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長河鐵古》丨講述隴南西和一個村莊鮮為人知的故事

紀錄片:《長河鐵古》 解說詞

一塊石頭,與一段傳說緊密相連。

一條古道,與一場貿易血脈相關。

一座村莊,因一條河流風韻流傳。

漢代以來,佛教傳入中國,觀世音的相貌,以大丈夫居多。直至唐代,妙善公主的傳說廣為流傳,中原大地的觀音形象才越來越趨向女性化。

漢文帝初年,在今日甘肅省隴南東部的西和縣境內,出現一個地方割據“西峪國”,相傳某年的二月十九日,國主妙莊王喜得第三個女兒,取名妙善。沒有人知道,在接下來的許多年內,這個女兒的名字將會和一個地名結下不解之緣。鐵古,妙善短暫的一生中曾流落至此,在此休息,梳妝打扮,並在此堅定了她一心去往大香山的決心。妙善的名字後來神化,被尊稱為“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2014版《西和縣誌》記載,妙善公主騎猛虎去往大香山的路上,被猛虎摔在松林畔,“驚恐力竭,失去了知覺”,被一位好心的樵夫所救,樵夫“端來鐵古瓶,倒出清菜油,公主梳了蓬頭亂髮,洗了滿面灰塵”,至今,人們把樵夫住的村莊稱為“鐵古瓶”,在松林畔立了一座廟,廟名叫作“梳妝樓”,“傳說這裡的菜花最黃,榨的油最多,油味最清香,色澤最優美……只因它當年救了妙善公主,才成為油菜中的佳品。”

又有一說法,話說當年妙善路徑此地,她的羊脂玉淨瓶不慎摔壞,她情急之下,用鐵絲箍住了瓶身,鐵絲是當地出產的鐵礦所煉。後來人們取鐵古(箍)諧音,便是鐵古地名的由來。

紀錄片《長河鐵古》丨講述隴南西和一個村莊鮮為人知的故事

綿延的秦嶺山脈,劃分出甘肅唯一一個全域長江流域氣候的隴南,隴南之北,秦嶺之西的西和縣更是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山河跌宕,草木蔥蘢,出今日的西和縣城南門,一路向西南,穿過何壩小鎮,途徑黃江水庫,經草坪、李宋,便可進入一條不為人熟知的峽谷。

谷名火石崖,以谷多有火石而得名,谷約長三公里。一北一南,兩山高聳,南山背陰,多松柏,有鐵礦,北山有良田,有山石,兩山之間,只留出山腰一條通道,蜿蜒曲折,似游龍騰飛。谷底是潺潺流動的鐵古河,它一路向東,流進黃江水庫,匯入漾水河,成為西漢水最主要的一條支流,至今依然是西和縣城人居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之一。

火石崖北山之上,一處奇石堆立,名曰“四鍋臺”,相傳明清時期,有一道人在此埋四鍋白銀,願得一有緣人在此建一座宏偉寺廟,並終身長伴古佛青燈。然而,寺廟至今沒有建成,四鍋白銀的事也再沒有人一探究竟,後人為紀念道人的事蹟,在四鍋臺一公里的宋壩村修建了一座蓋鍋龍王廟,廟內香火鼎盛,遊人不絕。四鍋臺對面的山谷下,有一石洞,人們習慣稱作“蟒洞”,相傳很久以前,有一條巨蟒自劉家溝村小香山腳下穿山而過,頭朝向火石崖,忽然一日,巨蟒不知因何首尾相調,頭朝向劉溝村,那時劉溝日益貧困,有人稱是因巨蟒吃窮,便請了一群年輕人,在洞口放置一碩大的鍘刀,待巨蟒出洞,將其頭顱鍘下,劉溝村這才日益富庶起來。巨蟒死後,石洞坍塌,如今的火石崖蟒洞,深不足十尺,也只有洞口能容一人左右。

紀錄片《長河鐵古》丨講述隴南西和一個村莊鮮為人知的故事

繼續向西,深入谷內,便可以看到谷底河邊的一顆石頭,名曰梳妝檯,又稱梳妝石,相傳妙善曾在此梳妝打扮。至今,石上尚留有臉盆、木梳的印痕。出谷,映入眼簾的即是兩棵高聳的柏樹。兩棵千年古柏守候著一座廟宇,這座廟宇有一個典雅的名字——梳妝樓。

每年的二月十九日,梳妝樓都會迎來最繁鬧的一天。晚飯剛過,有會頭老人就站在山崗上高喊:一家子一盞燈,生的娃娃高鼻子大眼睛。這時候,山下的每家每戶都會有一人提著紙糊的燈籠上山。點亮的燈籠排成一條長龍,峻嶺山便被點亮了。松濤陣陣,流光溢彩,這是鐵古村梳妝樓一年一度的蜿燈,百年的村莊,在一盞盞燈籠的光影裡顯得神秘而安詳。一盞燈,為村莊恪守著一條百年不變的承諾。

“敬神敬佛須先敬父母,洗手洗臉不如洗心腸”,三十年的時光流轉,梳妝樓院門前的一副對聯恆久未變,彷彿在提醒著每一個前來的香客,佛就在平凡的生活中。院中另有一副對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切莫放年華虛度,一腳門裡一腳門外那曉得腳步留神”,又有深奧而耐人尋味的禪意。

