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五書話:當“熊貓”遇上“貓熊”

啟五書話:當“熊貓”遇上“貓熊”


09/1/30當“熊貓”遇上“貓熊”

“熊貓”在寶島臺灣被叫做“貓熊”,這與普通話“熱鬧”在閩南話被說成是“鬧熱”表面上有點相似,但實際上另有道道,按馬英九的說法,“貓熊”更科學,因為這個胖乎乎的東東是“熊家”而非“貓科”。而熊貓的故鄉的人們一定認為“熊貓”早已經約定俗成,說起來可是那麼地順溜,那麼地自然而然。

有讀者kulangsu認為,“按照傳統漢語的主要文法特徵是‘大名冠小名’,即主名詞位於修飾詞前。此一文法特徵在歷代詩文,現代方言和歷代文獻中均大量保留。例如:熊貓(似貓的熊), 蠶蟻(形似蟻的蠶), 臉蛋(像蛋一樣圓的臉), 蝸牛(像牛吃草的蝸),蝦米(像米粒大的蝦),腦瓜(像瓜一樣圓的頭腦),輪渡(用以過渡的輪船),林海(如海洋般的森林),韭黃(黃色的韭菜)等”。

但我總覺得現代漢語更通行的習慣似乎是“形”在前,“本”在後,如“狼狗”、“馬蜂”、“牛人”、“象鼻蚌”等等,象形的“狼”、“馬”、“牛”、“象鼻”等均往前站,而身為本質的“狗”、“蜂”、“人”和“蚌”則屈居後方,特別是“熊貓”或“貓熊”的一位本家兄弟乃通稱“狗熊”而非“熊狗”,就因為它是一頭像狗的熊!

日前北京中新社駐臺灣的記者陳立宇和路梅寫的《臺灣中華郵政將發行大熊貓團團、圓圓郵票》的消息中,“熊貓”狹路相逢,一頭遇上了“貓熊”,結果相安無事,和平共存。那消息原文如下:“臺灣中華郵政公司宣佈,將在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正式公開亮相的當天,也就是農曆春節前後,發行‘可愛動物郵票─大貓熊’郵票和郵折,包含全組郵票、小型張樣張和原圖明信片的郵折限量二萬五千套,每套新臺幣一百八十元。

“中華郵政公司還表示,大熊貓郵票二枚,將各發行一百萬枚,團團獨照的郵票面值新臺幣五元,為平信郵資;圓圓獨照郵票面值九元,並將作為臺灣寄往中國大陸信函的基本郵資。小型張是團團圓圓合照,面值為二十五元掛號郵資。

“中華郵政傍晚同時公佈了大熊貓郵票的樣張,中華郵政公司總經理胡雪雲表示,照片系經過合法授權,無償取得。 ”

“中新社”代表中國官方,對臺措詞向來極為嚴謹和謹慎,以上文字有兩個值得注意的變動,一是引號內外有別,“熊貓”和“貓熊”並行不悖,體現了對兩岸語詞差異的尊重。如果在以往,常常是以間接引語表述,一概“熊貓”了之。當“熊貓”遇上“貓熊”,正如我早早預言的那樣,許多兩岸用語的差異,非但不會造成什麼誤解,還反倒平添交流的語趣。

二是對臺灣的“中華郵政”的表述已經從引號中脫穎而出,進入常態。“中新社”和“新華社”以往對臺灣各個行政部門的名稱一概打引號,如“行政院”、“交通部”等,也包括“中華郵政”,含有“不承認”的高度疑似,而臺灣的“中華郵政”在經過了陳水扁當局改名“臺灣郵政”的風波之後,又回到了原來的“中華郵政”。可見現在珍惜“中華郵政”這個金字招牌的已經不僅僅是兩岸的郵迷了,失去的,才知道它的寶貴!

三是深感“團團”“圓圓”的取名充滿了中國人的政治智慧,無論你怎麼顛倒,“團團”還是“團團”,“圓圓”也還是“圓圓”,決不會又鬧出一個諸如“圓團”一類的字序歧義。

臺灣的中華郵政發行“團團”和“圓圓”的郵票,這對兩岸郵迷乃至整個華人世界,都是一個和暖而和諧的福音,以上郵票新聞後面也許隱含著兩岸關係更大的利好消息。更重要的是在本文我想通過“熊貓”和“貓熊”的差異進行一次純學術的探討,進行一場心平氣和的爭論,把政治上的歧見晾在一邊,學術就是學術,憑什麼讓政治進來胡攪蠻纏呢?!政治一旦靠邊站了,問題就變得非常的簡單,反之,就是最讓國人生厭的“折騰”了!我們常常把“兩岸一家”掛在嘴上,那麼此刻就無妨把“貓熊”與“熊貓”的語詞探討作為一場家庭飯桌上的談笑風生吧!

不過我想當國人過了100年或1000年再回望關於兩岸所有的爭執,會不會都倍感那一切不過都是一場可笑而可嘆的文字遊戲呢?

啟五書話:當“熊貓”遇上“貓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