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悲歌》原创历史小说

征和二年(公元前92年),这一年对整个大汉王朝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大汉王朝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已经从秦末动乱后得到恢复,期间经过“文景之治”,到汉武帝刘彻即位时,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依靠西汉王朝强大的国力,任用大将卫青,霍去病多次主动出击匈奴,使匈奴人远遁漠北,短时间内再也不敢南下骚扰汉朝。汉朝的外患扫除了,但是皇帝的心思也变了,他不再像前期那样历经图治,虚怀纳谏。随着身边的能臣武将的相继去世,天下承平日久,老皇帝自己开始迷了心窍,喜欢上了求道成仙,事实证明,一个普通人一旦喜欢上了这个东西,他的生活就要混乱了,一个皇帝要是喜欢上了这个东西,他的国家就要乱。这一年啊,大汉王朝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惨案“巫蛊之祸”,这件事情牵扯之广,在历史上堪称史无前例。上至国家储君、下至黎民百姓,受牵连者数以万计,多少皇亲国戚、王侯将相被灭族、被抄家,这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谁跟皇帝走的近、谁最有可能被杀掉,这个事件,从浅处说是西汉王朝由于内部权利洗牌发生的必然事件,从深处说是皇权的冷酷无情、神圣不可侵犯,任何人,不论你是国家的储君,还是皇帝深爱的皇后、子女,只要触犯了皇权,等待你的只有一条死路。本书的主角太子刘据,也是这个事件中的最大的牺牲品,他本可以顺利的继承皇位、依他的能力,也许即位后的成就并不亚于他的父亲。汉武帝晚年穷兵黩武,跟匈奴打了一辈子,国库空虚,民乱四起,正好适合刘据这种仁和的人来治理国家。做一个守成之君,但是因为他的去世,使这个庞大的帝国突然陷入混乱,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西汉王朝前行的方向,而他自己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冤屈、最悲情的太子,今天我们以后人的眼光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来展现那段血腥的历史,追忆刘据最后的时光。

征和二年(公元前92年)六月,长安天气炎热异常,太子刘据在长安城中的私宅中,太子妃史良鹈送来降暑的酸梅汤,盛在一个晶莹剔透的白玉碗中,甚是好看,此时的刘据并没有心情欣赏这个玉碗,他的心情极为烦躁。简单地喝了一口酸梅汤后,不停的在来回踱步,自己的姨兄公孙敬声因贪污北军的军费被汉武帝下狱治罪,时间已经很久了,但是至今都没释放,刘据也琢磨不透皇帝的心思。他们两个是一块长大的,刘据对这个这个公孙敬声是又爱又恨,以前的时候,就没少惹过乱子,但是之前舅舅卫青和姨兄霍去病都在,姨母卫子夫是当朝皇后,他的父亲公孙贺还是丞相,七次出击匈奴,也立下了赫赫战功。依靠这么强大的背景,公孙敬声一路青云直上,年纪轻轻就做到了九卿之一的太仆一职。敬声一向专横跋扈,所有人都不放在眼里,平日里树敌无数,大家也都是敢怒不敢言。这次公孙敬声贪污1900万军费,数额特别巨大,依汉律当斩,他被人抓住了把柄,这里面以刘曲髦和李广利为代表的很多人都想落井下石,想借此一举打垮卫氏集团,进而将太子刘据拖下水。刘据心中也是害怕,平日里也多次告知这个姨兄,做事要低调,但是公孙敬声把他的话当耳旁风,在监狱里依旧吆五喝六,满想着汉武帝是他的姨夫,平日也相当宠爱自己。在监狱里呆几天就出去了,但是都过了半个月了,还没有收到汉武帝释放他的诏书,公孙敬声也害怕了,不停的向自己的父亲和太子求救,为了救这个不争气的姨兄,刘据今天一早就去面见自己的父皇,希望他能网开一面,放了公孙敬声,但是皇帝并没有见他,只有通过黄门苏文传的几道手谕,自己连甘泉宫的大门都没有进去,一道宫门把父子两个深深的隔离开来。刘据已经很久没有见过父亲了,记得上次见到父皇还是去年端阳时节,细细数来已经一年多了,他知道最近父皇喜欢上了炼丹,听信小人小人谗言,想求长生,在甘泉宫外还铸造了盛露台。刘据是真想进去跟父皇好好谈谈,求仙得道这些东西本来就是虚无缥缈的,身为皇帝的父亲居然被人蒙骗,他觉得难以理解。他正想着,忽然内侍禀报称长平侯卫伉和丞相公孙贺请求面见太子,刘据慌忙起身相迎。卫伉是舅舅卫青的长子,卫青去世后袭封长平侯,为人正直,但不善言辞,与其父相比,少了些领兵打仗的本领。丞相公孙贺为公孙敬声之父,此时来找太子,也是没有办法了,三人见面后,直接切入正题,公孙贺称现在皇帝一直不发话释放公孙敬声,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没有其他的办法了,上午皇帝下诏,捉拿阳陵人朱安世,公孙贺想捉到朱安世后为儿子抵罪,特来太子私宅征求意见。刘据细细思考了一下,这个朱安世,他也时常听自己的门客说起,此人勇武异常,同各路诸侯藩王交情匪浅,平日里根本不把官府放在眼中。之前,阳陵县尉就曾多次带兵捉拿过他,但是都被他逃脱了。这次不知道他犯了什么大罪,皇帝会亲自下命令追捕他。想到这里,刘据对公孙贺说:“丞相此言甚是,之前能想的办法我们都想了,现在连我和母后都见不到父皇,如真能捉到朱安世,敬声就能平安出来了,这也是目前唯一的办法了。“于是他们三人议定,公孙贺亲率南、北两军部分军队日夜搜查,卫伉携长平侯府心腹卫士和太子门客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