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奇故事,才明白,漢鍾離竟然是這樣成仙的

漢鍾離,原本複姓鍾離,名權,字雲房,自號全國都散漢。

有人說,因為人們在稱謂他的時候,稱“全國都散漢鍾離雲房”太長了,於是把“漢”字和“鍾離”二字連在一起了,就叫成了“漢鍾離”。又有的人說,因為他自稱自己生於漢朝,人們這才叫他“漢朝的鐘離先生”,慢慢的就叫成了“漢鍾離”。

民間傳奇故事,才明白,漢鍾離竟然是這樣成仙的


漢鍾離在出生的時候,忽然有一個巨人破門而入。這個巨人自稱是上古黃神氏,特地託生在鍾離氏家。接著只見一道異光從窗口射入,長多幾十丈,猛烈的光線照得人睜不開眼睛。強光事後,漢鍾離就出生了。但是漢鍾離方才生出來的時候,不哭也不吃,並且一點聲息都沒有。直到他出生後的第七天,竟然能夠一下子躍然而起,並且啟齒便說道:“身遊紫府,名書玉京。”叫人難以理解。本來紫府和玉京,指的是天上玉皇大帝的宮殿,漢鍾離一出生就說出這樣的話來,表明他是天上的神仙下凡,未來同樣會回到天上去做神仙的。因為,他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衡量東西的輕重,所以他的父親給他取名為“權”。

漢鍾離長大之後,練就了一身好武藝,加上他身段很魁梧,勇力過人,很快就獲得皇上的重用,當上了中郎將。有一次,帝王派漢鍾離率軍伐罪吐蕃。可是,那時的權臣梁冀怕漢鍾離立了大功,權勢跨越自己,就只給了他三萬老弱殘兵。兩軍方才比武,突然暴風大作,電閃雷鳴,接著天昏地暗,伸手不見五指,各方的部隊都分不清敵我,一片混戰。在這突如其來的混亂之中,兩軍人馬都很恐慌。漢鍾離獨自騎著戰馬胡亂奔逃,也與自己的部隊失去了聯絡。戰馬也不再聽他的使喚,一個勁的亂跑,跑呀跑呀,竟跑進的一座深山老林裡。漢鍾離迷失了道路,基本不知道自己到了哪裡。

過了好久,天空漸漸晴朗了些,但是卻已是夜晚時分了,天上呈現淡淡的月亮和稀疏的星星。

漢鍾離依附著這微微的星光,舉目四望,想找一條路下山去,但是隻見四周盡是縱橫交織的小路,基本不知道哪條路才是下山的路。

當他正在躊躇的時候,忽地瞥見一個西域和尚,頭髮生在額頭上,穿戴山草編織而成的衣服,迎面朝他走了過來。漢鍾離像是找到了希望,匆忙走上前往施禮問路。

那和尚對他說:“這裡離山的出口很遠,我看你今晚是走不出去了,仍是先找個地方休息一下吧,我此刻就可以帶你到一處去歇息,請施主跟我來。”說完就在前面引路。

民間傳奇故事,才明白,漢鍾離竟然是這樣成仙的


漢鍾離喜出望外,再三致謝,就跟著和尚往前走。或許走了三五里路的樣子,他們走進了一個山凹裡。朦朧之中,瞥見前面有一個小村子,可是看上去,好像這村子是在山洞中一般。這和尚把漢鍾離帶到村口時就不走了,和尚對他說:“這裡是正陽洞,我跟你仙緣已盡,只能帶你到這裡,你自己一個人進去吧。”說完,和尚合掌作一個揖,回身就不見了。

其實,這村子本是一個山洞。漢鍾離走到洞口,聽到洞中沉寂無聲,於是就不敢冒莽撞失走進去。合法他在村口彷徨時,只聽到一個老人的聲音說道:“你是漢鍾離將軍吧?既然來了,就快些進來吧。”

漢鍾離暗暗吃驚,心想這個老人一定不是一個平凡的人,否則,面都沒有見過,怎麼就知道自己的內情呢。他還沒來得及答覆,就出來一個老人把他引進了旁邊的一間屋裡。

屋裡很簡陋,黃泥抹的牆壁上點著一支松節照明,床是用繩子吊起來的,還在那邊晃盪著。地上有幾件常用的陶器,收拾得整齊整齊。不過,最惹眼的是床邊的一個架子,上面放著好些書卷,書卷擺得很齊整。

