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宦官與豪族爭鬥之下的東漢皇權亂象

前引

東漢王朝是劉漢宗室劉秀所開創的大一統王朝,雖說和西漢一脈相承,但東漢王朝卻有著與西漢獨特的區別,那便是它與生俱來所擁有的豪強基因。

劉秀在起兵之前,其家族宗室的身份雖然沒落,但也是南陽地方響噹噹的豪族,之後在逐鹿天下時更是得到河北大族的鼎立支持,才有了開創帝業的可能。

其中著名的東漢開國三十二功臣中,絕大多數都是富戶大姓,可以說豪強勢力是東漢政權內部最大的利益集團。

外戚、宦官與豪族爭鬥之下的東漢皇權亂象


為了保障皇權,光武帝對豪強大族既經濟籠絡,又政治打壓,及至漢和帝時,作為豪強的特殊代表外戚登上了歷史舞臺,之後便與皇帝扶持的宦官勢力纏鬥不休,輪番專權,形成歷史上獨有的政治局面。

無論外戚、宦官集團,他們出現的根本原因,都是為了輔助皇權,不管這兩股勢力誰操持權柄,都不可避免的與士大夫集團所代表的地方豪強產生摩擦。

而隨著外戚與宦官勢力的消亡,東漢王朝也走向了窮途末路,地方豪強抬頭,最終軍閥割據,開三國亂世先聲。

外戚、宦官與豪族爭鬥之下的東漢皇權亂象


外戚與皇權

光武帝及漢明帝在位期間,“<strong>登建嬪後,必先令德,內無出閫之言,權無私溺之授”,對後宮妃嬪限制極為嚴苛,避免了出現外戚之禍。

但從章帝開始,出於對皇后竇氏的寵愛,竇氏家族勢力不斷做大,漸漸出現外戚掌權的徵兆,等章帝駕崩,年幼的和帝繼位,竇太后臨朝稱制,外戚勢力第一次登上東漢的歷史舞臺。

外戚的出現本意是作為皇權的補充,本質上也是依附在皇權之上,是一種畸形的專制皇權。

外戚、宦官與豪族爭鬥之下的東漢皇權亂象


只是外戚勢力脫胎於豪門大族,他們具有經濟獨立性,擁有較強的社會基礎。在女主臨朝,皇帝不能行使皇權的時期,外戚家族的父兄子弟就成為太后的依靠,進而“並居列位,充滿朝廷”,掌握政權。外戚的政治屬性加強,自然讓他們如虎添翼,能夠攫取更多的社會資源,進而從事實上取代皇帝的專制地位。

外戚勢力對政權的全面控制,“刺史、守令多出其門”,“百僚側目,莫敢違命”。在政治上外戚擅權,皇權被大肆侵奪,皇帝淪為傀儡;經濟上,外戚藉助權力,兼併土地,聚斂財寶,大起莊園,成為東漢國內一支最為龐大的社會力量。

皇室的利益被侵奪殆盡,當然會激起皇帝的反抗,而藉助身邊親信宦官的勢力壓制外戚,便成了皇帝的首選。

外戚、宦官與豪族爭鬥之下的東漢皇權亂象


宦官專權

漢和帝藉助宦官鄭眾的支持,剷除了竇氏外戚,宦官勢力由此為契機開始迎來發展期。

作為皇帝身邊最為親近之人,宦官對政事的參與有著常人無法企及的優勢,而且對於皇帝來說,宦官不能生育,也就不可能出現謀朝篡位的情況,相對於士大夫、外戚,皇帝自然更加信任宦官。

儘管宦官有參政的優勢,但缺乏社會地位,更沒有制度保證他們參與政事的合法性,所以在東漢中期宦官雖然通過支持皇帝扳倒了外戚,可他們並沒有真正成氣候。

外戚、宦官與豪族爭鬥之下的東漢皇權亂象


但也是從漢和帝開始,出於對皇權專制的維護,皇帝開始賦予宦官一定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基礎,並給宦官參政在制度上開了先例。

拿幫助漢和帝扳倒外戚的宦官鄭眾來說,和帝為了酬謝其功績,封他為侯,食邑一千五百戶,開宦官封侯之先例。明代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評價道:“<strong>宦寺之亡漢自此始。”

宦官可以封為侯,這件事的政治影響很大,此後宦官被封為侯者接二連三出現,到順帝時有孫程等二十人封侯,他們動輒食邑數千戶,已經開始擁有強大的經濟基礎、社會地位,向著勢力集團邁進。

桓帝時以單超為首的宦官集團幫助皇帝誅殺外戚梁冀,各封為萬戶侯,“<strong>自是權歸宦官,朝廷日亂矣。”

外戚、宦官與豪族爭鬥之下的東漢皇權亂象

宦官除了社會地位提高,政治制度上也因他們而改變。

自西漢武帝開始,朝廷除了外朝還設有內朝,以此來加強皇權。皇帝常常給親信加官“侍中、中常侍”等職,這些內朝官由此出入禁中,與皇帝一同處理國事。

但東漢建立以來,中常侍一職不再成為士人專屬,開始授予宦官。尤其是漢和帝駕崩後,鄧太后主政,“不接公卿,乃以閹人為常侍”,自此內廷近侍“悉用閹人,不復雜調它士。”

