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梁武帝萧衍为何会被饿死?

文史砖家


萧衍可以称得上是南北朝时期最成功的皇帝之一。之所以说他成功,直接的证据就是他当了48年皇帝,本人也活到了86岁。这样的统治时间和这样的长寿,就算是在太平盛世时代都是极少的,何况在战乱不断的南北朝时期。

战乱不断的南北朝时期,当皇帝其实是一项风险极大的职业。所谓“枪打出头鸟”,皇帝自然就是“出头鸟”,而战乱时期各地军阀众多,朝廷中又是权臣当道。总之,战乱时代“枪”是非常多的,皇帝很难把皇位上坐得长久,非正常死亡也非常多,因此,很难有长寿的。

但是,萧衍这么成功,最后的结局却非常悲惨,竟然是饿死的。

(萧衍剧照)

那么,明明萧衍建立了一个长达半个世纪的安定帝国,为何最后竟然活活饿死呢?

一、萧衍赏罚不公让群臣不满。

萧衍能够当皇帝,首先是他南征北战,建立了巨大的功劳,并且具有了极强的实力。在这样的实力背景下,萧衍最终废杀南齐皇帝萧宝卷,拥立萧宝融为皇帝。萧宝融虽然是皇帝,但是其实只是一个傀儡皇帝,权力是集中在萧衍手中的。

不过,虽说如此,但如果没有沈约和范云的积极拥戴,萧衍也不会那么顺利地取代萧宝融当上皇帝。

可他当了皇帝以后,对沈约和范云并不好,不但没有重视他们,还把大权从他们的手中夺了过来。这样做,从国家的长治久安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对。不过,也显得对功臣很刻薄。

但是,他对待自己的亲属,却非常纵容。他的六弟萧宏窝藏杀人凶手,他不但不予惩罚,而且还给他升官。以至于萧宏最后毫不收敛,甚至发生了与萧衍女儿“不伦”的事情。

还有他第二个儿子萧综。这个儿子的母亲吴淑媛本来是东昏侯的妃子。当萧衍杀掉东昏侯后,就把吴淑媛纳为己有,结果7个月就生了萧综(也就是说,萧综很可能是东昏侯的儿子)。后来吴淑媛年老色衰,萧衍不再宠幸她,因此她怀恨在心,把这事告诉了萧综。由此,萧综开始恨萧衍,最后竟然叛逃到北魏。但是萧衍也没怎么处罚他。

萧衍纵容亲人作恶,对大臣则比较刻薄,这是他最后众叛亲离的原因之一。

(萧综剧照)

二、萧衍醉心佛教,极大地破坏了国民经济。

萧衍刚当皇帝的时候,是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而且也非常节约。他“一冠三年,一被二年”。也就是说,一顶帽子要戴三年,一床被子要盖两年。每天吃的东西也少,有时候一天只吃一顿饭,或者喝一点粥。

但是晚年的时候,他这种作风变了。变了不是一般皇帝那样花天酒地,而是他醉心佛教。他曾经四次出家,每次都让大臣把国库里面的钱拿出来,把他赎回去,前后花了四亿钱。

萧衍这样做,不但消耗了大量的国库,让朝廷变得很穷困。更为严重的是,他这样做,为佛教大开绿灯。以至于全国各地到处都在花钱修佛寺,而且有大量的人口出家当和尚当尼姑,使得劳动力人口锐减,对国民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萧衍剧照)

三、萧衍不理朝政,致使全国失控。

萧衍晚年醉心佛教,因而不理朝政。这使得他不再像早年那样,能够掌控全国。全国各地的情况,他几乎都不再了解。

更为严重的是,当他醉心佛教以后,竟然用佛教的那一套办法来治理国家。比如说饶恕别人的罪过,比如说让全民吃素等等。显然,在皇权社会里,按照佛教的办法来治理国家,是极为荒唐的。

萧衍因为乱政怠政,最后,当侯景打进来的时候,尽管他号令全国起来勤王。但是,那些诸侯们大都按兵不动,有很多甚至直接投奔了侯景,造成他的皇城很快被崩溃了。

历史上记下了侯景打进皇宫,见到萧衍时候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里,可以说明很多问题。

当侯景见到萧衍时。萧衍问他,你为什么作乱?妻子儿女都在北方吗?侯景说,都被杀了,现在只有我一个人投奔陛下您。萧衍又问,你过江的时候多少人?侯景说,千人。萧衍又问,你打进京城来多少人?侯景说,十万。萧衍又问,你现在呢?侯景说,全国各地都是我的了。萧衍说,你对朝廷很忠心,要管好自己的军队,不要让他们祸害百姓。

看看这个对话,有意思的东西真是太多了。其一,说明萧衍威信其实很高,到最后一刻,侯景都还怕他。其二,说明萧衍失败是因为失去了对天下的掌控,侯景渡江时才一千,到京城就十万了,说明各地的人马都加入了进去。其三,说明萧衍死到临头了,还在按在佛教“宽恕敌人”的办法来行事,他竟然还说侯景是忠臣。

