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梁武帝萧衍为何要“出家当和尚”呢?原因是什么呢?

铁男春秋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6月12日 [1]  ),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502年-549年在位)。出身兰陵萧氏,为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  。\r

史载,梁武帝曾于公元504年发敕宣布:“道有九十六种,唯佛一道是正道,其余九十五种皆是外”他在建康大造佛寺,增加到五百道。联合外道以事如来多,最大的同泰寺,也是他造的。梁时全国的寺院有近三千所。他早晚到寺礼拜,还四次舍身当和尚,不做皇帝了,每次舍身都由朝廷大臣赎出来。\r

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说的就是这一时期,佛家在南北朝时期,如此大规模的发展,连帝王都笃信其道,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r

1,佛教经典的翻译,佛教文化的传播,以及人们对经典内容的理解,对佛教文化的吸收,都需要一个过程。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要融入本土,需要和本土儒家文化经行兼容包并,才有能发扬推广,这都需要一个时间段。\r

2,东晋战乱导致中原几乎成为一片白地,大量的汉族人南迁,在中原地方就没有绝对优势的宗教,为佛教的广泛传播提通了优质的土壤。同时,留在北地的一些僧人进行了大力推广。\r

3,五胡占领中原之后,相对于信奉的原始宗教,佛教的文化优势很明显,胡人自然皈依。后来鸠摩罗什这些印度西域高僧传教来到北方,受到统治者赏识自然声势更震。\r

4,北魏拓跋氏(元魏)势力最强,且最信佛教,为佛教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r

5,南都的僧人在南方大力传扬,很多是大夫阶层价值观崩塌,转而信佛。使佛教在南方的发展也很快。\r

6,佛教本身的道义,佛法主依自力,非依他力;主救世,不主出世。佛教提出“涅槃”境界,主张“三世因果轮回报应”。倡导一种永恒的观念,更关注人的内心。这些就符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各阶层的心理。\r

总结来说,佛教在南北朝井喷式的发展,实际上是符合了潮流,迎合了人们心理,多种因素等综合作用。


司空逸洛


原因有以下2点。

原因一 -- 对家人的失望

萧衍的六弟萧宏窝藏杀人凶手,萧衍得知后不仅不惩治反而还加封官职。不知好歹的萧宏更加肆无忌惮地胡作非为。最后竟和自己的侄女,也就是萧衍的大女儿私通,同谋篡夺萧衍的皇位。派人刺杀萧衍时,事情败露,刺客被抓后处死,其大女儿自尽。萧衍一点也不怪罪萧宏。后来萧宏病死。


萧综是萧衍的次子,其母吴淑媛原来是东昏侯的妃子,跟了萧衍后,仅过七个月就生下萧综。这事明摆着的,是东昏候的种。萧衍不歧视萧综,封他为王。吴淑媛失宠后,对萧衍怀恨在心,就把这事悄悄告诉了萧综。从此萧综就觉得自己是东昏侯的儿子,和萧衍疏远了。梁和北魏在边境发生冲突,萧衍让萧综领兵去作战,萧综却投奔了北魏。

萧衍非常生气,撤销了萧综的封号,还把吴淑媛废成庶人。后来,萧衍听说萧综有回来的意思,就让吴淑媛给萧综送去小时候的衣服。但萧综却不愿意回来。不久,吴淑媛病逝,萧衍又起了恻隐之心,又下诏恢复萧综的封号,给吴淑媛加谥号为“敬”。


原因二 -- 太聪明了,太能干了,给自己找个信仰

梁武帝萧衍从小就十分聪明伶俐,据史载,他博学多才,琴棋书画无一不通,为“竟陵八友”之一。登临御座后,虽然日理万机,但始终没有忘记读书,常常手不释卷彻夜苦读。他这种皇帝在整个历史上也算是凤毛麟角。

由于勤学刻苦,梁武帝在经学、史学方面的建树颇丰。在经学方面,他撰有《周易讲疏》、《春秋答问》、《孔子正言》等200余卷;在史学方面,他主持编纂了《通史》,并为之作序。可惜的是,现在这些书均已失传。

他在音乐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创作出了不少乐曲,研制出新型乐器,丰富了我国传统乐器的表现力。

他的棋艺也非常高超,称帝前常常与人对弈到深夜,称帝后兴趣不减,不少官员与他是棋友。特别说明的是,不是因为他是皇帝大伙让棋,是正南其北对弈,因为他下到尽兴之时,是不讲君臣礼数的。属全身心投入吧?