這樣一來,宦官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參與政務,成為朝廷中最為重要的政治力量。

外戚、宦官與豪族爭鬥之下的東漢皇權亂象


而且除了將常侍等職專授宦官外,東漢朝廷還增設小黃門等官職授予宦官,小黃門一職“掌侍左右,受尚書事”,是宦官升任常侍等中樞要職的跳板。每逢有事,小黃門一直都是協助中常侍等宦官發動政變的主要角色。

由此可見,有制度的加持,而宦官本身又被皇權賦予更高的社會地位,他們勢必膨脹到一個令朝臣士大夫們忌憚的地步。

外戚、宦官與豪族爭鬥之下的東漢皇權亂象


地方豪族與軍閥割據

東漢初期,朝堂主要勢力是南陽功臣集團,中期則是外戚勢力佔主導,而中後期以來,汝南、弘農等地為代表的士大夫階層又逐漸佔據朝堂。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產生如此的原因,正是與東漢朝廷的政策息息相關。

早期的東漢王朝抑制功臣,並沒有給功臣集團太多政治地位,隨著時間的流逝,功臣集團便漸漸退出歷史舞臺,而外戚勢力則恰逢其會成為主導。

與此同時,從光武帝開始歷代皇帝都推崇儒學,察舉選才也以精通儒術者為上選,朝廷之內的士大夫大多數都是儒學出身。

外戚、宦官與豪族爭鬥之下的東漢皇權亂象


國家的提倡,社會風氣的影響,讓地方豪族們多以儒學為家學,累世專攻一經,由此豪強門閥化、世族化,其中像汝南袁氏、弘農楊氏便是佼佼者,他們世傳家學,幾代人都位列三公高官,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

而且隨著外戚與宦官集團鬥爭的白熱化,士大夫集團便迎來蓬勃發展。

士大夫集團作為東漢政府的具體執行者,不論是外戚還是宦官,士大夫們都對這些侵吞政府權力的行為有著天然排斥。

外戚專權時士大夫們反對外戚,宦官專權時也反對宦官。相對而言,外戚本來就出自豪強,與士大夫們更為親近,因此在宦官掌握權力時,他們會一致反對宦官。

外戚、宦官與豪族爭鬥之下的東漢皇權亂象


第一次黨錮之禍發生的主要原因,歸根到底還是代替皇權專制的宦官們,發覺了士大夫集團力量的壯大。

《後漢書 黨錮列傳》中明確記載,“<strong>牢修因上書誣告膺等太學遊士,交結諸郡生徒,更相驅馳,共為黨部,誹訕朝廷。”

正是士大夫集團的壯大,讓宦官的權力與皇權,受到了挑戰,才有黨錮之禍。

同樣的第二次黨錮之禍發生前,士大夫們與外戚合謀要剷除宦官勢力,結果提前暴露被宦官們提前行動,士大夫階層遭受了重創。

宦官勢力作為皇權的延伸,本身具有極強的排他性,警惕一切威脅專制的勢力,在成功打壓外戚與士大夫階層後,宦官專制迎來了它的最高峰。

外戚、宦官與豪族爭鬥之下的東漢皇權亂象


但即便宦官勢大,它也是依附在皇權之上的產物,隨著漢靈帝駕崩,年幼的皇帝不能執政,東漢王朝再次重現了外戚與宦官的爭鬥局面。

外戚何進為了誅滅龐大的宦官勢力,引董卓進京逼宮,事還未成,何進就被宦官誅殺,而之後袁紹領兵進宮血洗皇宮,將宦官全數誅殺,外戚與宦官勢力徹底煙消雲散。東漢中央朝廷出現的權力真空,最後便宜了董卓。

此時朝廷權威大喪,士大夫集團在朝廷中沒能贏得執政地位,便轉移地方,依靠早已發展起來的宗族力量對抗董卓。像反董聯軍的主要首領袁紹、曹操都是如此,以地方豪強之力起兵舉事,反對董卓當政。

外戚、宦官與豪族爭鬥之下的東漢皇權亂象


地方豪強擁有大片莊園田地,控制著數量可觀的農戶,他們要錢有錢,要糧有糧,近乎是半獨立的小王國。而且豪強的經學世族化,又使他們在朝廷內有足夠的話語權為自身謀取利益。黃巾之亂爆發後,地方豪強力量愈發做大,使得朝廷在平叛結束時,也只能改變建制,以牧守制代替刺史,變相承認了豪強在地方的主導地位。

董卓亂政之後,軍閥割據形成,各大割據勢力的首領,大多數都是士大夫豪族出身,這正是擁有稱雄條件的地方豪族壯大的直觀體現。

外戚、宦官與豪族爭鬥之下的東漢皇權亂象


但我們深究割據的原因,主要還是東漢朝廷內部,圍繞皇權展開的此起彼伏的爭鬥,這種皇權亂象才是東漢王朝走向軍閥割據的根本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