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細節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了億萬大眾的心,全國多省(市、區)採取了一級響應方案,各地有很多密切接觸人員會採取

居家隔離醫學觀察。那麼隔離的房間如何設置?家中如何消毒?生活用品如何處理?這其中的細節,且聽小編為你一一道來——


提示,請近14天從湖北省尤其是武漢市返京的市民主動到所在街道、社區登記,並參照此視頻進行居家隔離醫學觀察

房間設置


家中如果有多套房屋,最好單獨居住;如果只有一套房屋,則單獨房間居住,並有獨立衛生設施。如果條件不允許,應和病人至少保持1米的距離,(例如可以分床睡)。


房間應該通風良好。活動區域應該和其他家庭成員儘可能不產生重疊,可能產生重疊的區域需要做好通風、消毒。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細節

房間不應使用空調,尤其不能使用和其他房間共通的中央空調,如需取暖則應使用取暖器。室內應當使用木質、金屬的傢俱,避免使用布藝、皮質等不易消毒的傢俱。


作為密切接觸者應該做的事


1、自覺隔離觀察14天,減少外出活動。除有必要請勿和他人密切接觸;


2、每日至少測量體溫2次,密接應密切觀察自身是否出現急性呼吸道症狀或其他相關症狀(如:發熱、乏力等)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細節

3、注意咳嗽禮儀和手衛生,使用紙巾遮掩口鼻,接觸呼吸道分泌物立即流水與洗手液洗手並採取手消毒措施。


4、密接如果出現症狀,請聯繫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管理人員。


外出和探視


密接應儘可能減少與共同居住人員的接觸,原則上不得外出。如果必須外出,經醫學觀察管理人員批准後方可,並要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N95),避免去人群密集場所。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細節

個人防護


看護的人員與密接共處一室的時候應該戴好口罩,口罩需要緊貼面部,且佩戴過程中禁止觸碰、調整(解釋戴什麼、怎麼戴)。口罩因分泌物變溼、變髒時,必須立刻更換。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細節

摘下及丟棄口罩之後,進行雙手清潔(口罩的處置)。

物品準備


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的房間內應當準備:水銀溫度計、外科口罩、消毒紙巾、快速手消毒劑、84消毒液等消毒劑、帶有蓋的垃圾桶


清潔和消毒


空氣

保持家居通風,每天儘量開門窗通風,不能自然通風的用排氣扇等機械通風。不使用中央空調系統。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細節


垃圾

設置套有塑料袋並加蓋的專用垃圾桶。用過的紙巾、口罩等放置到專用垃圾桶,每天清理, 清理前用含有效氯500mg/L~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噴灑或澆灑垃圾至完全溼潤,然後紮緊塑料袋口。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細節


物體表面

檯面、門把手、電話機、開關、熱水壺、洗手盆、坐便器等日常可能接觸使用的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 250mg/L~500mg/L 的含氯消毒劑擦拭,後用清水洗淨,每天至少一次。


地面

每天用 250mg/L~500mg/L 的含氯消毒劑進行溼式拖地。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細節


日常的織物

如毛巾、衣物、被罩等,用 250mg/L~500mg/L 的含氯消毒劑浸泡 1h,或採用煮沸 15min 消毒。


餐具

煮沸 15min 或用 250mg/L~500mg/L 的含氯消毒劑浸泡30min 後用清水漂洗乾淨。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細節


手及皮膚、黏膜

手消毒可採用有效碘含量為 0.5%碘伏消毒液、含 70%~75%乙醇手消毒液擦拭手部 1min~3min,防止手造成的交叉感染。有肉眼可見汙染物時應先使用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洗手,然後 消毒。


皮膚被汙染物汙染時,應立即清除汙染物,然後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 0.5%碘伏消毒液或含氯消毒劑和過氧化氫消毒劑擦拭消毒 3min 以上,使用清水清洗乾淨;粘膜應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或 0.05%碘伏沖洗消毒。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細節


汙染物

主要指嘔吐物、排洩物、分泌物直接汙染地面


少量汙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紗布、抹布等)沾取 5000mg/L~10000mg/L 含氯消毒劑(或能達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溼巾)小心移除。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細節

大量汙染物,應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乾毛巾)完全覆蓋後用足量的 5000mg/L~10000mg/L 含氯消毒劑澆在吸水材料上消毒,作用 30min 以上,小心清除乾淨。再用 500mg/L~1000mg/L 含氯消毒劑擦(拖)被汙染表明及其周圍 2m。處理汙染物應帶手套與口罩,處理完畢後應沐浴、更換衣服。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細節

無論你是否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狀,請自覺遵守規範的隔離防護措施,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對全社會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