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家全國性資產管理公司來了!不良資產處置行業持續擴容


第五家全國性資產管理公司來了!不良資產處置行業持續擴容

時隔20多年, 第五家全國性資產管理公司(AMC)正式來了。

日前,銀保監會官網發文,同意建投中信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建投中信”)轉型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並更名為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銀河資產”)的批覆。

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兼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肖遠企對此表示,第五家AMC與其他資產管理公司的監管政策是一樣的,沒有特殊安排。

第五家全國性AMC

據接近銀河資產的人士表示,公司昨日下午獲得批文。這一進度快於此前的預期,此前預計可能在今年第二季度獲得批文。

建投中信(銀河資產之前公司名)的成立可追溯至2005年,中信證券與中國建銀投資對華夏證券進行重組,共同出資籌建中信建投和建投中信。相較於現已是知名券商的中信建投,建投中信顯然低調很多。

成立信息顯示,建投中信的註冊資本為19億元。其中,中信證券出資5.7億元,持股30%;中國建銀投資出資13.3億元,持股70%。成立後,將受讓華夏證券現有的非證券類資產,以資產管理公司的標準進行經營。

2005年9月30日,建投中信正式成立。2015年5月7日,中央匯金將所持建投中信股權委託給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銀河金控”)進行管理。

從銀河金控官方介紹來看,建投中信定位為銀河金控金融資產管理和資產處置平臺。自2018年開始,市場就有傳言稱,建投中信或將成為第五家全國性AMC。

2019年12月31日,銀河金控官網發佈了銀河金控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梅的2020年新年賀詞,其中提到,2019年銀河金控成功獲得股東增資,建投中信轉型為全國性第五家AMC順利推進。


第五家全國性資產管理公司來了!不良資產處置行業持續擴容


建投中信(現銀河資產)股權架構圖圖

天眼查信息顯示,目前建投中信由中央匯金持股70%,中信證券持股30%;註冊資本19億元。公司持有四家企業股權,控股華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外,還持有北大醫藥、寧滬高速和上海環境三家A股上市公司股票,不過持股比例均不足1%。

另四家全國性AMC分別為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均成立於1999年,目的為接受四大行不良資產。

牽頭成立百億元民營科創紓困基金

建投中信今年以來不斷髮力。

今年2月,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民營企業尤其是科創民營企業帶來的衝擊,建投中信與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金控旗下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三方在北京共同簽署了《銀河北金控海國科創紓困基金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合作設立目標規模為100億元的民營科創企業紓困基金。

銀河金控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梅此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基金主要選取海淀區、北京市及其它區域具有核心技術優勢和科技創新實力,面臨暫時經營困境的科創類公司進行紓困。在行業覆蓋上,主要包括5G、雲計算、區塊鏈、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金融與科技、文化與科技、消費與科技深度融合的新產業。

不良資產處置面臨機遇

組建AMC來管理和處置銀行的不良資產是國際上的通行做法。全國AMC作為不良資產一級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和二級市場的供給者,佔據了整個市場的大部分份額。

銀保監會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2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餘額3.3萬億元,不良貸款率2.08%,較上月上升0.05個百分點。

畢馬威認為,隨著銀行不良貸款批量轉讓更市場化,四大和省級AMC越來越積極參與一級市場的交易。同時,不良資產的交易價格也隨著市場的內部供求、監管政策和市場競爭而發生較為波動的變化。

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指出,對地方資產管理公司開展因疫情受困企業的不良資產收購業務,加強優惠融資支持。

金融監管研究院資深研究員楊瑾表示,此次疫情對於中小企業造成的損失,也包括由於延期履約或無法正常履約而支付的違約金、賠償金,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金融機構貸款違約。不良資產行業可以運用自身的專業能力,通過不良資產收購、債務重組、債權融資、權益類投資等方式化解不良資產,支持中小企業渡過難關。

外資入場加劇行業競爭

不良資產處置行業主體正在持續擴容。

就在一個月前,據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官網消息稱,2月17日,全球知名投資管理公司橡樹資本(Oaktree Capital)的全資子公司—Oaktree(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北京完成工商註冊,註冊資本542萬美元。橡樹資本在中國不良資產投資領域較為活躍,投資總額已超65億美元。

今年1月,相關部門發文表示允許美國金融服務提供者從省轄範圍牌照開始申請資產管理公司牌照,使其可直接從中資銀行收購不良貸款。由此,美國金融服務機構走上了在中國開展不良資產業務的獨立牌照之路。憑藉牌照,外方可以直接從銀行批量購買不良資產。

有不良資產行業研究員認為,外資將發揮“鯰魚效應”,推動不良資產經營主體不斷拓展服務對象並完善服務手段。行業環境的變化競爭越發激烈,客觀上將促進不良資產經營專業化、服務客戶多元化。除了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的問題企業,不良資產經營機構還要向暫時性陷入財務困境但仍有發展前景的一般企業,甚至成長、成熟型的“優質”企業提供多元化服務。

亦有分析人士表示,中國境內AMC歡迎更多的內資企業和外資機構參與並建立一個更市場化的合作關係。外資機構期待通過更廣泛的境內合作加強對中國不良資產投資的瞭解和投資後的管理安排。同時,境內的金融機構和AMC也可以藉助外資機構的資金渠道、專業經驗和全球客戶網絡等加快市場化的發展和回收最大化的願景,實現互惠共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