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這門學科為什麼有人說被邊緣化了?

應該不是我


曾經的文史不分家,還好,可是現在純歷史專門學科專業畢業,被不能很好的尋找就業崗位,當學問在現實中不能很好的體現直接的價值,就顯得很尷尬,這樣的境況,不知道歷史這門學科還能走多遠。歷史和文學都是談人性,文學大多是虛構的故事,歷史是經過考證的故事,兩者都是講故事。

如果我們每個人能弄清楚自己從哪裡來,通過了解過去,瞭解歷史,才能弄清楚現在的自己在哪,然後才知道如何去規劃未來。

歷史是就一門未來學,這句話我信。它與文史哲從未離開,也不會走遠。


般若自在


我就是學歷史的,對歷史學科的這種狀況也是深有感觸。

首先我認為原因是學科的入門要求比較高

不僅是我們,就連我的一些老師也這樣認為,他們說研究歷史必須得具備兩個條件,那就是有錢,靜得下心。如果做不到甘於清貧,那你只能有錢,不在乎這些。如果本身物質條件不太好,一套專業的歷史書籍就夠你受得。

甚至網上傳的,歷史學類的導師在招收研究生的時候首先會問一下學生的家境,家境不好的話,導師會勸你還是算了吧!很傷人 對不對,可現實就是如此。

還有有些人你無法和他們競爭,一些人在初中的時候就已經讀了很多的史料了,而一般的學生只能天天忙著學習,考高分,就是你想要讀一些史料,家長也不會給你錢,讓你這樣“胡鬧”的。

第二個就是前途了

歷史學的學生將來能幹什麼呢?

1.老師,幾乎所有的大學生都能夠吃老師這碗飯。但對於其他學類的學生來說,這或許只是一個備胎而已。

2.繼續考研,考博,到大學教書,這或許是一個比較好一點的出路,但是也是很困難的,因為你不知道會遇到什麼樣的碩導,博導,而且期間你幾乎賺不到許多的錢,這就使得歷史學類的學生和其他一些熱門專業比起來就有些相形見絀了。

或許你會說別人庸俗,自命清高,可是這個世界俗人還是最多的,畢竟上學賺不了錢,那對於許多的家長來說這學,和白上無異。

3.公務員

據我說知公務員對歷史專業的招收也不是特別多,發展前途也不是特別的好。

在其他就業上,搞創作不如文學系,搞傳媒不如新聞系。親戚朋友見面的時候如果你說你是歷史專業,情況就會很尷尬,他們不知道這個究竟能幹嘛,或者直接一點的就勸你改專業,或者,大學也就忙著考證吧!

我想著也就是這個古老的學科北邊原化的重要原因吧

第三個,西方理論的傳入

西方人的理論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對問題的分析比較容易讓人理解,這也就導致了很多的名流,作傢什麼的,在言談舉止中更喜歡引用西方的話語,畢竟我國的傳統文化,不是誰都可以理解的。

問題的描述很好,我們確實可以在歷史中找到很多方面的答案,但是西方一些學者的理論或許更為直接,也不會有人在浩如煙海的史料中專門尋找與自己有關的經驗。或許歷史學者能夠做到,但當他們做到時,不知對該成果受益的人會出生在何年何月。

時效性不強啊。

這就是我認為的歷史學類被邊緣化的原因,但是我始終認為,真正有思想的人,是不會放過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的 ,真正有遠見的人也不會計較一時的得失。真正的歷史愛好者,也不會在乎那些虛榮,畢竟興衰之事看的多了。

這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王建國xxy


往年幫助學生填報高考志願和考研規劃的時候,確實很少有人選擇歷史學科裡面的專業,因為非常的冷門,確實讓人感覺歷史這門學科有點被邊緣化了!

在歷史學科裡面,本科階段有的專業主要有:歷史學、世界史、考古學、文物與博物館學、文物保護技術、外國語言與外國曆史、文化遺產。

這些學科在電視和影視劇裡面非常的高大上、很有前途,主要是歷史很有故事性,所以改編出來好看。

但是,真實的就業市場,歷史學科的就業並不是非常好。

第一個就業方向就是當老師,但是現在想考教師編制是非常難的,首先是編制現在本來就少,其次是公費師範生成為各個中學招聘的首要對象,而普通的師範生就很難了,特別是歷史這樣需求不算太大的學科,要麼考研,要麼進民辦機構,比如民辦學科,培訓機構,其實普通的師範生最主要的流向就是培訓機構。然而,歷史這個學科需求量較小,在培訓機構中補課的需求也不大,現狀是很多歷史老師都去教語文啦,所以,學習歷史想走師範方向,除非是公費師範生和定向師範,普通師範其實走起來是很艱難的。

第二個就業方向就是考公務員或者走學術方向。這個方向其實是學歷史學科的學生比較有好的方向,因為這個方向既穩定,也有不錯的收入,但是這個方向最大的弊端,就是要努力讀,讀完本科讀碩士,讀完碩士讀博士,這個方向學歷要求很高的,所以難度也很大,如果是來自名校,比如985、211、雙一流的學生還好很多,但是如果是普通的本科院校,要走通這條路真的是非常的難,因為普通本科院校,特別是三本院校,考研的難度本來就大,再加上師資不足,資源不足,導致學生也學不到精髓,所以,很不容易!

