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之煮,你应当是合格的家常菜制作者,背后的原因让人深思

厨艺服务生活,美食温暖人心。关注家庭饮食,讲透食材原理,示范烹饪技法。畅谈家常菜话题,请关注食聊先生。

在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中,女星陈乔恩曾说:“我做的东西连狗都不吃,不知道哪里会出错。有时候请朋友到家里吃饭,订外卖觉得不够诚意,就想着自己做点,却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陈乔恩在事业上无疑是成功的,观众缘也很好,但是40岁了仍然未婚,粉丝们为此操碎了心。有时候我在想,如果她有一手好厨艺,是不是就会在生活上给自己加点分,就会早一点嫁出去呢?

前几年我一直在想:很多年轻人婚前不怎么做饭,结婚生子后,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直到自己及同龄人大多成家以后,这个问题才有了答案。第一种情况:老人带孩子兼做饭,比较适合孩子已经较大,能够自主玩耍或者已经上学的家庭;第二种情况:孩子还很小,老人时时刻刻都要盯着,最多只能抽空给自己和孩子做饭,难以负责全家人的饮食。于是,夫妻二人谁下班早谁做饭;第三种情况:妻子全职在家,带孩子兼做饭。有没有丈夫全职在家的?肯定是有的,但是很少见。

作为一家之煮,你应当是合格的家常菜制作者,背后的原因让人深思

老人在家做饭

不管“一家之”是谁,都应当是合格的家常菜制作者。你可以想象,如果是老人做一家子的饭,孩子们下班后,面对颜色暗淡、口味一般的饭菜,他们是什么感受。首先,他们知道老人既要带娃又要做饭,已经够辛苦了,应当予以体谅;其次,自己上了一天班也很辛苦,若能吃到可口的饭菜,多少能够起到一定的慰劳作用。所以这中间就有矛盾,谁也不敢保证理解和包容能够延续到什么时候。

你可以想象,若是全职主妇在家带娃、做家务,丈夫忙了一天,回到家连口称心的饭菜都吃不上,他多多少少有些不悦。妻子也不容易,家务繁杂、孩子淘气,基本上闲不下来。我们常说“理解和体谅”,但是,不理解、不体谅的事情时有发生。丈夫埋怨妻子“你不用上班,家里的事情都做不好”、“我上了一天班,回到家连一口像样的饭都吃不上”。妻子也很委屈:“你以为我什么都不干吗,我每天都累死了,要不换你试试?”

作为一家之煮,你应当是合格的家常菜制作者,背后的原因让人深思

年轻人在家做饭

家庭生活中,围绕着“吃不好”,会产生各种问题。也因为“吃得好”,会延伸出幸福和快乐。

我们再想象一下完全不同的场景:下班回到家,面对扑面而来的饭香,所有的疲惫全部烟消云散。你会觉得所有的拼搏都是为了让家人过得更好,都是值得的。外面的山珍海味再好,心里最舍不得的还是家里的那口热乎饭。这样的家,你会珍惜和保护,永远不忍心离开和伤害。你在外面冲锋陷阵、杀伐决断,家人默默地在后方给你送温暖,即便是每一道菜都用心对待。

有人说,这么一来,吃饭的人是开心了,做饭的人岂不是需要付出更多?这个观点不对。同样的食材,做出美味佳肴抑或黑暗料理,你的付出和投入几乎是等同的,包括时间。你觉得一道菜要做得好吃,就要多费精力,只能证明你厨艺不佳或者不熟练。

作为一家之煮,你应当是合格的家常菜制作者,背后的原因让人深思

吃出幸福,其乐融融

希望与大家一起,通过“吃”,让生活更有滋味。正在看这篇文章的朋友们,你是“一家之煮”吗?看似平淡的一天天,围绕家庭饮食,你有什么感触?期待与各位的交流。我是食聊先生,一个务实的家常菜制作达人。如果你觉得我的内容有价值,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