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一代,為何外戚如此沒有“存在感”?

外戚亦稱外家、戚畹。隨著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建立,外戚依附於皇權登上了歷史舞臺,成為了歷代王朝政治集團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外戚最大的特徵就是干政。其中,以兩漢時期外戚干政最為嚴重。然而,終明一朝外戚的孱弱與兩漢時期外戚的強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明朝外戚如此沒有“存在感”?

有明一代,為何外戚如此沒有“存在感”?

就皇帝而言

明朝的皇帝雖然各有特色,有喜歡煉丹的、有喜歡不上朝的、有喜歡幹木匠的,但他們對外戚干政的提防卻保持高度的一致。太祖朱元璋在吸取了歷史教訓後,對於干政這件事是十分敏感的,畢竟以他的性格是不允許別人染指他的權力。為了預防宦官和外戚干政,開國初朱元璋就說道“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后妃雖母儀天下,然不可俾預政事”。但二者的命運截然不同,宦官專權成為了明朝的一大政治特徵,而外戚勢力卻得到了有效的限制。據《明太祖實錄》記載:

“朕觀古往,深用為戒。然制之有其道,若不惑於聲色,嚴宮闈之禁,貴賤有體,恩不掩義,女寵之禍,何自而生?不牽於私愛,惟賢是用,苟於政典,裁以至公,外戚之禍,何由而作?”

由此可見太祖對於外戚干政早有了其自身的一套見解。為了防止后妃干政,朱元璋命朱升修《女戒》,且“曾造紅牌,鐫戒諭后妃之詞,懸於宮中,其牌用鐵,飾字以金”。

開國之初,馬皇后曾問及有關民生方面的問題,朱元璋回答道:“此非爾所宜問也”。朱元璋還多次告誡太子不許后妃越過“紅線”,因此朱元璋之後的皇帝大多都能秉承此意,嚴禁后妃外戚干政。

有明一代,為何外戚如此沒有“存在感”?

馬皇后畫像

成祖朱棣“靖難”成功後,繼承大統,為了證明自身統治的合法性,成祖更加註意皇權的穩定性。成祖主要是從思想上對包括后妃在內的廣大婦女進行約束,他命解縉編寫的《古今列女傳》,就是通過封建禮教對后妃進行思想約束。萬曆皇帝雖然十分寵愛鄭貴妃,但對其干政也是毫不縱容,一旦發現苗頭,立即採取行動制止。如“一日文書房缺員,上偶指賓以為可補此缺,貴妃從旁力贊助之,上震怒,笞賓逐之南京,貴妃戰慄待罪久而始釋。”僅因為貴妃對於官員的指派“力贊助之”,萬曆皇帝就大發雷霆,可見萬曆對后妃及其背後的外戚干政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到了崇禎時期,這種提防到了誇張的地步,“上一日於宮中聞貴妃竊撫琴,疑之,問在家師誰,貴妃以母授對,次日即召其母人,與妃對彈,始釋然”,像這樣的生活小事,崇禎皇帝都要產生懷疑,其它國家層面的大事後妃想插手就只有異想天開了。可見明朝的皇帝在提防后妃和外戚干政方面已經做到了極致。

外戚干政也要有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最好的理由就是皇帝年幼,無力處理國家大事,最後只得由后妃聯合外戚共同執政。與兩漢時期不同的是,明朝除了英宗和神宗繼位時年紀尚小,其他皇帝都到了有自主裁決事物能力的年紀,這就導致了外戚失去了干政的名義。

有明一代,為何外戚如此沒有“存在感”?

明朝的皇帝已經將外戚干政扼殺在了搖籃之中。

就后妃而言

后妃是外戚干政的橋樑。明朝的后妃大多都以身作則,不僅不干預朝政,而且還主動約束外家勢力,樹立了賢德淑妃的榜樣。太祖當初為了報答馬皇后多年的陪伴之情與佐治之功,欲封其族人為高官,馬皇后知道後堅決辭讓,並說道:

“國家官爵,當與賢能之士。妾家親屬,未必有可用之才。且聞前世外戚之家,多驕淫奢縱不守法度,每致覆敗。陛下加恩妾族,厚其賜予,使得保守足矣。若非才而官之,恃寵致敗,非妾所願也。”

成祖時期的徐皇后因為其弟在“靖難之役”中被建文帝集團所殺,成祖想追封其爵位,並由其子襲其位,徐皇后則對成祖說“非妾志也”。此外徐皇后還編著《內訓》,在書中強調后妃的職責是“中饋是專,外事不涉”。徐皇后臨終時還不忘成祖“愛惜百姓,廣求賢才,恩禮宗室,毋驕畜外家”。

有明一代,為何外戚如此沒有“存在感”?

