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子如杀子”什么叫惯?家长这3种溺爱行为,不改正会害了孩子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也许答案就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很多家长都很难找到一条正确的路,的确,每个孩子是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性格,我们没有办法去复制其他人的做法,但是天底下所有的家长都有一个底线,那就是孩子千万不能惯。

“惯子如杀子”什么叫惯?家长这3种溺爱行为,不改正会害了孩子

我国有一句老话叫做“惯子如杀子”,但家长们还不太相信,毕竟,大多数的家庭都有一个孩子,父母真的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如果家长一味的娇惯孩子,不仅对他的人生道路上有影响,还会导致孩子变成一个白眼狼!

“惯子如杀子”什么叫惯?家长这3种溺爱行为,不改正会害了孩子

父母这3种“行为”,暗示太过溺爱孩子,不及时改正反而会害了娃!

1、家长轻易满足了孩子的心愿

现在每个家庭的条件都好了起来,孩子无论是吃的还是玩的什么都是最好的,家长害怕苦了自己的孩子,特别是每当孩子提出要求,家长都会第一时间去满足,长大之后,孩子要多少零花钱,家长就会给多少甚至更多。

长期生活在这种家庭中的孩子,欲望会变得越来越大,家长随随便便的满足孩子的需求,这会让孩子不懂得珍惜,更不懂得通过努力才能有收获的道理,等到孩子未来就会变成一个花钱大手大脚的人,没有一点吃苦精神,每天都盼望着天上能掉馅饼。

“惯子如杀子”什么叫惯?家长这3种溺爱行为,不改正会害了孩子

2、家长总当面袒护孩子

有的时候爸爸教训孩子,妈妈总会袒护说:“孩子还小,你管这么严干什么”,有的是家长管家孩子,长辈就会出来救急:“等到孩子长大了就好了。”

孩子长期生活在这种袒护下,慢慢会变得越来越过分,不仅不会改正自己的错误,反而会变本加厉,因为孩子之后,无论自己做什么,都有“保护伞”护着自己,长期下去,不仅会造成孩子性格扭曲,有时孩子会造成家庭不和睦。

家长庇护得了孩子一时,庇护不了孩子一世。孩子和家长都应该在这个问题上摆正位置、调整心态。锻炼孩子独立意识和敢于接受生活挑战的勇气。

“惯子如杀子”什么叫惯?家长这3种溺爱行为,不改正会害了孩子

3、给孩子特殊待遇

现在很多的家庭都是几辈人都围绕着孩子转圈,这导致孩子在家中的地位高于了一切,什么事情永远都是孩子放在第一位,慢慢将自己的孩子养成了“小公主”或者是“小皇帝”。

孩子头几年家中溺爱还好,但等到孩子明白事理家长就要让孩子学会独立,被从小溺爱长大的孩子,会变得自私、没规矩、缺乏同情心,这种性格养成反而会害了孩子,将来步入社会当中难免会处处碰壁。

“惯子如杀子”什么叫惯?家长这3种溺爱行为,不改正会害了孩子

那怎么做,才不会娇惯孩子呢?

1、适当让孩子吃一些苦

从小就好吃懒做、不爱劳动的人,长大进入社会,能吃得了苦、努力奋斗的几率有多大呢?

日本人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的赋予,其余的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劳动的苦,孩子迟早得吃。

“惯子如杀子”什么叫惯?家长这3种溺爱行为,不改正会害了孩子

2、培养孩子好性格

怎么培养孩子好性格,这是很多家长关注的问题。虽然我们很多家长也能很好地教育孩 子,但是那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养育方式。我们现在压力比改革开放前大很多,大多数的家长都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对此,我们可以借助早教书籍,来帮孩子养成好习惯,家长也省心。

推荐一:《宝宝好品格培养经典童话》

一套10册,这一套故事在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的基础上有又添加了日本,意大利,美国等国家世界级大师代表作。

“惯子如杀子”什么叫惯?家长这3种溺爱行为,不改正会害了孩子

通过温馨又生动地故事来告诉孩子10个好品格,爱心、乐观、友情、自信、分享、勇气、机智、亲情、诚实、善良。

“惯子如杀子”什么叫惯?家长这3种溺爱行为,不改正会害了孩子

↓↓↓↓↓点击图片购买

宝宝好品格培养经典童话(套装共10册) 亲子经典睡前故事

推荐二:《德国幼儿自我管理图画书》

一套书共12册,12个成长主题,帮助2-5岁孩子孩子养成自理懂事的好习惯,塑造健全的人格。通过小浣熊一家四口的生活,用榜样的力量来引导孩子。

让孩子富有爱心、更有勇气,敢独自睡觉,不抗拒洗澡、知道医生不可怕,会让自己很健康等。不用“硬碰硬”的对抗,也能让宝宝乖乖听话。

“惯子如杀子”什么叫惯?家长这3种溺爱行为,不改正会害了孩子

↓↓↓↓点击图片购买

德国幼儿自我管理图画书(套装12册)儿童绘本故事宝宝情绪早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