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碗“網紅”餛飩,再不吃就下市了


這碗“網紅”餛飩,再不吃就下市了

過去,上海的老吃客們最愛兩樣時鮮:清明前的刀魚和秋風起的大閘蟹。

刀魚最肥嫩的季節,也是薺菜、韭菜、草頭最鮮嫩的時節。拌入這幾樣時蔬的刀魚餛飩,市面上都能見到。

和以前“天價刀魚宴”比,刀魚餛飩的價格還算平易近人。

2020年的三月,刀魚餛飩勾起的,是上海人對時鮮的執念,更是對春暖花開的企盼。

這碗“網紅”餛飩,再不吃就下市了

這兩年

刀魚餛飩成了

春天裡的”網紅“美食

刀魚餛飩在上海點心圈的角色很特別。它作為正餐點心,是近一兩年才流行起來的,價格也不菲,卻迅速火出了圈。

老半齋、光明邨、新鎮江還有松鶴樓這些老店門口,都掛出了大幅海報,力推刀魚餛飩。

在老半齋,傳統的招牌刀魚汁面受限於只能堂吃,今年被刀魚餛飩蓋過了風頭。開春這段時間,刀魚餛飩成了店裡的主力產品。

這碗“網紅”餛飩,再不吃就下市了

老半齋的外賣窗口

刀魚餛飩上市的海報

相當醒目

老半齋的售賣方式很“老派”,論斤賣餛飩餡心,每斤128元,另外送餛飩皮。

也賣包好的生餛飩,一盒12只,賣55元。

“上海吃客講究一個時令,刀魚餛飩雖然是前年開春推出的新品,但人氣很高。”老半齋負責人說,每天的銷量能有300斤。

也有在口感上創新的。新鎮江、光明邨的刀魚餛飩用的是菠菜麵皮,一隻只綠得發亮。

這碗“網紅”餛飩,再不吃就下市了

新鎮江的外賣臺上

刀魚大小餛飩

佔據了C位

新鎮江的餛飩餡心裡,還加入了時令的薺菜。

按照傳統做法,刀魚餛飩的餡心裡添入韭菜最為常見。

“阿拉為啥加薺菜呢?考慮到南京西路這裡除了老居民,多數是商務樓裡的白領,韭菜味道大,不適合上班族。”新鎮江酒家負責人說。

“刀魚餛飩一盒10只,88元,3月份每天好賣出200多盒。”

這碗“網紅”餛飩,再不吃就下市了

新鎮江的

薺菜刀魚餛飩

皮和餡都很有春意

新鎮江是淮揚菜館,開在南京西路許多年,各式刀魚點心是傳統特色,有刀魚滑、刀魚春捲、刀魚小籠……

今年酒家的外賣窗口裡,除了刀魚大餛飩外,還有傳統的刀魚小餛飩。

“往年一到這個季節,南京西路的老居民就會帶小朋友來吃刀魚小餛飩,伊拉講一年就吃這一趟鮮味道。”新鎮江酒家負責人說。

“刀魚一直是長江下游一小塊地區的時令食物,可能其他地方的食客不大理解。”滬上美食家陸悅農說。

“喜歡吃的人覺得鮮美無比,不喜歡的人只吃到腥味。”

“刀魚味道獨特,肉質細膩,可以直接用唇齒抿著吃。”

“上海人對刀魚是有執念的,就像秋風起,要去陽澄湖吃大閘蟹一樣。過去很多上海的老食客會在清明前,專門到江陰嘗刀魚。”

陸悅農自己就曾去過好幾次。

這碗“網紅”餛飩,再不吃就下市了

江陰陶興寶點心店的

刀魚餛飩

/陸悅農 供圖

“當地喝酒也彪悍。開席前,每個人會先吃一小碗春韭刀魚餛飩,墊墊肚子。過去刀魚餛飩不能算一道正規的主食,只作為宴席上的前菜點心。”

上海另一位美食家老波頭認為,今年刀魚餛飩的風行,和去年起長江刀魚禁捕有一定關係。

按照魚肉的質地分,江刀的肉質最細嫩,其次才是湖刀和海刀。“前些年江刀賣到了天價,在宴席上,整條的刀魚變得尤為珍貴。”老波頭說。

現在市面上不再有江刀,只能用湖刀和海刀作為食材,對食客的吸引力難免下降。

不過,如果把湖刀或海刀加工為餛飩,刀魚肉質的細嫩程度這一要素,立馬就被弱化了。

這碗“網紅”餛飩,再不吃就下市了

把湖刀或海刀

加工為餛飩

可謂是揚長避短

刀魚入餡心後,裹在餛飩皮裡就著高湯吃,一咬開,魚鮮味就在嘴裡爆開。

“刀魚肉質雖細膩,但刺太多,對食客來說並不友好。假如做成刀魚餛飩,則以一種十分友好的方式呈現,老少咸宜。”

在淮揚、蘇州傳統小吃的名單裡,都有刀魚餛飩在列。老波頭覺得,刀魚餛飩的流行,跟人們對美食的理解在變化有關。

“近幾年人們更重視食材的本味,這也是江蘇菜的特色,以後應該會有更多傳統小吃迴歸。”