最后,侯景把萧衍关在台城,给他的饮食也慢慢减少,最后发展到不给他吃喝。86岁高龄的老人,就这样在饥渴中去世了。


张生全精彩历史


说起梁武帝萧衍或许很多人不清楚,但这位皇帝开创了一项传统却流传至今,那就是汉传佛教不得食用荤腥肉类。萧衍并非大一统王朝的皇帝,只不过是南朝梁的君王,但这位长寿、笃信佛教、多才多艺且能征善战的皇帝,在历史上倒还真不算是泛泛之辈。虽说萧衍临终的确是饥寒交迫,但也不能说其就是饿死的,毕竟当时他已经八十六岁了。

萧衍晚年凄凉潦倒,表面上是因为当时爆发了侯景之乱,然而导致侯景之乱发生的,也跟萧衍本人有莫大的关系。萧衍年轻的时候也算得上是一代英主,但就像历史上很多的帝王一样,上了年纪的萧衍越发昏庸,导致南梁的国力越发衰微,使得侯景等人有机可乘。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话虽如此,但作为南梁开创之君的萧衍,其家世倒还真是非常显赫。萧衍出身当时的名门大族兰陵萧氏,属于超级门阀家族成员,其祖上就是汉朝的萧何。除此之外,萧衍与南齐皇室也都是亲族,母亲张尚柔也出身望族。萧衍最初得以建功立业,成功取代了南齐建立南梁,也与其极其显赫的家世背景息息相关。

不仅仅是出身高贵,就能力而言萧衍也不是一般人。论武,萧衍本身就是武将出身,前半生戎马行军征战不少,而且战功卓著;论文,萧衍博通文史经卷,在经学、史学、佛学等领域建树颇多,琴棋书画无所不精,谱曲、作诗、棋艺在当时都非常出名,被列入“竟陵八友”之中。客观来说,萧衍完全就是个出身非凡,文武双全的近乎完美的人。

这么牛的人做了皇帝又如何呢?当然好了,的确,萧衍成功干掉了同族开创的南齐,建立南梁之后初期,也是励精图治。他吸取南齐最终覆灭的教训,常年勤于政务而且非常节俭,广泛采纳谏言提拔人才,一时之间南梁的实力得以突飞猛进。从东吴到南朝这段岁月之中,以南梁时期江南地方是经济文化最为繁荣,这都与梁武帝有密切关系。

不过随着本身年岁渐长,加上北朝纷乱南梁国力日益强盛,萧衍开始不断松懈怠政,而且开始疯狂迷恋佛教。“南朝四百八十寺”这样的佛教昌盛之景象,与萧衍存在莫大的关联,若是萧衍单纯笃信也就算了,关键他已经跑偏了。由于萧衍不务正业,导致之后南梁朝政无人尽心打理,而那帮子谗佞也纷纷作怪,值得南梁日渐衰败,给萧衍最后的悲哀埋下祸根。

除了痴迷释教,萧衍还有个最大的毛病就是包庇宗亲与亲近佞臣。萧衍认为当年的晋朝在八王之乱后得以南渡幸存,就是依靠大量的宗亲贵胄还有门阀望族的帮助,所以萧衍称帝之后对于很多亲贵们各种纵容抬举,而这些人也仪仗恩幸胡作非为。萧衍又识人不清,接纳了被北朝抛弃的侯景,结果引狼入室。

侯景之乱的最终爆发,与萧衍本身昏庸有很大的关系,侯景为人本来在北朝就是恶名远扬,但萧衍却不以为然,反而厚赐爵禄军功,结果侯景最终还是反叛了,而那些平日里仪仗皇恩的宗亲不仅没有帮着萧衍,反而临阵倒戈。萧衍最终孤立无援被侯景困在台城皇宫之内,用度不断减少,而那时候萧衍已经八十多岁还有病在身,最终自然一命呜呼凄凉离世。


澹奕


根本原因是,萧衍得国太易,不珍惜。统治后期,妇人之仁,反应迟钝,好大喜功;直接原因是侯景之乱。

齐武帝萧赜死后,萧昭业即位为帝,萧鸾专权,在萧衍等人的帮助下,废杀皇帝萧昭业。萧鸾并不是个好鸟,登上皇位后,大肆屠杀齐高帝萧道成和齐武帝萧赜的子孙。皇族势力单薄。本来萧鸾还能压的住群臣,但荒淫的萧鸾即位五年后病死。其之萧宝卷即位,更加荒淫。此时萧衍和其兄萧懿让萧宝卷感觉到了威胁,于是萧懿被杀。萧衍纠集大军想要废萧宝卷,为了增加胜算,打着萧宝融的旗号。萧衍大军很快就攻到了健康外城,没想到国难当头,萧宝卷还在大肆杀人。大臣们人心惶惶,冲进宫去就将萧宝卷杀了。后来的事就更简单了,萧衍拥立萧宝融登机,自己掌握大权。2年后,萧衍废萧宝融,自立为帝。

可以说,萧衍的皇位就像是捡来的那么容易。做皇帝初期,萧衍还能约束自己,勤勉政事。但慢慢的,由于女儿的偷情和萧琮的背叛,萧衍有些心灰意冷,笃信佛教。对很多事都不能严肃处理,妇人之仁,严重影响了皇室的声誉。这还不算,萧衍还多次入寺庙出家,让大臣拿钱到寺院赎回自己。

这样几十年下来,国家衰败,皇室威信不再,已经剩下一个空壳子了。偏偏萧衍还无识人之明,东魏大将侯景来投,萧衍欣然接纳,给地给人,封官封爵。后来,萧衍又与东魏高澄讲和,高澄的条件是交出侯景。任何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应该都不会同意,然而晚年的萧衍似乎智商不在线。他居然又同意了。

此时河南王、大将军侯景当然不会任人宰割。他立即起兵进攻健康。各地勤王大军都在外围观战,并不积极救援萧衍。可怜萧衍御下宽仁,众臣却对萧氏皇族没什么好感。于是,萧衍被困于台城,侯景不敢直接杀他,于是减少供应,活活饿死了萧衍。

多有疏漏,欢迎指正!

