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什麼離奇的殺人案子?

威史


三國時一樁離奇殺人案,直接導致蜀漢政權崩盤,《三國演義》中卻隻字未提。

很多對三國曆史感興趣的讀者,都將《三國演義》作為了解這段歷史的首選讀物。而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卻對一場足以影響天下走勢的謀殺案隻字未提,這樁謀殺案,便是蜀漢大將軍費禕遇刺案。

讓大家對費褘有所認識的是諸葛亮的《出師表》,裡面有一句話是這麼寫的,“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

那麼這裡面費禕何德何能,為什麼能得到諸葛亮的如此推崇,並且教劉禪有什麼事都去請教他呢,這肯定說明他定有過人之處,在他早期出使東吳的時候,受到東吳的刁難卻能做到不卑不亢並且十分的有氣節。受到了應有的尊重,孫權對他也表現出了足夠的禮遇。

並且在諸葛亮北伐期間,費禕一直在後方主持大政,可見諸葛亮對他的信任。在諸葛亮去世後,費禕先後任職軍師、尚書令、大將軍等,其實就是負責蜀漢的一系列內政。其地位身份已經與諸葛亮無異,可以說已是蜀漢政權的中流砥柱。

他被刺身亡,直接讓蜀漢政權危如累卵,大廈將傾。

那麼是誰刺殺了他呢?

刺殺費禕的這個人叫郭脩,又名“郭修”,字孝先,是三國時期曹魏的大臣,官至中郎將。據裴松之的《三國志》記載,郭脩一向有功績德行,聞名於西州。在一次與蜀漢對戰的過程中,郭脩被姜維擒獲。後來他投降蜀漢,被後主劉禪封為“左將軍”。


這裡對郭修的降蜀動機,就要持懷疑態度。

估計就是曹魏方面的一個陰謀詭計。

就是讓郭修詐降,以取劉禪性命來的!

這完全就是身在蜀營心在魏了。

被封為左將軍,郭修每次參拜劉禪,都是邊拜邊進,猶如荊軻刺秦,想一下幹掉劉禪,一勞永逸。可惜眾目睽睽,皆被左右喝退,不得成。

這麼狼子野心,劉禪卻沒發現,因為郭修解釋說,仰慕主上,情不自已而為之,劉禪一笑了之。

刺劉禪不得,郭修就退而求其次,把目標對準了費褘。

一次酒宴,借敬酒之際,一刀要了費褘的命,血濺當場。郭修也抹脖自盡。

費褘死了,蜀漢元氣大傷,不久滅亡。

為什麼說郭修是詐降呢?

這從曹魏陣營表現就可見一斑,消息傳到魏國,郭修受到魏國皇帝的大力表彰,不僅死後封侯加諡,而且兒子襲爵拜官,並有大量的物質賞賜和轟烈的精神表彰。但《資治通鑑》記載,費褘之死,姜維有重大嫌疑,至少負有失察之責。

是啊,姜維好不容易打了場勝仗,表功還來不及,哪裡有閒心考察降將的動機,一步錯,全盤皆輸啊!


七鬥


她迷人,優雅,迷人,自然。她是一個讓整個美國瘋狂的女人。就連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訪問美國時也要求見她。

這樣一個年輕漂亮的女人,1962年8月5日在洛杉磯的家中莫名其妙地自殺了。檢方經調查排除他殺,但所有美國人都認為這是有預謀和有計劃的謀殺。肯尼迪成為最大的嫌疑犯。

她死後的40多年裡,官方對她的調查一直是保密的。直到2006年,聯邦調查局才解密了500多頁有關夢露謀殺案的文件。

根據電話記錄,在她去世前的8月4日晚上,夢露已經感覺到了死亡的臨近,於是她驚慌失措地給朋友西德尼·吉拉羅夫打了電話。除了談到她和肯尼迪兄弟的關係,她還說“知道一些秘密”。

第二天凌晨,夢露被發現死在自己家中,死亡日記奇怪地消失了。

關於她的死因有幾種主流理論:

1、 這是自殺。吃了太多安眠藥。這是一份官方聲明。

2、 在與肯尼迪兄弟交往期間,她懷上了“龍種”,這使得肯尼迪急於擺脫負擔,傷害兇手。

3、 她得知國家機密並寫在日記中時被殺。

至於真相,未來仍有待解密。

值得一提的是,肯尼迪總統一開始就想連任,1963年11月22日訪問達拉斯時被不明身份的槍手暗殺。


歷史小俠客


說起歷史上的離奇案件,民國時期震驚全國的“詹周氏殺夫案”,應該可以算是其中一件吧。

案件發生在1945年,也就是抗日戰爭勝利前夕。

在上海新昌路一個名叫“醬園弄85號”的寓所內,一位名叫詹雲影的男子,被他的妻子詹周氏用菜刀砍死分屍,屍塊就裝在一個皮箱裡。

由於鄰居們看到了血跡,趕忙推開詹家的大門,隨後就看到披頭散髮的詹周氏坐在血跡淋淋的地板上,嘴裡說著她殺了丈夫詹雲影。

這個殺人分屍案,很快就在上海灘引起了轟動。各路媒體都很好奇,詹周氏到底為什麼要殺害自己的丈夫。

在上海法庭的審判中,詹周氏聲稱——

“詹雲影疑心我去亂軋姘頭,就拳打腳踢,禁我離家。我實在無法生活,就和同宅前樓的賀大麻皮賀惠賢有奸,發生關係10多次,就共拿到3萬元錢。”

除此以外,通過律師的盤問,詹周氏還供出自己不只有一個姦夫,還有一個姦夫叫小寧波。

這些消息被媒體報道後,便立刻引起輿論轟動。上海的媒體圍繞這個案件分為了兩派:


