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說史:神祕的西夏,世界上第二個創造方塊字的王朝(3)

3.三個皇帝


小小藩國從自己手裡剜走一塊肉竟然還稱帝,北宋不高興。


不高興也沒用。李元昊實在太強。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李元昊首先率兵攻下金明寨,包圍延州(今天陝西延安),天降大雪,李元昊主動退軍,故意給宋軍求援的機會,自己則帶領軍隊埋伏在三川口,等到援軍經過的時候一舉擊潰宋軍。


這一戰,拉開了宋夏戰爭的序幕,這一打,前後打了五次,歷時87年,直到北宋滅亡才結束。


國寶說史:神秘的西夏,世界上第二個創造方塊字的王朝(3)

捺印佛畫 捺印是把模具放在上面,紙放下面印刷,和雕版印刷有區別 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藏

一年後,慶曆元年二月(1041年),李元昊再次包圍延州,卻只是虛晃一槍,掉頭直撲宋軍主帥韓琦所在的渭州,韓琦馬上調集主力部隊準備迎戰李元昊,下令兵分兩路讓大將任福帶領另一隻隊伍繞到李元昊的後方形成夾擊之勢。


任福的目的地是羊牧隆要塞。等他急行軍三日走到離羊牧隆僅有5裡地的好水川時,已是人困馬乏,士兵發現路邊有好多銀泥盒,裡面嗦嗦作響。任福到來以後下令打開,他不知道自己的決定敲響了數萬大宋將士的喪鐘。


隨著盒子被打破,上百隻鴿子騰空而起四散而去。轉眼之間,喊殺震天,突然從四面冒出無數部隊,衝鋒在前的正是西夏的精銳騎兵——鐵鷂子,原本應該在數百里之外的李元昊竟然出現在好水川。原來李元昊一早就洞悉了韓琦的意圖,進攻渭州也是虛晃一槍。除了留下小股部隊牽制韓琦主力,李元昊自己的主力部隊徑直撲來好水川埋伏,並在途中用裝滿鴿子的盒子作為誘餌。盒子被打破時,數百隻飛出的鴿子勝過當時任何通訊工具,又顯眼,又迅速,無法阻擋。


國寶說史:神秘的西夏,世界上第二個創造方塊字的王朝(3)

泥塔婆 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藏

西夏軍隊發起潮水般的進攻。自從漢武帝鑿空西域,設立河西四郡開始,甘肅的山丹軍馬場就是中國古代優良的戰馬基地。宋代正因為國境內沒有好的草場,所以宋代騎兵很弱,部隊主要以步兵為主,而對手的鐵鷂子部隊則是腳跨河西戰馬,身著冷鍛鎧甲(在常溫下反覆鍛打的鐵,更輕更堅硬,但是更麻煩)。


這樣宋軍就陷入了打不過,甚至打不傷敵人的尷尬局面,西夏騎兵即使是受傷,戰死,也和馬綁在一起,不會掉下來造成混亂,馬反而還會一直往前衝繼續衝擊宋軍部隊。


鐵鷂子衝擊過後,第二輪進攻開始,西夏射程達到150米的神臂弓部隊,箭羽從天而降。殘存的宋軍打算衝上山坡佔領制高點,西夏的第三支部隊,擅長在山地移動的步跋子部隊已經進入戰場,他們在黃土高原的溝壑間如履平地,就如今天的跑酷或者武俠小說中的輕功。


地面衝擊,空中壓制, 機動部隊收網,堪稱古代的三維立體作戰方式。來抄後路的宋軍反而被李元昊安排幾千人抄了後路。


李元昊簡直深不可測。


國寶說史:神秘的西夏,世界上第二個創造方塊字的王朝(3)

彩繪擦擦 一般填充在佛塔內部 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藏

《續資治通鑑》中記載:仁福力戰,身中十餘箭。小校勸任福自己逃走,任福說:“吾為大將,軍敗,以死報國耳!”說罷,揮舞著四刃鐵簡,挺身決鬥,最終被西夏軍刺穿喉嚨而死,他的兒子任懷亮也一併戰死。


寫到此處,有些激動。歷史會記住名將,也會記錄讒臣。但正是因為有一個個像任福這樣的將軍。籍籍無名卻振聾發聵。不屈和血性才一代代的在我們的血液中傳承下來。


好水川之戰的失利讓宋仁宗大怒,主將韓琦,副將范仲淹被貶。


雙方在慶曆二年又爆發了第三次戰爭。范仲淹等被貶後,李元昊的重要宋人謀士張元又對李元昊提出了一條毒計。北宋已經把精銳部隊都部署在西北邊境,關中地區的力量相對薄弱。這時如果用兩支部隊,一隻牽制宋軍主力,另一隻直插關中,那麼党項人就有可能把心中的聖城,唐帝國的首都長安作為自己的新都城,關中800裡秦川的富庶之地加上潼關天險,和北宋東西而治分庭抗禮十分值得期待。