我是子彧,历史如镜,多读明智!期待您的关注!


一品铲史官


梁武帝萧衍为什么会饿死?

我觉得有以下两个个原因:

第一:间接原因是自身性格问题,

他喜欢护短,不够理智,史书上有说到,梁武帝的六弟萧宏曾经与其侄女(梁武帝的女儿)私通,后来可能因为害怕,就蓄谋刺杀梁武帝萧衍。但是事情败露了,令人不解的是,梁武帝萧衍竟然完全没有处罚他弟弟,最后他六弟萧宏还是病死的。还有一件就是他的儿子萧综,叛逃北魏,梁武帝在萧综母亲死后起了恻隐之心,恢复其子的封号,最重要的是,萧综的母亲是前皇帝东昏候的妃子,梁武帝纳她之后七个月就生了萧综。很可能萧综不是他亲生儿子。

也就是这个性格原因导致他的弟弟,女儿,儿子对他做出这些事。也就是这些事情影响他晚年的思想,开始信佛,导致朝廷三次交赎款到他出家的寺庙,做出如此荒谬之事,直接让梁朝政野动乱。

第二,直接原因信任北魏降将候景

这是他被饿死的直接原因,接纳北魏的候景,而且封他为候,直接给了他权力,这可能与他儿子投降北魏被封候有关,(所以间接原因和直接原因是有联系的)再到后来候景勾结萧正德,篡位。把梁武帝萧衍围困,直到而死。

其实梁武帝初期是很英明神武的,但是越到晚年,他性格上的缺点越明显,这也是导致他晚年凄惨结局的根本原因!





历史上的白橙君


出身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萧衍,根据史料记载:他是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代世孙,家学渊源。可想而知,背景如此优越的他必定不存在“上青天”的问题。此 外,他学识渊博,在政治、军事等方面也颇具才能,这些优势让他官途平坦,曾做过侍中、卫尉等高官。可以说萧衍最后能够建立南梁,他的家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 作用。

梁武帝萧衍即位后,勤于政务,严于律己,政绩显著,为南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开国皇帝的梁武帝萧衍,博才多学,政绩赫赫,却为何最终被困宫中,落得个被活活饿死的下场?这真是令人难以想象!

死因揭秘

南北朝时期,天下混战,当时的百姓生活也是十分的困苦,民不聊生。恰逢此时佛教传入了中国,可以说犹如久旱逢甘霖,佛教在一片混战的局势中如星星之火般迅速在中原地区传播开来。佛教不仅在民间传播,在贵族之中也是很受欢迎的,更被当时的梁武帝所推崇。

萧衍建立南梁后励精图治,社会在初期得了比较好的发展,总的来说是一片祥和。然而,猜疑心重是历代皇帝必犯的通病,萧衍也开始为那些辅佐他称帝的大臣殚精竭虑,担心他们某天因功高震主,手握大权,颠覆了南梁王朝。

萧衍的担忧最终变成了他的噩梦。也许是因为身世显赫,家族给了他在仕途路上的保障,他才一直将陪他一路走来的亲人留在身边,然而梁武帝万万没有想到他的 六弟萧宏和次子萧综给了他致命的一击。梁武帝的纵容导致萧宏与他的大女儿私通,两人谋划着篡夺皇位,可哪想到派人刺杀未果,却被抓了个现行,大女儿无颜见 父亲,自尽身亡;萧宏最后也是因病死亡。而他的次子萧综则复杂得多,他不仅叛国并且改了名,还为他人服丧三年,这让梁武帝非常生气,可以说怒气难忍。

梁武帝萧衍在精神受挫之际,也为自己宣泄怒气找到了好的方法。佛学一直讲因果,这在梁武帝身上应验后使他陷入佛学无法自拔。他下令广建寺庙,全民奉佛, 并亲自主持修建了大爱敬寺、大智度寺、同泰寺等,寺院座座都规模宏大,极尽奢华,耗费无数人力财力。信仰佛教之风吹遍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全国上上下下竞 相建造寺庙,处处皆为寺院。更为可观的是僧尼还可以受到优待,梁武帝还出巨资让僧尼研习佛法、聚众讲经。此外,他还几次置身于寺庙做起了和尚,当起了主 持,为众人讲解经书,研究佛理。一心皈依佛门的梁武帝,在寺庙里为受伤的心灵找到了归宿,他久居寺庙,自号“三宝”,并亲自主持法会。难道外面的世界真的 就和他无关了吗?朝中大臣得知萧衍一心向佛、执意出家时便一同赶向“同泰寺”,跪在寺外恳求皇帝临朝理政。梁武帝最终不得已回到宫中,但此时的他早已无心 管理朝政,致使朝廷一片昏暗。

