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手機屏幕已是潮流,三星壟斷超八成本土廠商如何突圍?

與非網 3 月 16 日訊,根據市場研究公司 IHS Markit 發佈的數據,在 2019 年第四季度,三星以 81.2%的市場佔有率奪得全球智能手機OLED面板的寶座,LG Display 首次突破兩位數,達 10.8%,國內廠商京東方自 2019 年第二季度起連降兩季,第四季度佔比為 1.6%;維信諾則由第三季度的 1.4%升至 4.1%。

OLED 手機屏幕已是潮流

在 OLED 智能手機屏幕領域,幾乎是韓系面板廠的天下,三星又是絕對的霸主。實際上,早在 2000 年,三星就已成立 OLED 項目組,到 2003 年升級成 OLED 事業部;2005 年,三星建設 4.5 代專用生產線,直到 2007 年才實現了量產。

全球有過 20 家左右的面板企業研究過 OLED,但是最終因為 OLED 面板成本高,壽命短而被迫放棄,三星一家在堅持。2007 年 10 月,三星 OLED 屏幕量產,三星把量產的 OLED 屏幕用在自家的 Galaxy 系列手機上,開始因為 OLED 屏幕壽命短,容易燒屏,市場反饋並不好。2010 年,三星解決了 OLED 的眾多問題,隨著 Galaxy 系列手機的出貨量增長,三星的 OLED 屏幕開始走上了正軌。隨著 2017 年蘋果推出十週年高端手機 iPhoneX,採用了三星的 OLED 屏,此後蘋果在高端系列手機開始了 OLED 化。

據悉,此塊由三星提供的屏幕售價高達 70 美元,價格基本上以往 iPhone 使用的 LCD 屏幕價格的兩倍。國內本土手機廠商,OPPO 和 Vivo 最早堅定使用 OLED,在其主力機型 R 系列、X 系列上,早已用上了 OLED 屏幕。華為旗艦手機 Mate Pro 以及 P30 Pro 也使用了 OLED 屏幕,小米從 2018 年的米 8 開始,在數字旗艦手機上全部都是 OLED 屏幕。

毫無疑問,OLED 由於其高對比、高色域、高響應速度的顯像優勢,以及超薄、低功耗、柔性等得天獨厚的優勢,已被業內視作未來屏幕的發展方向。據 CINNO Research 國內手機銷量數據顯示,2019 年國內市場 OLED 智能手機約 1.4 億部,其中 OPPO 的 OLED 智能手機銷量約為 4050 萬部,市場份額 29.6%,位居第一。

以華為、OPPO、Vivo 和小米為首的國內手機廠商在其中端手機產品中採用了 OLED 面板,這也將為 OLED 手機屏需求增長找到了原因。

OLED手机屏幕已是潮流,三星垄断超八成本土厂商如何突围?

韓國廠商壟斷,中國本土廠商如何突圍?

隨著蘋果將 LGC 扶植為 iphone OLED 面板的新供應商後,三星的高度壟斷地位被打破。根據 IHS Market 數據,得益於蘋果的訂單,2019 年第四季度,LGD 智能手機 OLED 屏全球市場佔有率突破 10%,達到 10.8%,此外三星的市場份額仍高達 81.2%,兩者合計市場份額高達 92%。IHS Market 預計,到 2023 年,全球手機 OLED 屏幕出貨總量將增加到 8.25 億偏,一方面是高潛力市場,一方面是高度壟斷,在中小尺寸 OLED 面板的賽道上,中國面板廠商如何突圍。

2017 年底京東方第一條中小尺寸 OLED 面板生產線投產成功,並在 2018 年第四季度開始為華為 Mate20 Pro 供應 OLED 面板。此後,京東方在第一條中小尺寸 OLED 面板生產線投產後即開啟擴張之路,又陸續開建三條中小尺寸 OLED 面板生產線,預計到 2021 年將陸續投產,有分析稱京東方將成為國內最大的中小尺寸 OLED 面板生產企業。

京東方已經成功打入華為旗艦機的供應鏈,更有消息稱,其將在 2021 年為 iPhone 供應 OLED 屏幕。此外,為小米提供 OLED 屏幕的維信諾擁有三條 AMOLED 生產線和一條 AMOLED 模組生產線,其中,兩條 AMOLED 生產線已投產,累計產能 45K/ 約,累計投資額為 375 億元。縱看全球 OLED 供應市場,韓國廠商處於主導地位,但是以京東方為代表的廠商在奮力追趕。

IHS Market 也預測,未來幾年,雖然韓國依然是 OLED 市場佔有率很高的國家,不過,國內的增長與投資都將很快增長,到 2020 年中國 OLED 顯示屏產能將佔據全球產能的 28%左右,成為全球 OLED 顯示屏供應第二大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