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宅在家,看有益孩子成長的19部紀錄片,見識比知識更重要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仍在持續,到現在在家待著也挺長時間了。這對於好動的孩子來說,絕對是不小的挑戰。其實,因疫情而延長的假期,恰好是陪孩子的好機會,許多優良的紀錄片和電影,都非常適合陪孩子一起觀看。今天我們就給大家推薦幾部高營養的紀錄片。14+5部最值得親子共看的地理紀錄片。孩子不僅能從中學到關於七大洲的人文、自然、地理知識,更重要的是,還能提升他們對整個世界的認知,培養跨文化的全球視野。


01


亞洲


亞洲神秘之城

Ancient Capital In Asia(2002)


疫情期宅在家,看有益孩子成長的19部紀錄片,見識比知識更重要


本片分為六集,每集走訪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都:

1、尼泊爾加德滿都;2、日本京都;3、伊朗伊斯法罕;4、印度瓦臘納西l;5、印度尼西亞日惹;6、中國北京。


對於歐美國家來講,亞洲是很陌生、很神秘的。其實對於中國人來說,也是如此。比如沿襲了唐朝遺風的京都,就是滋養匠人精神的最佳土壤,看似普通的豆腐能做成最尊貴、最精緻的頂級料理;尼泊爾的加德滿都,不僅有大量的世界文化遺產,更保留著老祖宗流傳千年的“女神跪拜”儀式……


看完之後才發現,對中國人而言,近在眼前的亞洲國家如此神秘,如此陌生,絕對值得我們逐一探索。


亞洲絕美秘境(2013)

Asia:Secret Lives Hidden Places


疫情期宅在家,看有益孩子成長的19部紀錄片,見識比知識更重要


本片是由美國Discovery頻道出品,拍攝於2013年,一共分為4集,走訪了印度、馬來西亞、中國和日本,探索每個國家最有特色的自然景區,挖掘每一個秘境背後的神奇景觀和動物生活。


令人驚喜的是,紀錄片走訪的地方,也許都是我們沒有機會到達的,驚豔程度讓人大開眼界。


拿印度來說,片子介紹了一個地方,那是人跡罕至的荒野,但它卻非常富饒、非常美麗,也是亞洲最珍稀動物的庇護之所。


到了日本,則是以日本南部的極端環境為例,介紹雲仙國立公園的巍峨火山,在陡峭的山路上,無數人正在前仆後繼,據說是要舉行一場特別的儀式……這些奇特的動物,可愛的趣事,都一一被拍進來,讓這場自然之旅變得更加生動親切。


02


歐洲


乘著火車遊歐洲(2012)

Great Continental Railway Journeys


疫情期宅在家,看有益孩子成長的19部紀錄片,見識比知識更重要


豆瓣網友桃源故人:“四星半!BBC拍的歐洲太美了,無論風景還是歷史文化。”


本紀錄片一共播出四季,每一季都有五集。


第一季最值得推薦,經過的城市是最熱門的旅遊勝地:倫敦到蒙地卡羅、匈牙利到奧地利、從柏林到萊茵河、瑞士、阿姆斯特丹到法國北部……這條線路的歷史來頭可不小,是根據英國1913年出版的旅行指南Bradshaw’s Continental Railway Guide and General Handbook的推薦路線設定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英國人最喜歡按照這條路線去歐洲度假。


這場旅行相當有品味,既能跟著主持人,看到最有歷史、最具特色的歐洲火車站和鐵路系統,感受難得一見的美景,還可以瞭解到戰前歐洲部分國家的政治格局、城市建設等人文景觀,感受歷史的蛻變、追憶歐洲國王的故事,瞭解貴族的生活方式,比如成衣定做、葡萄酒釀製等等。


野性歐洲

Wild Europe (2005)


疫情期宅在家,看有益孩子成長的19部紀錄片,見識比知識更重要


豆瓣網友Splendid:“鏡頭時而氣勢如虹,時而細膩溫馨,輔以恰到好處的配樂,Sean Pertwee 迷人的解說,呈現了一個原始和現代、野性和文明的歐洲。 ”


本片由BBC拍攝,是著名的自然紀錄片——《野性》系列的其中一套,共分為四集:1、肇始之初;2、冰原大地;3、征服自然;4、全新紀元。


為了給我們展現最多元化的歐洲,節目組不惜勞苦,走訪許多極度惡劣的環境:熱帶沼澤、冰河期和失傳已久的古文明,這是一趟不可思議,能帶人穿越回古代的奇妙之旅!


