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在輔導機構跟家長說,語文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成長期需要兩年。你怎麼看?

齊跡語文


語文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的確不錯,但是成長期是兩年我看未必靠譜。不過你在輔導機構說的話,也是可以理解的。

首先,輔導機構的老師上課必須要故作權威性,否則學生和家長是不怎麼認同的。

那麼權威的來源往往是一些故弄玄虛的數字和結論,比如你說的語文成長期概念,而且還給了這個成長期一個時間:2年,通過這一系列的概率和數據,來達到鎮住學生和家長的目的。

其次,語文學習的確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

漢語雖然是我們的母語,但語文學習不等同於口口相傳,而是語文的內在素養提升,包括閱讀,賞析,寫作等能力的發展。這些能力的發展需要有大量的閱讀和老師的指導,這個量的積累是需要依靠時間來完成的,快速學習是完成不了大語文學習任務的。

另外,語文學習的關鍵時期在什麼時候?在這裡我們不談你的成長期概念,只說學生學習語文的關鍵時間是什麼時候。

根據很多心理學家的研究,13歲之前的小學階段是關鍵時期,因為13歲之前是人記憶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需要抓住小學階段的學習任務輕的優勢,要大量積累,為語文後續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最後,語文學習需要關注哪些內容?

我經常和配班的語文老師交流,他告訴我現在孩子的語文學習要求和過去完全不一樣,必須要轉變思路,不然是很難適應未來的升學考試。必須要重點發力的三個方面包括:

  • 閱讀能力培養,進行大量閱讀。

  • 寫作能力培養,強化寫作訓練。

  • 文言文能力培養,死記硬背不可少。

總的來說,對你的話我表示部分認同,但語文的學習的重要性我們必須要有共識,雖然我是英語老師,但我一直認為語文的地位在升學考試體系中應該要高於英語,這是國民內在素質修養的根基所在。

大家認為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更多關於基礎教育問題,歡迎關注我哦

美蛙英語


我是一名語言教師,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經常對學生說,語文的學習是一個吃中藥的過程,效果雖然好,但是見效慢,關鍵過程是苦的。而且語文的學習非常零碎,今天吃這個方子的藥,明天吃那個方子的藥,很少有不苦的。不堅持吃藥,語文差這個病就治不好。要想治好,必須長期吃藥,還必須忍受吃藥的痛苦。

所以說,語文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只有長期積累,才能形成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實現質變。沒有量的積累,無法轉化為能力。

當然了,每個人的學習能力不一樣。有的吃了藥,容易消化,效果就好一些。而有的吃了藥,有排斥反應,效果自然要慢一些。

學習語文,還有一個特殊的現象,就是學生一個月不學語文,不見得學生的語文有明顯的下降。但是,學生一個月不學習數學、英語,那下降的程度可想而知。關鍵是語文的進境慢。

除了積累之外,還需要個人的悟性。比如說,有的人把唐詩三百首都會背了,但是,他就是不會寫詩。不會寫,光會背,有什麼用,說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枕史潤智


不贊成你的說法。。。我女兒高中語文班裡中等水平,其它科都在前面,尤其英語,於是高考前三個月,她每天中午攻閱讀理解,晚上作文素材。。。結果高考語文史無前例的好,英語則很差。。。這說明臨陣磨槍,不快也光。。。英語則說明,三天不練手生。。。。


蟈蟈秀


以我的個人經驗來看,我覺得語文和數理化,應該是“天賦”的問題,所謂的長期積累和培養的過程,事實上,對任何人和任何學科來說,都是一樣的。

以前,我在高考時,是數理化很好,語文英語一般,但是,學校保送我上的大學是中文專業,當時我們還小,覺得中文都是不會讀書的人才去讀的專業,我就自己考。但是,到了後來學專業的時候,我是學的會計,而走向工作崗位之後,突然發現自己的中文能力“人品大爆發”,寫作,比如單位年終總結,比如後來自己做企業管理體系,作一些作業規範,企業內部主要的研發和各個管理流程,我總是“各種創意”頻出不窮——總是以各種文本,各種圖形,以及各種適合各種人群能夠看懂,能夠理解的方式,獲得了大家的喜歡和歡迎(而不是多數企業管理文件那種抗拒)

