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发誓,一定要报答这个男人?此男叫吴棠,今安徽明光市人

送错礼了!

《崇陵传信录》是清末一部著名私家笔记,作者是恽毓鼎,河北大兴人,历任国史馆协修、纂修、总纂等职,担任晚清宫廷史官达十九年之久。这本书,为人们讲述了一个送错礼的故事。说是慈禧之父叶赫那拉·惠征在南方做官,客死异乡,因是闲职,宦囊不丰,扶柩回乡的子女很是为难。不料得赙仪一笔,喜出望外。

慈禧太后发誓,一定要报答这个男人?此男叫吴棠,今安徽明光市人

赙仪就是向办丧事的人家送的礼。送礼的人是谁呢?据说叫吴棠,今安徽明光市人,晚清政治人物,官至四川总督、署成都将军。

叶赫那拉·惠征是1853年去世的,吴棠这时应是一个县令,送错礼的事儿就发生在这一年,被传得有板有眼。

惠征,满洲镶黄旗人。曾长期担任笔贴式之职,后历任文选司主事、验封司员外郎、保源局监督、山西归绥道、安徽宁池广太道等职。1853被革职后不久病死于江苏镇江府。此时,他的身边只有两个女儿,没太多的钱,两个女儿哭着把他的尸体往老家运送,路上还在四处筹措盘缠。到了清河县时彻底没钱了,走不动了。

慈禧太后发誓,一定要报答这个男人?此男叫吴棠,今安徽明光市人

吴棠故居


巧得很,两个女儿在惠征尸体前哭个不停,吴棠的人就送礼来了,300两白银。两个女儿收下银子,其中一个发誓将来一定要报答这个在父亲人走茶不凉的“故人”,也牢牢地记住了“吴棠”这个名字。

派去送礼的人回来向吴棠报告:“老爷,礼送去过了!”吴棠问啥情况,派去的人回答,人走茶凉,挺寒酸的。吴棠觉得事情有些不对,怎么会呢?他的礼是送给一个刘姓道员的,也不至于去世后只有两个女子照应吧?随后决定亲自去看看。

这一看就看出了事情的原委:刘姓道员的丧船与惠征的丧船离得实在太近,办事儿的人送错了地方!吴棠没有生气:那就进去看看吧,送错了,也要弄清送给了谁吧。就这样,吴棠来到了惠征的丧船上。

慈禧太后发誓,一定要报答这个男人?此男叫吴棠,今安徽明光市人

吴棠故居


惠征的两个女儿拉着吴棠的衣袖,千言万语都变成了“感谢”二字,吴棠不好要回银子,客套了两句:“姑娘啊,我和你们的父亲算是老朋友了,他走了,送点赙仪过来是应该的。”吴棠当时大约还说了,将来,你们两位如果再有困难,就来找我(吴叔叔),我呢,一定会全力帮助你们的。

两个女儿听了眼泪哗哗往下直流——天呐,这世间怎么还有这么好的好人!先前发过誓的那一位在心里再次发誓——我若发达,一定要十倍、百倍、千倍、万倍地报道这个“吴叔叔”。这个发誓的人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不过,她那时的名字应该叫“杏儿”或“兰儿”。

慈禧太后发誓,一定要报答这个男人?此男叫吴棠,今安徽明光市人

吴棠错送了300两白银,他的好事从此开始——“杏儿”或“兰儿”成为懿贵妃(1857年晋封)、慈禧太后以后,他在8年时间内连升五级,成一品封疆大吏,受到慈禧太后的火速提拔,直到1875年去世。

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当然是假的!事件可以被“操纵”,但时间很忠实,它一定就在那儿,没有人能够改变。1851年为咸丰元年,但在这一年的前一年,咸丰已正式即位。清廷为他挑选八旗秀女,惠征的女儿,也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当时年芳十七岁,属于被选之列。咸丰二年二月初八,传来了慈禧被选中的消息,二月十一日,敬事房太监传达口谕,封慈禧为兰贵人,并命于五月初九进宫。惠征为此忙活起来,一直到送走女儿后,才于七月到芜湖上任接印。

慈禧太后发誓,一定要报答这个男人?此男叫吴棠,今安徽明光市人

吴棠


当了皇帝的老丈人,惠征变得不安分了起来,到了安徽就开始搜刮钱财,不到半年时间就搜刮了四、五千两白银(军机处:《录副奏折》农民运动类,第584卷)。这说明了两个问题:1.惠征死的时候“杏儿”或“兰儿”在宫里,还被封了“贵人”;2.成了皇帝老丈人的惠征是不缺吴棠错送了的300两白银的。

那么,为什么会成这样了呢?也只有两个原因:1.书写者对吴棠得势不满,恽毓鼎做京官,对地方权臣有不忿之心;2.“送错礼”迎合了很多人的心理,觉得慈禧就应是这么个角色,最终以讹传讹,让历史成了一些人想象的结果。

慈禧太后发誓,一定要报答这个男人?此男叫吴棠,今安徽明光市人

人们应该看到,吴棠这个人“官声”还是不错的,他出身平民家庭,少时“家奇贫,不能具膏火,读书恒在雪光月明之下”,做了县令也能将属地治理得“士民称颂”。他“得势”在于徐淮之间镇压太平军、捻军,因守城有功,政绩卓著,于1860年补徐海道,旋授徐海道员(四品官)。至此,他仍然不忘自己出生在贫寒家庭,凭借个人的勤奋与奋斗,使得职位不断提升。退休离任前,他还拨捐输银赈济灾民,实心任事,清正廉洁。

正因为如此,吴棠只能被这样小小地“恶心”一下,若他为贪官,还不知道被后世、被今天的网友写成什么样的呢!(文|路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