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兒子偷吃超市車釐子,店員嚷嚷90一斤賠償,寶媽:送孩子一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讀過朱自清的《背影》,反正小時候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我被作者描繪的場景深深打動了,“我與父親不見兩年有餘,我最不能忘記的就是父親的背影。”短短几個字,就已經表現出無限的憂傷情緒。

“孩子都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

確實,孩子成長和成才每一步都離不開父母的教育,不是有一句話嗎,叫“三歲看老”,意思就是一個孩子成長到三歲的時候就能看明白他老了以後會如何,而這中間父母對孩子教育的種種,也深深地影響孩子的未來。

3歲兒子偷吃超市車釐子,店員嚷嚷90一斤賠償,寶媽:送孩子一顆

前不久李女士帶著3歲的小兒子去超市採購。

可是超市人多,李女士挑水果的時候一時沒看住兒子,兒子就開始滿超市亂跑,而不一會李女士就聽到不遠處有人大喊大叫地嚷嚷。

李女士就順著人群去看怎麼回事,卻發現是一個店員正抓著兒子在那喊,“這是誰家的孩子?太沒教養了,還偷吃超市東西。”而兒子也被店員嚇壞了,瑟瑟發抖,在那裡哭了起來。

李女士趕忙摟回兒子說:“這是我兒子,你一個大人欺負個小孩幹嘛,你有病啊?”

而店員看到孩子媽媽更是提高了嗓門:“你兒子偷吃我們超市的車釐子,你必須按照一斤90元賠償才行。”

問過孩子才知道,原來小兒子看到車釐子又大又圓,就偷吃了一顆,可還是被店員發現了。然而李女士覺得這個車釐子太貴了,並不想買,再說這家店員欺負兒子,即使買也不在他家買,於是就趕忙把孩子放在身後,皮笑肉不笑地跟店員道歉:“孩子還小,不懂事,也不是故意偷吃店裡面的東西的,他只是覺得好玩,再說就吃了一顆,就當送孩子一顆。”

可是店員依然很生氣,倆人最後甚至還爭吵了起來。

而說起這件事,雖然店員很過分,和一個小孩子大聲嚷嚷,一點風度都沒有,可實際上問題還出在李女士身上,一個孩子的成長,父母要站舉足輕重的地位,而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都是耳濡目染。

3歲兒子偷吃超市車釐子,店員嚷嚷90一斤賠償,寶媽:送孩子一顆

古語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個人的成長,修身是根本,也是一切成就的源頭,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被父母溺愛,袒護,有小偷小摸的行為而不自知,作為父母不僅不加以教育,還縱容袒護,那麼這個孩子的未來也極其堪憂。

所以嚴父嚴母出才子,這並非沒有道理,而具體來說要從以下幾方面加以引導。

01、讓孩子有承認錯誤的勇氣。

三歲的小孩子正是思維成型的時期,不知道輕重,隨意拿別人的東西,這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一味地袒護給孩子留下一種“我偷拿了也沒什麼”的感覺,而一旦這種感覺在大腦形成,那未來看到什麼都會選擇據為己有也有可能,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所以對於孩子的這種錯誤,父母應該認真地跟孩子講道理,而三歲的孩子可能聽得似懂非懂,但是要讓孩子主動和店員道歉,讓他明白這種行為是錯誤的,是不能有下一次的,讓孩子有承認錯誤的勇氣。

02、瞭解孩子的思維方式正確引導。

大人會有大人的思維方式,而孩子也會有孩子的思維方式,雖然可能在大人眼中,孩子的想法多半是幼稚的,可是孩子的思維卻是這個世界上最純粹,並且獨特的。

因為他沒有受到任何人或者事情的影響,一切的想法都是出於本能,沒有各種各樣道德、法律、閱歷的束縛,而這些想法也可能是一個孩子長大傲然於其他孩子之上的資本。

3歲兒子偷吃超市車釐子,店員嚷嚷90一斤賠償,寶媽:送孩子一顆

所以無論對錯,父母都不應該全盤否定,即使被認為是偷竊行為,父母首先也要明白孩子做這個事情的緣由,牛頓從樹上掉下一顆蘋果最後都能發現萬有引力,那麼其他孩子看到一顆又大又圓的車釐子,也可能偶然獲悉其他驚世駭俗的發現。

03、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三觀。

人畢竟是群居生物,有一套不可破壞的規矩,而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因此孩子雖然天真爛漫,也要讓孩子懂得尊重一定的規矩,形成正確的“三觀”。

而去超市不能亂跑,不給別人添麻煩,不能偷拿別人的東西,而吃東西需要付錢這都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體現。

三觀不是一套子,而是做人的標準,它幫助人們在世界上自由翱翔,也可以幫助人們不會因為放飛自我太過而被太陽灼燒。

說一千道一萬,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也是最長久的老師,一定要做好教育才能讓孩子順利成長,避免誤入歧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