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梁朝文化艺术事业达到了东晋以来的最高峰,甚至连肚里仅有些许墨水的武将们也能吟诵出好些不错的诗。

萧衍登临御座48年,是南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前期他十他勤政谋政、锐意进取,废除了宋齐的典签制度,增大分封诸王的权力,妥善处理士族和一般老百姓的关系,设立国学,招五馆生,建集雅馆和士林馆,不重出身唯才是举。

他一年四季总是五更天起床批改公文奏章,据史载在冬天把手都冻裂了。他为了广泛地纳谏,听取众人意见,最大限度地用好人才,下令在皇宫前设立两个函(即盒子),分别是肺石函和谤木函。功臣和有才之人,没有因功受到赏赐和提拔,或者良才没有被使用,可以往肺石函里投书信。一般的老百姓想要给国家提批评或建议,可以往谤木函里投书信。


总结

从549年伊始,梁朝一直陷于内乱之中,557年,陈霸先进封陈王,不久受禅称帝,建立了陈朝,梁朝至此灭亡。萧衍凭他的聪明才智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尔后又由他的昏聩将其葬送。

对家人的失望,对生活感到无聊,让萧衍从此看破红尘,从儒家转向了佛家,几次入寺庙当和尚,讲解经书。还精心研究佛教理论,凭兴趣四处乱建佛寺,和尚“吃素不吃荤”,供奉菩萨和祖先只供素食这些规矩,就是他在这段时间兴起的。皇帝也是人,是人精力就有限,萧衍整天忙于那些事,导制朝纲混乱,社会动荡,国库亏空。


花奈


南朝梁武帝萧衍为何要“出家当和尚”呢?原因是什么呢?

萧衍做了皇帝,建立了梁朝,但是他一生出家了四次,原因如下:

1.自己过于仁慈,重用亲属

萧衍当了皇帝之后,励精图治,勤于政事,任用贤才,积极听取臣子的意见。但是时间久了,他的猜忌心就越来越重。因为萧衍的皇位就是被众人帮助才有的,可他并没有重用这些开国元勋,反而是对他们很苛刻吝啬。相反萧衍对他们的亲属们却颇为照顾,在后来受到亲属的背叛时,没有那些开国大臣站出来帮助他,进而让他寒了心。所以他选择了出家。

2.纵容六弟萧宏的任性

梁武帝萧衍对于自己的亲属过于宽容,甚至一直纵容自己的六弟萧宏胡作非为,任由萧宏和自己的大女儿私通,两人越来越肆无忌惮,以至于最后还想着要篡夺皇位。在事情败露后,萧衍仍然没有怪罪他们两个人,而是给了他们一条活路。不过,他的女儿却因为羞愧而自尽,萧宏自己最后也得病而死。这件事让萧衍悲痛不已,开始学习佛法来求得心灵的解脱。

3..遭受妃子和孩子的背叛

萧衍做了皇帝后,将萧宝卷的妃子吴淑媛据为己有。七个月后,吴氏生下了儿子萧综。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个儿子是萧宝卷的了,但萧衍却待他如亲生儿子一般。萧衍给萧综封地为王,还让他做了将军。不过,由于吴氏失宠后心生怨恨,就告诉萧综他的真实身份。萧综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是萧宝卷之后,逐渐地和萧衍疏远了。最后在他带领军队与北魏作战的时候,他投降北魏,还公开表示自己是萧宝卷的儿子。这件事让萧衍气得不行,但还是愿意给他回来的机会。吴氏病逝后萧衍又恢复了萧综的封号,看来萧衍是个真心爱乎自己亲属的人,哪怕萧综和他并无血缘关系。

但是萧综和萧宏的背叛,让笃信佛教的萧衍遭受了巨大的打击。本来推崇儒家思想的萧衍,进而看破红尘,转向佛家。这也就是萧衍选择出家的主要原因。


历史之味


作为一位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三番五次“出家”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即加强自己对南朝的统治!

作为南梁政权的开创者,梁武帝萧衍一生有很多传奇之处。他多才多艺,是中国历史上最博学的开国皇帝;他在位四十八年,是南北朝时期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活了八十六岁,是仅次于乾隆的第二高寿皇帝。

最值得一提的是,萧衍在有生之年不仅推崇佛教,广建寺庙,发展僧徒,而且还频繁地往寺庙里跑,甚至曾三次撇下皇位舍身为寺奴,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位时出家的皇帝。

萧衍为何老往寺庙里跑?有人说他一心向佛,是个虔诚的佛教信徒;有人说他看破红尘,不再留恋皇帝宝座;还有人说他敛财有方,通过赎身捞取好处。其实,这三种观点都经不起推敲。萧衍如果真心皈依佛门,他完全可以退位出家,没必要来回折腾;如果他真要敛财,堂堂皇帝根本用不着耍这点心眼。笔者认为,萧衍此举有着不可告人的政治原因。

一、争取佛教界支持,以巩固南梁统治

萧衍能成大事,既出于他的非同寻常的雄才大略,也归功于僧侣势力的舆论支持。无论是出于论功行赏,还是出于个人信仰,萧衍即位后,于公于私,都要扩大佛教声势,将佛教地位抬到一个新高度。