朝政荒废必将引发动乱,就在这时,萧正德勾结侯景发动了政变,史称“侯景之乱”。说起萧正德这个人,还 要从梁武帝早年无子说起。梁武帝无子于是便过继侄儿萧正德为嗣子做太子。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后来梁武帝竟然生了个儿子,并且取名萧统。萧统立即被立为太 子,于是侄子萧正德被改封为西丰侯,这让萧正德心里愤愤不满。

有一次,东魏攻击侯景,梁武帝派萧渊明支援,结果萧渊明战败,并且被敌 人俘虏了。于是梁武帝愿意与东魏和解,并派使者来往,当侯景看到梁武帝与东魏使者的往来,这让他心生恐慌。侯景便以东魏的名义给梁武帝写了一封信,信中提 出用萧渊明交换侯景,想试探梁武帝,没想到梁武帝回信答应了要求。如此答复,侯景心中必生怨气,于是他决定先下手为强。当时,侯景看到南梁皇族之间也是矛 盾重重,当他看到同样愤愤不满的萧正德,于是,便想联合萧正德起兵造反,萧正德正有此意,两人一拍即合,决定起兵发动政变,并且侯景答应事成之后由萧正德 做皇帝。此时,梁武帝还不知萧正德与侯景两人已经串通好了。

于是,侯景兵围建康城,宫城完全被侯景控制。之后侯景又下令引玄武湖水淹 宫城,皇城久被围困,粮食早已断绝,能登城抗击叛军的将士不足四千人。梁武帝这位和尚皇帝被困在宫里成为了敌人的瓮中之鳖。梁武帝被俘后,侯景将他囚禁于 台城净居殿,不许任何人接近梁武帝。起初,侯景还派人送些粗茶淡饭给萧衍吃,后来连粗食也不给他送了,萧衍最后忧愤成疾。

梁武帝萧衍年龄已经到了八十六岁,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为了自己的信仰仍然每日坚持诵经念佛、斋戒不辍,不禁让人觉得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时也看到了佛教的伟大之处:它能让一个失去了国家的皇帝依然矢志不渝。由于梁武帝没有足够的食物,最后被活活饿死在了净居殿。


跪射俑


萧衍这个人真真是个传奇。他的饿死与侯景之乱有着直接的关系。

我在《资治通鉴》中读完萧衍传奇人生后,是深为感慨此人的一生,还特作了首诗:

萧梁老翁佛老心,开创康朝首度勤。

听奸无日侯臣乱,饿死台城贼子矜。

基本总结了一下他的人生事迹。那么,我们先简单的简单的了解一下,萧衍这个人。

萧衍起兵,忠于南齐的名将不是病死就是战死。

《资治通鉴》记载:三月,张冲病卒,骁骑将军薛元嗣与冲子孜及征虏长史江夏内史程茂共守郢城。《资治通鉴》记载:会房僧寄病卒,众复推助防张乐祖代守鲁山。《资治通鉴》记载:直阁将军席豪发愤突陈而死。豪,骁将也,既死,士卒土崩。

一路凯歌,抵达建康,建立南梁。

侯景之乱致使老翁饿死台城。

南梁在萧衍治理过程中,四十年未有战争,在东晋灭亡到隋朝统一的这300年间,梁朝还真的是标新立异,人民少了许多的战争之苦。同时,萧衍及其推崇佛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的诗就描述了这一盛景,当时寺庙极多,同时当时的和尚非常有钱,侯景之乱时,他们把金子著称“金龙”埋于地下,藏起来。

但是,最后萧衍未能明哲保生的一件事情便是“侯景之乱”。侯景原本是北魏大臣,后来投降南梁,投降后不久,南梁又同意了北魏向自己伸出的橄榄枝,两国和好如初,通商停战。这使得侯景内心不安,害怕萧衍为了保证两国的同盟,把自己再给卖了,于是便偷偷起兵,从河南一路杀到南梁都城健康。据历史记载,侯景围困健康3年8个月,在这期间,城内与城外音信断绝,粮食也逐渐不支,援兵迟迟不到,萧衍的儿子们各怀鬼胎,就是不进兵救援。

大家都知道,和尚不吃荤,就是从萧衍开始的,所以,萧衍的饿死与这也有一定的关系。城中没有粮食,萧衍只能天天吃鸡蛋,当时,连粮食都没有了,可知鸡蛋更是少之又少,对一位85岁的老人来说,营养根本跟不上。

《资治通鉴》记载,“乏食,上以鸡子度日。”

后来,“宇宙大将军”(自封的称呼)侯景攻破台城,囚禁年老的梁武帝萧衍,已85岁高龄的他,病困交加,饿死于禁所。

我国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的《黄油烙饼》中写道:“萧胜奶奶的死,让萧胜知道了,饿死不是一下就死了,而是慢慢的被饿死的。”其实就是人体所需营养供给不上,最后慢慢死掉。我想,梁武帝萧衍应该就是这样,本身就是素食者,再加上缺粮少食,所以,老翁身体逐渐开始营养不良,遂后又被囚禁,于是就慢慢被饿死了。


