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漢獻帝是傀儡,早晚被廢,曹操為何堅持要將幾個女兒嫁給他?

曹操,字孟德,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挾天子以令諸侯,權勢滔天,同時還兼任三國最大的軍事集團魏國的一把手。

明知漢獻帝是傀儡,早晚被廢,曹操為何堅持要將幾個女兒嫁給他?

天子漢獻帝早就成為了傀儡,徒有虛名而已,只能在曹操面前唯唯諾諾的苟活。曹操用行動證明了他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如此雄才大略的人,為何堅持要將自己的親生女兒嫁給了不知道還有沒有明天的漢獻帝?難道做父親的不應該為女兒的終生幸福考慮嗎?

明知漢獻帝是傀儡,早晚被廢,曹操為何堅持要將幾個女兒嫁給他?

要弄清楚這個疑問,就要從當時的女人的社會地位說起了。在那個年代,女人的社會地位是非常低的,不像現在男女平等,尤其在一些大的家族裡面,女人就是男人用來獲得、鞏固權力的工具,權貴間所謂的結秦晉之好、聯姻,不過是找個合適的理由結盟而已。那麼,曹操將親生女兒嫁給了漢獻帝的目的是什麼呢?當然是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嘍。

明知漢獻帝是傀儡,早晚被廢,曹操為何堅持要將幾個女兒嫁給他?

我們不禁要問,難道曹操的權力還不夠大嗎?軍隊、朝堂不都掌握在他的的手裡嗎?還需要鞏固嗎?

其實,曹操的強大隻是表面的強大,漢朝雖然名存實亡,但是畢竟統治了400多年,群眾基礎還是非常好的,天下人心仍然向著漢朝。

在內,有許多朝臣、士紳豪強只是忌憚曹操的手握重兵,其實是忠於漢朝的,後期荀彧之死以及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大批的士紳豪強積極響應就是一個很好的佐證。

在外,有劉備、孫權等諸侯虎視眈眈,一旦有變,裡應外合,後果不堪設想。曹操本來就很有危機意識,那種情況下,曹操採取了“攘外必先安內”的策略,來鞏固自己的權力,把自己的幾個親生女兒打包嫁給了漢獻帝。

明知漢獻帝是傀儡,早晚被廢,曹操為何堅持要將幾個女兒嫁給他?

那麼曹操把自己女兒嫁給漢獻帝,有什麼好處呢?

第一,穩定人心。穩住那些明裡暗裡一心向著漢朝的大臣親貴勢力和士族,我曹操幾個女兒都嫁給了漢獻帝了,名副其實的國丈,我不會篡漢自立的,我不會搶女婿的江山。我是皇親國戚,我是忠臣,我只是替漢室去掃除叛逆,為了振興大漢。你們不要懷疑我,要支持我。

明知漢獻帝是傀儡,早晚被廢,曹操為何堅持要將幾個女兒嫁給他?

第二,肅清外戚勢力。漢朝素有外戚專權的慣例,西漢有王莽篡權,東漢有何進把持朝政。其實曹操就是最大的外戚,作為何進曾經的小弟,曹操時刻謹記老大的慘痛教訓。時刻想著怎麼肅清外戚勢力,保證自己安全。

但是,仍然出現了董貴人和伏皇后兩起密謀謀害自己的觸目驚心的案件。曹操痛定思痛,要想徹底剷除外戚勢力,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一家獨大。曹操是真夠絕的,一口氣,嫁了幾個女兒給漢獻帝,並且讓自己女兒曹節成為後宮之主——皇后,掌管了後宮。朝堂之上,我說了算,後宮,我女兒說了算。同時,女兒們還起到了監視漢獻帝的作用。自此,外戚隱患消除,漢獻帝這下徹底老實了。

明知漢獻帝是傀儡,早晚被廢,曹操為何堅持要將幾個女兒嫁給他?

第三,綁定劉氏血統,為曹家保駕護航。長幼尊卑,嫡庶有別。皇后的兒子當然是首選的皇位繼承人,更何況我還有好幾個女兒在後宮,那生產力自不必說。如果天命在我們曹家,我們可以隨時考慮取代漢朝。如果一旦有變,不管以後誰掌權,漢室跟我們曹家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誰當皇帝都是我的外孫,起碼會顧及一下親情,不會將曹家滅族。

明知漢獻帝是傀儡,早晚被廢,曹操為何堅持要將幾個女兒嫁給他?

第四,敲打一下孫權、劉備,以達到誅心的效果。要知道,孫權、劉備都是打著振興漢室的旗幟,其實都是想有朝一日可以做皇帝。他們盼著曹操取而代之,好師出有名。曹操,來了這麼一手,就是告訴他們我是不會背叛漢朝的,你們就死了當皇帝的心吧。要知道,夢想是拼搏的動力啊,夢想破滅是會讓人喪失鬥志的。

明知漢獻帝是傀儡,早晚被廢,曹操為何堅持要將幾個女兒嫁給他?

不得不佩服曹操的智慧,一箭四雕,一下子就穩住了後方,著實了不起。只是可惜了他那幾個女兒,做了政治權力的犧牲品,令人惋惜。曹操,作為政治家、軍事家我打一百分,作為幾個女兒的父親,我覺得他一點都不稱職。

也有人說,曹操是為了女兒的幸福,嫁給漢獻帝有什麼不好,再是傀儡,也是皇帝,名聲好聽。況且,懼於曹操勢力,漢獻帝也不敢怠慢他的女兒。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各位看官,您覺得曹操是出於什麼樣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