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濮之戰楚國為什麼敗給比它弱的晉國?

光輝十萬


  

春秋時期,群雄爭霸。位於長江中游地區的楚國向黃河流域擴展勢力,並在泓水之戰中挫敗宋襄公圖霸的企圖,將自己的勢力範圍發展到長江、淮河、黃河、漢水之間,控制了鄭、蔡、衛、宋、魯等眾多中小國家。公元前636年,長期流亡在外的晉公子重耳歷盡艱辛,終於回國即位,是為晉文公,統治地域主要是 山西、河南北部、河北西南部一帶 ;他執政後,對內修明政治,任賢使能,發展經濟,崇儉省用,整軍經武;對外高舉“尊王”旗幟,爭取與國,從而逐步具備了稱霸中原的強大實力。

公元前634年,魯國因和曹、衛兩國結盟遭到齊國的進攻,便向楚國請求援助。而泓水之戰後被迫屈服於楚的宋國,這時看到晉文公即位後晉國實力日增,也就轉而依附晉國。 楚國為了維持自己在中原的優勢地位,便出兵攻打齊、宋,並想借此來扼制晉國勢力的東進和南下。 而晉國也不甘心長期侷促於黃河以北一帶,於是便利用這一機會,以救宋為名,出兵中原。

  公元前633年冬,楚成王率領楚、鄭、陳、蔡多國聯軍進攻宋國,圍困宋都商丘。宋成公於危急中派大司馬公孫固求救於晉。

晉先軫認為幫助宋國是樹立晉國威望的良機,說服晉文公援宋。楚國和曹、衛兩國訂立盟約。前632年,齊國和晉國結盟。後晉軍攻下曹國,生擒曹共公。懾於晉國聲威,曹、衛兩國相繼背叛楚國。楚成王為避免與晉國交戰,命子玉將楚軍撤出宋國。但子玉反而率軍北上試圖與晉軍決戰。

  楚將宛春向子玉出謀,建議先向晉國要求復曹、衛兩國,楚軍解宋國之圍,這樣成功的話就可以令宋、曹和衛三國感激楚國,若晉國不允,則曹、衛、宋三國則怨恨晉國,這樣就可以進可攻退可守。子玉接受,派宛春為使與晉國商談。晉文公棋高一著,採納了先軫更為高明的對策:一方面將計就計,以曹、衛同楚國絕交為前提條件,私下答應讓曹、衛復國;另一方面扣留楚國使者宛春,以激怒子玉來戰。子玉眼見使者被扣,曹、衛叛己附晉,果然惱羞成怒,說服楚王,倚仗楚、陳、蔡聯軍兵力的優勢,氣勢洶洶地撲向晉軍,尋求戰略決戰。

晉文公見楚軍向曹都陶丘逼近,為了避開楚軍的鋒芒,選擇有利的決戰時機,誘敵深入,後發制人,遂下令部隊主動“退避三舍”,撤到城濮(今河南濮城)一帶。子玉不捨追至城濮。這個“退避三舍”退出了晉文公的水平:

退出了“天時”——“君退臣犯,曲在彼矣”,即晉文公的“尊王”謀略;

退出了“地利”——避敵鋒芒,誘敵深入,佔據有利地理位置,以逸待勞;

退出了“人和”——方便與齊、秦等盟國匯合,集中兵力。

雙方在城濮佈陣列兵,準備決戰這場戰車大會戰。時秦、宋、齊三國亦派兵支援晉國,晉軍由三部分組成:上軍居右,以狐偃為將、狐毛為佐;中軍居中,以先軫為將、郤溱為佐;下軍居左,以欒枝為將、胥臣為佐。楚軍亦由左、中、右三軍組成:左軍為申、息軍,以子西為將;右軍為陳、蔡軍,以子上為將;中軍為楚軍主力,由子玉坐鎮。子玉自恃軍力多過晉軍,自以為必勝。