魚刺軟、魚肉鮮,這是明前刀魚的魅力所在。食客惦記這一口刀魚的鮮美嫩,而刀魚餛飩還是可以解解饞的。

拌入了些許肥膘的刀魚肉,包入薄薄的、半透明的餛飩皮裡,咬一口,說“眉毛落脫”肯定誇張了,但鮮美滋味不虛。

這碗“網紅”餛飩,再不吃就下市了

刀魚入餡

包裹在餛飩皮裡

自有一種鮮美

在豫園商城,松鶴樓開春售賣的時令點心中,刀魚餛飩做了三種口味——魚肉餡、刀魚韭菜餡和刀魚金花菜(草頭)餡,一盒18只,賣98元。

“這個季節的韭菜溫和,吃口鮮嫩,搭配刀魚餡心再適合不過了。”松鶴樓的國家級高級烹調師傅周煜說,豫園店每天能賣出4000多隻刀魚餛飩。

“刀魚餡心的加工過程必須用傳統的手工藝,如果用攪拌機碾碎魚肉,高轉速的機器會讓魚肉產生高溫,導致蛋白質凝固,鮮味就出不來了。”

周煜介紹,製作時,先手工拆骨,再將魚肉和肥膘放在菜板上,用刀背把肉剁成茸。“這樣能較好地保留肉的膠質。”

“餛飩皮是特製的,十斤面裡要加入一斤雞蛋,加強了吃口的順滑和彈性,缺點就是顏色看起來有一點深,不夠白。”

“另外搭配餛飩的高湯是用雞鴨大骨熬製的,紫菜、蛋皮也是必不可少的小料。”

上海作家孔明珠認為,刀魚韭菜餛飩更適合像煎餃一樣,用生煎的方式烹製。

這碗“網紅”餛飩,再不吃就下市了

刀魚餛飩生煎著吃

別有一番風味

/孔明珠供圖

“刀魚裡面的豬板油類似於肉皮凍,在油鍋裡一煎,可以迅速把餡心裡的鮮味鎖住。”

“這樣一來,魚肉的腥氣淡了,模樣也分明,不會攤得東倒西歪。”

孔明珠家裡的刀魚韭菜餛飩,是江陰的大廚專門寄過來的。

“除了刀魚餡心和餛飩皮外,大廚還配了一盒韭菜末,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添加,鮮嫩的韭菜入餡,別有風味。”

這碗“網紅”餛飩,再不吃就下市了

刀魚餛飩在油鍋裡生煎

鎖住了餡心的鮮味

/孔明珠 供圖

在上海傳統小吃裡,比刀魚餛飩要悠久很多的點心,是老半齋的一碗刀魚汁面。

今年老半齋的刀魚汁面是3月3日開賣的。

堂吃恢復後,為了這碗刀魚汁面,每天中午收銀臺前又排起了隊,店裡“呼哧呼哧”的吃麵聲也重新響起來。

這碗“網紅”餛飩,再不吃就下市了

老半齋的刀魚汁面

可以說

揚名已久

“刀魚餛飩有很多年輕人喜歡吃,但點刀魚面的,還是老客人多。”老半齋負責人說。

“上海人吃麵講究湯要好,刀魚汁面的關鍵就在湯裡。”

“你是見不到魚肉的,但廚師要花幾個小時炒魚鬆,炒透後熬進湯裡,所有的滋味都在這口湯裡。”

“湯是用老母雞、豬蹄等食材熬出來的,麵條本身就吸收了鮮濃的湯汁,再把濃稠的刀魚汁澆在面上,這和淮揚的特色煨面如出一轍。”

這碗“網紅”餛飩,再不吃就下市了

刀魚汁面

看不見魚肉

所有滋味都在湯裡

刀魚汁面上市後,食客朱建春每天中午都準時出現在店裡,像上班打卡那樣,從週一吃到週五。

“我住浦東,每天開車來吃。從(上世紀)80年代吃到現在,店經理都吃成了兄弟。”

80年代,老半齋開在漢口路浙江中路,餚肉、乾絲、千層糕和刀魚汁面都是店裡的特色點心。

“我記得當年堂口比現在大,客人大多是上了年紀的上海本地人。”朱建春說。

“我每天來店裡吃早午飯,一壺茶、一碗麵,再配一份乾絲或者一個蘿蔔絲餅,篤悠悠吃了幾十年。”

這碗“網紅”餛飩,再不吃就下市了

在老半齋

許多老客人

一吃就是幾十年

每次朱建春在桌邊坐下,就有其他客人走過來打招呼,像三十多年前那樣,叫他一聲“小朱”。

他們和朱建春一樣,都是店裡幾十年的老客,幾個人吃好面、對坐閒談幾句,是店裡每天的常態。

近年老半齋的刀魚汁面名氣越來越響,對這碗“見湯不見魚”的面,年輕一代在網上有不少花式吐槽。

但朱建春的看法很不同:“這才是上海的老味道,這裡我比較吃得慣。”

這份“吃得慣”的傲嬌,在那些幾十年吃這一碗麵的老客人之間,大概是心照不宣的默契。

這碗“網紅”餛飩,再不吃就下市了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