其中一派,堅持認為不能寬恕詹周氏這種當代潘金蓮的舉動,應該處以死刑。

還有一派,同情詹周氏被丈夫家暴,也是封建社會的受害者,應該免於死刑。

案件的過程是很清楚的。最終,詹周氏被判處死刑,但由於局勢混亂,沒有辦法立即執行死刑。

在等待的過程中,抗日戰爭勝利,日本人撤離了上海,詹周氏也就被改判為有期徒刑。1949年上海解放後,新中國政府將詹周氏轉移到蘇北大豐農場,由此重獲自由。

關於這件奇特案件,著名女性作家李昂曾將其改編為小說《殺夫》。


HuiNanHistory


1991年3月26日,因為地方議會選舉,全市放假一天,5名小學生趁假日結伴去抓火蜥蜴(後被媒體誤報為青蛙),結果失蹤。有目擊者稱當日在臥龍山(距離孩子們居住小鎮約3.5公里,並非資料上所說的500米)附近見過他們,這也是他們最後一次有記載的行蹤。[1]

孩子們的父母花了半年時間找遍了整個韓國,此事甚至驚動了總統,經過總統的特別指示,警方動用了包括軍隊在內的人力約32萬,並印發了約2億張傳單,在全國各地進行調查(主要調查地還是集中在大邱地區尤其是臥龍山附近)。另有香菸企業在自己的產品包裝上印製了失蹤少年的尋人啟事,同時賞金達到4200萬韓元。但是因為當時為秋季,大量落葉覆蓋地面,搜查毫無進展。

新聞圖片

直至2002年9月25日,警方接到報案,稱在臥龍山發現了五個少年的屍骨,卻因年代久遠,線索不明確而無法破案。至2006年3月25日,此案的訴訟時效到期,案件暫停追查。[2][3]


吾欲與汝同曲


清朝咸豐年間,四川合州城有一戶世代行醫的鞠姓人家,父子二人都娶了一房遠近聞名的美女為妻。而且令人欣慰的是,婆媳二人關係融洽,也因此,一家人過得極為幸福。不過,漂亮的老婆最終卻成為了離奇案件的關鍵。



鞠氏父子離奇死亡

話說鞠氏父子世代行醫,由於為人品性善良,且從不恃技要挾病人,因此,在當地非常受人尊敬。

不過,天有不測風雲,咸豐某年秋天的深夜,鞠氏父子突然渾身的倒在了自家的門口,當被人們發現他們的時候,父子二人已經雙雙斃命。

發生了人命關天的事情,鞠氏父子的遺孀必然會選擇報官。

於是,鞠家的婆婆向氏,以及兒媳婦兒周氏選擇倒縣衙鳴冤。不過,由於縣衙對這件事毫無頭緒,因此,一時半會兒根本破不了案,官府方面則開始以各種理由搪塞推脫。

時間長了,向氏看到縣衙不作為,於是把案件反應到了府衙。重慶知府杜光遠瞭解情況後,給合州知州榮雨田下了命令,讓其在一個月之內破案。

這個合州知州榮雨田是個紈絝子弟,官都是買來的,因此面對知府的命令,更是手足無措。無奈之下,縣衙裡的幕僚為雨榮田推薦了陳老倫。這個人是縣衙的刑房書吏,雖然僅僅三十來歲,但為人極為奸滑狡詐,城府頗深。

雨榮田覺得大家推薦的這個人可以,於是就找來了陳老倫,並且許諾給陳老倫,只要沒夠破案,賞銀五百兩,而且以後會在職務上儘量提升。



陳老倫聽後,兩眼放光,滿口應許,並許下承諾,最遲兩個月,定當結案。

許下承諾的第二天,陳老倫來到了位於合州七澗橋的鞠家詢問情況,出來迎接的是婆婆向氏。向氏雖然已經年過四旬,但由於天生麗質且生活幸福,因此,看樣子不過三十多歲。

之後,陳老倫詢問了向氏當天的情況,以及鞠氏父子和周圍鄉親們的關係,得知鞠家並沒有仇家後,又準備詢問周氏。之後,兒媳婦周氏也從內房中走了出來,讓陳老倫詫異的是,這個周氏更是美人中的美人,一下子就把自己吸引住了。

回過神來之後,陳老倫開始詢問和案情有關的事情,但一番交談之後,陳老倫也沒有得到什麼有用的信息,之後便起身離開了。



陳老倫設下密謀

第三天,陳老倫回到縣衙找到雨榮田,說案情有了初步的推斷,並向雨榮田彙報說:“命案一般都是財殺、仇殺和情殺,但我經過明查暗訪,鞠氏父子生活並不寬裕,而且為人和善,因此可以排除財殺和仇殺,因此很有可能是情殺。而且,向氏美豔,很有可能嫌棄鞠家生活清苦,已經有了姦夫,所以,很有可能是向氏的姦夫殺害了鞠家父子。”

聽了陳老倫的一番說辭,雨榮田瞬間覺得案件即將告破,甚至準備將向氏緝拿,然後審訊。

不過陳老倫卻說現在沒有確鑿證據,不能打草驚蛇,因此請雨榮田允許自己便宜行事,定能查個水落石出。

雨榮田沒有主見,但又急於破案,於是決定全聽陳老倫的。

又過了一天,陳老倫請了一個在合州城裡賣花的孫媽媽做媒,到了鞠家求婚。



孫媽媽和向氏非常熟絡,因此向氏和孫媽媽無所不談。兩人聊的興起,孫媽媽突然提到了周氏,說周氏年輕守寡,而且沒有兒子,為何不找個人嫁了,一來可以減少家庭開支,二來還可以得到點聘金,好在衙門活動。

聽了這話,向氏也覺得有理。

正在向氏沉思的時候,孫媽媽說出了他此行的目的,就是為陳老倫說親,並說衙門有人好辦事,周氏嫁給了陳老倫後,陳老倫怎麼可能不為鞠氏父子的命案上心呢?