司马光《资治通鉴》

汪曾祺《黄油烙饼》


读史思辨


感谢悟空这个平台,让我们互相答疑解惑。

前俩年有一部大热的电视剧叫做《琅琊榜》,里面主要的国家叫做梁,皇家姓萧。我认为就是以南朝梁为主要原型的。梁朝的开国皇帝是梁武帝萧衍,萧衍作为皇帝但最后是饿死的。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萧衍是南朝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总共48年,作为开国之君,萧衍的能力还是很强的。无论是治国理政还是领兵打仗,萧衍都是一把好手。在他的治下,南朝出现了“文物之盛,独美于兹”的“天监之治”,也取得过钟离大战这样胜利,使得梁收回了齐末丢的土地。

萧衍的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也很大,经史、诗歌、绘画、音乐、佛法、书法、对弈等方面都很精通,至今留存下来的著作还有很多。南朝名将陈庆之就是他在下棋是发现其军事才能的,从此委以重任,成就了陈庆之“白马将军”的美名。

至于萧衍为什么会被饿死,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当皇帝时间太长了,人到老了的时候就容易刚愎自用、好大喜功,历史上有很多例子。梁武帝后期,喜欢上了佛法,大兴土木,兴建了许多寺庙,甚至打算出家,让大臣们舍钱给寺庙赎他。朝廷日益腐败 ,百姓无法安居乐业,北朝也在蠢蠢欲动,而梁武帝不听群臣的劝诫,召北齐降臣候景入朝,而后来又与高澄讲和,最终导致“侯景之乱”。各路勤王兵马相互推诿,坐观胜败。最终侯景围困台城,活活饿死了萧衍。

总的来说,萧衍的失败与


执政后期的怠政、好大喜功有直接联系,但更深层原因的还是门阀豪族与寒门新贵之间的矛盾,还有地方军政势力过于强大。

我是小七,热爱历史、懂点历史。希望大家多多关注 让我们一起论古今、谈风月。


七仔聊历史


梁武帝萧衍为何被饿死?咱们逆向推理,一条一条的剖析,自然而然就知道了因果关系。

直接答案其实很简单,侯景率兵攻破了建康城(今江苏南京),包围了皇宫,并且引出玄武湖水淹宫城,城外平地水深几尺,宫门外御街上都翻起大浪。又放火烧南岸民宅、军营和佛寺,全都被烧光。

梁武帝被俘后,侯景率领军队将他囚禁于台城净居殿,不许任何人接近梁武帝。起初,侯景还派人送些粗茶淡饭给萧衍吃,后来连粗食也不给他送了,萧衍最后被活活饿死了。



此时我们知道了梁武帝为什么饿死,但是又出现了新问题,为什么侯景要发兵攻打建康呢?

1、这还要从侯景投奔东魏重臣高欢讲起,被拜为吏部尚书,迁河南尹。高欢时期,由于重用侯景,侯景在河南逐步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等到高欢快死的时候对他孩子高澄说, “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顾我能养,岂为汝驾御也!侯景狡猾多计,反复难知,我死后,必不为汝用。”所以你一定要想办法除掉他

高欢死后,高澄正准备要除掉他,这时候侯景叛变了。



2、就这样,侯景投靠了梁武帝,被拜为豫州刺史,驻守寿阳(今安徽寿县)。公元548年,当时东魏和南梁发生战争,南梁兵败,而且贞阳侯萧渊明被俘虏,所以梁武帝就想和东魏达成了和解意向,但是这对于侯景来说。却是大坏事,毕竟侯景是东魏叛逃分子,所以侯景担心自己会被送回东魏,

侯景就想考验下梁武帝是否会把自己送回东魏,于是侯景伪造了一封来自东魏邺城的书信,信中写道要用贞阳侯萧渊明交换侯景,想以此来试探梁武帝。梁武帝看了信后打算答应这一要求,傅岐劝说道:“侯景是因为山穷水尽才来归顺投奔,舍弃他是不吉祥的,而且他是身经百战之人,又怎么肯束手就擒呢!” 谢举、朱异都说:“侯景是败军之将,用一个使者就可以把他召回来。” 梁武帝听从了谢举、朱异的话,便给邺城回信说:“贞阳侯早上到,侯景晚上就会押送回去。”并派出谢挺、徐陵等人到东魏去访问,恢复以前友好的关系。



3、侯景看到了回信,满腔怒火,这时候王伟对侯景说:“我们坐在这儿听命也是等死,图谋大业也不过一死,希望大王你考虑一下。”于是侯景开始准备造反,

当时,梁王朝的武装防卫非常松懈,只有3000兵马沿江巡防。侯景从采石矶渡江,萧正德又派大船接应,当侯景大军来到建康城下的时候,建康城中还不知道已经发生了叛乱。直到大军快进都城了,太子萧纲才向梁武帝报告,仓促应战。 侯景没费多少气力,便打进了建康城、石头城和白下城,进而围住台城。台城是萧梁的皇宫所在地,



