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存款荒”來臨?儲蓄率“斷崖”下降,老百姓為啥不存錢?

一直以來,勤儉節約,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很多人熱衷存錢。將錢存在銀行,被視為最安全的理財方式,國人愛存錢,導致我國的儲蓄率也一直居高不下,領先於其他國家,然而,這些年,卻屢傳“儲蓄率現“斷崖式”下跌”的話題,事實到底如何呢?

銀行“存款荒”來臨?儲蓄率“斷崖”下降,老百姓為啥不存錢?

儲蓄率指個人可支配收入總額中儲蓄所佔的百分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佈數據顯示,中國的國民儲蓄率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一直居世界前列,90年代初居民儲蓄佔國民生產總值的35%以上,到2005年中國儲蓄率更是高達51%。

而全球平均儲蓄率僅為19.7%。2009年我國居民儲蓄餘額已經突破了18萬億元,儲蓄率在全世界排名第一,人均儲蓄超過1萬元。2013年9月,我國居民儲蓄連續3個月突破43萬億元,人均儲蓄超過3萬元,為全球儲蓄金額最多的國家。

然而,在2018年,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在2018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我國一直是全世界儲蓄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但從2010年以來,我國居民儲蓄率持續下降。從2010年的16%下降到2017年的7.7%,增速降至歷史的最低值。

的確,近年來我國儲蓄率與歷史峰值相比有所下降。目前,存款仍然是銀行的主要資金來源,當儲蓄率下降了,銀行也“缺錢”了,國人不存錢,導致銀行也“沒錢”週轉,壓力激增。

銀行“存款荒”來臨?儲蓄率“斷崖”下降,老百姓為啥不存錢?

這將對銀行盈利能力形成挑戰,意味著銀行“存款荒”問題將愈發明顯。中國銀保監會數據顯示,商業銀行存貸比已從2015年1月的65.09%上升至2018年4季度的74.34%,這一定程度上印證存款支持貸款進一步增長所面臨的壓力。

儲蓄率的下滑,老百姓為啥不存錢?有人認為是中國人“囊中羞澀”,沒錢可存,其實老百姓的錢都流向了這裡。首先是買車買房,當下,人們的生活好了,手中的錢也變多了,於是開始買車、買房,而房價的上漲,讓買房成本也增加了,從而很多人的錢都“壓”在了房子上。

其次,多元化的理財方式,在互聯網時代之下,人們更願意接受新鮮事物,理財方式也更加多樣化了。之前,人們手中有了錢,只能存在銀行,而現在可以選擇投資,或者是將錢放在一些互聯網理財平臺上,從而導致銀行出現“存款荒”。

最後,就是消費市場了,現代人更加樂於享受,也產生了高消費,甚至是超前消費,吃喝玩樂,樣樣都要花錢,從而導致花的錢越來越多,也就不想存錢了,甚至是沒錢可存了,所以現在才流行“月光族”、“負翁”等詞。

銀行“存款荒”來臨?儲蓄率“斷崖”下降,老百姓為啥不存錢?

我國居民儲蓄率降低,其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是經濟向前發展的一種必然現象。同時,無論與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相比,我國儲蓄率仍然較高,並持續位於世界前列,總體增速也並未出現斷崖式下跌。對此,你有哪些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