聽了這番話,向氏最終答應了這件事,在徵求了周氏的意見後,同意將周氏嫁給陳老倫。

周氏嫁給陳老倫後,過了一個月,陳老倫突然無精打采的回到了家。之後,周氏詢問陳老倫原因。

陳老倫說知府下令,如果鞠氏父子案件再破不了,就先砍了我。周氏聽到這話,哭的是一塌糊塗,生怕自己再做了寡婦。

看到這兒,陳老倫突然說話:“其實,案件已經查清楚了,我只是不敢給你說。”

周氏:“你我夫妻二人生死與共,還有什麼是不能說的?”

陳老倫:“實際上是你婆婆向氏勾引姦夫,兩人合謀殺死了鞠氏父子。”

周氏聽到這句話怎麼也不信,並且說自己婆婆規規矩矩,穩重賢惠,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陳老倫一口咬定,並且說通姦這種事情怎麼可能讓周氏得知呢?

周氏聽到陳老倫的說辭後,一時沒有了後話。

陳老倫看到這兒說,我有辦法保住你的婆婆,那就是先保住我的官職,之後再通過關係把你婆婆向氏給放出來。但在這期間,你必須要聽我的安排。

周氏此時六神無主,只聽陳老倫說可以保證婆婆安全,因此決定完全聽陳老倫的安排。



向氏蒙冤受難

過了幾天,向氏又來到縣衙鳴冤。

此時,雨榮田一反常態,面對申冤的向氏厲聲斥責:“大膽向氏,你竟然依仗自己有點姿色,勾引姦夫,罪不容誅。”

向氏此時一頭霧水,根本不清楚是什麼狀況,緊接著,雨榮田又宣佈帶姦夫。

姦夫進入大堂後,說自己叫金六,和向氏通姦兩年,因為被鞠氏父子懷疑,因此和向氏密謀,最終殺了鞠氏父子。

聽到這兒,向氏大喊冤枉,說自己根本不認識這個人,再說,如果自己通姦,兒媳婦兒周氏也不可能不知道。但向氏不知道的是,周氏被帶上大堂後,也聲稱向氏和眼前這個叫金六的人通姦。

聽了兒媳婦兒的話,向氏瞬間暈厥,等到醒來的時候,已經被定罪。



水落石出

向氏被定罪後,她的弟弟根本就不信自己的姐姐與人通姦。因此向氏的弟弟讓自己的女兒向菊花為其申冤。

向菊花和姑姑向氏感情深厚,聽說姑姑蒙冤受屈後,義憤填膺,許下諾言,即便是到京城告御狀,也要為姑姑洗刷冤屈。

為此,向菊花帶著狀子一層一層的上告,但因為陳老倫和雨榮田的打點,整個四川竟然沒有一人理睬她。

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向菊花還是等來了希望。

她等到了四川總督黃宗漢上任。

當時,黃宗漢剛到四川,聽說四川地區吏治腐敗,官員沆瀣一氣,因此有意整頓地方吏治。

恰好,向菊花攔轎喊冤。



經過一番瞭解,黃宗漢知道了這件事牽連廣大,錯綜複雜,因此派人明查暗訪,最終理清了來龍去脈。

原來,向氏所謂的姦夫,是陳老倫等人抓來的強姦犯,因為受到了陳老倫等人的指使,因此誣陷向氏。

而黃宗漢升堂審訊當天,命令相關官員全部到場,周氏和陳老倫也被提審。當時,陳老倫和周氏依然堅持串通好的口供,因此被當場揭穿。

之後,黃宗漢命人帶出了兇手。

原來,黃宗漢收到向菊花的狀子後,便命人探查,經過多日的明察暗訪,黃宗漢知道了真正殺害鞠氏父子的是一名叫做陳龍的人。



案發當天晚上,這名叫做陳龍的人因為在賭場輸光了盤纏,在經過鞠氏父子的藥店時心生歹意,進門搶了幾吊錢後撒腿就跑,結果被鞠氏父子緊追不捨。然後,陳龍掏出隨身攜帶的匕首,然後將父子二人殺害。

之後,陳龍拿出兇器,供認不諱。

案件大白,陳龍、周氏被判處死刑,陳老倫判處凌遲,雨榮田斬監候,重慶知府杜光遠革職流放雲南,四川按察使盧道恩受賄瀆職,革去職務,其餘受賄、包庇人員依法論處。

這件事可謂一波三折,也幸好黃宗漢有意整頓四川吏治,否則,很有可能陳老倫等人會瞞天過海,使得向氏含冤受屈而死。


我是越關


今天說的這件離奇殺人案,不是一般的殺人案,而是動物殺人,而且殺的不是一個人,而是很多人,事情究竟是什麼情況呢!