後來,我和以前同學在一起聊天的時候說到這點,大家都會非常驚奇。也非常感嘆。

從我自身的感受來看,一個人的所謂“天賦”,是一種“隱性”的,和“隱藏”的,真正在高中或者中小學校學習過程中,作為“孩子”,自身是認識不到的,和“無意識”的,我們自己,也經歷過孩童時期,和“無意識”時期。而只能是“填鴨式教育”和“應試教育”。完全不會知道未來,什麼才適合自己,以及自己未來真相擅長什麼。

反過來說,作為教育,我認為,都是“長期積累”和基礎積累的問題,無論語文,還是數理化,如果你的基礎不行,到了高中高考,乃至於以後大學,都會出現學習困難和壓力。都需要自己課外去補自己的不足。

而真正作為應試教育中的高考,需要多少時間去積累?從我們自己的經歷來看,似乎也不多,或許不需要“兩年”,而在於自己“頓悟”,我們自己,和其他同學,都有過這個體驗,就是“你自己想學了”,“你自己知道怕了”或者“你自己有自己的目標”以後,所有的不足,都會被自己補上,都會被客服,想衝刺的人,就多數能夠考上好的大學,而不想的人,怎麼補,都沒用——前提是你本身就是一箇中等以上資質的人,那種爛泥扶不上牆的人,不在討論範圍內。

有一個故事,我也曾經說給我的同學,希望他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可以用上(我孩子讀大學了,他的孩子才高一):

就是一個北大的人,他兒子,學習很差,而這個北大的人,想了各種辦法,都沒有解決問題。有一次,他的北大研究生同學中,有一個搞教育的,於是就向他的同學請教,他的同學給了他一個最簡單的,卻是教育中最高境界的方法——興趣,是引導人生,就有效的方法。

回去之後,他沒有繼續給孩子各種施壓,而是冷靜地想,他兒子從小的成長和經歷,其中,回憶起孩子還在三五歲的時候,就能認出所有品牌汽車的商超,一輛車,開過去,他小孩就知道什麼車。於是,他試圖引導已經高一的孩子,去了解汽車,學習國內外汽車最新的信息——即使會影響學業,也不例外,結果,他的孩子從這個過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於是,開始從高二下學期“衝刺”——根本不需要父母怎麼催促,自己都是拼命抓緊時間,抓緊學習的同時補漏。後來真的考上了北大汽車專業。

這個案例再次告訴我們,學習,不分早晚,不分努力,只在於“天賦”和“自己想要”,其他,都不是問題的核心!


屠龍刀fei0598


作為沒上過學前班結果一年級語文就80分的人來聊聊怎麼逆襲。起先拼音學不好不要慌畢竟我現在前鼻音後鼻音也分不清楚。從一年級到四年級我的表現讓語文老師非常討厭我(想當年我還是個小女孩)。

四年級開始我逆襲了呀……首先別人不行的作文我是信手拈來啊,我就是範文範文就是我。秘訣就是看一本類型廣的作文書就那麼一本我用了一個小學。我看書有點快雖然記憶力不好但會抓重點記。當遇到同類型作文就把重點拉出來擴寫那文章不就是自己的啦。到了初中看了本高級點的作文書,記了點古今中外的名人例子作文60分至少是42以上。如果我字好看點估計就48以上了。在語文裡字好看真的很拉分,相信我老師沒時間看你那麼多密密麻麻的字。

別人都說語文是沒有模版答題的,但我認為現在的語文考試就是模版答題。閱讀理解簡直就是浪費我們對語文的理解和熱愛。

雖然我記憶力不好但古詩詞和文言文我記住的必定是我理解和欣賞的。凡是死記硬背的現在忘光了。記得住的都是精華啊。

講到這發現學習語文原來真的靠積累和中國文化的認知還有自身的多愁善感啊[捂臉]


坐等秋天收果實


積累和天賦都很重要。我曾經就是嚴重偏科的那種。理科一塌糊塗。唯獨語文,再晦澀的古文,再繞口的古詩,在我這都不是問題,木蘭辭通篇讀了兩次就背誦下來了,並且至今還會背。寫作文,從來都是一等文,整體成績並不是很好,卻當了五年的語文課代表。


春花秋月何時了hsl


語文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成長期需要兩年,你怎麼看?