坐定之後,漢鍾離討教老人的姓名,老人自稱東華先生。這個名字,漢鍾離打小就知道這是一位得道的真人,隱居在山中,完全與世隔絕,沒想到被他在這裡碰到了。漢鍾離心想:這次他三軍覆沒,假如回去的話,肯定無法交差,再說朝內勾心鬥角,互相爭權奪利,人們也因為這連年的戰亂,顛沛流離,慘不堪言。這樣的世道,實在沒有什麼值得迷戀的。此刻他碰到了東華真人,機緣難逢,何不從師學道。於是漢鍾離決心丟棄凡間,入道修行。

從此,漢鍾離就拜東華先生為師,留在山裡學道。東華先生傳授他永生真訣和《靈寶異法》,還教他書法。漢鍾離在山中學道三年,不但道學很高,並且寫得一手好字。

民間傳奇故事,才明白,漢鍾離竟然是這樣成仙的

後來,有一天,東華先生對他說:“你的道行已經到了,可以出山了。也就是說你的內術既已成,此刻應當去煉外術,去點化常人。你出山之後,應多積功德,多累善行,以待上蒼徵詔。

就這樣,漢鍾離拜別了師傅,去雲遊四海五嶽。後來,他來到了終南山的鶴嶺。鶴嶺上有一個巖洞,寬敞向陽。洞前又有流水路過,清亮見底。洞口四周草木蔥蘢,繁花繽紛。他以為這是個好地方,便把巖洞闢為居室,並在洞口刻了“鶴嶺洞天”四個草書大字,就此安居下來。

終南山離長安很近,他就不時到長安榮華的市井上去飲酒。

有一次,他在承天門大街的一家酒樓裡飲酒。店家給他端來最好的酒“郎官清”,他喝了幾杯之後,乘著酒興,就向酒家要了筆墨,在旅店的牆上寫了幾首詩,隨即又題上“全國都散漢”五個字。其中有個青年看到這幾個字不禁叫道:“長者不就是雲房先生麼?”

漢鍾離以為希奇,回過頭來,微笑地問道:“你是哪位?何以知道我的名字?”

其實,這個青年不是別人,就是他的將來的徒弟呂洞賓。他向漢鍾離深深作了一個揖,並介紹說自己屢試不中,準備歸隱,接著,又向他討教道行的事。

漢鍾離先教呂洞賓點石成金之術,並對他說,把石頭點成金子之後,就能拿去救濟貧民。呂洞賓見有這樣的事,就問道:“這樣點石而成的金子會不會因年月的長遠而變回原形呢?”

漢鐘錶離說:“會,可是要等到三千年之後。”

呂洞賓皺起了眉頭說:“如此看來,我們不是騙了三千年今後的人嗎?”

漢鍾離鼓掌道:“說得好,憑你這心思,就可以學仙了,不知你肯不願追隨我學道修仙呢?”

呂洞賓於是趕快跪下拜漢鍾離為師。從此,漢鍾離就正式收呂洞賓為徒,精心教他道術。

有一年的秋季,漢鍾離從崆峒山下回來,和呂洞賓一同在山中散步,忽見蔚藍的天空中飄來一朵彩雲,冉冉而下,降落在鶴嶺山頂上。漢鍾離就指著彩雲對呂洞賓說:“玉帝頒下詔來了,明天要我上蒼去受封了,我去後,你要繼續好好修煉。”

到了晚上,師徒二人一同回洞,在松明燈下,漢鍾離就把他所著寫的《靈寶異法十二笠》鄭重地交給呂洞賓,並叮囑他:“逢人兮莫胡說,遇友兮不須訣。”

第二天早上,空中果真就傳來了悠揚的簫笙聲,他們師徒二人虔敬地走出洞外,只見兩位穿戴綵衣的道童,各自乘著一隻綵鳳,飄然而下,隨同下來的另有一隻丹頂白鶴。漢鍾離跨上鶴背,向呂洞賓揮了揮手,就在清風麗日中,和仙童一起,飛上了天空,漸去漸遠,最後消失在天盡頭。

民間傳奇故事,才明白,漢鍾離竟然是這樣成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