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橋遺夢》:一段至死不渝的曠世愛戀,對當下生活帶來的思考

我終於明白我為什麼要攝影。攝影之於我的意義,是使我越來越走向你……我只說這一次,我以前從未說過,因為這樣確定的事情一生中只有一次"

《廊橋遺夢》:一段至死不渝的曠世愛戀,對當下生活帶來的思考

廊橋遺夢 劇照

《廊橋遺夢》於1995年在美國上映,是根據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同名小說而改編的一部電影,由好萊塢實力女星梅姨,梅麗爾·斯特里普搭檔好萊塢傳奇男星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在眉眼之間盡是戲的兩位老戲骨的精彩演繹下,一段曠世愛戀躍然浮現。

故事很簡單,沒有離奇複雜的劇情,影片更多的是蘊含真摯又無奈的情感讓人唏噓,隨著劇情進展,不禁淚流滿面。

電影講的是梅姨飾演的中年家庭婦女弗朗西斯卡,在日復一日的家務和瑣碎的生活中,漸漸被磨的失去了激情,結婚多年,與丈夫溝通越來越少,兩個十六七歲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媽媽在他們看來更像是保姆,弗朗西斯卡常感到內心孤獨。

《廊橋遺夢》:一段至死不渝的曠世愛戀,對當下生活帶來的思考

在老公和孩子外出參加活動的四天裡,她遇到了前來小鎮拍攝羅斯曼橋,在自己家附近迷路的《國家地理》的一位攝影師落羅伯特,細心,幽默,精神契合的攝影師,讓女主重新感受到了昔日的戀愛感,四天的接觸,倆人心生情愫,彼此愛慕,這段至死不渝的愛情,成為了彼此餘生的信仰。

羅伯特希望女主弗朗西斯卡跟他走,在愛情和家庭責任面前,弗朗西斯卡痛苦掙扎,最終選擇家庭,養育兒女照顧家庭的弗朗西斯卡,在丈夫去世三年後,收到了羅伯特委託律師寄給她的遺物並委託弗朗西斯卡將他的骨灰撒在倆人相識的羅斯曼橋下。

弗朗西斯卡追隨所愛之人的腳步,去世前給兒女留下遺囑,將自己火葬,同樣將骨灰撒在羅斯曼橋,這段至死不渝的愛戀於此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廊橋遺夢》:一段至死不渝的曠世愛戀,對當下生活帶來的思考

弗朗西斯卡與羅伯特

影片以對比的方式講述了在愛情與親情交織下艱難抉擇的複雜心理,濃烈的愛與隱忍的剋制下,錯過與堅守,放手與成全。傳遞的更多的是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人生苦短珍惜當下時光,珍愛身邊人。經典總能經受時間的考驗,本文將從敘事方式、愛情與親情,責任與堅守來講述這部好萊塢經典影片。

一、電影採用倒敘的線性敘事結構,倒敘與插敘結合,通過兄妹倆閱書信帶來的回憶與現實交叉,將一段不為人知又熾熱的愛戀娓娓道來,故事首尾呼應,將觀眾心中的疑雲慢慢解開,帶給人除了唏噓還有對當下生活的思考

1、 影片採用倒敘的手法來推進故事進展

影片開始,母親過世後,一對兄妹趕回家中,在律師的見證下,查看母親的遺囑。面對母親要求火葬並將骨灰撒在羅斯曼橋下的荒誕遺囑,兄妹倆震驚無比,看到母親留下的書信和日記,母親心底的秘密一點點的被掀起並浮出水面。

故事在兄妹倆所讀的母親留下的信件中慢慢展開,一個叫羅伯特的男人寫給母親的信,表達無盡的思念讓兄妹倆錯愕不已,得知羅伯特已經去世,律師在信中轉述羅伯特的遺囑,希望將骨灰撒在羅斯曼橋。

為何母親要和這個叫羅伯特的男人有著同樣的心願,希望將骨灰撒在羅曼斯橋下?影片在這裡埋下了伏筆,讓我們意識到,這個故事圍繞這座橋展開,正如電影的名字——廊橋遺夢。

《廊橋遺夢》:一段至死不渝的曠世愛戀,對當下生活帶來的思考

兄妹倆讀母親留下的書信

2、電影在倒敘中適當運用插敘,以兄妹的情緒變動作為情節推動的暗線,由最初的震驚,憤怒到沉默,再到理解母親,豐富了故事情節,牽動觀眾心緒,也為影片真正宣揚的啟示意義做了鋪墊。

