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说青岛】一座海洋大学,原址曾建有两座清代兵营。

昨天,我们说了海洋大学鱼山校区历史之悠久,可以追溯到清末建置,没有看到的朋友可以点击【谷子说青岛】在青岛如果你想找一个地方,饱览德租、日占、民国建筑精粹,我想非“海大”莫属。在其原址之上曾建有两座清代兵营,一座校园筑基在两座清代兵营遗址之上,这样的情况在国内是不是首例谷子不敢说,但起码是很少见的。

在介绍完嵩武中营后,我们今天介绍另一座兵营——广武炮营(德占后改为Artillerie Lager炮营),顾名思义,这是一座炮兵营,根据记载该营配属野战炮兵约200人,配属70毫米口径克虏伯野炮16门(章高元曾电报李秉恒,声称所配属14门大炮均被德军截留,数量略有差异)。

现代读者更关心的可能是这两座兵营在现在的具体位置,谷子用不太专业的绘图方式,给大家做了一张位置比较图,希望能在直观上有个概念。

【谷子说青岛】一座海洋大学,原址曾建有两座清代兵营。

广武炮营的整体方位与尺寸与嵩武中营基本相似,朝向均为坐东朝西,面向青岛湾,两座兵营的方位比较图。

【谷子说青岛】一座海洋大学,原址曾建有两座清代兵营。

两座营房的布局也是极为相似的,我们可以看看他们的比较图,只有在左右跨院的位置布局上略有差异,这两座营房的平面布局,可以为我们研究清末兵营建筑提供重要的依据,这其中深度的研究空间还很大,这种专业的问题我们就不在此展开了。

【谷子说青岛】一座海洋大学,原址曾建有两座清代兵营。

让我们来看看曾经的炮营,炮营所留下的照片是最多的。谷子猜想因为其位置距离衙门最近,因此也是德人军官经常光顾的地方,而且驻军为当时的德军主力。因此炮营和东营的影像资料最为丰富,相比而言其他几座兵营的资料就要少很多。

丰富的资料,为我们展现兵营当年的状况及变迁提供了坚持的依据。我们先看一张全景。

【谷子说青岛】一座海洋大学,原址曾建有两座清代兵营。

接下来是一组营门的变化,最早的营门应是悬挂中式的营旗,中式的旗杆上多有刁斗,德人占领后拆了原旗杆,换上了他们的旗杆,悬挂海军的军旗。此后黏土墙也被拆除,换成的木质栅栏。还有就是炮营的营门上,没有标注正式的营名,只是笼统写上“营门”,这样的做法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谷子说青岛】一座海洋大学,原址曾建有两座清代兵营。

因为炮营和东营的建筑极为相似,也让很多历史爱好者分不太清,在此做个对比图,主要展示的点就是“中堂”建筑的入口。

【谷子说青岛】一座海洋大学,原址曾建有两座清代兵营。

正如开头所说,一座大学旧址上就有两座清代兵营,而且位置相对清晰,史实凿凿,提请海大校方,在两座遗址的合适场地,建立两座清代兵营遗址纪念碑,不用很大,让学生不仅仅看到俾斯麦兵营的标识,更可以看到中国的“嵩武中营”、“广武炮营”的历史,对于我们自己的认知又提升了一步。你感觉怎么样,欢迎在留言区写下你的意见和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