說這話的老師,一般剛剛工作不長時間,尚沒有摸清語文的門道,對於語文教學一知半解。這種老師最典型的特徵就是隨意給課程評價,藉此忽悠門外漢,其實自己就是門外漢。就像我剛剛開始教語文的時候,我也這樣認為,不斷地給家長強調:語文“皮厚”,必須特別注意平時的積累,平時就不能放鬆。

那個時候雖然教語文,自己卻特別相信這樣言論,面對語文的時候,感覺無從下嘴,於是深挖語文的內涵,把語文生活化掛在嘴邊,無限擴展語文的外延,彷彿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打好語文的基礎,才能真正為孩子奠基,才能讓孩子考出一個好成績。

我完全被一些所謂的語文教育專家忽悠了,每天想的不是怎樣讓孩子寫好每課的生字,背熟課文,而是想著怎樣為孩子一生奠基。

為了給孩子打下良好的語文功底,我星期六星期天加班,免費帶著同學們閱讀,寫作。付出了巨大的勞動。

有一個老教師悄悄地告訴我:語文要首先掌握好每節課的生字詞,每個“語文園地”所涉及的知識點。這是出題者出題的依據。

我對此不屑一顧,我認為語文根本就沒有那麼簡單,語文是長期積累的過程,功底厚了,自然就考出好成績了。其他的都是不值一提的雕蟲小技。

很不幸,我每次考試我的成績都不是很好,縱然是我花費了所有的休息時間來研究語文,仍然沒有考出一個理想的成績,我班最好的成績就是平行班的中游。

我對於語文考試的感悟是在一次不經意的考試中,臨近起碼考試了,我一向是很少進行檢測的,有規定平時嚴禁考試,嚴禁給孩子排名。一學期只考一次試,那就是期末考試。年終考試快到了,我那一次竟然讓學生做了兩套題,這兩套題,我全批全改,針對孩子出現的問題,對某些同學特別的指點。

結果那一次考試,出乎所有人的預料,我班的成績竟然考了全年級的第一。這一變化,讓我徹底醒悟,不管是任何的檢測,凡是考試,都有一定的技能。凡是考試,都是有章可循的。

於是那種大海撈針,誤打誤碰的所謂的大語文的教學觀念對我有所改變,當然給孩子打好基礎是一個方面,但讓孩子學會考試,擁有強大的考試技能也是一個方面。於是每次考完試,我都會翻閱整個年級所有學生的語文試卷,看一看,學生丟分主要在什麼地方,那個地方掌握的不牢固,那些地方是孩子易錯的地方,然後有針對性地在以後的教學中加以改正,加以強調。不用再費原來那麼大的力氣,我的語文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那種認為語文是長期積累的學科,成長期至少兩年的論調,我認為是不準確的,長期的積累確實是非常有必要,但是成長期兩年這個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根據。語文所考的內容確實五花八門,但萬變不離其宗,他所考的知識點還是教材。絕大部分還是書上的內容,那種認為準備語文就是“大海撈針”,猶如無頭蒼蠅一般亂撞的語文備考模式,不僅僅說明老師沒有弄清楚語文考試的真諦,對於學生也是一種傷害。對於家長則是一種不服責任的忽悠!

多讀書,多寫,學好課本,適當做題,學會舉一反三。努力提高自己的應試能力。這是應付考試不二的法則。對於語文同樣適用!


語文在線


我學得兩年都算短的了:具體時間要根據孩子的年齡段來分析!

小學階段的孩子,海量閱讀是根本。但到了三四年級以後,應該在海量閱讀的基礎上加上閱讀技巧和閱讀方法的訓練,同時做好積累工作:背誦、朗讀、讀書筆記等等。這樣才能保證孩子在小學高年級段語文成績不下滑。

到了初中階段的孩子,語文積累要向精細化方向發展:課文分析、修辭運用等都要得心運手,才能向更高的階段發展。

高中階段如果基礎不紮實,想要單純通過補課來提高語文成績基礎不可能了!那些短時間內語文成績飛速提高的孩子,要麼本身有海量的閱讀為基礎,要麼有良好的語文素養!離開積累談語文成績的提高基本是句空話!