在多年前的夏天,丈夫和孩子離開家參加活動的四天時間,女主弗朗西斯卡難得在日復一日的家務中逃脫出來,終於可以喘口氣,享受自己的閒暇時光。有了空閒時間的弗朗西斯卡面對迷路的攝影師,為了更好的給這個異鄉人指明橋的具體位置,她坐上攝影師的車,帶他去羅斯曼橋。隨著聊天和接觸的深入,一個幽默風趣,細心又有才情的攝像師羅伯特站在了弗朗西斯卡面前。

攝影師的出現,給她一潭死水般的生活注入了陽光,沉寂許久的心,突然變得鮮活起來。

隨著故事的推進,同樣愛好藍調音樂,同樣喜歡葉芝詩歌的倆人有聊不完的話題,羅伯特講述自己周遊各地的見聞,弗朗西斯卡被逗的捧腹大笑並伴隨著不自主的跳腳動作,那是一種久違的開心,隨著聊天的深入倆人心中暗生情愫,於此同時,在讀信的弗朗西斯卡的兒女的憤怒和不滿情緒溢於屏幕,正如觀眾對弗朗西斯卡"背叛"家庭的情緒表達。

《廊橋遺夢》:一段至死不渝的曠世愛戀,對當下生活帶來的思考

二、 愛情背後的親情:父母愛子女總是很容易的,子女是不是也很容易愛父母,會不會因為父母管教不當而煩他們?

1、母親愛情故事的進展與子女情緒的對照中,一方面將母親內心的情愫慢慢鋪展開來,照顧家庭,缺乏關愛,缺少溝通和理解的心在被點燃後的迸發的激情,為故事的開展進行了鋪墊,一方面伴隨兄妹倆態度轉變的過程,靜下來去感受母親,理解母親,併為故事的啟示意義埋下了伏筆,讓影片最後更具感染力。

《廊橋遺夢》:一段至死不渝的曠世愛戀,對當下生活帶來的思考

母親由意大利遠嫁到美國小鎮,大家平和善良,人們相處和睦,但內心是落寞的,"這裡沒有我的少女時代",為了照顧家庭放棄自己熱愛的教師工作,在日復一日的家庭主婦生活中,內心向往浪漫情調弗朗西斯卡內心逐漸枯萎。

攝影師羅伯特的出現點燃了弗朗西斯卡,不同年輕人的衝動愛戀,中年人的心動同樣讓人不能自已,他們彼此遇到了真正的愛情。可是在家庭和道義面前,幾經痛苦掙扎的弗朗西斯卡,最終放棄愛情,迴歸了家庭。

母親想到青春期的孩子,會因為自己的離去受到怎樣的打擊,想到這個家隨著自己的離開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她矛盾,痛苦又糾結。

《廊橋遺夢》:一段至死不渝的曠世愛戀,對當下生活帶來的思考

2、子女的情緒與書信背後的故事進展成為對比,過去與現在同存,製造懸念,講述母親隱藏心底多年的愛情故事背後孤獨的內心,渲染氛圍的同時,將母親面對愛情與責任的艱難抉擇和痛苦糾結表現的淋漓盡致。

讀著母親寫給自己的信,想到母親為家操勞一生,給予自己無私的愛,兄妹倆眼含淚光,,而作為子女卻不交接母親的心,對母親的思念,愧疚和自責之心,一時湧上心頭。

丈夫努力工作,踏實,是個好父親,但不是好老公,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的小世界,不會跟母親溝通太多,哪怕是成年後,也是疏於溝通,就像女兒說的那樣,"並不瞭解母親的想法,畢竟我們每週才溝通一次"

《廊橋遺夢》:一段至死不渝的曠世愛戀,對當下生活帶來的思考

影片中多次出現收音機的鏡頭,第一次是在做早飯時,弗朗西斯卡放了喜歡的藍調音樂,不過幾秒,就被走到廚房的女兒習慣性的調成自己喜歡的音樂頻道,那一刻,弗朗西斯卡的苦笑中有一絲無奈;

