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皇朝,文武全才的萧衍,为何三次出家做和尚?

Yuraku


梁武帝萧衍是汉朝开国宰相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子,也是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

按理说,梁武帝萧衍是个好人,也是个好皇帝,他不但扫灭了诸多割据势力,在位四十八年间,不分春夏秋冬,总是五更天起床,批改公文奏章,在冬天把手都冻裂了。他也很节俭,一个帽子能戴三年,一床被子能盖两年。

但是这个萧衍有个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欢把自己送进庙里去当和尚,每次都要大臣们花钱把他赎回来,每次最少一亿,最多的一次花了两亿,等于替和尚狠狠地敲了国家一记竹杠。

梁武帝原本也是个有作为的皇帝,小时候就很聪明,而且喜欢读书,是个博学多才的少年,尤其在文学方面很有天赋。当时他和另外七个人一起游于竟陵王萧子良门下,被称为“竟陵八友(“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的谢朓就是其中之一),接受南齐萧宝融“禅位”之后,也曾勤于政务,不分春夏秋冬,总是五更天起床批阅奏章,在冬天把手都冻裂了。萧衍的节俭也是出了名的,史书上说他“一冠三年,一被二年”,每天只吃一顿蔬菜和豆类的简单饭菜,有时候一天就喝一顿粥。

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萧衍喝了和尚的“迷魂汤”,开始对捐钱给寺庙发生了兴趣,在自己每天只吃一顿饭的情况下,不但给寺庙动辄千万地捐钱,还给自己看着顺眼的和尚“重修庙宇再立山门”,把个南梁治理得遍地光头。于是大臣们不乐意了,纷纷上书劝谏:年老人家把钱都送给和尚了,咱们可就没钱养兵赈灾了。

可是见着和尚就高兴,见着大臣和公文就心烦的萧衍想出了一个损招:你们不是不愿意花钱吗?我把自己送给寺院总行了吧?我没禅位给任何人,所以你们还不能另立新君,皇帝罢工了,您们也没好日子过!萧衍还给自己的这个举动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舍身寺院”。和尚们一看“人质”主动上门,自然笑得满脸肥肉乱颤,口吐莲花大灌迷汤:皇帝陛下佛学渊源深厚,要是不开坛讲法,那简直是对芸芸众生不负责任!

于是萧衍脱下龙袍披上袈裟,开坛大讲《涅槃经》、《金字三慧经》,全国各地的和尚一听皇帝亲自讲法,那这机会可不能错过——听过皇帝说法,那也是天子门徒,回去别说欺负老百姓,就是地方官见了自己,也得点头哈腰。

和尚们乐了,大臣们可要愁死了:这个不靠谱的皇帝朝政都不管了,我们还不能替他处理政务。万一他哪天回来,说我们僭越,可就要满门抄斩户灭九族了——大臣们是不相信在涉及皇权的时候,“和尚皇帝”会“慈悲为怀”的。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呀,于是大臣们哭着喊着求他回去上班,最后连萧衍的老妈(皇太后)都跪下来哀求,这时候萧衍才吞吞吐吐说话了:我现在“舍身”到寺庙了,能不能回去,你们去跟和尚商量。

大臣们就去跟和尚商量“赎回”皇帝的价格,一千万、两千万,大臣们咬着牙往上加价,但是和尚们“宝相庄严”,似乎不屑一顾。直到“赎金”加到了一亿,和尚们才“首肯”。交易达成,皇帝回宫,看似这场“自我绑架”的闹剧也有了一个比较可以接受的结果。但是大臣们小瞧了梁武帝萧衍的痴迷与和尚们的胃口。自从中大通(梁武帝萧衍的第四个年号,公元529年起)元年三月拿到一亿赎金后,和尚们在九月又把萧衍弄到寺庙“舍身”去了,而且自那以后,和尚们“明码标价”,每次赎金多了不要少了不行,就是一亿钱。

尝到甜头的和尚们在萧衍的配合下,一共上演了四次“舍身(绑票)”闹剧,用赎金铸了十方金铜像、重修了被大火烧毁的同泰寺(有大法力保护的和尚庙也会着火?),最后南梁的寺院达到了两千八百多座,杜牧写诗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实际是说少了,因为《南朝寺考·序》:“梁世合寺二千八百四十六,而都下(健康)乃有七百余寺。”

虽然对和尚们崇拜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但是和尚的祖师爷并没有保佑萧衍,这个萧衍荒废朝政被大臣造了反,侯景(原东魏大将)叛军包围了皇宫,还引来玄武湖的水来了个“水淹七军”,那个“和尚皇帝”在宫里千呼万唤,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他平时最信赖的和尚们不但没给他来个“十三棍僧救唐王(原本也没救过)”,甚至连饭也没给他送一口,萧衍最后活活饿死,也算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


半壶老酒半支烟


杜牧有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南朝佛教的盛行。信佛者不乏王公贵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南朝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就曾四次舍身出家。

