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一線的90後丨平凡背後的不平凡

沒有微弱星光,哪有浩瀚星河。疫情突襲,每一個平凡而偉大的人,都成為這次戰疫的主角。在這次的武漢“戰疫”中有著這樣一群可愛而又平凡的年輕人。在這次戰役中,她們充分發揮著自身的活力,彰顯了90後的責任和擔當。

93年出生的退役軍人陳航現為武漢農業集團資源公司的一名普通員工,參加過各類大型軍事演習3次,在赫赫有名的朱日和演訓基地和西藏唐古拉兵站留下過足跡。疫情發生後,他第一時間報名參加了抗疫應急突擊隊,從親赴中百搬運愛心物資、消毒貨架到江漢大學臨時隔離點轉運救援保障品,抗疫一線到處可見他的身影。每天只睡幾個小時的陳航,白天與隊友們搬運救援保障物資晚上要到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方艙醫院指揮部錄入數據,工作量非常較大,但他經常性的連續工作15個小時,從沒絲毫的抱怨。

據統計,疫情期間,他累計錄入樣本379個、校對病患信息數據1674組,並通過電話聯繫疑似患者65名。一天夜裡,他拖著疲憊的身體堅持在電腦前工作,鮮血從他的鼻孔留下,但他仍然笑著說:“身為退役軍人,流這點血算什麼,小傷小痛的不要緊。大家放心,我的身體我清楚,回頭休息一會就好了。”

戰“疫”一線的90後丨平凡背後的不平凡

(圖:90後退役軍人陳航奮戰在防疫一線)

在青山區紅衛路街才聚社區值守點裡,有兩位不畏困難,毫不退卻的“90後”。95年出生的劉夢婷是武漢工控資本公司綜合管理部文員,作為下沉幹部,他們在該小區已經駐紮了50多天,劉夢婷是這個社區年齡最小的一線工作者,她熱心主動為居民買藥送菜。主動對接政府相關部門,為值守人員辦理通行證,從街道到主管部門,從青山到漢口,克服全市辦證集中扎堆困難,順利給值守人員和公司值班人員辦好通行證。

而和她一起值守小區的90後張小秋,每天從漢陽四新到青山來值守,沒有絲毫的怨言,起早摸黑的他,已經連續工作了50多個日夜,而至今都沒有回家跟父母吃過一頓飯。

戰“疫”一線的90後丨平凡背後的不平凡

戰“疫”一線的90後丨平凡背後的不平凡

(圖:武漢工控兩名90後下沉幹部死守社區最後一道防線)

在遠城區的防疫中,具有人員結構複雜,管理難度大等特點,社區人員素質也參差不齊。來自黃陂盤龍城龍城天居園小區的90後美女郭甜是這個小區的網格員,負責整個小區1320戶居民的買藥送菜工作,為了切實做好整個小區的保供,她隻身離開了4歲多的孩子,夜以繼日的奮戰在一線,從社區團購、買菜搬菜再到幫滯留在外的居民申請回漢,甚至連一些居民的預約取款都是由她代為完成,這一干就是近60天,而她四歲的孩子每晚都是在哭著撕喊媽媽聲中進入夢鄉,等她回到家中已過凌晨。

戰“疫”一線的90後丨平凡背後的不平凡

(圖:黃陂盤龍城90後網格員郭甜日夜為社區保供忙碌著)

在武漢抗擊疫情的過程中,這批90後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責任、擔當和價值。昨天你們還是父母眼中的孩子,今天你們已然成為了新時代的脊樑,為你們加油點贊。(湖北經視記者:劉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