事情發生在1945年,日本侵略戰爭轉入敗局之際,1945年2月19日,在孟加拉海灣巡邏的英國艦隊截擊了一支企圖撤回日本的侵略日軍艦隊,雙方激戰,最終日軍的幾艘軍艦被擊沉,載有1000多名日軍的兩艘軍艦駛到了蘭裡島登陸。日軍自此以島嶼為陣地與英軍展開激烈戰鬥。

於是英軍用軍艦封鎖了蘭裡島,當夜英軍開始研究制定第二天的作戰方案,打算一鼓作氣消滅日軍。就在英軍研究作戰計劃的時候,突然有人報告,不知道什麼原因,島上的日軍有所行動,發出了激烈的槍聲和喊叫聲,可能是在與其他的盟軍作戰。英軍聯繫了其他的盟軍,但得到的答案都是沒有軍事行動,英軍非常奇怪,難道是日軍暗夜裡偷偷在突圍,於是下令部隊戰鬥準備,以防日軍的突然襲擊。

同時派一艘小艇暗地裡靠近蘭裡島進行偵查,天矇矇亮的時候,偵查小艇返回,向英軍將領報告,島上的日軍大部分都死了,而且還有很多鱷魚。英國軍隊隨後登上了小島,發現了很多被撕碎的日軍屍體,還有很多鱷魚的屍體,一看就是被日軍射殺的,附近的區域已經被血水染紅,另外還找到20幾個倖存下來的日軍。通過查看現場英軍猜測,應該是日軍登上蘭裡島後,驚動了沼澤地以及周圍水域的鱷魚,受傷士兵的血腥氣味吸引了鱷魚,在天黑後,這些鱷魚從水中爬出,對日軍進行了攻擊,最終將大部分日軍殺死後吃掉葬身魚腹。

以上的記錄都出自布魯斯-賴特的《野生動物的素描遠近》,但是從日本和英國官方的記錄來看,並不是這樣,日本官方的記錄這些日軍之所以大部門被射殺是因為英印聯軍的聯合絞殺,其中50人成功游到對岸,少數人被英印聯軍抓獲,大部分被射殺至死。而英國官方的記錄也沒有體現出鱷魚的事情,在曾任英軍第14集團軍司令斯利姆著的《轉敗為勝》中,他描述蘭裡島戰勝日軍是:那時候最後一批敵軍逃亡者試圖乘坐小船或垡子到達大陸,卻因海軍巡邏隊,還有鯊魚而死在途中。

也就是說,在英軍戰敗日軍的過程中,確實有動物幫助了英軍,但不是鱷魚,也沒有殺死那麼多,而是海中的鯊魚,戰爭必然有流血犧牲,血液流到大海之中,海中的鯊魚對血的味道尤其的敏感,自然在日軍在逃亡轉移的過程中,被鯊魚所吞噬,所以說外有英印聯軍的攻擊,水下有鯊魚的輔助,日軍不敗才怪。


而且也可能存在鱷魚殺死日本士兵的事情,因為蘭裡島上多紅樹林沼澤,沼澤中居住著成千上萬只的鱷魚,大量日軍登陸,並且還有一些是傷員,血的味道再加上這些鱷魚的飢腸轆轆,必然會發生鱷魚襲擊日軍的現象,也有死傷,但這是少數而不是大多數。



歡迎走進文史工作坊!

這裡想和大家分享的是,發生在民國上海灘第一美女蔣梅英被殺案。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有一日上海里弄家中被突然造訪者發現這具屍體死亡多日,衣冠不整,蔣梅英早已氣絕多日。

結識戴笠是她悲劇的開始,軍統特務戴笠對蔣梅英十分仰慕,經常邀請她一起策馬揚鞭,放鬆心情。有時候也邀請她成為他的舞伴,出入各種場所。但是蔣梅英非常孤傲,只是紅顏知己,知道戴笠有家世從來不願破壞別人的家庭。要知道戴笠在民國時候可是呼風喚雨之人,素以效忠蔣介石,心狠手辣著稱。這位不媚權貴的上海美女也是有其自己的一番氣節。

小夥總是會對充滿故事的女人產生好奇,這個小夥子是上海管理街道一個警員,名叫周榮鶴,對蔣梅英是如何成為舞女,如何和戴笠認識等蔣梅英解放前的事情非常好奇。於是藉故探訪,並強暴了蔣梅英,幹了喪盡天良的事情。後來小夥升官以後,回想此事,害怕事情敗露,於是直接將其殺害。

後來王安憶將此故事改編為《長恨歌》,榮獲矛盾文學獎,此書值得一讀。


文史工作坊


簡單說一下被稱為民國時期天津最後一案的碎屍兇殺案。說它離奇,是因為此案最後被一隻行為詭異的貓所破。

一、

1945年10月26日,施美麗和他的丈夫把一個箱子寄放在了一個叫芮樂的外國朋友家裡,芮樂收到後便把箱子放在了地下室,以免丟失。

之後某天,芮樂的貓忽然對這個朋友送來的箱子特別感興趣,這隻貓經常站在箱子上,表現得異常興奮,還一直不停的去撓這個箱子,彷彿裡面有什麼東西吸引著這支貓。

芮樂也是被貓的行為迷惑了,她也對箱子裡的東西有些好奇,她不明白裡面到底是什麼東西這麼吸引自家的貓。

於是,芮樂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去開了箱子,但是就在箱子剛打開一條縫時,芮樂害怕了,因為她彷彿看到了一個人的眼睛,她也不確定。

害怕的她選擇報了警,警察打開箱子後,裡面的東西令人作嘔,一顆面目全非的頭顱,支離破碎的肢體,還伴隨著絲絲腐爛的氣味。

隨後不久,警察便抓捕了正在家中酣睡的施美麗和其丈夫李允之,經審問之後,案件也得到了還原。

二、

在施美麗和李允之之間,還存在一人,叫做董玉貞,但是這董玉貞可不是小三哦,她是李允之的原配妻子。

案件情況是這樣的:

董玉貞和李允之已經結婚二十多年了,但隨著激情歲月的離去,董玉貞在李允之心中也變得可有可無。

巧合的是,正好在董玉貞和李允之關係漸行漸遠的特殊時期,出現了一個叫施美麗的女人,他對她一見鍾情。

1945年8月20日,李允之揹著董玉貞悄悄跟施美麗相約於教堂,在神父的見證之下,他們偷偷結婚了。

婚後,李允之給施美麗買了一棟小洋樓,這一做法既感動了施美麗又方便了自己,在之後的一段日子裡,李允之的身影便時不時的出現在施美麗的家中。

但是沒過多久,原配妻子董玉貞不知怎的發現了李允之在外面有人了,於是便跟李允之大吵了一家,離家出走了。

可是,當時的董玉貞並沒有錢來養活自己,再加上自己又看上了一條大衣,便回去更李允之要錢。

董玉貞回家後,便再也沒有出來過。

最後,李允之貼出了一張尋人啟事,尋人啟事上所尋找的,正是他的妻子董玉貞。

三、

據李允之在警局內交代,原來董玉貞回家後因拿錢的事情跟李允之吵了起來,因爭吵太過激烈,董玉貞不知從哪拿出了一把榔頭,想要敲李允之。

但令董玉貞沒想到的是,自己的榔頭居然輕易的就被李允之搶了過去,更讓董玉貞沒想到的是,李允之在拿到榔頭之後,居然對自己下了殺手。

李允之在敲死董玉貞後,他偷偷到施美麗家中,與之商量了一下對策。

之後,李允之又溜回家裡,他先清理了家中血跡,再用地毯將屍體裹好,放進了浴盆之中。

然後又偽造出董玉貞離家出走的假象,即那一張張尋人啟事。

到夜半時,李允之和施美麗又用鋸子將屍體肢解,放入了一個箱子之中,頭顱則丟了壁爐,燒到面目全非之後,也藏進了箱子之中。

他們本想把箱子寄到國外,但因種種原因沒寄出去,為了以防萬一,李允之就先把箱子放在了施美麗的外國朋友芮樂那裡,等之後可以寄了再去取出來。

他們本以為自己的計劃天衣無縫,但沒想到此案被一隻貓破了。


千古君


說到歷史上離奇的殺人案件,非要談一下“尼崎殺人事件”,整個事情的過程,可謂是非常的燒腦,這件案子,涉及到了極多人物,並且有拋棄屍體、監禁、洗腦以及財產侵佔,這一個事件當時可以說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並且反映了當地警方的不作為。

前段時間,沒什麼事情 就看了NHK當年所播的一個紀錄片,名字叫做《尼崎事件》,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觀賞一下,紀錄片描述會更加詳細一些,但是也會更加看不懂。

這個案件的時間維度,是可以用1981年跨到2012年,整個過程比較匪夷所思,可能電影都沒有這麼光怪陸離的鏡頭。

起源、出現的女性屍體

事情起源與2011年,當時日本兵庫縣的警方在尼崎市一家倉庫之中,莫名發現了一具被塞在鐵皮桶之中的屍體,後經查驗,這個屍體為女性,讓人不寒而慄的是,鐵皮桶之中的屍體被灌滿了水泥。

經過對屍體的檢驗和調查,這個屍體是一個名為大江和子的女性,已經有66歲高齡了。大江和子根據認識之人描述,已經失蹤許久,大多數人都以為其有事,所以不在家中,但是卻不知被找到的時候,已經是一具屍體。

警方對其身體進行化驗的時候,發現大江和子身上有非常多傷痕,顯然是被虐待致死,並且虐待的根源,直指其家中的女兒和女婿。

最後,當地的警察逮捕了大江和子的兩個女兒,分別是大江香愛和大江欲美,以及二女婿川村博之,最後三人知道事情水落石出,紛紛承認是被其虐待致死。

所有人都以為這是一起簡單的家庭紛爭,導致的最後殺人,但卻發現,事情沒有這麼簡單,中間還有一個人,那就是“角田美代子”,也是貫穿了整件案件的人物。

角田美代子是大江和子家的鄰居,整件事情就是她教唆去做的,包括殺死大江和子,還有將其拋屍鐵桶,灌上水泥。

過程、角田美代子與川村的糾葛

2009年4月某一天,角田美代子帶著女兒出門,在坐電車的時候,因為電車故障,不慎將其女兒的嬰兒車夾在其中,川村博之看到後,立即將其擺脫困境,之後就有了川村博之與美代子的交往。

兩人在交往的過程之中,川村不知不覺就被美代子吸引了,然後川村就喜歡上了美代子,並且在美代子的蠱惑之下,辭去了電車公司的工作,並且交給了美代子1000萬日元,作為生活所需。

在這之後,川村大概覺得這樣偷偷摸摸的交往不舒服,所以就跟大江和子的女兒離婚了,並且引狼入室,將美代子帶回了大江和子的家中,美代子以其計謀,成功的將這個家的女主人轉換成了自己。

美代子依靠暴力、慾望和陰謀詭計成功的將這個家分崩離析,並且將這個家庭變成了一個慘絕人寰的角鬥場;美代子脅迫教唆他們一家人骨肉相殘,直到大江和子被幾人虐待致死,最後棄屍,整個過程並沒有具體描述,但是大江和子被虐待折磨的痛苦,大概是一種生不如死的折磨。

轉折、橋本慘案

這樁案件,警方本以為到這裡就算了,但是隨後的一個發現,更是扒出了美代子的一系列事件。

2012年10月,警方接到報案,說一個廢棄的民宅之中出現了3具屍體,這3具屍體與大江和子案件中的美代子,有很大關係,就從這開始,案件開始了各種串聯。

這棟民宅,戶主是橋本久芳(男性),發現的3具屍體,其中就有橋本久芳和其母親。

為什麼說這件事情和美代子有關係呢,因為橋本久芳是美代子妹妹的老公,美代子的妹妹叫做“枝子”。

在1981年的時候,枝子不知因為什麼和橋本久芳相識,後被橋本久芳接回家中居住,在1987年的時候,橋本久芳的母親無故失蹤;在2001年,橋本久芳和枝子結婚,但是在2005年的時候,橋本久芳跟枝子外出旅行,無故死亡,隨後枝子獲得了大量的保險金額和橋本久芳的房子。