所以,把君权和佛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行政教合一,在佛教上大做文章,是萧衍政治的一大显著特色。萧衍频频往寺庙里跑,一再出家舍身,一再扶持寺院经济,一再像《御讲(摩诃般若经)序》所说的“皇帝(萧衍)舍财,遍施钱、绢、银、锡杖等物二百一种,直一千九十六万”,甚至利用权力将佛教定为国教,应该是为了争取佛教界支持所做出的一种含有政治意义的努力,目的是获得僧侣势力的信服与支持,以巩固南梁统治。

二、借佛教征服人心,加强思想意识统治

任何宗教,对广大被压迫人民而言,都是麻痹、欺骗群众的精神鸦片。萧衍对儒、道、佛都有过深入研究,在他看来,儒学教导人们恪守礼法伦常;道学劝说人们不要计较争夺;佛学讲究六色皆空,引导人们向往极乐净土,三者的共同点是要人们安于现状,不去反抗斗争,都可以作为执政者欺骗、麻痹、统治人民的思想武器。

三者比较,萧衍认为佛学理论和佛教修行方法对人民更具吸引力,也更具欺骗性。萧衍一贯擅长心理战术,在早年领兵打仗时,萧衍就总结道:“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次之;心战为上,兵战次之”(《梁书》)。他带头舍身,大兴佛教,无疑是为了凭借佛教征服人心,加强思想意识统治,大造自己的声威。

三、推行宗教迷信,加强统治地位

大凡统治者,都有一个通病,即年龄越大,猜忌心就越重,就越觉得别人对自己不够忠诚,萧衍也不例外。萧衍一次次地往寺庙里跑,一次次地舍身为寺奴,一次次地赖在寺庙里不走,绝非单纯地为了讲经诵佛,也绝非真心实意地位众僧执役,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玩弄统治权术,借以检验皇子王侯、文武百官对自己是否忠诚,看看臣属们是不是有诚意赎回他这位快要过时的皇帝,是不是真心希望让他回宫执政。

萧衍突出个人,唯我独尊,制造对佛教的宗教迷信,正是要为臣属制造对自己的个人迷信。通过这种厚脸皮的政治表演,萧衍意在进一步树立和加强自己的权威,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不论是出于何种目的,信仰、提倡佛教已成为萧衍时代上层社会的传统习惯,而萧衍也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皇帝菩萨”,其性格也变得内倾、封闭、保守、刚愎起来。萧衍晚年喜欢别人阿谀奉承,听不得半点逆耳之言,《魏书·岛夷萧衍传》称“衍好人佞己,末年尤甚”。朝中大臣知道他这一特点后,争相奉承,莫敢正言,谁也不敢在他面前说一句真话。

萧衍尽管佞佛,整日沉溺于佛学精神世界,但佛祖并没有保佑他,以致招来“侯景之乱”,他也落得个饿死台城的悲惨结局。萧衍被困后,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梁朝天下“自我得之,自我失之”(《梁书》),似乎流露出了些许悔恨的意思,可惜为时已晚。


历史便签


“汉皇置酒未央宫,梁帝讲经同泰寺”,梁武帝萧衍“出家当和尚”的事也是名声在外了。梁武帝萧衍是个才能出众的统治者,但也正是生在乱世,尤其是生在南北朝帝王家族,南北朝皇家的荒诞,可以用魔幻主义来形容。

梁武帝萧衍不仅亲眼见证了那个可爱的时代,而且自己也经历了太多。最终决定出家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女儿背叛

梁武帝萧衍经历了亲女儿的背叛,萧衍长女不仅与萧衍的六弟萧宏发生了不可描述,难以启齿的不伦之事。而且居然长女还帮助萧宏,刺杀梁武帝萧衍以求谋权篡位。一个是自己的亲闺女,一个是自己眼看着长大的六弟,二人不仅做出了有辱门风的丑事,而且还合谋刺杀自己,梁武帝萧衍怎么能够不受刺激。

儿子背叛

南梁与北魏开战,梁武帝萧衍派儿子萧综出征,谁知儿子萧综居然带着军队背叛了南梁,投靠了北魏。国之存亡面前,梁武帝萧衍遭此背叛,怎能痛心不已。虽然说萧综是否是梁武帝萧衍的亲儿子,还存在争议,但萧衍待他却是比亲的还亲。萧综叛逃北魏后,萧衍仍然对他思念甚切,盼着他回来,但是最终也没能看到浪子回头。萧衍也是失望至极。

可见,经历了这么多,难免看破红尘。“出家当和尚”也是非常可理解的了。


艺文杂记


萧衍是一位有着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开国皇帝,一方面和他的才干分不开,另一方面,僧侣势力的舆论支持也功不可没。萧衍在有生之年推崇佛教,广建寺庙,发展僧徒。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为了争取佛教界支持所做出的一种含有政治意义的努力,是萧衍政治的一大显着特色。