我相信這就是為什麼歷史學科很冷門,讓人感覺被邊緣化的原因!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歡迎點擊我的頭像“關注”升學規劃吳瀚老師,更多幹貨等你來閱!





升學規劃吳瀚老師


個人並不認為歷史學科被邊緣化了。歷史是人文科學的一部分,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依舊是非常巨大的。

當前,國內國際自然科學在探索未知世界、解決社會發展等問題上,顯示出了更為突出的作用和能力。在國家、科研單位、高校整體戰略佈局中,對自然科學的投入比重也確實比較大,而鑽研、探索自然科學的人也越來越多。

但,我們應該明確,歷史研究的是人類歷史材料進行篩選和組合。研究歷史,不僅能讓我們瞭解歷史,更能對今天祈禱借鑑作用。特別是歷史中的哲學、人性學對當下的意義重大。

當自然科學發展一定程度,就會產生一系列社會倫理問題。這些問題的最終解決,還要依靠人文學者的努力。而此時,歷史的作用也就發揮出來。

不過,歷史雖然發生了很多事,但,已有的材料中比較重要,影響深遠的,現代人已經研究得差不多了,所以,在某種時刻,確實無從下手,或少有成果。

所以才會讓人產生歷史學科被邊緣化的現象。

希望能夠幫助您。


輔導員範兒


我是一個寫歷史人文的小編,通過發一些歷史相關的知識及人文趣事,被推薦出去,可閱讀量不到百分之二,我認為不是我文章寫的不好,也不是歷史故事不吸引人而是隻有少數人在關注歷史,而且是極少數人。

歷史逐漸被邊緣化有幾點原因:

1/所處的年代不同了,世界飛速發展日新月異,每一天都有很大變化,就民國的歷史都不會被人記起了,何況幾千年前的東西。而且人們心理上就覺得歷史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根本就沒有意義。

2/現在科技的發展,尤其電子產品全國普及,遊戲充斥整個互聯網,工作學習之餘讀書的事件寥寥無幾,遊戲會伴著我們度過每晚的閒暇時光。

3/從事的職業導致我們根本就沒有必要關注歷史,即使關注也只能是一種興趣愛好。比如一位網絡工程師為什麼要學習司馬光砸缸,司馬光是誰,砸缸救起來的孩子是誰?知道這些對他有什麼幫助呢。

4/人們價值觀的改變,導致關注的對象不同。現在大街上逮到一個孩子,你要問luhan幾歲了,身高多少,他的興趣愛好是什麼,他是怎麼走進大眾視野的,都會說的頭頭是道,但是你要問他王二小是誰,地道戰是什麼,他頓時胡編亂造。

好了是在是說不下去了。


青凝說歷史


其實歷史學科是一門豐富而又極具深度的學科。從國家層面上來說,歷史學科包含了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軍事、社會等領域,這門學科記錄了一個國家興衰存亡的發展歷程,對國家的發展方向具有導向標和借鑑鏡的意義。然而隨著教育的發展,歷史這門學科到今天可以說已經成為一門冷門學科,為什麼歷史學在教育學科中走向邊緣化呢?

我覺得有幾點原因:

1、教育制度的不完善。“高考”作為應試教育必過的門檻,學生必須通過嚴格且強硬的灌輸式教育,生搬硬套學習知識,從而才能跨過這一人生轉折點,然而在最富有創造力和培養興趣的關鍵年齡,在應試教育制度摧殘下,興趣愛好就這樣被殺死了,我們為了考試而學習歷史,而不是為了“求真理”而學習歷史,然而這種現狀我們無法改變,只能看著歷史學科逐步邊緣化。

2、“重理輕文”意識思想漫布於全社會。在學校裡,現在很多高中學生在選擇文科還是理科的時候,總是有一種能儘量選理就不選文的理念,認為讀文科就是成績不好或者智商不夠等等言論,其指導老師也灌輸著選理不選文的觀點,對於理科的重視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由此看文科在教育中都已經難以立足,更不用說政治、歷史、地理等人文學科現在的處境了。

