陷於酒色中無法自拔,根本沒把日本的侵略當回事,甚至,還以自己從未聽說此事敷衍了明朝的警告。

一五九二年初,豐臣秀吉擁軍十八萬,指揮數百艘巨型戰艦在釜山登陸,兵分多路向北進發。史籍記載,豐臣秀吉的部隊在短短几個月時間內就佔據了整個朝鮮,由於,朝鮮長久處於和平,士兵倦怠根本沒有戰鬥力,朝鮮從貴族到士兵在面對日軍時無不望風而逃。朝鮮本國的《宣祖實錄》中十分坦誠的陳述了這場戰爭的實際情況,我們甚至能從隻言片語中感受到了一些自嘲的意思:

“我們朝鮮本來是沒有士兵的國家,雖說,有幾百個像是那麼回事的傢伙,但是,從形貌看來已讓人十分失望。中國將軍譏諷我國士兵說:‘朝鮮士兵手裡拿著柳木棍,就像是羊羔一樣。’”之所以當時中國將軍會以“羊羔”形容朝鮮士兵,可能,多半是因為明朝時期朝鮮軍裝為白色,而懦弱的朝鮮士兵與任人宰割的羔羊無異。

自古以來,只要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敢侵略此國,中國必然會出兵相助

朝鮮士兵不堪一擊,只能指望宗主國中國給予幫助。明朝當時覺得朝鮮作為藩屬國,與中國有“唇亡齒寒”的關係,所以,必須派兵解決朝鮮問題。可是,明朝只是派出史儒帶領三千餘人進駐朝鮮抗擊日軍,最終,這點兵力都不夠日軍塞牙縫的,主將史儒也慘死於日軍之手。戰敗的消息傳回明朝後,滿朝皆驚,誰都沒有料到日本居然傾全國之力侵略朝鮮。

提督李如松在此時被朝廷調往鴨綠江討伐日軍,這次明朝汲取了教訓,派出四萬大軍“抗日援朝”。隨著李如松將士的推進,日軍逐漸被趕出平壤,節節敗退後又退守漢城。這時,李如松的探子回報了一個重要的信息,日軍在龍山儲備了大量軍糧,隨即,李如松選調了一批勇士孤軍深入龍山,放火焚燬了日軍軍糧。

失去軍糧後的日軍士氣盡失,大明朝廷卻在這個當口選擇與日軍談判,而並非一舉殲滅侵略者。狡猾的日本人答應退兵,歸還了朝鮮的王京,龜縮在釜山地區,為後來二次侵略朝鮮留下隱患。經略宋應昌始終以日軍尚在朝鮮境內為由反對撤軍,可惜,明神宗無視了宋應昌的反對,除部分川軍外其餘明軍全部被撤回中原。

自古以來,只要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敢侵略此國,中國必然會出兵相助

五年後的一五九七年正月,日軍捲土重來,發水陸兩軍十四萬侵略朝鮮,明朝只能再次任兵部尚書為總督“抗日援朝”。可惜,這次驅逐日軍並不順利,由於明軍將領猜忌搶功,最終,導致戰機被延誤,蔚山之戰時讓日軍拖延到援軍到來,經略楊鎬大驚之下率軍撤退,在逃亡過程中損失慘重,使明朝折損兩萬將士。

有統計,明朝初次調集四萬兵力赴朝救援,後續不斷增兵,最高至七萬。

次年十月,豐臣秀吉去世,日本侵略者士氣大降,甚至,產生了撤軍回國的想法。這一情報被明軍探知,之後,明朝軍隊藉機水陸兩軍猛攻日寇,終於,將日軍打得節節敗退。後副總兵鄧子龍與朝鮮李舜臣的聯軍率領水軍在釜山南海取得決定性勝利,至此,這場曠日持久的“抗日援朝”之戰終於以明軍“慘勝”告終。日本也元氣大傷,豐臣秀吉集團的勢力被削弱而間接導致德川幕府崛起。

自古以來,只要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敢侵略此國,中國必然會出兵相助

整整七年極其艱苦的戰爭,幾次大規模的著名戰役,明朝軍隊除了取得第一次大戰役平壤戰役的勝利外,在其後幾年,明軍輸得多,贏得少,甚至,多次慘敗、多次大規模潰退。究其原因,只是因為明朝大陸與朝鮮連成一體,派出後續援軍、組織後勤比日本更方便,所以,才沒有丟掉朝鮮!

但是,從長遠來看,萬曆朝鮮之役實際上起到了重新整合東亞各國政治軍事力量的作用,奠定了之後三百年的東亞的和平局面。明朝由於遼鎮精銳損失嚴重,短期內無力進剿後金力量,只能坐視努爾哈赤日益強大,最後,對明朝形成了致命的威脅。

『《萬曆朝鮮戰爭》、《宣祖實錄》、《大明帝國抗日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