一、少年英雄、出身名门

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大明七年(464),萧衍出生于兰陵萧氏的世家大族中,兰陵萧氏出自西汉开国功臣名相萧何,按辈分算,萧衍是萧何的二十五代孙,而南朝齐国开国君主萧道成则是萧何的二十四代孙,萧衍的父亲萧顺之是萧道成的族弟。

幼时的萧衍就十分的聪颖好学,尤其在文学方面很有造诣,曾经会同七位好友一起拜入竟陵王萧子良门下,并称“竟陵八友”,与其他七位单纯的文人并不一样的是,萧衍还有他们不具备的超人的胆识。

梁武帝剧照

二、功劳显著、官运亨通

凭着自己的出身,萧衍一开始便坐到了参军的位置,父亲病逝守孝结束后,任黄门侍郎。其后在齐明帝萧鸾戡乱继位的过程中,萧衍以其深邃的洞察力为萧鸾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得以使明帝登基异常的顺利,于是因功被封中书侍郎。公元495年,北魏拓跋宏率领30万大军进攻南齐,明帝派王广之和萧衍初战,王广之畏缩不前,萧衍自荐勇当先锋,最终获得大捷,明帝大喜,封萧衍为太子中庶子。虽然在公元497年的北魏第二次战争中因友军的胆怯临阵脱逃而导致萧衍不得不退守樊城最终损失惨重,但因事出有因,所以明帝并未怪罪萧衍,反而任命其为雍州刺史,有了自己的根据地,这为其后来取而代之奠定了基础。

三、取而代之、政治斐然

宠信萧衍的明帝在位五年就病死了,其子萧宝卷即位,这位萧宝卷每日只知骄奢淫逸,不理朝政,还听信谗言滥杀大臣,其中就包括萧衍的哥哥萧懿,这样使得萧衍渐渐有了二心,他联络明帝第八子肖宝融一起讨逆昏君,最终在内应王珍国的合作下,萧宝卷被杀,肖宝融被推举为帝,是为齐和帝。

梁武帝画像

让和帝继位显然是萧衍的权宜之计,最终在公元502年时机成熟,迫令和帝禅位于己,改齐为梁,是为梁武帝。梁武帝建国初期,政治斐然。政治上勤于政务,每日五更天就起床批阅奏章,在纳言上,它采用了“制函”的方式,就是将两个盒子放于门前,一个是供朝臣谏言、一个是供百姓谏言。而且吏治上倡导大臣们行节俭之风,自己更是亲力亲为,每日只吃蔬菜。

四、一心向佛,却被活活饿死

梁武帝中后期,疑心猜忌这些皇帝该有的还是如旧贯入了他的身体。对于开国功臣,忌惮他们功高盖主,于是就不封高位,可是恰恰相反的是,自己皇族内部人犯法他却轻之纵之,其中尤以六弟萧宏次子萧综为最。不过这两个人对于武帝的偏袒却不领情,一个和自己的侄女私通、一个投降了北魏。萧衍由此大受刺激,早年本崇尚儒家的他此时却看破红尘转信佛教。据史料记载,“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甚至在527年——547年之间,梁武帝舍身出家次数就高达4次共计两个月之久,每次最后竟然都得大臣们筹钱来赎,武帝才恋恋不舍的还俗,就连自己的小名“练儿”都出自佛经。他又从佛经中找到理论依据命令僧人必须吃素,这也是后来汉传佛教吃素传统的由来。晚年的萧衍把精力都放在了修佛身上,朝政一概不理,最终导致权臣当道,发生历史上著名的“侯景之乱”,而86岁的梁武帝在台城活活被饿死,如若不是晚年对朝政的松懈对用人的不理智,梁武帝说不定还可以继续颐养天年,而不仅仅是活86岁这个岁数。


无知公子世无双


历史上有一个被称为菩萨皇帝的人,就是南朝梁武帝。南朝梁武帝萧衍之所以出家当和尚是跟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状况密切联系的。梁武帝萧衍这个人崇尚佛教和佛学的行为实际上是当时的社会意识的人格表现。表面上看南朝梁武帝萧衍出家当和尚是个人消极行为,实际上却深刻反映了当时的需要休养生息的社会状况。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的一个大分裂时期,战乱频繁,长期分裂,这实际上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这是不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的。人民群众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社会从动乱进入稳定。佛教的因果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梁武帝萧衍出家当和尚的行为是一种统治者加强皇权并稳定社会秩序的行为,是维持稳固统治的一种现实和心理需求。

对于南朝梁武帝萧衍出家当和尚的原因,总结如下:

首先,从政治上说,萧衍是什么人?皇帝。皇帝做一切事情的目的是什么?巩固统治。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大分裂的时期,改朝换代特别频繁,皇帝的更替也特别频繁。南梁就是在南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梁武帝萧衍的皇权是夺自于萧宝融。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梁武帝想不想巩固统治?当然想。佛教是有利于巩固统治的。

佛教成为了梁武帝萧衍巩固皇权的手段。让和尚改吃素的梁武帝萧衍并没有多么的高尚,他也不是一个有成就的佛学家,他只是一个有着强烈权力欲望的普通人,他只是一个皇权支配下的皇帝。在大分裂的混乱的社会秩序下,梁武帝萧衍需要利用佛教减少民间的反抗活动。

为了达到巩固皇权和稳定社会秩序的政治目的,梁武帝萧衍才一再作出了出家当和尚的举动。看似怪异,实际上在意料之中。

其次,从经济上说,梁武帝萧衍出家当和尚的行为可以稳定社会秩序,稳定的社会秩序可以推动小农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长期的分裂割据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无论是小农经济还是商品经济都要求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为什么呢?因为经济发展的前提是社会稳定。如果长期战乱,没有人身安全的农民如何耕种?!如果长期战乱,没有财产安全的商人哪有心思经商?!

稳定的社会秩序是人民的需要,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怎样才能创造能够推动小农经济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秩序呢?利用佛教。军队的将军人信了佛教就不会有判乱,政府的高官信了佛教就不会有权力阴谋,下层人民信了佛教就不会有反抗。如此,社会秩序可以稳定,经济可以发展。

南朝梁武帝萧衍出家当和尚其实是为了稳定社会秩序而进行的一次政治秀,但有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

再次,从思想上说,大分裂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能够寄托人们精神的佛教和道教思想广泛传播。

南朝梁武帝萧衍出家当和尚实际上反映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从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以后,儒家思想就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然而到了未经南北朝时期,单纯的儒家思想并不能完全稳定政治局势。于是,统治者就在儒家思想之外找到了佛教思想来进行统治思想的补充和完善。

未经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思想,并不是单纯的佛教思想,佛教思想也是融合了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当然,道教、佛教和儒家思想是在不断的彼此融合的。在彼此融合的状况下,出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所以,南朝梁武帝萧衍出家当和尚并不是完全信了佛教思想。

儒家思想是治国思想,佛教思想则可以控制下层劳动人民的意识。梁武帝萧衍用儒家思想控制掌握权力的大臣,而用佛教思想控制没有权力的人民。说到底,梁武帝萧衍出家当和尚的行为,实际上是想实现从思想上对社会进行全面控制的表演。

最后,从整体社会上说,梁武帝萧衍出家当和尚的行为实际上是社会的自我疗伤的潜意识,是社会需要休养生息的具体提示。

梁武帝萧衍是一个皇帝,梁武帝萧衍也是一个社会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的行为并不完全受控于自己的思想,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的行为是受社会潜在意识的推动的。社会需要向哪个方向发展,就会推动人向哪个方向做工作。分裂的魏晋南北朝需要休养生息,所以梁武帝萧衍就出家当和尚。

战争已经严重损害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受伤严重的中国社会需要疗伤。如果当时的中国社会在继续流血,中华文明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威胁。不说别的,战争再继续下去,还会有充足的人口推动社会的发展并进行文明的建设吗?没有!所以,社会的修养生息是必须的,南朝梁武帝萧衍出家当和尚的自觉也是要有的。

社会的集体意识不能直接告诉人们社会的走向,但社会的积极意识可以通过有代表性的人的行为来引导社会的发展方向。梁武帝萧衍不自觉地成为了社会集体意识的代言人和引导者。

另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的控制权力实际上在门阀士族的手中。梁武帝萧衍并不能像后世的皇帝一样在国家大事上一言而决,而是需要于世家大族进行沟通和交流。尤其说皇帝是国家的统治者,不如说门阀士族是社会的掌控者。皇帝想从门阀士族手中夺权,于是就有了梁武帝萧衍出家当和尚。这既是他夺权的一种行为,也是他夺权不成功后的一种放弃。

总而言之,梁武帝萧衍出家当和尚的行为是在社会集体意识的推动下进行的一次稳定皇权和社会秩序的政治秀,是一次隐蔽的夺权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讲,梁武帝萧衍成为了休养生息的社会集体意识的具体执行者和代言人。人有自己的意识,但人的意识受社会意识的影响;皇帝有自己的行为,但皇帝的行为受到社会行为的推动。生活在社会上的人不可能摆脱社会及其意识和集体行为的控制。人在社会,身不由己。


历史纬度


梁武帝萧衍是中国古代上崇尚佛教皇帝的代表。

在姚思廉所做的《梁书·武帝纪》中,对萧衍的基本信息做了介绍:“高祖武皇帝,讳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汉相国何之后也。”