3、就業環境的壓力。理科更多的偏向於實踐做事,文科偏向於理論知識,從社會需求方面來說,同等條件下社會更多選擇理科生,像“歷史學”等冷門專業,社會談之色變,認為像這種文科類理論專業,並不能給社會帶來多少可利用價值。在這種就業環境的逼迫下,歷史學等人文學科也不得不走向邊緣化趨勢。

4、歷史學科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如果沒有興趣,學起來很枯燥乏味,加上歷史學科所涉及領域較廣,諸多史料繁雜、晦澀難懂,造成了這門學科學習的艱難性讓人望而生畏,因此歷史學科的邊緣化態勢就更加嚴重了。

最後,個人認為對待歷史學科不應把其打入“冷宮”,歷史學科其實是與其他學科一樣,都能推動著整個社會的進步,而不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導致其邊緣化甚至走入絕地。


大秦風華


中國古代萬史是前人執政皇朝取材最多的學科,治國執政全部依據古往今來的歷史事實經驗來統治黎民。誰說歷史這門學科邊沿化?!秘史是不會公開讓小民知道的。小小百姓,無權無勢,無須要深刻大學古代政史軍事謀劃,古國運興衰,做你的本份工作,就是主課普及知識,讓你下謀生學知識技能就夠了。歷史學是皇帝官僚的專業。你學歷史越來越聰明,想更多計謀計策,學多了分心分神,不能把工廠任務完成,扣獎金,不好。


公民健康為重


看來這位同志沒有了解新高考啊!

歷史邊緣化從何說起呢?

看一下2019年啟動的第三批新高考的省份及選科要求:

2019年,湖北、湖南、廣東、江蘇、福建、重慶、遼寧、河北八個省市新高考改革推出來了,經過前兩批次的試點,第三批的選科模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3+2選1+2的模式:3是指語文、數學、外語;2選1是指在物理和歷史中必須選擇一科,2是在政治、地理、生物、化學中任選2科。

上海和浙江 實行新高考的時候專家也擔心物理這個學科沒有人選,因為物理在高中9科中是最難學的學科,上海和浙江實施了保護政策,如果選擇的人太少的話,賦分時選擇物理的同學高考分數相應就增加了,但了第二批實施新高考的時候山東、北京、天津、海南沒有啟用保護政策,所以在第三批省市直接鎖定兩科必選一科,這樣相當於實施了保障機制。

在高中學科中歷史這個學科要想學好也不是很容易的事,畢竟現在高考試卷的變化很大,不是背背就可以的,很多材料分析題型。

我是高考中分析歷史這個學科不會邊緣化的。

關注頭條:小鵬聊志願,每天分享志願填報那些事。


小鵬聊志願


一個人,一個身,一張嘴,嘴巴子是長的,說左也是它,說右也是它,說上也是它,說下也是它,說理也是它,說外也是它,說紅也是它,說黑也是它,說好也是它,說賴也是它。

說科學在我們心理,說科學已經邊緣化了,說話的人就我一個,也沒有第二個,是不是。說話的人是誰啦呀?是不是也是我們自己呀?無論它是孫悟空還是豬八戒,還是白骨精,還是牛魔王,還是老鼠藥它統統都是我自己來回變化出來的,哪有什麼內緣話還是邊緣化的呢?是不是?

讚歎我們科學的也是我們自己,毀滅我們科學的也是我們自己,想滅絕科學的更是我們自己,是不是啊?

人不要說這門學科邊緣化了,自己是幹什麼吃的,人要有堅定的信念,將這門學科也好還是科學也好,自己要給自己幹好就是,管的他人說什麼???



微盂縣weiyuxian12


歷史悠久的衰落和邊緣化歷史。這種困境通常歸因於歷史教學和研究的相對價值急劇下降,以及由於技術主義在20世紀下半葉的影響而導致的機會成本增加。毫無疑問,歷史的衰落與這種“外部衝擊”密切相關,但也必須指出,歷史的形成與該學科本身的“內部缺陷”密切相關。

最終,人文科學是對人的知識的研究。當自然科學技術的發展達到一定水平,足以影響人們的生存價值,人們的自我認同以及人與社會的關係時,就會產生一系列的社會倫理問題。這些問題的最終解決取決於人文主義者的努力。因此,現在說人文科學已經走到盡頭甚至喪失了很多價值可能為時過早。

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歷史部門在全國許多大學中都設有。此外,高等學校的招生人數最近有所增加,社會所需的歷史部門人才變化不大,這自然導致歷史部門就業的困難越來越大。更不用說中國,即使在像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要在歷史部門工作也並不容易。畢竟,社會仍然需要更多的人來創造物質財富。

歷史主題也是一種訓練我們思想的方式。目的是什麼?為了應付現代人複雜的社會生活環境,他成為解決人文社會問題的專家。他們選擇了關於做事道德的主題,關於政治的主題,以期培養有道德的政治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