峻嶺山在當地人的口中稱為“懸冒嘴”,其背靠溝峽,山林茂密,植被優良,穿過溝峽,是綿延幾十公里的山林和草地。在峻嶺山遠望村莊,鐵古河由西、北兩條河匯流而成,鐵古河北支流發源於黎家上河蠻子灣三華咀。“嶓冢導漾,東流為漢”,近代學者雨梁山人據《尚書·禹貢》記載的這段話,幾經考證,提出西漢水源頭為鐵古村三華咀的說法,他說:“漾”即為發源於甘肅省西和縣何壩鎮鐵古村三華咀蠻子灣的漾水河,“至禮縣永興鎮蒙張村截止,全程約四十三公里左右,而天水市的齊壽山自東向西流向的“西漢水”流程只有三十八公里左右。”以支流最長為發源地而論,鐵古村為西漢水的發源地則更符合理論,也與古籍記載相符。全國所有的縣治所在地(縣城)統稱“城關鎮”,唯有西和縣例外,它有一個名字,叫“漢源鎮”。

紀錄片《長河鐵古》丨講述隴南西和一個村莊鮮為人知的故事

悠悠西漢水,巍巍峻嶺山,峻嶺山梳妝樓亙古不變,矢志不渝地守候著山下的村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鐵古人遵循著時令,春種秋收,繁忙充實,安穩寧靜地度過一個個春秋。早在民國時期,有一支馬幫從滷城出發,一路沿著火石崖穿越鐵古,最終翻過萬家溝山樑,走黑峪口,穿龍林,走太塘,抵達洮州,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活生生走出一條滷洮古道,形成地理意義和商業意義上的茶馬互市。鐵古村,也有一支自發組織的馬幫隊伍,加入了滷洮古道馬幫的行列,唐家馬幫第一次成為鐵古村人向外突圍,與外界互通的代表。據著名學者田興輝所著《滷洮古道尋馬幫》記載,鐵古村火石崖段是當時滷洮古道最為艱難的路段之一,《走洮州》趕馬調裡唱道:洮州一十八馬站,一站更比一站難。鐵古坪上鞋磨破,黑峪漢水浪濤天。火石崖古棧道,一條狹窄的手把崖,令多少腳戶膽戰心驚。加之鐵古村土匪劉麻子,他有一匹雪裡紅,殺人如麻,更是令腳戶們聞風喪膽。田興輝在《滷洮古道尋馬幫》一文中說:鐵古坪是西秦嶺的餘脈,在當時山高林密,峰巒聳翠,莽莽荒林,峽谷幽深,溪澗轟鳴。在這裡可憐的趕馬人血灑古道,屍不還鄉……就在那種惡劣的自然交通條件下,腳戶們將滷城的鹽和馬匹帶到遙遠的洮州,又將遠方的茶葉源源不斷地帶回來。這條古道,使“漢藏文化先進的生產方式與生活理念相融合,漢族的農耕文明與藏族的遊牧文明在這裡得到了碰撞,中原文化與川藏相接納”,在馬幫的相互交流中,形成了一種具有冒險精神的馬幫文化。

站在萬家溝梁遠眺,向西南望去是綿延數百公里的香山林海,向東北望去是陡峭雄偉的金龍山。向西北望去,又是一條隱沒在世人眼中的萬家溝,一山之隔,一條分水嶺,讓這裡與鐵古形成很大的氣候差異,鐵古村和馮茂村高寒,萬家溝溫潤,產花椒、柿子,這裡已地處禮縣,彷彿是一座鐵古村的後花園。

紀錄片《長河鐵古》丨講述隴南西和一個村莊鮮為人知的故事

鐵古公路一路向西,被一座山擋住了去路。半坡山,居住神仙的地方,那裡生長無數種類的樹木、花草、野山菌和蕨類植物,當然生長最多的,是繚繞在山間的雲霧。相傳那裡有三座煙霧洞,每當煙雨季節,煙霧就會從洞內生出,沿著山樑,瀰漫整個村莊。距離半坡山不遠的地方,有一座廟,當地人稱為“二爺廟”,廟內供奉方神二爺。站在半坡山樑,正好可以看到,梳妝樓和二爺廟,彷彿鎮守著貫穿鐵古坪兩個交通要塞出入口的關隘,他們遙遙相望,彼此呼應,成為這座村莊永遠的保護神和滄桑見證者。

被半坡山擋住去路的鐵古公路向南回折,一路蜿蜒而下,路徑李坪村,數里山路之後即可抵達劉家溝小香山,經河口,野麻,而後又上大香山。因而,自何壩向南,途徑黃江水庫、宋壩蓋鍋爺廟,梳妝樓、二爺廟、小香山,直至大香山,顯然是去往大香山風景區最美的一條路線;沿途寺廟之多,也是虔誠的香客敬神拜佛的最佳選擇。

由於自東、北、南三面延伸,海拔都逐步降低,鐵古村,因而成為方圓海拔最高的區域,像神仙向上拱出的一隻手掌,在這隻手掌上,人們耕種洋芋、小麥、玉米和油菜,豐富的物產和肥沃的土地滿足了鐵古人的物質生活需求,一路的傳說和儒釋道文化,又寄託著鐵古人的精神信仰,詮釋著鐵古人的生存哲學。

鐵古,一個隴南版圖上芝麻小豆的地方,一隻神仙舉出的手臂,一座適宜於消夏避暑的村莊,一個淹沒在塵世中的桃園,它鮮為人知,卻獨自地滋生出儒釋道文化、馬幫文化、土匪文化、漢水文化,它吐露芬芳,以其美麗的面貌和開放的胸襟,接納著四方賓客。在傳統文化逐漸被現代文明快節奏地蠶食之後,鐵古,它是否會成為最後一片剩下的淨土?

紀錄片《長河鐵古》丨講述隴南西和一個村莊鮮為人知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