也就是说,他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他的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封临湘县侯,官至丹阳尹,母张尚柔。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

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前期任用陶弘景,在位颇有政绩,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葬于修陵,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

根据《梁书》记载,他是一个及其敬业的皇帝,对政事也十分的关心,书中说他“勤于政务,孜孜无怠。每至冬月,四更竟,即敕把烛看事,执笔触寒,手为皴裂。纠奸擿伏,洞尽物情,常哀矜涕泣,然后可奏。”然而这样一个敬业的皇帝,为什么要一反常态,跑去做和尚呢?并且

梁武帝家世为道教世家,梁武帝受此熏陶一开始也信道教,对于阴阳与占卜也十分精通,那么以他这样的身世又为何转信佛教,放弃道教呢?

据史料记载,梁武帝萧衍一共出家了四次。而我们能够推测,这四次出家,不断的加深了他对佛学的敬重和信仰,加重了他对佛学的迷恋,让我们看看这四次出家都在什么时间。

第一次出家是在公元527年,萧衍到了同泰寺,做了三天的住持和尚。还下令改年号为大通。信佛之后,他不近女色,不吃荤,不仅他这样做,还要求全国效仿。这个命令下达之后,大臣大多反对,最后争论不下,才用面捏成牛羊的形状祭祀。

第二次出家是在大通三年(公元529年)九月十五日,第二次至同泰寺举行"四部无遮大会",脱下帝袍,换上僧衣,舍身出家,九月十六日讲解《涅盘经》,二十五日由群臣捐钱一亿,向"三宝"祷告,请求赎回"皇帝菩萨",二十七日萧衍还俗;

第三次出家是在大同十二年(公元546年)四月十日,这次群臣用两亿钱将其赎回;

第四次出家是在太清元年(公元547年),三月三日萧衍又第四次出家,在同泰寺住了三十七天,四月十日朝廷出资一亿钱赎回。梁武帝晚年笃信佛法,纵容邪恶,郭祖深形容:"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

四次出家,体现了梁武帝萧衍对佛教深深的信仰。不仅如此,他自己在皇宫归佛受戒,还热衷于佛事活动如集众讲经,建寺布施,使佛学在这一时期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出现人人诵读佛经的情况,也出现了更多阪依佛门的人。

他出家的原因总共有以下几点:

根本原因:佛教文化在中国社会的适应性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以及社会背景的需要。

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政治统治。

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就广泛的发展起来,发展的原因便是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人们因生存而陷入痛苦时,遍需要一种神秘的力量来缓解他们的精神需求,在一篇论文中把佛教说成是“良好的安慰剂”,这样一来,即使他们遇到再大的困难,对生活始终充满希望,从而赋予了他们的人生意义,改变了他们对自己人生的看法,逆来顺受,由此统治便容易多了。

梁武帝自身对佛学的兴趣和个人经历促使他信仰佛教。

虽然萧衍出生于天师道世家,一开始信奉的是国教,但是他早年对佛学便很感兴趣。齐永明二年(484年),齐武帝的次子萧子良镇守西州,才华横溢,尚清淡,好讲佛法,而此时萧衍在王俭的推荐下也来到了西州,对佛学也有一定的了解。当时登上西邸是有才学的象征,不久,萧衍便和谢脁、王融、沈约、萧衍、萧琛、任昉、范云、陆倕并称为“西邸八友”。而其中也有好佛法之人,在此地,佛法的传播已经十分深远了,而关于佛法的大讨论也十分多,因此,萧衍受到过佛学环境的熏陶,且最感兴趣的是佛教的“精神不死学说”。

梁武帝的个人境遇促使他信奉佛教

萧衍在建立梁朝初期,曾经心中有抱负,想要一鼓作气统一全中国,于是在梁普通五年(北魏正光五年、524年)六月,趁北魏梁乘六镇起义,命豫州刺史(治今安徽合肥)裴邃为督征讨诸军事指挥各军北进,准备北伐。但是北伐却失败,而梁武帝因此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这次北伐,大大伤了梁朝的元气,使梁朝一时缓不过劲来,也加重的梁武帝的心理压力。

当然,梁武帝出家的原因还有其他,比如赚取朝廷赎他所缴纳的钱财,以此为佛教做贡献,比如他父母妻子的早逝让他思念亲人等等,但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这些都是我们的推测,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梁武帝对佛教的贡献及其巨大,不可磨灭。


青山故垒


梁武帝萧衍,南北朝时期,南梁朝最著名的佛学皇帝。他为了学佛,曾四次出家,又被大臣用重金赎回皇宫。

为何这位皇帝如此不顾正业,出家闹着玩呢?