三楊內閣

相比歷史上的呂后臨朝稱制,張太后的做法不得不令人讚歎。英宗九歲繼位,張太后面對大臣請求其垂簾聽政的做法,以“毋壞祖宗法”為由拒絕了,張太后將朝政委託給著名的“三楊”處理,而不是外戚。到了神宗時期,同樣面臨著主上年幼的局面,李太后沒有選擇自身干預朝政,而是將大權交給了明朝有史以來最強勢的首輔――張居正。

正是由於這些后妃的以身作則,使得外戚失去了通往干政的橋樑。

就大臣而言

明朝的廷臣對於后妃外戚干政也是時刻保持警惕,外戚勢力一旦有所提升,廷臣立即採取措施應對。這其中就以兩件事最出名,其一為“爭國本”。萬曆皇帝由於寵愛鄭貴妃,自然而然也就對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寵愛有加。鄭貴妃在其父親鄭國泰的慫恿下,多次要萬曆皇帝廢長立幼。但在外廷大臣數年的爭取以及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下,萬曆皇帝最終不得不同意立朱常洛為太子。“爭國本”看似是萬曆皇帝與外廷大臣之間的較量,實則是士大夫與外戚兩個集團的隔空較量。谷應泰曾言:

“予則以諸臣力爭,故久而克定也。方鄭妃盛年,神宗固嘗許以立愛矣。而言者紛紜,格不得發。始則譴諍臣以快宮闈,終亦未必不援朝論以謝嬖倖。始則欲以神器之重酬晏私之愛,究亦不能以房闥之暱廢天下之公。”

這段話充分肯定了廷臣對於外戚集團想廢長立幼的陰謀失敗所起到的作用。

有明一代,為何外戚如此沒有“存在感”?

爭國本事件始末

其二則是“移宮案”,這直接體現了廷臣對於外戚干政所起到的作用。如果說“爭國本”是廷臣與后妃外戚的隔空對決,那麼“移宮案”便是直接對決。光宗死後,李選侍依然住在乾清宮,想強迫皇長子封其為皇后。廷臣們強烈要求李選侍離開乾清宮,東林黨人士左光斗更是直言

“及今不早斷決,將借撫養之名,行專制之實。武氏之禍再見於今,將來有不忍言者。”楊漣的言辭則更為激烈“臣寧使今日忤選侍,無寧使移宮不速,不幸而成女後獨覽文書、稱制垂簾之事”。可見,明朝士大夫對於外戚干政也是零容忍。

就制度而言

明朝皇帝選妃不太注重門第,后妃多來自於民間,天子選妃盛行“選秀女制”。除了成祖迎娶開國功勳之女外,其他皇帝的妃子多來自於民間。朱元璋曾告誡太子及諸王“天子及親王后妃宮嬪等,必慎選良家子而聘焉,戒勿受大臣所進,恐其夤緣為奸,不利於國也”。可見朱元璋為了防止后妃家族勢力過大,從政治需求出發要求其子採取“選秀女制”,筆者在此不得不佩服太祖眼光之長遠。由於后妃出身地位較低,外戚也就難以形成有效的政治集團。趙翼曾對“選秀女制”評價:

“(后妃)來自民間,則習見閭閻生計,可以佐人君節儉之治。若必出於勳舊,則勳而 兼戚,戚而兼勳,王氏禍漢,賈氏禍晉,可為前鑑。”

明人于慎行也曾說道“本朝後妃多出自民間,勳戚大臣皆不得立,亦其勢使然,顧於國家有益”。由此可見,“選秀女制”是防範后妃外戚干政的重要措施。在此多提一下,外戚的另一個組成部分――駙馬一族。明朝的駙馬在權力上受到了極大的限制,社會地位同樣低下。明人沈德符對此有論: “本朝公主,俱選庶民子貌美者尚之,不許文武大臣子弟得預,為慮甚遠。”,駙馬若無功勳,一般不授予爵位。種種措施都是為了防止駙馬一族出現野心家。

有明一代,為何外戚如此沒有“存在感”?

明朝殉葬制度

明朝還實行妃嬪殉葬制度。朱元璋實行野蠻的殉葬制度,目的就是為了徹底剷除后妃外戚干政的根源。朱標的去世給了朱元璋巨大的打擊,皇太孫朱允炆年幼,一旦朱元璋去世,各方勢力將會尾大不掉。於是朱元璋效仿漢武帝賜死鉤戈夫人,實行妃嬪殉葬制度,這一殘忍的制度直到英宗時期才被廢除。此制度雖過於殘忍,但朱元璋防止后妃外戚干政的目的卻達到了。

明朝的科舉取士制度與內閣制度使得外戚無法靠近國家的核心圈――內閣。要想進入內閣必須經過層層篩選,參加科舉——庶吉士——翰林院——內閣。然而明朝的外戚大多來自民間,這些人考中進士的機會相當之渺茫,即使考中進士了也不一定能進入內閣。所以,外戚進入帝國核心圈的可能性極小。

結語

正是在明朝皇帝、后妃、廷臣、制度等多方面的綜合作用下,有明一代外戚孱弱的局面最終形成。


【1】《明史紀事本末》谷應泰;

【2】《二十二史札記》趙翼;

【3】《谷山筆塵》于慎行;

【4】《典故紀聞》餘繼登;

【5】《明史》張廷玉等;

【6】《明太祖實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