橋本久芳有一個弟弟,後也莫名失蹤,在橋本家屍體被挖出後,一切有了水落石出,一切都是美代子和妹妹枝子故意為之。

橋本久芳的母親失蹤實在1987年被其兩人所害,並且其弟弟當初在2007年的時候知曉其原因,拼命逃出了美代子姐妹的控制,但是不知何故,沒有報案,並在2011年被追回殘忍殺害。

門協及橫地的恩怨糾葛

上述已經是較為正常的兩樁了,這第三個就更加讓人莫名其妙,即一場葬禮導致的慘案。

武雄是門協家在最後活下來的人,根據他的描述,是因為自己的一個姑媽嫁到了角田家,但是因為姑媽的去世,門協和橫地兩家第一次與美代子有了糾葛。

因為武雄姑媽葬禮的緣故,美代子非常不滿意,並且聲稱自己有黑社會的背景,震懾住了門協家,最後成功入住到了門協家(總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不僅僅如此,當時參與葬禮的,還有武雄二姑媽橫地家族,所以其橫地家也被強行拖入到了這場漩渦。

美代子參與到這兩家之後,發現橫地家欠了大量的債務,美代子非常爽快的替其還債,然後把另一邊就讓門協和橫地儘快還清她幫忙還得債務,將兩家逐漸逼入深淵。

兩家為了償還其債務,將家中的宅院和土地變賣,但還是不夠,就被美代子軟禁,而他們的孩子就被單獨抓起來當人質,藉以用來控制兩家。

在軟禁的時候,美代子不給睡覺,並且還給他們洗腦,破壞他們家人的感情,讓某個人去毆打另外的人,每天都如此週而復始。

終於,在1999年的時候,武雄的母親因為遭受4個人的輪番折磨,從而導致死亡,在2000年的時候,橫地家長子因為長期被折磨,精神崩潰而自殺。

美代子一邊對大人施以暴行,一邊對孩子卻非常好,對其非常放縱,給好吃好喝的伺候的,但是卻對其瘋狂洗腦,向他們述說自己父母是如何骯髒、如何罪大惡極,最後還讓其孩子寫下了侮辱父母的書信,並且讓孩子厭棄自己的父母,視父母為最大仇人。

美代子就是利用家人間互相傷害,所以使得他們沒有機會向外界求助的機會,因為自己也是參與人之一,所以整個事件下來,警方竟然沒辦法干預。

最後,自然就是兩家人都垮掉,被一個人用詭計和手段耍的團團轉,導致家破人亡。

結語:

除去上面的三家,其實還有一個谷本家,但是案件說到這裡,我都有點匪夷所思,並且不曉得應該如何下筆,所以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這個紀錄片,顛覆人的三觀。

很多疑點讓人非常的莫名其妙,過程顯得就是詭異,按理說這麼多案件,肯定有目擊者,為什麼沒有一個人報案,而且警方居然無法干涉。

一個60多歲的老女人,控制了人就算了,還能進行一系列的洗腦,還能讓一家人的成員互相傷害,不得不說,這或許就是典型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一種典型的症狀。

其實整個案件的跨越時間是將近30年,但這些案件,警方都以不介入家庭糾紛為由,不給立案,這或許也是整個案件最大的謎。


筆下點史


春阿氏殺夫案前後

離奇的殺人案,世界各國留下不少,朋友們經常熱議的就是國外的黑色大麗花,黃道十二宮,國內的南大碎屍案等等,這些案子都比較血腥。

我今天想講一個清末的老案子,在當時也是轟動一時。這個就是清末四大疑案之一的春阿氏殺夫案。關於清末的四大奇案有兩個版本,大家較為熟悉的版本是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名伶楊月樓誘拐案、太原戀人私奔案、張汶祥刺馬新貽案。這個版本實際上是作家周愣伽在《清末四大奇案》中記載的。

實際上四大奇案還有一個版本,另據96年出版的《中國古代四大奇案小說》列舉,春阿氏一案列在其中,還有就是楊乃武和小白菜案,刺馬案(張文祥刺馬欣怡)及賽金花公案。


事情的經過

春阿氏案也許並沒有那麼血腥,也沒有那麼驚心動魄,過程今天看起來似乎也沒有那麼複雜,但是今天看來仍有不少啟發意義。

1906年7月19日,在北京皇城下的小菊花衚衕裡,發生了一宗血案,死的人是滿洲鑲黃旗人,名字叫做春英。春英是這家主人文光的大兒子,在衙門裡當差,死的時候剛剛結婚不過百日。主人文光是官家小吏,有兩個老婆,其中一個老婆是剛娶來不久的小妾。除了老婆之外,文光的老孃瑞氏尚在。文光和大老婆託氏生了兩個兒子,兩個閨女。大兒子春英、二兒子春霖、大閨女大正、二閨女二正。這一大家子共8個人住在一個四合院裡。當時二正最小,案發時只有十歲,死者春英,不過二十來歲。

1906年是個特殊的年代,那時候清帝國早已飄搖欲墜,大廈將傾。如果是時代再往前數,這個春阿氏的案子不會有那麼大的關注度,用今天的話講就是不會成為焦點、熱點問題。

按照後來官方蒐集的證詞和證據,事情是這樣的:當時文光的老孃聽到了院子裡有異常的聲音,趕緊起來叫兒子看看怎麼回事。文光當晚就在小老婆處歇息,文光聽到老孃瑞氏在叫喚,趕緊和小老婆起身去看看情況。他們先去了兒子兒媳的房間,到了兒子兒媳的房間時,發現兒子春英已經躺在床下不動彈了,春英身上還有地上滿是鮮血。文光也不是個鄉野村夫,定睛仔細一瞧發現兒子已經斷氣了,那時早就慌了。