这时候又引出一个问题,侯景仅仅数千人只是围困住台城,并没有突破城墙,梁武帝做了几十年皇帝,救兵呢?怎么没人来救老皇帝呢?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其实侯景围攻台城的时候,各地前来救驾的诸侯王带了二三十万人马,萧衍的儿子萧纶、萧绎、孙子萧察,都握有重兵,位居上游,但他们彼此观望,谁也不肯向前,在建康周围按兵不动,他们都盼望侯景杀掉萧衍、萧纲,最好把其他竞争者也统统杀掉,大家都说要等别的救兵来。临时被推为大都督的柳仲礼,躲在自己家里,每天喝酒作乐。

眼睁睁的看着侯景攻破了台城。



549年3月,台城失守,侯景进城,自称大丞相,把梁武帝关了起来,幽禁在冷宫的萧衍,身边不仅没有一个侍从,供应的食物也一天天的减少以致断绝。太清三年(549)五月,忧愤成疾、已多日滴水未进的萧衍想讨一碗蜜水喝,可呼唤了几声都没有人理睬,最后萧衍发出了“嗬嗬!”两声,一命呜呼。


重生2004


一、侯景其人

侯景本来是北魏怀朔镇人,和高欢是老乡,他本人身体也有点残疾,不过很有头脑。北魏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侯景投靠了尔朱荣。后来尔朱荣被杀,他又投靠了高欢。高欢掌控东魏之后,他就是朝廷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高欢也相当器重侯景,让他专制河南,他就是河南的地方王。人一旦权位巩固,就想着获得更多。侯景慢慢地也妄自尊大起来,经常不把高欢的儿子高澄放在眼里,他一辈子也就服高欢一个人,对东魏的其他将领都鄙视之。

他占据着河南,河南一向富庶,他的实力强大到让东魏统治者感到如芒刺在背。在高欢病重的时候,高澄就想到了一招调虎离山计,将侯景明升暗降。可是侯景不是傻子,在河南就是不肯动。

二、侯景叛东魏

高欢死后,侯景马上就举起了叛旗,他首先想到的并不是梁朝,而是东魏的宿敌,西魏的宇文泰。侯景当即表示,愿把自己名下的河南十三州全都献给西魏,助西魏统一中原。

这么好的事,宇文泰没有拒绝的道理,当即封侯景为太傅、河南道行台。东魏得到侯景叛乱的消息之后,马上派大将韩轨前来讨伐。侯景也是连发电报,请求西魏的支援。

西魏贪图侯景名下的这么多土地,连御前会议都没召开,宇文泰就派出了国际救援部队。韩轨见西魏出兵,侯景这边也开始反攻,于是主动撤退了。

三、侯景欺骗西魏感情

侯景一看,危险已经解除,于是就想着吞并西魏派出来的援军,等实力强大后,他自己在河南当皇帝。

西魏的大将们都识破了侯景的阴谋,没有给侯景任何机会,就全都撤兵回去了。侯景又陷入孤立状态,他驻兵悬瓠,西魏朝廷此时对侯景的归降出现了不一的说辞,大部分人认为侯景是伪降。

宇文泰还是舍不得到嘴的十三州全都飞了,还想最后给侯景一次机会,他表示他派出援军之后,如果招侯景来朝,侯景来了,就表示侯景是真心的;如果不来,那么就是伪降,就是欺骗西魏政府的感情,那是要受惩罚的。

侯景果真没有接受西魏的诏令,这一下子他就得罪了两个强敌,东魏和西魏都表示要和他死磕。在走投无路之下,他想到了梁朝。

一、梁武帝的美梦

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梁武帝萧衍在侯景表示归降的前几天做了一个一统天下的美梦,侯景的归降,对他来说就是应证了那个美梦。侯景的降书传到朝廷之后,梁武帝马上主持召开了紧急的御前会议,商讨该不该接纳侯景。

在会上,多数的臣子都表示,侯景这个死瘸子很狡诈,反复无常,我们不要上了他的当,况且现在他和东魏、西魏都有仇,我们要是接纳他,就和那两个国家结仇了,这是一个重大的国际问题,所以不能接纳侯景。

皇帝不怎么愿意听到这种话,要不然他也不会在开会之前把自己做的统一天下的美梦说出来,他的用意很明显,他要接纳侯景,他要一统江湖。

二、侯景有了靠山

在群臣都表示反对的情况下,梁武帝的秘书中书舍人朱异站出来表示强烈的支持,这么多年下来,梁武帝谁的话都不听,只听这个秘书的话。梁武帝这个时候都已经过了八十岁了,脑袋不好使了,就喜欢听一些舒服的话,说不定这样能够延年益寿。

朱异就表示,你这是应梦,老天爷给你实现梦的机会,你不接受的话会遭天谴的。况且,现在侯景来投降不接纳,那以后谁还愿意过来投降天朝呢?

