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廊橋遺夢》:面對女神,夢遺或遺夢,在於情感是否豐富

《廊橋遺夢》:面對女神,夢遺或遺夢,在於情感是否豐富

《廊橋遺夢》,口耳相傳的經典,一直沒看。曾經一直將之與《魂斷藍橋》相混淆。這次得睹真容,是因為拜讀了周實先生疫中看片的一組大作。周先生把《廊橋遺夢》和《陽光燦爛的日子》合在一起談的。他那篇大作題目叫作《美麗的老虎》。

是的,美麗的老虎,讓人一看就能想起這兩部影片的女主人公。《陽光燦爛的日子》,我是知道的。我不知道的是,《廊橋遺夢》與之前後腳上映,都在1995年。啊,這個故事原來離我這樣近。我模模糊糊的印象中,它應該是和《魂斷藍橋》一樣古典和久遠。

呵,原來它是我所生活的時代的作品,而且導演兼主演是硬漢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一個硬漢導演了一部讓天下婦女充滿遐想的影片。你說,這找誰說理去。而且伊斯特伍德主演片中主人公羅伯特·金凱,電影上映那年,老伊斯特伍德已經65歲了。片中的女主人公弗蘭西斯卡是梅麗爾·斯特里普飾演。梅姨比老伊斯特伍德小19歲。片中的弗蘭西斯卡,兒女十六七歲,丈夫勤懇忠厚,家庭穩定,有自家的農場--一個除了忙家務之外,無憂無慮的家庭主婦。一個四十多歲的家庭主婦,因為一次偶然邂逅愛上了一個大她近二十歲的老男人,是有點匪夷所思。

這樣一個家庭主婦,她怎麼可能在丈夫帶兒女去參加農畜展覽賽的四天之內,愛上一個過路的老攝影師;更為要命的是,這份永藏於心底的愛情成為她以後人生的支撐。是的,怎麼可能?

影片以水到渠成的自然與優雅,讓我們見識了種種不可能。它讓我們非常明確地感受到:弗蘭西斯卡是如何愛上羅伯特的。羅伯特作為一個攝影師,他著迷於這個世界的美。他可以因為一個小城鎮的美麗,而臨時下火車去那兒呆上兩天。哪怕那個叫作巴利的小鎮,他沒有一個朋友--不為別的,只為欣賞和感受這個世界的美--而且,心無掛礙。他完全陶醉和沉浸於世界各地的美景。

與美相對應的,是他的真:追逐著自己的攝影迷夢,離婚,孤身一人在外面飄,但他不認為這是流浪;他覺得這是一種幸福,因為世界上有許多種幸福,而沒有一個公式說幸福一定要建立在家庭之上。他給弗蘭西斯卡講他的種種奇遇,講他無奈之下,竟然和猩猩定婚;講他在非洲看到的萬物安祥的伊甸園般大地初開的模樣。

是的,羅伯特的活法是對正常社會倫理和道德的挑戰,但他遵從自己的內心。就是這份對自己的真誠,點燃了弗蘭西斯卡飛蛾撲火般的愛情。她也有少女時代的夢想,而當一個女人結婚生子之後,那曾經的夢想只能靠邊站了。羅伯特率性的活法,於弗蘭西斯卡而言,是未能實現的自我。

到此,我們彷彿能看到一個理性結論,那麼支撐這一結論的宿命基因,許多人可能忽視了。羅伯特之所以能活得率性灑脫,首先在於他是一個情感豐富的人。還記得他載著弗蘭西斯卡去找廊橋時說的話麼,他說這個地方的味道很特別,土壤裡有一種生機勃勃的味道。他的感觸很敏銳。作為一個藝術家,他要去表現美、擁抱美,首先要感受和發現美。

面對這樣一個始終與夢想同行的人,弗蘭西斯卡發現自己結婚生子後,安定的生活將自己的夢想摁了暫停鍵。所以,當這樣一個人真誠和她聊天談心之後,她身不由己地對其產生愛慕與嚮往。“那些曾經的夢想,雖然沒有實現,但畢竟我們曾擁有過。”對她說出這種話的人,無疑讓她看到了某種讓夢想死灰復燃的可能。因為他們都是有過夢的人。他們都能體會到“遠方的夜晚和古老的夜晚”的詩意。

靠詩歌打開愛情,燃燒人世間的夢想,這是給形而下的性愛插上遐想翅膀的不二途徑。所以,詩歌是愛情永恆的催情劑,兩顆俗世之魂在葉芝的詩歌裡相遇,他們找到了讓靈魂振翅欲飛的可能。

一個早已對生活低眉順眼的人,看到了另一個曾經對生活桀傲不馴的人仍然活得優雅自在。在相互展示內心自我的過程中,她不由得被他牽著走。她慢慢感到,在他面前,她不是一個妻子、母親,她只是她自己。他彷彿是另一個她未曾抵達的自我。她在他眼中看到了自己。就像《呼嘯山莊》的主人公所說的那樣,他比她更像她自己。所以,她感覺找到了一份可以支撐一生的愛情,一生只有一次的愛情。於是,對她而言,四天等於一生。

然而,這也許只是一個男性視角中,對女性之於愛情的理解。弗蘭西斯卡要愛上羅伯特,影片故事似乎已經給出了許多理由。但是,羅伯特是如何愛上弗蘭西斯卡的呢?她身上哪一點,讓他確定他們倆的愛情是一生只有一次的?是她的漂亮,還是他送她鮮花時、她開玩笑說“有毒”的率真,抑或是兩個陌生人真心話大冒險後發現原來你也在這裡的驚喜,還是因為葉芝的緣故他看到她靈魂的模樣……似乎都有一點,但與男主的展現相較,都太虛了。

還有一點,影片中弗蘭西斯卡的兒女看母親的日記時,提到最多的一個詞:性愛。而性愛部分,可能也是本片引進時刪節最多的。(當然,就我國國情來講,影片中許多露點鏡頭,在當年確實會讓許多有夢少年夢遺的。)那麼,此間是否有羅伯特確定今生至愛的答案,我只能遐想了。

如果有,也不奇怪。男人的眼光和感受,畢竟是和女人不一樣的。影片中有個細微的小片段,很耐人尋味:弗蘭西斯卡帶羅伯特去廊橋時遇到一隻狗農場的惡狗,弗蘭西斯卡說那是條黃狗,羅伯特看到後說那是條白狗,而白天的影像中那確實是條白狗。晚上的時候,弗蘭西斯卡去廊橋上給羅伯特貼邀請,她的車前卻跑著一條大黃狗--當然,那可能是她自家的狗;可是,她應該是愛狗之人,似乎沒有自己開車,讓狗狂跑的道理。

這個橋段,不知有何隱喻:也許是說男人和女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樣的,他們於愛情的理解也不盡相同吧。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將羅伯特對弗蘭西斯卡產生愛情的原因拍得潦草一些,也未嘗不可吧。

不管如何,在女神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就將其當成一個鮮花般的人生之夢吧。謹此“遺夢”,獻於為家庭或夢想奮鬥的女人們。

《廊橋遺夢》:面對女神,夢遺或遺夢,在於情感是否豐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