 晉軍首先發難。下軍之佐胥臣率晉軍左翼攻擊楚方最弱的右翼。陳、蔡軍敗退,楚右軍潰散。晉上軍之佐狐毛豎起兩面大旗為訊號,欒枝依照部署命令戰車拖曳著樹枝後撤,掀起塵土佯裝敗逃。子玉不顧勸阻,令子西追趕晉軍。冒進的楚軍左翼完全暴露,遭晉軍先軫、郤溱的中軍橫擊;同時,狐毛、狐偃佯退的上軍回兵夾攻子西左軍,楚左軍潰散。楚軍左翼、右翼完敗,只剩按兵未動的中軍。子玉見左、右軍皆敗,恐中軍亦覆滅,率中軍和左、右軍殘部退回楚國。晉軍佔據楚軍大營,三日後凱旋。不久,子玉自殺於連谷。

城濮之戰後,晉文公在踐土(今河南鄭州西北)朝覲周王,會盟諸侯,向周王獻楚國俘虜四馬兵車一百乘及步兵一千名。周襄王正式命晉文公為侯伯,晉文公繼齊桓公之後稱霸中原。

 觀楚軍方面,君臣不睦,將驕兵惰,君主昏庸無能,主帥狂妄輕敵,既不知妥善爭取與國,又不能隨機多謀善斷。加上作戰部署上的失宜,軍情判斷上的錯誤,臨戰指揮上的笨拙,終於導致了戰爭的失敗。

  晉軍於城濮之戰初期,兵力劣於對手,又渡過黃河在外線作戰,處於不利的地位。

但是晉文公能夠善察戰機,虛心採取先軫等人的正確建議,選擇鄰近晉國的曹、衛這兩個楚之與國為突破口,先勝弱敵,取得以後作戰的前進基地。隨後又爭取齊、秦兩大國與自己結成統一戰線,爭取了戰爭的主動權。

且城濮決戰之時,敢於貫徹後發制人的作戰方針,主動“退避三舍”,避開楚軍的鋒芒,以爭取政治、外交和軍事上的主動,誘敵冒險深入,伺機決戰。同時與齊、秦、宋各國軍隊會合,集中起相對優勢的兵力;並針對敵人的作戰部署,乘隙蹈虛,靈活地選擇主攻方向,先攻打敵人的薄弱環節,予敵各個擊破,從而獲得了這場戰略決戰的輝煌勝利。

 


劉文廣


城濮之戰發生在公元前632年,是春秋時期楚晉兩國為爭奪霸權而進行的一場大戰。認真分析,我認為:

城濮之戰楚國敗給晉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楚軍戰術不如晉軍正確

在作戰指揮上,晉軍戰術正確,指揮有方。晉軍一開始就採用退三舍之計,先避開楚軍的鋒芒,使其驕縱輕敵;後抓住彼竭我盈的機會,選擇有利的戰場,贏得主動權。決戰時,晉軍避強擊弱:使楚右師潰;再用佯敗之計,誘敵深入,而後反攻夾擊,使楚左師潰;最後逼使子玉收兵。

反看楚軍這邊,楚軍的戰術不如晉軍靈活機動,缺乏清醒、明確的認識,察覺出晉軍的退卻是以逸待勞,反而輕敵中計。另外,由陳、蔡等國臨時構成的軍隊實為烏合之眾,根本不能與訓練有方和驍勇善戰的晉軍相提並論;而左右軍受攻擊時,強大的中軍竟按兵不動,坐等晉軍將其各個擊破,這就使楚軍的優勢逐漸化為劣勢,終於失敗。

二、楚國內部矛盾突出

晉文公非常擅長收買人心,教化民眾教民以義、信、禮,使民能為己所用。因此,從圍曹救宋,拘楚宛春復曹、衛,到決戰城濮,晉國君臣將帥無不認真運籌策劃,甚至連役卒輿人也主動獻謀出策。內部和睦,君臣同心、軍民協力,為晉國創立霸業奠下堅實的政治基礎。

而楚國這邊,君臣對戰爭形勢的估計和意見不一;子文傳楚軍統帥之職於子玉,蒍賈卻不認為子玉能勝任;面對晉、宋、齊、秦的聯盟,楚王“知難而退”、子玉則非戰不可。內部矛盾,君臣不和。抵消了應戰的力量,這是楚軍自取滅亡的主要原因。

三、楚國外交策略比不過晉國

我們看在外交策略上,晉文公爭取他國。他打著“報施救患”的旗號伐楚,一方面贏得周王室和諸侯國的好感和信任,另一方面乘機擴大自己的勢力和領地範圍,達到“取威定霸”的目的。接著,利用楚國與齊、秦之間的利害矛盾,以壯大自己的軍事力量;後又“私許復曹衛”,以瓦解楚軍的聯盟;開戰時,又採取剋制態度,對楚履行若言,先“退三舍”,後發制人,使自己處於理直地位,獲得政治上的主動。