梁武帝对朱异的说辞大声叫好,当即就任命侯景为大将军、河南王,都督河南、河北诸军事。并且马上组织了国际救援部队,命司州刺史羊鸦仁、兖州刺史桓和、仁州刺史湛海珍等率兵3万趋悬瓠,不断地空投救援物质给侯景。

三、救援侯景

梁武帝个人抱着年老的身躯,在对外电台发表向东魏宣战的誓词,表示我们这是正义的战争,我们坚持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等等。太清元年(547)八月,梁朝正式大举北伐,支援侯景。

梁武帝萧衍之兄萧懿之子萧渊明被任命为北伐的总司令,接替高欢职位的高澄见梁朝动真格了,当即就软下来了,表示只要侯景回来,我们能够既往不咎,而且国家会单独出台一些对侯景的福利政策。侯景不干,说老子就是想造反。

高澄怒了,当即把侯景的一家全都抓了起来,他老婆被剥去面皮,扔进了滚烫的沸水中煮,侯家三岁以上的男性全都被杀死,三岁以下的全都被阉割,以后只能做太监,女的全都贬为奴。

实际上侯景被灭了满门,要是他不再生育的话,那么他就宣告绝代了。可是他一路军马和东魏死磕根本就磕不赢,只能等待梁朝的援军。

四、梁军失败

梁武帝在中央指示萧渊明以水攻彭城,九月初九,萧渊明抵达彭城外围的寒山,大将羊侃赶忙命人修筑堤堰,准备水淹彭城。

堤堰修好后,萧渊明却不干了,他觉得这样围着彭城挺好的,何必要淹呢?城内没粮了,东魏守将就会主动投降的。

就在萧渊明围困彭城的时候,东魏派出了清河王高岳为大都督,潘乐和老将慕容绍宗为副将,增援彭城,大战一触即发。

羊侃多次请求趁东魏援军远道而来、立足未稳之机,发动突然袭击。可是,不懂军事的萧渊明从不采纳,他怕是打输了,自己就没了退路。他下令,各路梁军,如果没有他的命令不许主动出击,要严守营寨。

倒是东魏的慕容绍宗主动率军出击,潼州刺史郭凤的营寨首先失守,而萧渊明因害怕不敢派兵增援,其他各路兵马也都坐山观虎斗,不肯出兵。

在后来的一次决战中,梁军先胜而穷追不舍,中了慕容绍宗的埋伏,除了羊侃一路,全军覆没,主帅萧渊明和其他大将都被俘虏。

五、侯景大败

消灭到梁朝援军之后,慕容绍宗就将攻击目标对准了侯景。侯景虽然是一个残疾人,但是他有本事,不然怎么在战火中沐浴几十年。和慕容绍宗及东魏军队打了几场大战,他都以完胜而告终。但是,毕竟东魏有十万人马,侯景的兵力有限,加上东魏政府军经常搞什么攻心计,使得侯景军队军心散涣,大败而归。侯景收纳残兵,渡过淮水,用计占领了梁朝的寿阳。

政治较量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梁武帝是这场戏中的主角,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关系到梁国以后的走向,但是,他却做了最错误的选择。

一、梁武帝议和

东魏开始给梁武帝下套了,离间侯景与梁武帝的关系,东魏打出了和谈的牌子。对于刚刚在寒山失败的梁朝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诱饵。俘虏萧渊明也主动写信给自己的二大爷萧衍,说二大爷我们就和东魏议和吧!人家是真心的,咱没必要为了那个侯景和东魏打得死去活来的。

议和的声音在梁朝越来越大,尤其以皇帝的秘书朱异的声音最大。之前提议打仗的是他,现在要讲和的也是他,反正什么话都让他一个人说了。倒是司农卿傅岐有先见之明,表示,如果朝廷与东魏议和,那么侯景必反,到那时东魏渔翁得利。

梁武帝和高澄开始搞高层秘密会谈了,这个消息很快就被侯景探知,他不断上书反对朝廷和高澄议和,认为高澄提出议和不过是阴谋,朝廷不要轻易相信,后面还列举了很多理由。但是他的反对声音并没有传到萧衍的耳中,全都被萧衍的秘书朱异给压了下来,就算是萧衍看到了侯景的奏疏,也不会听侯景的话。

梁武帝一再向侯景表示,现在和东魏议和只是为了两国的百姓考虑,并不是要把你怎样,你就在你的防区好好呆着,不用担心什么。

二、侯景用计测试梁武帝

侯景还是不相信梁朝和东魏议和不会出卖他,于是再次上书,表示,我现在正在召集兵马,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对东魏进行反攻了,不必议和。

梁武帝后来也急了,你大爷的,老子说议和不关你的事,你还说个屁。侯景还是不放心,于是他派人冒充是东魏的使者,写了一封信给萧衍,信中表示东魏愿意用萧渊明换侯景,看梁朝政府是否答应。

梁武帝竟然在回信中写,只要你早上把我侄儿还回来,我晚上就把侯景给你们送过去。

梁武帝萧衍完完全全失信于侯景,走投无路的侯景只有叛变这一条路。

侯景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当时就懵了,在寿阳把梁武帝萧衍祖宗们都骂了一遍,才算消气。

正好,萧衍的侄子萧正德一心想当皇帝,知道侯景和萧衍之间闹了矛盾,于是写信过去怂恿侯景叛变,表示他会在中央做内奸,坚持他。

朝廷这边,以鄱阳王萧范为首的一群人都表示,侯景随时都有可能叛变,中央对这件事要重视。可是萧衍和他的秘书朱异都表示,侯景就这么点兵马,根本就成不了事,不必太在意。

三、侯景叛梁

太清二年(548)八月,侯景再次举起了反叛的大旗,打出的旗号是诛灭奸臣朱异,以收买人心。

侯景叛变的消息传到建康的时候,梁武帝还以为只是一个玩笑,他不相信侯景有这个本事和胆子。确定无误之后,萧衍以鄱阳王萧范为南道都督、徐州刺史封山侯萧正表为北道都督、司州刺史柳仲礼为西道都督、通直散骑常侍裴之高为东道都督,四路大军共同讨伐侯景,四路大军由开府仪同三司、邵陵王萧纶节制。