原來,繁榮昌盛、安定和平的歐洲,在遠古時代也經歷過“滄海桑田”:大陸板塊的劇烈衝撞和火山爆發曾使它天搖地動,它還曾經遭到大海吞沒,也曾變成炙風吹襲的一片荒漠,不斷地受到時間、自然力量和生態變化的刻鑿雕塑。


最讓人驚喜的在於,本片融合了先進動畫、科技重建,以及跨越時空的空中景觀攝影,能讓觀眾身臨其境,觀看體驗自然提升不少。


03


北美洲


北美國家公園全紀錄

The National Parks: America\\\\'s Best Idea (2009)


疫情期宅在家,看有益孩子成長的19部紀錄片,見識比知識更重要


豆瓣網友黑眼圈很黑:“關於國家公園的記錄片竟也可以這麼詩意和溫暖,他們對國家公園的熱愛與真心不是一個人,而是一代代的傳承。”


聞名全球的美國國家公園,被譽為“人間天堂”,那麼,它是怎麼來的呢?


這部人文地理紀錄片為你揭曉,它不是簡單地描述國家公園美麗的自然風光,更是全面展示幾代人的追求與思考。國家公園管理體系的形成與“自由”一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包含了不同的價值觀、世界觀的衝突與妥協,也是人類向自我挑戰的明證。


你可能不知道,此片拍攝耗時近十年,把鏡頭對準那些曾經為自然保護、為建設人文景觀而作出無數努力的英雄們。其中就包括美國的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


這部6集系列紀錄片,融合了檔案圖片、回憶錄以及人物採訪,值得一提的是,影片配音來頭不小,都是好萊塢的大人物參與制作,與恢弘大氣的畫面結合,是一場的視覺、聽覺的盛宴。


北美大地

North America (2013)


疫情期宅在家,看有益孩子成長的19部紀錄片,見識比知識更重要


豆瓣網友嘩啦啦:“不單是風光壯美,而是富含人性,並且用科學包圍著,看起來讓人熱血沸騰。”


本片由美國Discovery頻道出品,與英國、日本的紀錄片風格不同,配樂運用的是搖滾樂,旁白也富有激情。在北美這片充滿多樣性的樂土上,隱藏著無數的巨大危險,於是,鏡頭對準這片土地上頑強與天敵對抗的生命,難以馴服的野獸,還呈現了北美最危險、最致命、最美麗的自然環境。


當然,不用被嚇到,本片還有一大亮點——既有窮兇極惡的動物,也有萌到融化的,比如看起來蠢萌的土撥鼠,它們緊張又多疑,雖然眼睛看不清、耳朵聽不到,可是鬍鬚卻有極其敏銳的觸覺。


04


南美洲


失落的文明:印加和瑪雅(2009)


疫情期宅在家,看有益孩子成長的19部紀錄片,見識比知識更重要


豆瓣網友Alan: “第一次接觸拉美文明,很不同,很精彩。日本人的紀錄片,相對於BBC、國家地理,感覺邏輯性更強,更好理解一些。”


在高速發展的社會中,有些曾經輝煌的城市,早已被人們遺忘,我們稱之為“失落的文明”。本片由日本電視臺NHK精心製作,共分為四集,分別介紹了:位於安第斯山脈的印加神殿、秘魯的“天空之城”——馬丘比丘、已經滅亡的瑪雅帝國以及墨西哥城內的阿茲特克帝國。


這四個地方,聽起來非常小眾冷門,有些甚至不復存在,所以,這部紀錄片顯得非常珍貴,我們未必有機會觸及這些瑰麗的世界遺產,但通過影片,卻可以瞭解到更多關於殖民統治的典故,以及那些離我們非常遙遠的陌生人,曾經以什麼樣的方式在生活著,我們和他們,會不會也有一些微妙的聯繫呢?


無論是消失了的,還是被保存下來的文明,都值得我們敬重和珍視。


野性南美洲

Wild South America (2000)


疫情期宅在家,看有益孩子成長的19部紀錄片,見識比知識更重要


豆瓣網友半舊古董:“BBC一貫的風格,嚴謹又活潑的解說,富有南美風情的背景音樂,寬闊的場面,一切都詮釋著這片神秘大陸的美!”


