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濮之战楚国为什么败给比它弱的晋国?

光辉十万


  

春秋时期,群雄争霸。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的楚国向黄河流域扩展势力,并在泓水之战中挫败宋襄公图霸的企图,将自己的势力范围发展到长江、淮河、黄河、汉水之间,控制了郑、蔡、卫、宋、鲁等众多中小国家。公元前636年,长期流亡在外的晋公子重耳历尽艰辛,终于回国即位,是为晋文公,统治地域主要是 山西、河南北部、河北西南部一带 ;他执政后,对内修明政治,任贤使能,发展经济,崇俭省用,整军经武;对外高举“尊王”旗帜,争取与国,从而逐步具备了称霸中原的强大实力。

公元前634年,鲁国因和曹、卫两国结盟遭到齐国的进攻,便向楚国请求援助。而泓水之战后被迫屈服于楚的宋国,这时看到晋文公即位后晋国实力日增,也就转而依附晋国。 楚国为了维持自己在中原的优势地位,便出兵攻打齐、宋,并想借此来扼制晋国势力的东进和南下。 而晋国也不甘心长期局促于黄河以北一带,于是便利用这一机会,以救宋为名,出兵中原。

  公元前633年冬,楚成王率领楚、郑、陈、蔡多国联军进攻宋国,围困宋都商丘。宋成公于危急中派大司马公孙固求救于晋。

晋先轸认为帮助宋国是树立晋国威望的良机,说服晋文公援宋。楚国和曹、卫两国订立盟约。前632年,齐国和晋国结盟。后晋军攻下曹国,生擒曹共公。慑于晋国声威,曹、卫两国相继背叛楚国。楚成王为避免与晋国交战,命子玉将楚军撤出宋国。但子玉反而率军北上试图与晋军决战。

  楚将宛春向子玉出谋,建议先向晋国要求复曹、卫两国,楚军解宋国之围,这样成功的话就可以令宋、曹和卫三国感激楚国,若晋国不允,则曹、卫、宋三国则怨恨晋国,这样就可以进可攻退可守。子玉接受,派宛春为使与晋国商谈。晋文公棋高一着,采纳了先轸更为高明的对策:一方面将计就计,以曹、卫同楚国绝交为前提条件,私下答应让曹、卫复国;另一方面扣留楚国使者宛春,以激怒子玉来战。子玉眼见使者被扣,曹、卫叛己附晋,果然恼羞成怒,说服楚王,倚仗楚、陈、蔡联军兵力的优势,气势汹汹地扑向晋军,寻求战略决战。

晋文公见楚军向曹都陶丘逼近,为了避开楚军的锋芒,选择有利的决战时机,诱敌深入,后发制人,遂下令部队主动“退避三舍”,撤到城濮(今河南濮城)一带。子玉不舍追至城濮。这个“退避三舍”退出了晋文公的水平:

退出了“天时”——“君退臣犯,曲在彼矣”,即晋文公的“尊王”谋略;

退出了“地利”——避敌锋芒,诱敌深入,占据有利地理位置,以逸待劳;

退出了“人和”——方便与齐、秦等盟国汇合,集中兵力。

双方在城濮布阵列兵,准备决战这场战车大会战。时秦、宋、齐三国亦派兵支援晋国,晋军由三部分组成:上军居右,以狐偃为将、狐毛为佐;中军居中,以先轸为将、郤溱为佐;下军居左,以栾枝为将、胥臣为佐。楚军亦由左、中、右三军组成:左军为申、息军,以子西为将;右军为陈、蔡军,以子上为将;中军为楚军主力,由子玉坐镇。子玉自恃军力多过晋军,自以为必胜。

 晋军首先发难。下军之佐胥臣率晋军左翼攻击楚方最弱的右翼。陈、蔡军败退,楚右军溃散。晋上军之佐狐毛竖起两面大旗为讯号,栾枝依照部署命令战车拖曳着树枝后撤,掀起尘土佯装败逃。子玉不顾劝阻,令子西追赶晋军。冒进的楚军左翼完全暴露,遭晋军先轸、郤溱的中军横击;同时,狐毛、狐偃佯退的上军回兵夹攻子西左军,楚左军溃散。楚军左翼、右翼完败,只剩按兵未动的中军。子玉见左、右军皆败,恐中军亦覆灭,率中军和左、右军残部退回楚国。晋军占据楚军大营,三日后凯旋。不久,子玉自杀于连谷。

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在践土(今河南郑州西北)朝觐周王,会盟诸侯,向周王献楚国俘虏四马兵车一百乘及步兵一千名。周襄王正式命晋文公为侯伯,晋文公继齐桓公之后称霸中原。

 观楚军方面,君臣不睦,将骄兵惰,君主昏庸无能,主帅狂妄轻敌,既不知妥善争取与国,又不能随机多谋善断。加上作战部署上的失宜,军情判断上的错误,临战指挥上的笨拙,终于导致了战争的失败。

  晋军于城濮之战初期,兵力劣于对手,又渡过黄河在外线作战,处于不利的地位。

但是晋文公能够善察战机,虚心采取先轸等人的正确建议,选择邻近晋国的曹、卫这两个楚之与国为突破口,先胜弱敌,取得以后作战的前进基地。随后又争取齐、秦两大国与自己结成统一战线,争取了战争的主动权。

且城濮决战之时,敢于贯彻后发制人的作战方针,主动“退避三舍”,避开楚军的锋芒,以争取政治、外交和军事上的主动,诱敌冒险深入,伺机决战。同时与齐、秦、宋各国军队会合,集中起相对优势的兵力;并针对敌人的作战部署,乘隙蹈虚,灵活地选择主攻方向,先攻打敌人的薄弱环节,予敌各个击破,从而获得了这场战略决战的辉煌胜利。

