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權與皇權跨越兩千年的相愛相殺

皇權與相權從產生到結束,一路上相愛相殺,即互相忌憚又互相依賴。要解釋清楚他們之間複雜的愛情關係,需要從宰相的發展開始說起,從無到有,到掌握重權:

”相“字,說文裡解釋為省視也,從目。”宰“字,說文裡為辠人在屋下執事者,意思就是充當家奴的罪人。春秋卿大夫的家臣和采邑的長官,也都稱宰,宰相也就相當於百官的頭目。

秦統一六國後,宰相逐漸成為了輔助天子治國的重要官員。

漢朝模仿周制,設立三公:太師,太傅,太保,後來又改三公稱呼為太尉,司徒,司空,對國家社會有巨大貢獻或者影響力的再往上加封為上公:太師,太傅。

秦漢的宰相都為公官,而權力和執掌的事項呢,《漢書-百官公卿表》有一句話:丞相掌丞天子,助理萬機。可見丞相地位尊崇,權力很大,有時候能直接踢開皇帝執掌天下事,比如東漢末年自己給自己加封太師的董卓,就是將自己封到了上公之首。

相權與皇權跨越兩千年的相愛相殺

新三國--董卓

到了隋唐,經過東漢,兩晉的動亂,皇權瞭解到相權過重,會嚴重威脅到自己的權力,尤其是南北朝,執政權的旁落,導致了宋齊梁陳四朝更替,於是皇帝們想了一個好辦法:

以三師為贈官賞賜,非大功者不受,所以,隋唐時期,三師頭銜時常空著。但是沒有三公當宰相,宰相的活還是要人乾的,唐朝誰幹宰相呢,尚書省左右僕射,門下省,中書省,大家合夥分開幹,相權被進一步分割。三部門分開相權,可以互相監視,制約,這是皇權對相權的第一次正式打壓。沒錯,俗話說,想法很好,執行起來相互掣肘,扯皮,行政效率立刻跌下一個層次,皇帝沒辦法,只能後期又加了一個平章政事的頭銜,加平章事僕射是宰相,實際上擁有宰相的權力,沒加的就是尚書省的長官。

相權與皇權跨越兩千年的相愛相殺

長孫無忌

遼金宋元,宰相不分三家了,只分中書省和樞密院——二府分權,一起執行相權,與隋唐相比,三家變兩家,即能制約,也能幹活。

但是,俗話說,“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除了宋仁宗慶曆之初,曾經嚴申二府區別之外,其餘各朝樞密院長官都由中書省長官兼任,這一人掛兩個頭銜,實際上就是宰相,實際上二府分權的機制也有名無實。

明清時期,明太祖朱元璋乾脆不搞分權,直接任命宰相,以李善長為右相國,這是皇權與相權的一個蜜月期,但是相愛之後,接著來了相殺。自胡惟庸案之後,朱元璋一怒之下廢除了宰相,自己兼職幹起了宰相的活,直接領導六部。但是,到明成祖朱棣繼位,皇帝沒了宰相又孤獨寂寞冷了,一個人幹那麼多事情,忙不過來,於是找了幾個人設立了內閣,內閣幹著幹著變成了政府核心,內閣首輔頂峰時候還壓著皇帝,實際上內閣首輔變成了實際上的宰相。

清朝繼承明朝體制後,發現內閣權力太大,皇帝處處受制約,於是雍正帝撇開內閣,拉了幾個人設立軍機處,自己幹起了和明太祖朱元璋一樣的玩法,自己兼職當起了宰相。自己一個人天天加班,玩不了多久,身體玩垮了。乾隆繼位後,幹起了明成祖朱棣一樣的玩法,自己不能跟老爹一樣日理萬機,那乾脆招人幹活,於是軍機處逐漸發展壯大,軍機大臣變成實際上的宰相。

相權與皇權跨越兩千年的相愛相殺

張居正

縱觀兩千餘年的中國封建王朝,相權與皇權的鬥爭,伴隨著王朝從始至終。感情好的時候,相權幫助皇帝分攤工作,感情不好的時候,皇權把相權排擠出權力中心。皇權與相權,就像愛妃,愛的時候你儂我儂,恨的時候打入冷宮,時間久了不見又十分想念,卻又不能明顯的說出來,於是給她換了件衣裳,換個名字,偷偷摸摸的又幽會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