本片有六集,探索南美洲大陸上繁雜獨特、驚險刺激的野生生態。從赤道幾乎伸展至南極,廣袤的南美大陸地貌懸殊,既有熱帶海洋,也有冰冠雪山。你或許不知道,地球上最大的河系、最長的山系、最大的雨林和最乾的沙漠,原來都在這裡。


其次,攝影隊運用紅外線夜視攝影機和最先進的攝影技術,那些從未映入眼裡的動物一次過全部呈現,實在讓人驚喜萬分。


比如著名的巴西大平原上,就是一個獨特但鮮為人知的動物王國,鸚鵡、鬃狼、美洲豹、食蟻獸都生存在此互相競爭,又互相依賴,因為它們時刻面對著隨時襲來的火災、旱災和水災等極端災害,每天都上演著刺激驚險的大逃亡……


05


大洋洲


新西蘭:神話之島

New Zealand: Earth’s Mythical Islands (2016)


疫情期宅在家,看有益孩子成長的19部紀錄片,見識比知識更重要


豆瓣網友wendydu:“看完非常感動,沙礫中的花,雪地裡的鸚鵡,森林裡的企鵝,還有一群真心熱愛動物的攝影師。”


位於大洋洲上的新西蘭,雖然面積遠遠比不上鄰居澳大利亞,但它如同一個世外桃源,近年來也吸引了很多國際遊客。分為三集,分別是:孤島漂泊、極限荒野和新來物種,充分展現了新西蘭的奇觀和各種各樣讓人大吃一驚的動物。


比如住在森林裡的黃眼企鵝,它們是世界上最稀有的物種之一,目前只剩下4000只,因為它們依賴海灣和巢穴生存,多年來被人類侵佔領地,已經無家可歸……


這片曾與其他大陸隔絕達8千萬年之久的土地,如今重新被人們挖掘,但是,旅遊業的開發和資源的不斷侵佔,“神話之島”的美譽會逐漸消失嗎?影片在探索自然的同時,也給我們留下這樣的疑問。


西蒙·裡夫暢遊澳大利亞

Australia with Simon Reeve (2013)


疫情期宅在家,看有益孩子成長的19部紀錄片,見識比知識更重要


豆瓣網友Zach:“Simon的紀錄片是絕對要收藏的,不同於常見的風光拍攝,他們的片子深入展現當地人文,很對我胃口。”


本片由英國一位大名鼎鼎的演員、電視製作人西蒙·裡夫自編自導,他是一名深度旅行愛好者,曾經走過110個國家和地區,本次帶領我們穿越澳大利亞,也是從多樣化的生態環境中挖掘不為人知的一面。


在很多人心中,澳大利亞也是一片淨土,不過,此片卻並非停留在捕捉自然風光、展現動物生活,而是走進了大多數人都不會去的北部,比如Perth(珀斯)這一城市,揭示了澳大利亞的危機,比如環境惡化,原住民問題,過度依賴自然礦產資源、生物物種大規模減少等問題。不止與探索都市的繁華時光,更讓人們看到產業的前沿,和社會中被人忽視的細節。


如果在前往澳大利亞之前能看看此片,會讓孩子的感受更加生動和深刻,不再是一趟走馬觀花的風光旅行。


06


非洲


非洲

Africa (2013)


疫情期宅在家,看有益孩子成長的19部紀錄片,見識比知識更重要


豆瓣網友Sabrina:“地球最大的荒野之地,BBC給出非洲各種不同面貌進行深度挖掘。高質量高水準的攝影和製作。”


此紀錄片來頭不小,由2010年憑藉《Life》紀錄片獲得艾美獎自然紀錄片最佳攝影獎的原班人馬共同打造,是一部大型原生態紀錄片。鏡頭將跟隨主持人David Attenborough一起穿越神奇的非洲大陸——到達27個國家,跨越16萬公里路程後,他們拍下了2000小時素材,製作出了6個小時(6集)的紀錄片。


攝製組別出心裁,試圖用動物的眼光看待世界,探索那些從未被發現、被記錄的生物物種和壯觀的非洲奇蹟,讓人大開眼界:在星空之下,揭秘犀牛群的夜生活,發現它們溫柔細膩的一面;每天在最熱的時候,一群銀螞蟻蠢蠢欲動,冒著被燙死的危險快速覓食……