一,生于玄学环境

萧衍生于南朝宋孝武帝时期,是个贵族,他的父亲是南齐帝萧道成的族弟。

西晋时期,上流社会风气喜欢谈玄辩道,甚至在五胡乱华灭西晋后,那批“南渡衣冠”的士族们,依然不改清谈的本色。

这种社会风气一直延续到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士族们整天标榜与众不同,不跟凡俗人一般见识,他们不屑于干实事,当官也不想勤勉(请参考陶渊明),他们觉得报不报效朝廷都无所谓啦,至于忠于家国皇帝,那好像不关他们事,他们只关心今天的“五石散”是不是够分量,好让他们继续沉浸在嗨的感觉中。

萧衍就是出生在这个大环境中,从小耳熏目染,亦不可避免的喜欢谈玄。见如下史料:

“高祖(萧衍)常于宴席问群臣曰:‘朕为有为无?’份对曰:‘陛下应万物为有,体理为至理为无。’高祖称善。”——《梁书*王份传》

这里的“有”、“无”,就是清谈玄学标准的辩道话题。

(士大夫清谈)

二,自我带头,改善社会风气

自王莽开篡位先河,曹丕接着学,然后司马家更是变本加厉,明目张胆的篡位、弑君。留下了著名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这种篡位的思想,在当时的掌权者手中,感觉犹如家常便饭一样。

公元403年,桓玄攻入建康(今南京),篡晋建楚。不久被刘裕击败,刘裕掌握了东晋大权,并把境内割据政权扫灭。

公元420年刘裕废晋恭帝自立,国号"宋",史称“刘宋”。篡得来的位子,亦不长久。

公元479年,萧道成迫使宋顺帝刘准禅位,自立为帝,建立南齐。

公元502年,萧衍迫萧宝融禅让帝位给他,他篡齐建立梁朝。

(政权频繁更迭)

萧衍自己就是篡位者,所以在得位后,面对频繁篡位的社会局面,他煞费苦心的寻找根治人心贪恶的良药。

他认为,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改变清谈玄学,而道家就是这些玄学理论的来源。于是,他大力扶持儒学和佛学,致力消除道家玄学的社会影响。

梁武帝的这个政治念头,记录在《全梁文》里,有三条是梁武帝亲自拒绝清谈会的《答皇太子请御讲敕》。

公元505年、508年两次颁布《兴学诏》,里面说要重重奖励学习儒学的学生,设立《五经》博士,允许这些博士自己开学校教学生。重开国子学,全国各州郡设立学校。并命令所有士族、公室弟子,二世祖等强制入学。

(学校)

不但如此,萧衍还在州、郡、县各设立州望、郡宗、乡豪各一人,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到处溜达,看看哪里有著名有才干的大儒,并把这些大儒推荐到朝廷。

同时,他告诉手下人,你们要推荐到朝廷来做官的人选,必须“通经”。意思是候选人必须熟读《四书五经》中的一本,不然不准做官。

诏曰:"今九流常选,年未三十,不通一经,不得解褐。若有才同甘、颜,勿限年次。"——《梁书武帝本纪》

除了儒学他还大力提倡佛学。

三,中佛毒,痴迷佛学。

起初,他只是把佛学当作思想改造的工具,把社会上清谈玄学的风气给改移,致力营造一个不贪的天下。那样,手中有点权力的臣子就不会心心念念的要篡位了。

梁武帝在《净业赋》中说了这个观点:“自念有天下,本非宿志……谁知我不贪天下,唯当行人所不能行者,令天下有以知我心。”


(梁武帝剧照)

然而,随着他对佛学研究的越深,越是痴迷甚深,不可自拔。

这时候的梁武帝,早已偏离他用佛学来移风改俗的初衷。他渐渐的变成了一个虔诚的佛教徒。

公元504年4月8日,信佛甚深的梁武帝亲自颁布了《舍道敕文》:“……弟子经迟迷荒,耽事老子,历叶相承,染此邪法。习因善发,弃迷知反,今舍旧医,归凭正觉。……”

从此与道家一刀两断,皈依佛门。

皈依佛门后,他开始了骚操作,公元527年3月8日,梁武帝跑到同泰寺出家,令满朝大臣一头雾水,三天后,自己又跑回皇宫。

(跑去出家)

公元529年9月15日,他第二次私自跑到同泰寺,脱下龙袍,换上袈裟,再次出家当和尚,16日,他在寺里讲解《大般涅槃经》。25日,群臣知道了,他们凑钱1个亿捐给寺庙,赎回了皇帝。

公元546年4月10日,萧皇帝第三次出家,这次大臣们捐了2亿钱赎回了他。

公元547年,3月3日,梁武帝第四次出家,他在同泰寺住了一个多月。这次群臣不干了,他们不想凑钱了,于是在国库里拿了1亿钱,去寺庙里赎回了皇帝。

梁武帝虔诚极了,他规定,僧人不能吃肉,只能吃素。本来僧人是可以吃三净肉的,在他的规定下,佛教就变得不吃肉了。

他的晚年,深深沉浸在佛学的海洋,中了佛毒不可自拔,有一次接见印度来的达摩,在那次见面里,达摩想开悟梁武帝的,奈何他悟性不够,达摩只能渡江去少林寺面壁九年。

因为梁武帝晚年痴迷佛教,被候景作乱软禁而饿死。


刚日读史


每个人活着,无论什么身份,其实都有自己坚守的信仰,有的人信仰金钱至上,有的人信仰权力至上,而梁武帝后期的信仰是佛教,这其实没有什么奇怪的。

那么,梁武帝是怎么走上崇佛之路的呢?