然而看楚國這邊,楚國是夷國,處於被周王室和中原諸侯排斥的地位,儘管宋、曹、衛等小國在其強權下屈服,但一遇晉國與之相爭,便迅速向晉國靠攏,楚國也因此陷入眾叛親離的被動局面。

四、楚成王才能不如晉文公

軍事,戰術,謀略,雖然是戰爭勝負的重要原因,但在以弱制強的戰爭中,人的因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早年的流亡生活為晉文公累積了豐富的政治經驗,以至他對戰爭態度謹慎,謀慮周全,知人善任;身邊的賢臣良將,如先軫、狐偃等,不僅具備高超的道德修養、軍事素質和謀略智慧,而且恪盡職守,信念一致,為城濮一戰稱霸的運籌和勝出起了極大的作用。

楚國這邊,楚成王處事尚欠穩重,首鼠兩端,對戰爭抱存僥倖心態,對子玉的出戰不堅決加以制止;而子玉雖有一定的政治才幹,但治軍殘暴,剛愎自用;只為消“讒慝之口”,不顧國家利益堅持出兵,視戰爭為兒戲,這就註定了他的失敗。

以上四條就是城濮之戰楚國敗給比他弱的晉國的主要原因,謝謝閱讀。


漯河小史哥


大槐樹傳人來回答這個問題:

為什麼強大的楚國會在城濮之戰中敗給比它弱的晉國?

1.城濮之戰簡介

公元前632年4月,也就是周襄王二十年,晉、楚兩國在衛國城濮(山東鄄城西南)地區進行了爭奪中原霸權的大戰。

參戰軍力:晉3.2萬VS楚4.2萬

直接原因:楚國滅宋,圖稱霸中原。

根本原因:晉楚兩強爭奪中原的控制權。

結果:楚軍大敗,楚國退回大別山以南地區;晉軍大勝,晉文公受周王室封“侯伯”,晉國從此成為華夏文明的正統代表。

晉文公兌現當年流亡楚國許下“退避三舍”的諾言,令晉軍後退,避楚軍鋒芒。子玉不顧楚成王告誡,率軍冒進,被晉軍殲滅兩翼。楚軍大敗。

2.楚軍敗於晉軍的原因分析

城濮之戰的楚國落敗,有這幾方面原因:

(1)戰爭準備有差別

楚國雖然想要入主中原,但楚君並沒有想跟晉國開戰。只是領軍大量子玉極力主戰。君臣開戰思想不統一。

相比之下,晉國君臣上下齊心備戰,一方面制訂了嚴密的戰爭計劃和部署,一方面派使臣與齊、秦約盟,形成了北方的統一戰線。

(2)兩國發展戰略路線有差異

楚國的先祖雖然也是黃帝之孫顓頊,但楚國仗著自己遠離中原,經常不聽周王室號令。周夷王時,還公然自封為王,使用和周天子一樣的名號。後雖取消,但春秋時又再次公開成王。在哪個歷史時期,這是非常不道德和不被中原諸侯國認可的。甚至被中原視為南夷。

而晉國,晉文公的目標從來都不是取代周王室,而是成為周王手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霸主。相比之下,晉文公的價值觀與各諸侯國相似。中原諸侯國不太敢與楚國打交道,更多的是迫於楚國的威嚇;而與晉文公打交道則是結盟,真正形成了利益共同體。因此,也有一種說法是,晉國勝在軟實力。

(3)戰術有差別

具體到這一戰,晉國先是“退避三舍”以避楚軍鋒芒,消磨楚軍銳氣,且佔領道德高點;然後主動出擊,先消滅楚軍右翼的陳、蔡軍,後誘敵深入消滅楚軍左翼,從而改變了戰場上的劣勢。

雖然城濮之戰楚國落敗,但這一戰並沒有影響楚國的國力。相反,後來的楚莊王屢次劍指中原,直逼周王畿。

這一戰最深遠的影響就是晉國一躍成為北方的霸主。北抗遊牧民族南下,西拒秦國東進,南抵楚國北上,成為中原秩序的維護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