梁朝倾国之力来攻寿阳,侯景听从谋臣的建议,放弃寿阳根据地,采取速战速决的办法,速袭建康。九月二十五,侯景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他这一天会出去打猎,给中央放了一个假消息。他却暗中带着部队从寿阳南下,接连拿下好几座城池,很快就打到了长江北岸。

羊侃建议萧衍加强长江口岸的防卫,不能让侯景渡过长江,可是萧衍却错误地任命侄子萧正德为平北将军、都督京师诸军事,也就是说萧衍把整个京城的防御都交给了一个内奸。

四、侯景进京

萧正德马上派出大船前去接侯景的兵马过江,侯景的八千人顺利过江,过江之后,进军更加神速,因为梁朝的大部队此时还在江北。又加之有萧正德作为内应,侯景的进军十分顺利。

萧正德将侯景的军队放进朱雀门,就正式宣告叛变,与侯景合兵一处,将梁武帝所在的台城死死地围住。

此时,在台城最能打的将领就是羊侃,只不过直到台城被围,萧衍都没有从昏庸中醒过来,他还是只听朱异的话,所以羊侃的很多作战计划都被否决。

在侯景的多次攻城之中,羊侃的儿子被侯景俘获了,侯景本想以此来威胁他,可是羊侃丝毫不为所动。后来在攻城的过程中,侯景又把他的儿子绑缚来到城下,逼羊侃投降。羊侃一看,大骂,你个兔崽子,我还以为你上次就死了,怎么到现在都还没死,说着就拿起箭射杀自己的儿子。也正因为忠心的羊侃的护卫,才使得台城一次次从死里逃生。

此时,萧正德和侯景一商量,为了扰乱城内的军心,侯景立萧正德为皇帝,两条龙都在建康,肯定必须有一条要死。

为了激励士气,侯景允许士兵们四处掳掠,随便干什么,只要打仗的时候前来参战就行。杀人放火、奸淫掳掠,侯景一概不追究。

五、梁武帝被饿死

很快萧纶所带的救援兵赶到了京口,但是因为部下的不听节制,很快就被侯景打败。很快,萧范、柳仲礼、裴之高等人的军队也都赶到了建康外围,数倍于侯景的兵力,如果协调得当,侯景之乱很快便能平息。但是增援的这些领导人们却因为领导权发生了分歧,最终导致不可挽救的恶果。

侯景也和萧衍玩起了议和,太子萧纲和秘书朱异都赞成议和,使得长江上游的援军全都中途返回,采石矶外围的梁朝地方援军也全都撤走。在议和中,萧衍答应了侯景的所有要求,包括让梁朝的援军让出防区。这种致命的错误,萧衍竟然全然不觉。

梁朝军队让出了防区,使得侯景有了喘息之机,粮草也全都从外面运到了侯景军中。城内早已经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守军也都是饥肠辘辘。最终,在太清三年(549)三月十二日,守将董勋、熊昙明打开城门,侯景的军队进城,宣告台城陷落。梁武帝萧衍完全被侯景控制,萧正德被废,随即被侯景杀掉。

侯景将梁武帝软禁,有病不能医治,饮食一天也只给一顿,没多久梁武帝就被活活饿死在了台城。

出现这种结果,一切只因为萧衍在政治博弈中采取了错误的应对措施,宠信奸臣,失信于武将,在大祸酿成之后,不思悔改。


憨逗与僵尸


梁武帝萧衍是一个随性而为的人,他颇有才情,通文史,文笔华丽,才思敏捷。

这个梁武帝是一个比较奇葩的存在,先讲一则趣事。

话说,梁武帝萧衍一直对佛教深有研究,并对和尚这个职业非常有兴趣。到了萧衍执政晚年,他开始不理政事,沉溺于做和尚。于是他就曾经偷偷跑去山里做起了和尚,而大臣们上朝才发现皇帝不见了,就去请他,他就要求大臣们拿钱赎他还俗,乐此不疲!!!

为什么被饿死宫中?

  1. 作为南朝梁代的开国皇帝,萧衍执政前期清廉朴实、勤于政务,国家也向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可是萧衍在位48年,到了后期,年龄也大了,开始完全沉溺与个人境界的追求,在佛教的侵淫中不可自拔。
  2. 到了后期,他开始不理朝政了,任用了投奔而来候景,候景通过自己的手段,大肆培植自己的势力,终于候景之乱爆发,都城建康被乱军攻破。
  3. 候景攻破皇城后,见到了86岁的梁武帝萧衍。结果他并没有杀萧衍,而是将萧衍囚禁在台城宫中,活活饿死。

我是xiaoZ弹史,翻看滚滚烟尘,知晓横趣点点。欢迎【关注】我,一起寻找历史中的真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