 


刘文广


城濮之战发生在公元前632年,是春秋时期楚晋两国为争夺霸权而进行的一场大战。认真分析,我认为:

城濮之战楚国败给晋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楚军战术不如晋军正确

在作战指挥上,晋军战术正确,指挥有方。晋军一开始就采用退三舍之计,先避开楚军的锋芒,使其骄纵轻敌;后抓住彼竭我盈的机会,选择有利的战场,赢得主动权。决战时,晋军避强击弱:使楚右师溃;再用佯败之计,诱敌深入,而后反攻夹击,使楚左师溃;最后逼使子玉收兵。

反看楚军这边,楚军的战术不如晋军灵活机动,缺乏清醒、明确的认识,察觉出晋军的退却是以逸待劳,反而轻敌中计。另外,由陈、蔡等国临时构成的军队实为乌合之众,根本不能与训练有方和骁勇善战的晋军相提并论;而左右军受攻击时,强大的中军竟按兵不动,坐等晋军将其各个击破,这就使楚军的优势逐渐化为劣势,终于失败。

二、楚国内部矛盾突出

晋文公非常擅长收买人心,教化民众教民以义、信、礼,使民能为己所用。因此,从围曹救宋,拘楚宛春复曹、卫,到决战城濮,晋国君臣将帅无不认真运筹策划,甚至连役卒舆人也主动献谋出策。内部和睦,君臣同心、军民协力,为晋国创立霸业奠下坚实的政治基础。

而楚国这边,君臣对战争形势的估计和意见不一;子文传楚军统帅之职于子玉,蒍贾却不认为子玉能胜任;面对晋、宋、齐、秦的联盟,楚王“知难而退”、子玉则非战不可。内部矛盾,君臣不和。抵消了应战的力量,这是楚军自取灭亡的主要原因。

三、楚国外交策略比不过晋国

我们看在外交策略上,晋文公争取他国。他打着“报施救患”的旗号伐楚,一方面赢得周王室和诸侯国的好感和信任,另一方面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和领地范围,达到“取威定霸”的目的。接着,利用楚国与齐、秦之间的利害矛盾,以壮大自己的军事力量;后又“私许复曹卫”,以瓦解楚军的联盟;开战时,又采取克制态度,对楚履行若言,先“退三舍”,后发制人,使自己处于理直地位,获得政治上的主动。

然而看楚国这边,楚国是夷国,处于被周王室和中原诸侯排斥的地位,尽管宋、曹、卫等小国在其强权下屈服,但一遇晋国与之相争,便迅速向晋国靠拢,楚国也因此陷入众叛亲离的被动局面。

四、楚成王才能不如晋文公

军事,战术,谋略,虽然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原因,但在以弱制强的战争中,人的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早年的流亡生活为晋文公累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以至他对战争态度谨慎,谋虑周全,知人善任;身边的贤臣良将,如先轸、狐偃等,不仅具备高超的道德修养、军事素质和谋略智慧,而且恪尽职守,信念一致,为城濮一战称霸的运筹和胜出起了极大的作用。

楚国这边,楚成王处事尚欠稳重,首鼠两端,对战争抱存侥幸心态,对子玉的出战不坚决加以制止;而子玉虽有一定的政治才干,但治军残暴,刚愎自用;只为消“谗慝之口”,不顾国家利益坚持出兵,视战争为儿戏,这就注定了他的失败。

以上四条就是城濮之战楚国败给比他弱的晋国的主要原因,谢谢阅读。


漯河小史哥


大槐树传人来回答这个问题:

为什么强大的楚国会在城濮之战中败给比它弱的晋国?

1.城濮之战简介

公元前632年4月,也就是周襄王二十年,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了争夺中原霸权的大战。

参战军力:晋3.2万VS楚4.2万

直接原因:楚国灭宋,图称霸中原。

根本原因:晋楚两强争夺中原的控制权。

结果:楚军大败,楚国退回大别山以南地区;晋军大胜,晋文公受周王室封“侯伯”,晋国从此成为华夏文明的正统代表。

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

2.楚军败于晋军的原因分析

城濮之战的楚国落败,有这几方面原因:

(1)战争准备有差别

楚国虽然想要入主中原,但楚君并没有想跟晋国开战。只是领军大量子玉极力主战。君臣开战思想不统一。

相比之下,晋国君臣上下齐心备战,一方面制订了严密的战争计划和部署,一方面派使臣与齐、秦约盟,形成了北方的统一战线。

(2)两国发展战略路线有差异

楚国的先祖虽然也是黄帝之孙颛顼,但楚国仗着自己远离中原,经常不听周王室号令。周夷王时,还公然自封为王,使用和周天子一样的名号。后虽取消,但春秋时又再次公开成王。在哪个历史时期,这是非常不道德和不被中原诸侯国认可的。甚至被中原视为南夷。

而晋国,晋文公的目标从来都不是取代周王室,而是成为周王手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霸主。相比之下,晋文公的价值观与各诸侯国相似。中原诸侯国不太敢与楚国打交道,更多的是迫于楚国的威吓;而与晋文公打交道则是结盟,真正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因此,也有一种说法是,晋国胜在软实力。

(3)战术有差别

具体到这一战,晋国先是“退避三舍”以避楚军锋芒,消磨楚军锐气,且占领道德高点;然后主动出击,先消灭楚军右翼的陈、蔡军,后诱敌深入消灭楚军左翼,从而改变了战场上的劣势。

虽然城濮之战楚国落败,但这一战并没有影响楚国的国力。相反,后来的楚庄王屡次剑指中原,直逼周王畿。

这一战最深远的影响就是晋国一跃成为北方的霸主。北抗游牧民族南下,西拒秦国东进,南抵楚国北上,成为中原秩序的维护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