樾人歌兮


看到這個題目,我彷彿看到了這位輔導機構老師的無奈,他是想用他的方法告訴家長,語文想要出成績,真的是需要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不是通過短暫的時間培訓一天兩天就可以看出成果來的。不像別的科目補課,隔一段時間成績就立馬上去了。讓家長不要那麼心急,不要為唯成績論化,他前半句說了是一句大實話。

昨天,我的一位朋友辦了一個早教機構,請我去做了一場關於親子閱讀的分享,這是針對0到6歲孩子的親子閱讀會,來的都是一些年輕的父母,有不少父母是上班請假過來的,我明顯感覺到他們對孩子的教育尤其是閱讀方面特別的重視,他們也特別認同對孩子的閱讀來說啊,甚至包括語文來說,學習要過程,陪伴要堅持,長久才能看到效果。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孩家長在孩子還剛剛出生才幾個月,他們就願意來聽這麼一堂課。

某著名的教育機構,在過去的很多年,一直專注於奧數的教育,沒有開設語文課,因為他們確實意識到語文教學和輔導很難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做這項工作有點吃力不討好的感覺。

這位老師說的啊,長期需要兩年時間,其實我認為兩年時間也完全不夠,按照現在的大語文概念來說,孩子從上學之前到他整個上學階段,都應該處於學習和積累的過程。作為輔導機構的老師之所以說成長期需要兩年時間,除了要告訴家長不要心急之外,他可能也是覺得很無奈,總不能跟家長說要需要好多年,一直都要這樣堅持,那些心急的家長說不定就覺得不能堅持要放棄了,那麼這對於機構來說,將是生源的損失,所以她用了一個緩兵之計,只說出了前半句的實話,家長們可以把他的前半句聽來,然後回去照做,後半句也就聽聽吧,不要太當回事,你以為語文積累了兩年就足夠後面用了,那就誤解了這個意思了,這遠遠不夠。


蘇小妮


家長根本就理解不了你所說的長期積累是個什麼玩意兒的。面對“長期積累”這四個字,絕大多數的家長都是一臉茫然,長期是多長?積累到底積累個啥?識字量?拼音?課外書?即便許許多多的一線語文老師,你讓他說說怎麼長期積累他也說不出來個一二三。

語文這倆字啥意思?語言和文學?語言和文章?語言和文化?哪個是最標準的解釋呢?說不清!

我堅持語文是關於語言和文化的學科。所以語文代表著口語,書面語,以及口語和書面語在現代的使用和在古代的流變。至於文化,範圍就更寬泛,幾千年的文史哲,飲食,地理,科學,民族,吃,穿,住,行……任誰也不可能在短時間裡積累起來的。

所以,學好語文容易嗎?太難了!

但是,考好語文卻是十分簡單。

多音字,多義詞,形近字,反義詞,近義詞,易錯字,這都是有數的。

病句類型是有數的。

成語是有數的。

古代漢語的實詞和虛詞,考點也是有限的。

正確使用漢語普通話,這也不難。

古詩詞默寫是有限的。

古詩詞鑑賞是有套路的。

文言文的句讀,多讀點古文就有語感了,加上標誌性的字詞也能搞定。

文言文翻譯考的是實打實的實詞虛詞,但也是有套路可循的。

閱讀理解翻來覆去翻不出記敘文,說名文和議論文這三個文體。

那麼這三個文體各自的考點是有數的。

即便主觀題也是有設問和答題的套路的。

作文說難很難說不難也不難。

寫之前先破題,領會命題人的關注點。如果水平差,就用有限的語言去重複說明這個關注點。這樣就不跑題,還點題了,基本就及格了。所謂文采最簡單的就是修辭手法,比喻會吧?擬人會吧?反問和設問會吧?引用會吧?想辦法用上。

一百二十分基本沒問題啦。再想靠高分,那就慢慢積累吧,上下五千年,文史哲為主,關注所有發生過和存在過的人和事。語文就學好了,一百四十分以上也是絕對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