文光和小老婆這西屋剛發現兒子已經死了,又聽到東屋廚房一陣亂響,文光又趕忙跑到東屋去,到了東屋發現兒媳婦春阿氏頭栽倒水缸裡,正在投缸自盡。文光趕忙和小老婆把兒媳婦春阿氏拉出來。

筆者從後來的記敘中考慮,文光這個一家之主沒有慌張過度,因為他出門先是看了兒子情況,看到春英死亡後,沒有驚慌到失去理智,然後又把意欲投缸自盡的兒媳婦救出來,再之後文光選擇了報官,讓官方來調查真實的情況,在報官的同時他又讓家人通知了春阿氏的孃家人。家裡這邊西廂房他也沒有動兒子的屍首,東屋裡又發現了一把刀和手帕。文光的一切行為,頗為理智。

變革的時代

剛才說為什麼這個案子如果再往前一些年頭,也就草草算了。因為春英死了,媳婦要投缸自盡,殺死春英的菜刀上還有媳婦的手帕。這些證據已經可以給春阿氏定一個謀殺親夫的罪名了。

可是事情沒有那麼簡單,不簡單是因為時代變了。進入二十世紀,清代雖然搖搖欲墜,但是眾多有識之士還是力主變革,引入了西方不少新思想、新制度。有一樣東西以前沒有過,也不會允許開辦,但是在1907年的中國,開了報禁,辦報紙、讀報紙已經成為了時尚。

春阿氏的案子,我們今天很多普通人也會提出疑問。第一春阿氏為什麼要殺夫,她的殺人動機是什麼。第二,殺人即使是春阿氏殺夫,殺人的兇器上是否有殺人者的指紋。第三,春阿氏是怎樣將春英殺害的,驗傷結果能否對的上。第四,現場勘驗是否有其他人的腳印。還有不少的疑問,搞偵緝的或者案件分析的會提出一大堆的疑問,也許其中一個就能查出兇殺,最起碼也有一些常識性問題。

我們看來簡單,因為到了今天案子已經過去超過110年了,我們生活在今日,今天有些常識往往超過那時一個時代的認識。1906年得中國沒有指紋採集技術,民國時期指紋採集技術有些零星應用,但是指紋採集技術的大規模應用是在建國後,最早使用指紋技術偵破案子的是英國人,相關的理論研究也是外國人。所以我們還是要看看當時是怎麼處理的。

春阿氏案子的疑問就是由當時的報紙提出的。據1906年7月22日,也就是案發後的第三天,《京話日報》文“南鑼鼓巷小菊兒衚衕,有一家在旗姓文的,跟前有兩個兒子,都當巡捕。 二兒子是三月裡娶的媳婦,

過門以來,夫妻很是和睦。 上月二十八日夜晚,臨睡的時候,覺著女的有點瘋瘋顛顛,拿了一把菜刀,就去砍他丈夫。在脖子上頭,連砍了九刀,順手又拿了一把剪子,把肚子也給豁了,砍完豁完,見丈夫已死,自己跑到廚房,就要跳水缸。 這個工夫,他婆婆驚醒,跟進廚房,當時揪住,沒能叫他尋死,報明瞭官場,前天驗的屍。 兩家父母,同到衙門打官司,媳婦一見公公,又是唾又是罵,情形很可疑。 夫妻既是和睦,為甚麼殺害丈夫,真是叫人不解。 有人說不是媳婦害死的,原來文姓有三個媳婦,某媳婦有了不好事,被死丈夫撞見過,惱羞變怒,趁機會把他殺害。這檔子疑案,就看承審官的能耐了”

這篇報道基本把事情的經過記敘了,同時也提出了報業的疑問。報紙提出了疑問,愛好時尚的讀者知道了情況,春阿氏殺夫案變成了社會焦點和熱點,流量很高。更重要的當權者說的不算了,民眾和輿論可以開口講話了,春阿氏應當不是簡單的直接定罪問斬了。

輿論的機器一旦開動,就如江水洶湧澎湃。《京話日報》還開通了和讀者互動的渠道,瞭解事情能夠提供線索的讀者可以來函告之,一時間《京話日報》收到了大量的熱心讀者來信。《京話日報》呼籲應徹查真相、還當事者公道。讀者來函,不僅揭露了晚晴司法機關的種種弊端,在司法進步、民智開啟的進程上又添了一把火。逼得後來提督衙門在報紙上公示了春阿氏一案的諸多偵查、審訊的供詞、證據等,可是如此反覆得到了更多的質疑。

也許是這樣?

春阿氏一案究竟是怎樣,參照當時的新聞報道、小說《春阿氏謀夫案》及相關史料,也許是這樣。

一、預自殺而誤殺丈夫。春阿氏和婆婆置氣,婆媳不睦,春阿氏和兩個婆婆關係不好,兩個婆婆對她總是挑三揀四,嘴上不饒人,而且又讓春阿氏承擔起了家裡的一切勞動。春阿氏飽受欺凌,而且和春英的關係也不好,丈夫從來不會心疼他,對她橫鼻子豎眼睛。春阿氏在文家沒有感受到一點家庭的溫暖,沒有丈夫的關愛,她有點絕望。

春阿氏受怎樣的欺凌呢?在北京城七月份的天氣裡,她要在正午洗衣服,丈夫有一件衣服沒洗就對她破口大罵,當著客人的面要打要罵。“天生的不是料兒,叫他媽的洗衣裳,立刻就六百多件,湊在一塊兒洗,這不是存心攪棒嗎!”