第二次是在跟羅伯特外出,帶他去尋橋的時候,羅伯特喜歡的藍調音樂臺,弗朗西斯卡能很快說出來,倆人有著共同的愛好和品位,為互生情愫增加幾分基礎;

第三次是弗朗西斯卡在雨中與羅伯特告別的場景,掙扎,痛苦中的弗朗西斯卡淚流滿面,最終隨著羅伯特的車拐彎不見,她知道,他們永遠錯過了,萬般不捨和心痛不已卻又迫於無奈,複雜難過的心情讓她大哭不已同時又要極力剋制。

情緒波動起伏終於引起了丈夫的注意,並未追問過多,只是打開了汽車的收音機,播放音樂試圖遮蓋尷尬,緩和氣氛。那一刻女主的失望和煩躁反映出倆人並不在"同一頻道"。

《廊橋遺夢》:一段至死不渝的曠世愛戀,對當下生活帶來的思考

"如若相愛,便攜手到老,如若錯過,便護他安好"真正的愛是放手和成全,而不是佔有。

雨中的告別,是影片的高潮片段,雨中站立的羅伯特定定的望著車裡淚水朦朧的弗朗西斯卡,眼神的期盼和難過讓人動容,羅伯特尊重弗朗西斯卡的決定,理解她的痛苦和無奈,倆人雨中相望,痛苦情緒中擠出來的那一絲微笑,道出了相愛卻不能在一起的無奈。

不能像年輕時那般不管不顧,為了自己的愛情可以拋開一切,中年人的愛情,隱忍剋制又讓人莫名心疼,觀眾的情緒深陷情節之中,隨著弗朗西斯卡哭到難以自拔。

《廊橋遺夢》:一段至死不渝的曠世愛戀,對當下生活帶來的思考

雨中的告別,是倆人最後一次見面,有的時候對於分別而言,一轉身就是一生。

很多人說,年輕人看不懂這部電影,時隔多年再次觀看,在故事的進展中,發現自己早已淚流滿面。

三、影片情感主旨的背後,反映的是愛情與責任,成全與放手,更是是對當下生活的思考

我把生命(責任)獻給家人,把所剩的(愛情)交給羅伯特。

你們今生要做令自己開心的事,人生多美好。

珍惜當下,我的孩子

——弗朗西斯卡

兄妹倆都已成家,但是婚姻都存在各種問題,母親完全可以將自己的故事塵封帶走,可是,"年齡越大,顧慮越少",她愛孩子們,告訴了子女自己的愛情故事,希望帶給他們對當下生活的思考,對伴侶的關愛和及時溝通,對家人的愛護。

最終,兄妹倆理解了母親的良苦用心,兒子不再討厭妻子的愛貪便宜不懂人情,回家擁抱了深愛自己的妻子,一味抱怨老公準備離婚的女兒也拿起電話,與老公靜心溝通。

《廊橋遺夢》:一段至死不渝的曠世愛戀,對當下生活帶來的思考

弗朗西斯卡與羅伯特將這段愛戀深埋心底,這份愛已然成為了生命中的信仰,讓她在枯燥的農場生活中堅持,給往後餘生注入了堅定的信念。羅伯特此生再無戀情,他們將對彼此無時無刻的思念深埋心底,因為有愛陪伴,並不孤獨。

弗朗西斯卡收到羅伯特遺物後,將陪伴羅伯特多年的腕環戴在手上,就像倆人在隔空擁抱。那一刻,我是羨慕弗朗西斯卡的,她的愛是值得的,是永恆的,靈魂契合的兩個人,相愛不能相守,在去世後終於可以自由相擁。

《廊橋遺夢》:一段至死不渝的曠世愛戀,對當下生活帶來的思考

影片最後,兄妹倆人遵循母親遺囑將骨灰撒在羅斯曼橋的時候,為這段至死不渝的曠世愛戀劃上一個完整的句號。

電影畫面唯美,情感真摯,蕩氣迴腸又無奈的愛情故事讓人唏噓不已,作為好萊塢經典影片,不管時隔多久看起,總會有不同的感悟,而經典總能禁住時間考驗,它散發無盡的魅力,帶你去體會人生,感悟當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