能夠有高達9.8的評分,說明這又是BBC的一次誠意之作。如果關於非洲,你只想看一部自然紀錄片,那就非這部片子莫屬了。


石原里美:非洲之旅被“生命”感動的九天(2015)


疫情期宅在家,看有益孩子成長的19部紀錄片,見識比知識更重要


豆瓣網友小藥水:“以‘十元’的視角看到了在烏干達援建醫院的日本人,在救助元少年兵重返社會的日本NPO,以及那些飽受戰火摧殘的非洲國民,救助非洲這樣的命題需要太多人的努力。”


這部片子不是純粹的旅遊紀錄片,它對焦的並非地區文化,而是從最敏感的題材——反戰題材說起,讓我們看到非洲最讓人心疼的一幕。


女主持石原里美是當紅的日劇女主角,她從片場出發,走訪非洲最貧窮、最艱難的戰亂地區,在片子裡,她沒有明星光環,而是以一個善良的普通人的角色,與當地人接觸。


讓孩子接觸這種題材,會過於殘酷嗎?其實不然,當孩子知道,遠在烏干達,原來有這麼一群無家可歸、面臨著生命危險的同齡人,會讓他們更有悲憫之心,對非洲的理解,不再停留在“動物王國”的認識上,深入看到這個地區的光明與黑暗之後,一定會有所啟發。


07


南極洲


在世界盡頭相遇

Encounters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2007)


疫情期宅在家,看有益孩子成長的19部紀錄片,見識比知識更重要


豆瓣網友歡樂分裂:“莊嚴如教堂禮拜朝聖,優雅水母於無聲幽暗裡升騰,波光湧動如明燈聖火,天光流轉間,這裡是世界盡頭,也是時間和人類心理的盡頭,敬畏自然。”


這部99分鐘的紀錄片,不僅對焦南極,而是以南極科考站的人員作為切入點,記錄了導演與劇組前往南極洲拍攝當地生物、居民以及獨特地理風貌的歷程。


與大部分自然紀錄片不同,他們想探索的認識,這裡的人類生活,以及壯麗神奇美景,更展現了科學家們在這裡的工作和日常,通過訪談和記錄,觀眾可以全方位瞭解南極,獲得一種前所未有的生命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片子不僅僅在敬畏自然,探索自然,還把思考引申到人類的文化。而結尾更是出彩:在觀賞了南極的海洋火山冰原物種後,導演引用了一句話,其大意是——通過我們的眼睛,宇宙才知自己的美麗與尊榮。人類是宇宙偉大尊榮的見證者。


冰凍星球

Frozen Planet (2011)


疫情期宅在家,看有益孩子成長的19部紀錄片,見識比知識更重要


豆瓣網友貓叔Mack:“對於廣義南北極地區生態的關注,從動物到人類無一遺漏。製作團隊實力雄厚,航拍超廣角高清鏡頭,畫面美到極致。”


BBC耗時5年製作的紀錄片《冰凍地球》,同樣是一部耗資巨大的紀錄片,用鏡頭真實地展現正在逐漸溶解的地球兩極,以及生活在這裡的各種生物。片子以季節的變化為主線,從“大融化”的春天,到24小時都在光線照耀下的夏日,再到“大冰封”的秋天,最後以長夜漫漫的冬天結尾,使得觀看體驗更佳流暢。


其中,很多畫面都非常珍貴:崩塌中的冰山,活火山的突然噴發,以及岩石峰,美輪美奐的融水湖和針葉林。當然,還有動物之間相互的角逐、廝殺,比如一頭雄性北極熊勇敢擊退多達10名情敵,身披血漬和傷痕,最終抱得美人歸……生動程度媲美一部好萊塢大片。


到了結尾,還科普了一些如何在極端寒冷和無法預知的惡劣的氣候下生存的技巧,確實有著不一般的教育意義。


疫情期宅在家,看有益孩子成長的19部紀錄片,見識比知識更重要

領取方式

疫情期宅在家,看有益孩子成長的19部紀錄片,見識比知識更重要


回覆關鍵字 19部

疫情期宅在家,看有益孩子成長的19部紀錄片,見識比知識更重要

即可獲得我們的19部有益成長的紀錄片


20萬家長都在領的資料

快快行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