梁武帝早年其实信的道家,39岁即帝位,仍然以道教为本,但登上帝位不久后,梁武帝便正是宣布弃道归佛,于天监三年(504),四月八日,正式下诏舍事道法,皈依佛法。

梁武帝弃道归佛的时候,曾在诏书里这么说:

道有九十六种,唯有佛教才是正一之道,其余九十五种皆为邪道,我欲舍弃邪门歪道,而以事佛为正道。老子、周公、孔子等,岁时如来弟子,但化痕既邪,止是世间之善,并不能革凡成圣。所以,事佛则心强正信,事老则心弱清信,故应弃清信而趋正信。

姑且不论梁武帝这番佛道理论有没有道理,但从里面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梁武帝弃道信佛,并不是出于政治目的,而是其思想上的变化所导致。简单点说,我们此刻看到的梁武帝,不是政治上的皇帝,而是哲学(或者宗教学)上的思想家。

抛开梁武帝皇帝的身份,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他为什么要事佛,并且闹了两次要出家的笑话来。

首先,我们先追寻一下梁武帝最初的身份:他年轻时候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

萧衍出身兰陵萧氏,跟当时南齐皇室是一个家族。本就是簪缨世家,加上他喜爱读书,素有文学天赋,所以这样的萧衍,或许没做皇帝,大概是一个十分出色的诗人。

当然,没做皇帝之前,萧衍在建康文坛也是有一席之地的,他与沈约(史学家)、谢朓(南朝著名大诗人)等7位文人一同游于竟陵王萧子良门下,时称“竟陵八友”。

到后来做了皇帝,在萧衍的影响和提倡下, 梁朝的文化事业也达到了东晋一来最繁荣的二阶段,《南史》对此评述:“自江左一来,年逾二百,文物之盛,独美于兹。”

能成为诗人,写出优秀诗篇的萧衍,在思想上必然也有其独特的见解和钻研。萧衍有一首诗叫《述三教诗》,就很能说明他在思想领域的钻研以及对儒释道三教的见解:

少时学周孔、弱冠穷六经、孝义连方册,仁恕满丹青。践言贵去伐,为善在好生。中复观道书,有名与无名,妙术镂金版,真言隐上清。密行贵阴德,显证表长龄。晚年开释卷,犹月映众星。苦集始觉知,因果方昭明。示教唯平等,至理归无生。分别根难一,执著性易惊,穷源无二圣,测善非三英。

这首诗,是梁武帝总结自己一生学问的经历,展现了他自己从学儒、习道道崇佛的整个过程,也表明了他对三教的看法:他认为三教同源,但唯有佛教是圣英之教。舍弃道法而皈依佛教,是梁武帝本人信仰中心的转移。尽管这一转移产生了极其重要的社会影响,但是,弃道归佛并不意味着梁武帝放弃了对道、儒的重视,抑或是用佛教排斥道、儒。

那么梁武帝在学问上的造诣有多深呢?

据载,梁武帝曾编造《制旨孝经义》、《周易讲疏》、《毛诗答问》、《春秋问答》、《尚书大义》、《中庸讲疏》、《孔子正义》?《老子讲疏》等著作二百余卷。还撰有《通史》六百卷及《金海》三十卷。

通过这些名目繁多的著述,可以看出来梁武帝不同于历史上一些封建帝王们对佛教或者道教的盲目信仰(求长生之类的),而是有一定思想基础的。他信佛,是一种思想上的信仰,而非宗教上的虔诚。

总而言之,梁武帝“崇佛”,是个人信仰的转移,并非政治原因,也不是他疯掉了。或许有的人会说,信仰虚无缥缈,谁又知道一个人真正信仰的是什么,信仰又有多虔诚?

但信仰确实是存在的,我们今日之中国,不就是信仰坚定的革命先烈舍生忘死而换来的么?支撑他们不计名利,不惜性命的不是信仰,又是什么呢?

梁武帝是一个皇帝不假,但他也是一个人,也是有信仰的,不能因为他特殊的皇帝身份,就觉得他信佛这件事不可理喻,难以理解,又或者以阴谋论论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