國寶說史:神秘的西夏,世界上第二個創造方塊字的王朝(3)

寧夏青銅峽西夏一百零八塔

李元昊採納了張元的建議,分兵兩路分別從彭陽城(固原縣彭陽縣)和劉燔堡(固原市隆德縣)進攻渭州。其中劉燔堡一側西夏軍在定川寨設下埋伏,北宋援軍再一次陷入埋伏圈,但這場戰鬥十分詭異,除了主將葛懷領等16名將領戰死外,全軍9400人和600多匹馬竟然全部被俘虜。


德勝後的李元昊在渭州大搶三天,隨即兩路合成一路向今天平涼縣四十里鋪鎮進發,當時北宋原州知州景泰僅帶領5000人從固原出發阻擊西夏軍數萬人,雙方在彭陽城西遭遇,西夏軍重施故技用騎兵衝鋒,但景泰派了300騎兵在左右翼來回拿著旗子跑動做疑兵,西夏軍再一次假裝逃跑,景泰下令不許追擊,上山搜,果然搜出伏兵,斬首千餘。


西夏十萬大軍怎麼可能怕景泰區區五千人?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在渭州搶夠了,沒人願意帶著財寶去送死。另外當時北宋在鄜延,環慶,涇原,秦鳳四路一共還有20多萬的兵力。李元昊可能也確實發現奪取長安並沒有想象中簡單,所以萌生退意。


為什麼我們總能看見掠城三天的說法?簡單來說,這是一種對將士的獎勵,你跟著我打仗,為我賣命,我也不能虧待你,城破以後,允許你搶劫三天,三天後新政府出面恢復秩序。這假裝視而不見的三天,說明過去的戰爭也並不總是家國情懷。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後,第一件事就是禁止劫掠,你們要的,我會賞給你,但是你們不能禍害百姓。宋代的清明,從太祖善待百姓開始。


國寶說史:神秘的西夏,世界上第二個創造方塊字的王朝(3)

寧夏青銅峽西夏一百零八塔

李元昊終究不是宋太祖。


宋夏戰爭頭三戰以西夏完勝告終,可西夏區區百萬人的國力,怎麼能和北宋五千萬人相比。北宋雖然也損失慘重,但不至於傷筋動骨。西夏可就不一樣了,全民皆兵的西夏大概有30%的人都當了兵,那還能有多少人從事生產,沒人生產軍隊吃什麼?光靠搶代價也太大。


李元昊不得不派出使者和宋帝國議和,經過艱苦的談判,慶曆五年(1045年),北宋和西夏達成慶曆和議,西夏向北宋稱臣,北宋稱西夏君主為國主,每年賞賜西夏銀、綺、絹、茶二十五萬五千。詔書不寫名字,使者去到西夏國內以賓客相稱,默許李元昊在西夏國內稱帝。


同時,元昊改名為曩霄。


國寶說史:神秘的西夏,世界上第二個創造方塊字的王朝(3)

鎏金銅牛 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鎮館之寶

慶曆和議同年,西夏和遼國也發生了一場戰爭,遼興宗找元昊索要800戶從遼國跑去西夏的部落,元昊不從,遼興宗分三路,帥17萬人進攻西夏,李元昊又一次展示出自己的軍事天才。遼國也是遊牧民族出身,打仗不怕西夏,所以元昊選擇避其鋒芒,遼興宗進入西夏境內400裡,一個敵人都沒看見。


其中一路韓國王的6萬人終於和李元昊軍相遇,夏軍打一會就撤退10裡,一撤退就議和,議和被拒絕就再撤退10裡,但是每次撤退都放火把草木燒乾淨。遼軍就這麼被李元昊引誘著逐漸深入。


國寶說史:神秘的西夏,世界上第二個創造方塊字的王朝(3)

韓國王的人馬匯合的越來越多,但是草木都被燒了,馬沒有東西吃,遼國打仗也習慣了輕裝出行,不帶太多輜重,仗打不下去,韓國王只好答應議和。問題是被動了就不再是你說了算,西夏軍隊開始拖延議和的時間,遼軍馬餓死的越來越多,韓國王越來越著急,李元昊看準這一點,一舉擊潰了韓國王的部隊。隨即反攻遼興宗的駐地,興宗大敗,連駙馬都被抓了。遼興宗17萬人大軍,最後只剩自己和幾個隨從逃走。


元昊沒有追擊,遼興宗回國後,只得承認元昊是西夏皇帝。


公元1045年是宋仁宗慶曆五年。這一年,中國大地上,有三個皇帝。


國寶說史:神秘的西夏,世界上第二個創造方塊字的王朝(3)

褐釉剔刻花四系扁壺 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