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財角度如何看保險配置?

xuweinan2233


要想理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就先要理清楚保險到底是幹什麼用的。

保險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急用的錢和未來要用的錢。

所謂急用的錢就是醫療費,收入損失費,家庭保障費用。

所謂的未來用的錢就是教育金、養老金。

以上這些資金的準備都可以通過保險來去解決。

保險屬於理財的一種,保險本身就是一種合理的財務安排,按照標準普爾家庭資產分配圖顯示,作為一個家庭至少要拿出年收入的20%做家庭風險的規劃,稱之為保命的錢。

這其中包括社保和商業保險等等保險產品。

購買保險要能夠覆蓋住所有的保障需求,這個就是稱之為全額保障,其實很多人家庭在設計保險的時候根本沒有把這個考慮進去,只是覺得該買一份保險了,然後就很隨意的購買了保險,這個保險對不對,適合不適合很多人並不明白。

所有購買的那些給急用錢的保險都有一定的槓桿作用,在未來發生風險的時候,可以獲得幾倍甚至是幾十倍所交保費的賠償,主要是應急。

所有購買的那些未來用的錢的保險都是強制儲蓄加一定的收益。這樣的保險就是可以保證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或者是時間段會有一筆錢在哪兒等著,無論你用或者是不用都有一筆錢等著。這就是對未來的一種安排。

教育金和養老金本身就應該是錢等著人來用,而不是人等著用錢。

對於風險管理的來說,就應該是用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安全保障。

要用20%的費用支出保全家庭80%的資產,這就是保險的意義,也是保險理財的意義。

保險不會讓人一夜暴富,但是保險確實可以儲備一筆確定的資金為未來的事情做一個準備,如果生病了有地方可以報銷;如果罹患大病了,有地方可以給一筆理賠金;如果上學需要了,可以有一筆專屬於孩子的教育金;如果要養老了,有一筆源源不斷地現金流補充養老。

以上是保險的意義和功用。

如果講狹義的理財,很多人都知道,就是購買保險公司的推出的儲蓄類理財產品,或者是返還型的產品,組合萬能賬戶,現在是比較火的一種方式。

如果論收益保險絕對不是最高的,如果論持續償付能力,保險還是有的一拼的。

現在的理財險一般都是終身返還保費或者保額的百分比,這是在合同裡面明確規定的,這一點不用擔心。

返還的部分會組合一個萬能賬戶,進入萬能賬戶之後,會有萬能結算利率。現在的萬能險都是有保底利率的,而且是複利計息,這個也是寫在合同裡面的。

現在的保險理財產品能夠跑贏CPI是沒有問題的,至於未來能夠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水平確實無法預估,但是保險公司的持續性是有目共睹的,未來可期。


老炮說財經


老劉很樂意與您分享投資理財知識。理財這事,看似簡單,其實理財就是理生活。保險是財務安全規劃的主要工具之一,因為保險在所有財務工具中最具防禦性。



保險不僅可以積累現金價值,還可以提供償債能力,當投保人發生風險並且沒有時間在未來歲月中繼續增加收容入的情況下,保險是唯一可以立即創造錢財的工具。保險也被形容成一種買時間的理財工具。


在我們打造人生財富的過程中,需要使用保險這個風險對沖工具來轉移風險。人生要面對哪些類型的風險,我們就配置哪些保險。風險分短期和長期的,短期的不外乎意外、疾病、醫療等,長期的比如養老和資產傳承等。


不過老劉建議保險優先配置保障型的產品,比如意外險,重大疾病險以及醫療險。我身邊的大部分人都覺得自己不需要保險,這次疫情的發生,也給他們實實在在上了一課,意外和明天誰都不知道哪個會先來。


老劉財經新視角


理財規劃的八大規劃中,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是極其重要的一大規劃,也可以說是託底性的規劃。保險規劃的實質就是對家庭的財務風險作出託底性的安排。從理財的角度來看主要就是在保險這塊要花多少錢、要保多少額度,也就是保費支出與保障額度的問題。目前相對比較科學的家庭理財方法首推標準普爾家庭資產分配象限圖。該圖建議將家庭資產的20%(個人認為以我國的國情,用家庭年收入的20%來代替更合適)用於保險支出,就能比較充分地應對各類因意外和健康原因給家庭造成的財務危機。也就是說,這個20%的保費支出主要用來買意外險、壽險、重疾險和醫療險,其次才能考慮到養老和子女教育這塊。

而在保額這塊,要買多少額度合適,就要從當前家庭的財務狀況出發,比如有多少總資產,有多少負債,有多少淨資產,目前工作單位提供的福利狀況如何(如有無社保、有無商業補充保險等),家裡子女多大、有無老人需要贍養等,再結合家庭收入結構來綜合配置。一個原則就是:先大人後孩子,先保障後理財,經濟支柱優先保障、重點保障、足額保障。

現代社會里,保險不再是該不該買的問題,而是買多買少、怎麼買的問題,至於具體的產品配置可以找專業的保險顧問了解,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是現代社會的客觀要求,切忌盲人摸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