梁武帝在普通八年(527年)第一次前往同泰寺舍身出家,三日后返回;大通三年(529年)第二次到同泰寺出家,后由群臣捐钱一亿,赎回了“皇帝菩萨”;大同十二年(546年)第三次出家,朝廷用了两亿钱将其赎回;太清元年(547年)第四次出家,在同泰寺住了三十七天,朝廷又花费了一亿钱赎回。

皇帝出家当和尚,听起来是很荒唐的。至于萧衍为什么要去这样做,试做下分析。

先了解下萧衍这个人。

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502年逼迫齐和帝萧宝融禅位,建立梁朝,548年饿死在建康台城,在位四十八年,南朝诸帝在位最久者。萧衍喜好读书,南朝齐竟陵王萧子良门下“竟陵八友”之一,文笔华丽,所做诗篇流传至今。后助力齐明帝萧鸾为帝,开始显赫。萧衍称帝后,节俭成性,勤于政务,纳谏入流,积极吸收寒门学士,创立十八班官制平衡门阀。吸取南齐皇室内乱的教训,对待亲属宽和,但疑心极重。晚年崇尚佛教,怠于政务,朝政逐渐昏暗,引发侯景之乱,被自家儿孙置于不顾,饥渴中逝世。

佛教从东汉明帝传入中国以来,其所主张的因果观深深吸引生活悲苦的百姓,逐渐发展,特别是在魏晋南北朝这种动荡的年代更为盛行。高僧们的佛坛讲经深受贵族平民的欢迎,云集者不可胜数。东晋高僧慧远的“一阐提皆得成佛”,也就是人人皆可成佛,就曾引发很多士大夫参与的广泛论战。对于萧衍来说,做“竟陵八友”时,萧子良精信佛教,经常聚会名僧,讲求佛法,萧衍也就游于其中,近朱则赤。况且萧衍小名“练儿”,出自佛经,是梵语音译,全称“阿练若”或“阿兰若”,就是树林、寂静处、无诤地。如此看来,萧衍崇信佛教也就不足为怪了。

504年,登上皇位才三年的萧衍下诏尊佛,佛教在南朝进入全盛时期,兴建寺院,布施捐资不用说了,健康城“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 不只是这些,梁武帝对佛教经典的理解程度相当深刻,甚至亲自撰写阐述佛学概念观点。在533年,梁武帝于同泰寺讲《金字摩诃般若经》时,与会的高僧有千人,信徒达万人。梁武帝针对佛教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完善了戒律戒规,比如和尚要断除酒肉,供奉佛像改用素食等等,使其更符合自身对于宣扬佛法的要求。而且梁武帝也极力维护佛教权威,不能接受任何诋毁或者嘲讽佛教的事。特别是在507年,梁武帝针对写出《神灭论》的范缜组织了数十人著文进行反驳,以证明佛祖是存在,佛法是可信的。可惜没赢,反倒让范缜将《神灭论》更改为问答体,更容易流传,当然这是后话了。所以说梁武帝出家可不是一时脑热,而是一种从内心涌出的信奉。身为帝王之躯,尚且舍身礼佛,百姓会更加信奉佛教,梁武帝何乐而不为呢。

梁武帝四次出家后,其中有三次都是朝廷花钱赎回。第二次,第四次都是亿钱,第三次更是高达两亿钱,朝廷真有钱。确实是这样的,在梁武帝为帝后,一扫前朝污秽,赋税增长,统治状况明显改善,钱真的很多,都是剥削底层人民来的。在梁武帝时期,有项非常重要的改革,《隋书·食货志》记载“至普通(梁武帝年号)中,乃议尽罢铜钱”,用铁钱取而代之。从西汉五铢钱发行以来,人们眼中习以为常的铜钱要被取缔了,而造钱的材料换成了铁。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铜钱流通中磨损极大,世家大族还剪钱回收铜,自己私铸铜钱。南朝朝廷掌控的铜矿本来就少,这就导致中央王朝手中的铜量不足,货币流通恶化严重。所以梁武帝在523年-535年间进行了大规模的铁钱铸造。抛开本位制不说,单论铁铜的价值,铁当然没有铜值钱,当年的老百姓都知道,对于铁钱有很大的抵触情绪,仍喜欢留用铜钱。而且梁武帝的铁钱政策实施的前提就是铜钱的退出市场,直到没有铜钱的存在。以至于铁钱发行相当不力。梁武帝出家后,朝廷名义上是花费数亿将其赎回,实际上是将铁钱大量的投放到市场。因为本身寺庙购买力就强,铁钱多流向普通百姓手中,加之寺院佛家的身份,更容易为民众接受,如此一来铁钱流通就不成问题了。事实上,铁钱的大量投放对于梁朝的经济发展是起了重要的作用。

梁武帝的出家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团结上层贵族,巩固统治基础等等,无非都是坐稳皇位的需要,当然这都是出家这件事情衍生出来的有利影响,或许并非是梁武帝的本意。人类做事可能都会有某种趋利性的目的,对于梁武帝这个佛学尊奉者来说,相信他的舍身出家更多的是出于纯粹的信仰,而非其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