終於在一次欺凌之後,春阿氏決定自殺。她趁丈夫熟睡,拿起刀準備抹脖子自殺,可是看著丈夫的樣子,思慮萬千,不由掉淚,就在猶豫之間丈夫翻轉身子,春阿氏慌張之中持刀倒向丈夫,誤撕破丈夫脖頸。誤殺丈夫後,跑到東廂房投缸自殺。

二、春英是小妾謀害。文光的小老婆可不是簡單人物,她的江湖綽號叫做“蓋九城”。蓋九城原來是東直門衚衕裡的暗娼,文光老爺子和一位叫做普雲的是“蓋九城”的常客,也可能是這普雲普二爺拉的皮條,一來二去,文光把“蓋九城”娶到了家中做了小媳婦。“蓋九城”雖然嫁到了文家,可是和原來的老相好普雲沒有斷了往來,在一次小妾和普二的私會中被春阿氏撞見,春阿氏又告之春英。小妾心懷殺機,和情人普二合謀要殺害春英和春阿氏。

三、兇手另有其人。如果按照小說《春阿氏謀夫案》的記錄,殺害春英的是春阿氏的情人聶玉吉,春阿氏本來是和聶玉吉有婚約的,但是因為聶玉吉後來搬走了,跟春阿氏沒有了往來,所以就嫁給了春英。根據春英的懷疑和傳言,春阿氏可能結婚之前就和聶玉吉有了男女之事,所以婚後春阿氏在男女之事上一直不太願意跟春英同房。春英一想到這個事就惱怒不已,更加的虐待欺凌春阿氏。後來這個事情被聶玉吉知道了,聶玉吉要殺了春英,在潛入院內碰到春阿氏時,春阿氏極力阻擋,阻擋過程中刀把碰到了春阿氏,聶玉吉持刀砍殺了春英。殺害春英之後,聶玉吉潛逃。春阿氏編造了是蓋九城和普二殺害春英一事。多次審訊後,春阿氏多次變更供詞,最後的供詞還是說是自己誤殺了春英。

究竟是哪樣——最後的結局

根據《春阿氏謀夫案》第二回的敘述,春阿氏剛被公差問時,春阿氏是否認自己是兇手的。公差問她兇器,阿氏抹淚道:“什麼兇器?我哪裡知道。這宗冤枉,我哪裡訴去?”可見春阿氏的第一反應是不認罪的,不是她殺的。從諸多的材料中分析出,春英不是春阿氏所殺,這是首先可以肯定的一點。

春阿氏對於是自己殺害的春英這一點上屢次推翻供詞,前後不一,弄得大理院好不為難。前後春阿氏有三種說法,第一種是想自殺,卻一時迷糊刺向了丈夫,像中邪了一樣,刺破了春英的脖頸。第二種,春阿氏想自殺,春英恰好醒了爭執之中,春阿氏持刀誤殺了丈夫。第三種,春阿氏持刀在手,一慌一滑倒向了丈夫,誤殺了春英。

大理院審理時認為,這三種說法前後不一,不可取信。但是大理院比較痛苦的是,他們在1906年的時候,面對本案,以前非常好用的刑訊逼供,因為全社會的關注還有進步人士的反對以及亟待改革的司法制度,大理院竟然不能用。

這裡要再看一下春阿氏的供詞,她前後的描述無論姿態怎樣變化,前提是誤殺,也就是說春阿氏並不是蓄意謀殺了她的老公。但是根據司法機關的鑑定,春英的傷痕較深,從傷痕上看,春英應該是被謀殺而不是誤殺。因此春阿氏的供詞和春英的傷痕對不上。

順著謀殺的角度去看,大理院就沒有辦法了,春阿氏沒有承認謀殺親夫,證據也不支持春阿氏謀殺,如果是合謀也沒有找到那個合謀的人,沒有證據,一切只有春阿氏的供詞。留給大理院的時間不多了,案子找不到證據沒法結案,又不能證明春阿氏是謀殺親夫,官員們開動腦筋,拖了一年多的案子要了案結案。再拖,承辦的官員們要承擔責任,這個責任沒人想擔。

搞來搞去,大理院在兩難中出了判詞。用現在的話來說,大理院審理的時候遇到了困難,如果是給春阿氏定一個誤殺的罪名是要弄個死緩的,後面遇到個大赦,她這個死緩就要被放出去了,萬一這個春阿氏是謀殺親夫的真兇,這樣搞就是放了罪犯。但是如果春阿氏不是兇手,她一定要認罪,將來查出真相,真兇不是她,這樣判又太重了,朝廷又將面對輿論的追責。

既然不能定罪,大理院只能把春阿氏“監侯待質”,其實就是把春阿氏囚禁在監獄,查到真相了就宣判,不然的話就一直囚禁,不能殺也不能放,只能無期徒刑。春阿氏的結局是什麼,在監獄裡關了32個月後就是在1909年的三月份,春阿氏死在了監獄,終究沒有熬到真相大白的一天。而1909年的11月份宣統皇帝繼位,皇帝宣佈大赦天下,可即使是大赦天下,春阿氏也不能被釋放,因為她一直沒有定罪,等待的仍然是暗無天日的黑獄。

最後

讓我們用小說《春阿氏謀夫案》的開篇語來結束。“人世間事,最屈不過的,就是冤獄;最苦惱不過的,就是惡婚姻。這兩件事,若是湊到一齊,不必你身歷其境,自己當局,每聽見旁人述說,就能夠毛骨悚然,傷心墜淚”

希望全天下的人生活在這個時代,都有一個美好的婚姻,又不至於受厄運驅使陷於不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